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代墓室石刻藝術
- 作者:陝西考古研究院
-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0月1日
- 頁數:273 頁
- 定價:208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807363514
《清代墓室石刻藝術》是一部由陝西考古研究院編著的圖書,三秦出版社出版發行。1內容簡介本書收錄於陝西關中東部的大荔縣八魚村發掘的李氏家族墓地出土的石刻作品,內容涵蓋山水、花鳥、人物故事、書法、裝飾紋樣圖案。2...
敖氏和羅氏墓群石刻分別位於金沙縣石場民族鄉鹿樓村及清池鎮園坪村。敖家墳石刻規模宏大,書畫作品內容豐富、雕刻技藝水平較高;羅氏墓石刻體現了黔西北石雕藝術風格。敖氏墓群 敖家墳墓群,又稱為敖家墳墓群,匠師唐在廷雕琢,由南、北兩組墓群組成,均坐東朝西,依山勢而建。兩組占地約1000平方米的銀灰色...
古代石刻種類齊全,時代序列較完整,特別是漢唐石刻,氣勢雄渾、生動精美,在中國古代雕塑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本館收藏的石刻藝術品從題材和功能上大致可分為陵墓石刻、宗教石刻、其他石刻三類。石刻 泛指鐫刻有文字、圖案的碑碣等石製品或摩崖石壁。在書法領域,也有把鐫刻後,原來無意作為書法流傳的稱為“石刻”,...
其中多數是按當時的名畫佳作仿製的,每幅圖案是按照墓主的生平事跡來對應選擇的,從豐富的內涵中展示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燦爛優秀的民族文化,這批石刻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和藝術鑑賞價值。這批墓葬出土的墓志銘除了記述墓主人個人生平事跡、家室、譜系外,還記載了許多歷史背景材料。 為研究清代社會的政治、經濟、...
在清代的皇家園林中,圓明園是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偉大園林,令人痛心的是它於1860年被焚毀於八國侵略聯軍之手。如今我們從園中廢墟殘存的石雕建築遺蹟,仍可窺視到這座絕冠古今的園林建築藝術的一些風貌。明清建築廣泛運用石刻藝術形式的例子,可說是不勝枚舉。如眾所周知的北京天壇,那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與祈禱...
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主要內容為:陵墓雕塑(包括地上的紀念性石刻與墓室隨葬俑)、宗教雕塑、民俗性及其他內容的雕塑。大型陵墓石刻肇始於漢代墓前的石人、石獸。存世的古代陵墓石刻主要為南朝宋、齊、梁、陳及唐、北宋、明、清各代帝陵和勛臣貴戚墓的遺存。北魏、遼、金、西夏等朝代陵墓遭嚴重破壞,僅有少量石刻...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孝子郭氏墓地附屬之祠堂,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里街道南的孝堂山頂,依據其祠內題記記載,祠堂大致建造於東漢初年(1世紀左右),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築石刻房屋建築。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用青石仿照漢代民居建築的形象並縮小比例砌成。其內石壁和石樑上遍布精美的線刻圖畫,祠堂坐北朝南,...
(三)清代墓俑 第五節 建築裝飾工藝美術雕刻和民間小品雕塑 一、建築裝飾雕刻 (一)元代石雕建築裝飾和墓室磚雕 (二)明清兩代建築裝飾雕刻 二、工藝美術品雕刻書畫雕版和民間小品雕塑 第六節 宋元明清雕塑家和民間匠師 第七節 元明清雕塑藝術的評價兼談清代以後中國雕塑藝術概論 中國雕塑藝術史下編紀年表 附 錄 ...
整個墓室構圖嚴謹,雕刻精細,格調統一,使建築和雕刻融匯於一體,晶瑩華麗,反映了清代建築和石雕藝術技藝新成就,創立了古代陵墓園石雕藝術更加輝煌的新高峰。圍繞著帝王陵墓園石雕藝術連綿不絕、此起彼伏、層層疊疊的高峰,民間豪門望族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亦層出不窮,推陳出新,使私家陵墓園石雕藝術不斷邁向一個個...
