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園石雕

陵墓園石雕

陵墓園石雕歷代風華伴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製造技術和工具的改進,生產力不斷加速的提高,啟迪推動了雕刻藝術也逐漸發展成熟起來。原始社會經過漫長的發展時期,約到了七萬多年前才步入新石器時期。距今六千多年前人類才開始進入金屬工具時代,由於鐵器工具的使用,石雕藝術才得以快速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陵墓園石雕
  • 發展原因:鐵器工具的使用
  • 起步時間:新石器時期
  • 分類:石雕
概述,陵墓園石雕藝術的歷程,陵墓園石雕藝術,陵墓園石雕牌坊,陵墓園石雕華表,陵墓園石雕望柱,石象生,神功聖德碑——墓碑,石五供,須彌座——基座,近古園再創私家陵墓園石雕藝術新高峰,陵墓園石雕設計與營造,陵墓園石雕建築精品案例,相關產業,

概述

原始社會經過漫長的發展時期,約到了七萬多年前才步入新石器時期。距今六千多年前人類才開始進入金屬工具時代,由於鐵器工具的使用,石雕藝術才得以快速發展。
歷史藝術的長河曾經特別眷顧陵墓園石雕藝術寶地。往昔追溯,凡六千多年曆代陵墓園藝術情懷,風華正茂,那些榮附著歷史畫卷上的形聲色意,令人冥思遐想:所謂秦陵王氣、兵馬盛俑,南朝煙雨、辟邪瀟灑,昭陵威武、六駿英姿,孝陵渲穎、始建陵制,明陵巍峨、端莊淳樸,清陵浩瀚、華麗精湛。或托於形象,或附於雕鐫,或以淳樸流暢,或以細膩繁複。凡此種種,推陳出新,技藝縱橫,雕塑洵美,文采絢爛,都在這一座座陵墓園石雕藝術千年的皇皇之旅,留下深深的印痕,浸染了一種難以言表的文化韻味。總讓人們在他的歷史傳繼和文化積澱中細細品味出撼人肺腑的魅力。
在偌大的一座座陵墓園石雕藝術寶庫中,那些生於斯,長於斯的中華民族偉大的兒女各尋其趣,各懷其思,各緬其操,各抒其志,生長在這黃土地上龍的傳人,深邃徜徉滔滔黃河的氤氳之氣,撰寫長城內外,威宇茫茫;考究醞釀煙雨鐘山的滄桑之秀,刻畫龍盤虎踞,蓋世輝煌。生活在夐夐華夏,以屹立在一座座陵墓園石雕藝術中的千山萬峰之中而自豪。