宋陵石刻在規模與藝術水平上均遜於唐代,但造型尚嚴謹。其陵區集中,石刻內容、數量更加規範的特點,對明清兩代很有影響(見北宋陵墓石刻)。 宋、遼、金時期的俑數量不多。但墓室內的雕塑、壁畫和隨葬的俑很有特點。由於宋代日常生活習俗有很大變化,墓內出現大量直接模擬現實、表現起居生活和桌、椅等日用器物的雕刻...
根據明朝規制,凡死後封王者,墓前應有神道碑、文臣、武將、石虎、石羊、望柱等石刻。現存南京近郊的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等墓前尚有石刻,與明史記載相同。佛教雕塑藝術。佛教雕塑除繼承唐宋以來造像風格而有所變化者外,一部分作品則融合了西藏喇嘛教雕塑樣式,還有一些則完全是喇嘛雕塑樣式。其中尤以清朝官府...
唐陵的石刻也很精采:在神道兩側列石刻,以乾陵為例,由第二道門向北,自南而北列華表一對、翼馬一對、浮雕駝鳥一對、石馬各附牽馬人五對、石人十對。此外,乾陵在石人和第三道闕之間還有無字碑、述聖記碑各一通,在第三道闕和闕北朱雀門前石獅之間左右共列六十一王賓石像。內城東、西、北三門與南門一樣,...
在清代的皇家園林中,圓明園是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偉大園林,令人痛心的是它於1860年被焚毀於八國侵略聯軍之手。如今我們從園中廢墟殘存的石雕建築遺蹟,仍可窺視到這座絕冠古今的園林建築藝術的一些風貌。明清建築廣泛運用石刻藝術形式的例子,可說是不勝枚舉。如眾所周知的北京天壇,那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與祈禱...
現我們見到的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官箴石刻拓本,是廣東連平籍劉偉強同志(現任河源市建設局長)於1990年11月在西安考察時,在西安碑林偶然發現一塊斑駁脫落的碑石上刻著這則古代為官名言和清代名宦顏希深、顏檢、顏伯燾祖孫三代分別撰寫的“跋文”,始得知官箴石刻乃是家鄉先賢顏伯燾所為,倍感興趣,且把拓本帶回家鄉...
至今,靈岩山仍保持著馬榷府“永禁開採”的摩崖石刻。清代中葉,素稱江南水鄉的姑蘇城內外,凡橋樑、花園、府第、寺院、陵墓、城基等各類建築的石灰石部分幾乎全部被金山石所代替。鴉片戰爭後,金山石料大量運至上海,成為高樓大廈的上好建築材料。如上海外灘中國銀行大廈等高大建築的基石和貼面均出自金山石礦。民國...
3、唐代墓室壁畫 4、宋遼墓室壁畫 二、中國古代雕塑文物 (一)史前雕塑的萌發 (二)中國古代大型陵墓石刻藝術 1、漢代陵墓石刻 2、南北朝陵墓石刻 3、唐代陵墓石刻 4、宋代陵墓石刻 5、明清陵墓石刻 (三)中國古代隨葬俑群藝術 1、東周俑 2、秦俑 3、漢俑 4、兩晉南北朝俑 5、隋唐俑 6、宋至清代俑 三、...
【漢畫像拓片】漢畫是指漢代遺留下來的畫像石、畫像磚、墓室壁畫等,是繪畫與雕刻的結合。漢畫拓片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其中拓片分為朱拓和墨拓兩種,分別是用硃砂和墨汁作為顏料拓印,表現出不同的色彩效果,而且古代把剛出土的石刻常用朱拓。其拓印形式又分為蟬翼拓和烏金拓。【碑拓】此...
這時綦江地區古代先民中的匠師們,在堅韌的石壁上用工具創造藝術,形成了巴、僰、濮、獠等少數民族世俗生活的寫實與誇張的石刻文化藝術。崖畫又稱為畫像石,古代藝術師們在石面上用刀和筆創造的藝術品,這種作品本屬雕刻藝術,但實際上還含著許多繪畫技法。綦江崖畫是繪畫雕刻相結合的畫像石,在綦江兩岸的石壁及...
清代晚期。沛縣古泗水畫像石就已被收存保護在沛縣夏鎮康阜樓下,後來徐海兵備道吳世熊移置徐州道署中保存,這是徐州漢畫像石收藏保護的開始。但是同治以後,畫像石雖然經常出土,卻無人問津。民國初年。張伯英常常“石刻旁蒐集到冢墓”,收集了一批包括銅山雙溝 (今屬睢寧縣)牛耕圖在內的畫像石。存於馬市街雜貨...
王應麟墓及墓道由於歷史上的原因,加之發現較晚,受自然損壞或人為破壞程度較重,現墓道內遺存石刻總計10件:即文臣一件、武將一件、石馬二件、石虎二件、石羊二件、碑座、石筍各一件。其中一武將及二石馬頭部失落,至今下落不明;一石虎自然風化程度甚重;石筍僅存半截;碑亭已廢,僅存碑座;二石頭迄今保存完好...
自北魏以來,北方地區大量使用墓誌,上層社會尤為普遍。北朝墓誌大多為石質,雕刻精美。最大者可達1 米見方,志文達1000字以上,志蓋與志側雕飾有繁縟細緻的紋飾,如捲雲、神獸、四象、忍冬蔓草、蓮花等。書體融隸法與楷法於一爐,方正剛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被稱作“魏碑體”。清代末年 北朝碑誌開始受到重視,...
當時全國長期戰亂,南北對立,使當時的學術思想非常活躍,並促進了藝術的發展。這一時期的石窟壁畫、墓室壁畫、石刻、磚刻和漆畫等藝術都已具備很高的水平,出現了很多的專業畫家、書法家。在這一時期,繪畫上被稱作畫祖的顧愷之和他的捲軸畫最有代表性。顧愷之在繪畫理論方面也很有水平,他留下來的文字作品有《論畫...
漢代畫像石 漢代,藝術家和工匠們在石塊上創造了附殊的繪畫,人稱“漢畫像石”。這種石刻多雕制於石碑和墓室里,在南北各地部曾發現過,尤以山東省發現和出土的數量多,地域廣,占了過半數的縣份。畫像石具有可貴的史料價值,可以使人門真切形象地認識古代社會,畫像石廣泛涉及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體方面...
據記載,東漢帝陵的墳前建石殿,並已有石刻群,這種規制對後世影響很大,但目前尚未發現它們的遺蹟。魏晉南北朝時期墓葬 曹魏和西晉帝陵也在漢魏洛陽故城附近。由於當時主張薄葬,“因山為體”,既無封樹,又無寢殿,地面無任何痕跡。晉文帝崇陽陵和晉武帝峻陽陵的位置已基本查明,其他西晉、曹魏諸陵有待探尋。東晉...
新館展覽區分為青州歷史展廳、龍興寺佛像展廳、有鄰衡王府展廳、香山漢墓陶俑展廳、石刻藝術展廳、陶瓷展廳、書畫展廳和臨時交流展廳等8個展廳。場館展覽 基本陳列 臨時展覽 館藏文物 文物綜述 截至2017年2月,青州博物館館藏文物近四萬餘件,三級以上文物近兩千餘件,國家珍貴文物就有一千多件,館藏有明代趙秉忠的殿...
他通過與希臘、羅馬石刻藝術的對比,將漢畫像石的雕刻技法歸納為“擬繪畫的”和“擬浮雕的”兩大類,這一分類原則,仍未失去意義。如圖4所示。但這一階段的研究,忽視了對社會關係的注意,對漢畫像石本身的發展序列、同一建築內不同內容畫像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墓室畫像與祠堂畫像之間的有機聯繫還沒有給以注意。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