陵墓園石雕藝術的歷程

陵墓園石雕建築藝術在我國古代社會始終與石雕建築藝術一起日趨完美雄偉的發展,也日趨精雕細鐫,逐步跨越了一個又一個的高峰,成為我國古代建築雕刻裝飾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陵墓園石雕在中國歷代大量大型石雕作品中,保存下來的最多。從最早期西漢霍去病陵墓園的“馬踏匈奴”——古代現存最早大型陵墓園石雕。雕琢粗獷的線條,淳樸的造型,依然流露出豐富生動的神采。石雕充分展示漢武帝時期中華文明新高峰的豪邁雄壯的氣概。歷經漢代雄偉的陵墓園石闕,南北朝陵墓園的石雕麒麟、石辟邪等一件件昂首闊步、威風凜凜、生動活潑的神道石像生。造型瀟灑、靈動、飄逸,造就了陵墓園石雕藝術的新高峰。
陵墓園石雕中的珍品琳琅滿目、比比皆是、美不勝收,而後發展到力度與完美相結合的唐朝皇帝陵墓園石雕再展風華,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代首座以山為陵墓園的唐太宗昭陵,而真正令昭陵光彩奪目的是被稱為“昭陵六駿”的六馬石雕。昭陵六駿是貞觀十年(636年),李世民詔令名畫家閻立德、閻立本兄弟畫師,把他征戰天下騎過的六匹戰馬繪成圖樣,以青石雕成浮雕,石雕上刻有唐太宗題、歐陽詢書的頌詩。六駿石雕原置於昭陵北闕前的石基座上,後世遷移到東西兩廡中,由南往北,東邊是駿馬特勒驃,青騅和什伐赤;西邊是駿馬颯露紫,拳毛騧和白蹄烏。昭陵六駿石雕貴在於非常逼真的寫實造型特色,雕刻細膩,栩栩如生,刻畫出精、氣、神完美生動的形象。充分展示了唐太宗六匹神駿馳騁戰場颯爽英姿的威凌神態,或昂然健步、骨騰神駿,或四蹄騰空、閃電疾馳,或超躍飛練、天駟行空。石雕健美的線條和高超的凹凸起伏浮雕表現技藝,豪邁地刻畫出六駿飛奔衝殺、毫無懼色、鬥志激昂、威震山川的盤世英姿。六駿石雕的輝煌藝術就像達到頂峰的盛唐帝國一樣,鋒芒畢露地顯示出其超凡的藝術境界,也造就了陵墓園石雕藝術的新高峰。
陵墓園石雕隨著宋金元歷史時期的起宕,宋金元朝陵墓園石雕平庸無奇,此時期的陵墓園石雕藝術在石雕藝術群峰中若隱若現,未能呈現石雕藝術的新高峰。
陵墓園石雕到了明朝初期,由於開國皇帝朱元璋明孝陵的修建,重新撰寫了陵墓園石雕藝術的新篇章。從明孝陵起,陵墓園石雕建築雕刻產生了眾多變更和創新,首先在神道的建設上有了新的嘗試。它以高大的體量和端莊嚴謹造型的石像生列於神道兩側,既增加了陵墓園建築的空間層次,又渲染了陵墓園的神秘崇聖,給人以崇高、莊重、肅穆的威感。明孝陵陵墓園石雕石像生造型端莊粗獷、結構合理、輪廓準確、線條簡練明了、形象生動,為以後明清諸帝陵墓園石雕所模仿。另外,陵墓園的陵宮大殿丹陛、須彌座石基、圍欄等石雕建築風格新穎,開拓了新的石雕藝術風格。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從永樂七年(1409)開始在北京昌平縣北的天壽山南麓興建長陵,至清軍入北京。歷二百三十五年,共建諸帝陵墓園十三座,故稱“十三陵”。這是我國興建最早、規模最大的一處,處處散放陵墓園石雕藝術魅力的帝王陵墓園。陵墓園石雕也從此開始了精雕細刻的新高峰,從格局、體制亦規模化,造型也愈趨複雜,雕刻技藝也愈趨細膩、完美。
從陵墓園門外廣場上的五間六柱石牌坊,開始進入大紅門,經四隅樹有雕琢精細、清勁、秀美華表中間高大雄偉的神功聖德碑樓。即以石雕望柱為首起點的神道,兩側依次列有莊嚴如儀的石雕石像生。向里逐漸到建築在高大石雕須彌座上的稜恩殿。在方城明樓前的石雕須彌座祭台上,端莊陳設著五件石雕祭祀供具,中間是兩側耳圓鼎石雕香爐,香爐兩側置蠟燭,蠟燭兩外側各置石雕花瓶,故稱“石五供”。造型新穎、雕刻鐫美。開啟了明清歷代陵墓園石雕新格局。為雄偉壯麗的陵墓園石雕藝術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采。整個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無一不是雕刻精美、神奇華麗的石雕藝術品,再創了古代陵墓園石雕藝術的新高峰。
自從公元一六四四年,清朝定都北京。各朝清帝亦仿效明十三陵,修建起河北省遵化縣境內清東陵陵墓園和河北省易縣境內清西陵陵墓園。與明十三陵帝王陵墓園石雕相比,整體的風格、規格模仿繼承了明十三陵形制以外,鐫刻則更加追求雕工與技法繁複、細膩、規整,也彰顯了一些改革創新的豪邁壯舉。
與地上陵墓園石雕建築不同的是,清乾隆陵墓園裕陵地宮,卻顯露出陵墓園石雕藝術的精華所在。地宮由四道石門和三間殿堂組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結構。八扇重約兩噸的石門上各雕刻著一個菩薩之像,八個菩薩浮雕線條清晰,形象逼真,面貌相似,而神態各異。地宮內壁和券頂上雕刻的各種佛像和吉祥圖案,顯示了雕刻匠師們的精湛技藝和建築設計師聰明的智慧,在第一道石門門洞券兩壁,刻有四大天王石雕像,雕刻立體,其精美與人物造型堪稱一絕。
整個墓室構圖嚴謹,雕刻精細,格調統一,使建築和雕刻融匯於一體,晶瑩華麗,反映了清代建築和石雕藝術技藝新成就,創立了古代陵墓園石雕藝術更加輝煌的新高峰。
圍繞著帝王陵墓園石雕藝術連綿不絕、此起彼伏、層層疊疊的高峰,民間豪門望族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亦層出不窮,推陳出新,使私家陵墓園石雕藝術不斷邁向一個個石雕藝術的新高峰。
建於東漢建安十四年(公元二零九年),四川省雅安縣高頤闕,全部用石砌築,仿木結構雕飾,造型美麗,雕琢精細,是國內現存漢闕中的精品。
位於河北省定興縣城西石柱,原置義冢之前,作為敬神祭靈之用。主高六點七米,由柱礎、柱身、蓋板、石殿等構件組合而成,輪廓與南朝墓表相似。柱礎可仰蓮瓣紋,蓋板上的石殿造型精美,雕刻精細。整體構思精妙,造型新穎,在北朝(公元五六二年)陵墓園石雕藝術中亦不多見。
重建於隋唐開皇三年(公元五百八十三年)的山東濟南神通寺,為山東佛教發祥地。神通寺石雕墓塔林亦有悠久歷史,也非常著名。一般都以須彌座為塔基,上有蓮花座,塔身造型各異,塔剎有寶珠等佛教飾物。石雕墓塔林內的小唐塔,建於唐開元五年,南面小佛龕內有一佛一僧二菩薩,塔身遍布精美浮雕,鐫刻俊美,風格質樸而莊重,體現了陵墓園石雕藝術風格的新境界。
正氣凜然的岳飛陵墓園,墓丘為圓形,前樹有石雕墓碑一塊。目前兩側對稱布置著石望柱和石像生,石像生大小和真人相似,造型古樸,線條曲美,雕刻技法純熟。幕後古柏濃郁,給人以樸實莊重,寧靜清謐之感。
雄偉的中山陵陵墓園石雕建築,由呂彥生設計建造,一九二六年春奠基開工建造,歷時三載竣工,中山陵陵墓園像一座永久長鳴的警鐘,它的建築造型,體現了孫中山先生的遺志,喚起民眾,振興中華。巍峨雄偉的石雕牌坊,中門橫楣上鎦刻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兩個鎦金大字。矗踞鐘山東峰南坡,為進入中山陵墓園的標誌,花崗岩精雕細鐫而成,造型古樸、純美。
陵門、碑亭等亦是花崗石石雕築砌而成,仿木結構屋檐斗拱全都是花崗岩石雕,圖案簡樸、明潔。孫中山先生坐像位於祭堂中央,由波蘭著名雕塑家保羅·蘭竇斯基用義大利白玉石鐫雕,實現了孫中山先生偉大思想家的睿智。坐像基座四周浮雕,概況描述了孫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輝煌的歷程。祭堂東西牆壁上鐫刻著孫中山先生手書《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全文,筆畫深邃,展現金石名家風度翩翩的筆觸。
墓室券門亦精緻石雕。孫中山先生石雕仰臥像位於墓室中央的大理石壙內,為日本雕塑家高琪所雕,為萬世所瞻仰。
整座陵墓園石雕建築雄偉、莊嚴簡樸、融匯了中西方石雕建築之精華,拓造了陵墓園石雕建築的新里程碑,將陵墓園石雕藝術推向了又一嶄新的高峰。
陵墓園石雕藝術在民間私家陵墓園若番耕耘,碩果纍纍,嫵媚多姿,為陵墓園石雕藝術一座座新的高峰添彩增輝。

陵墓園石雕藝術

陵墓園石雕綜上歷史歷程,顧名思義,陵墓園石雕是指建築陳設在陵墓園裡面,有關石雕方面的建築和建築小品。伴隨著陵墓園石雕發展歷史歷程,陵墓園石雕藝術也就輝煌地發展起來了。
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秦代,對祖先的禮拜始從家廟到墓側。據《續漢書·祭禮志》記載:“古不墓祭……秦始出寢,起於墓側。”即在墓前建造專供祭祀用的建築物。中華民族自古經歷了漫長歷史進程,逐步形成了一種專供安葬和祭祀悼念故去先人的專門建築——陵墓園建築,成為獨特的中國古代建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陵墓園建築,由於其建的材料主要是石材雕刻,或曰陵墓園石雕建築,是指既包括地下墓室及其封土,又包括地面祭祀建築物,既集祭祀和安葬功能於一體的一種特殊建築。崇宗敬祖,時時奉祭,已世代相傳成為中華民族習俗和美德,陵墓園建築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陵墓園石雕藝術也就廣泛套用發展起來,包括三拱石拱橋、牌坊、華表、神功聖德碑、望柱、石像生、須彌座石基、攔板、欞星門(亦稱龍鳳門)、七孔橋(五音橋)、祾恩殿月台、二柱門、須彌座石供台、石五供、明樓石碑及地下宮殿等陵墓園石雕建築和建築小品。
它們融建築、繪畫、書法、雕刻為一體,使陵墓園石雕建築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極其輝煌的藝術與技術成就,成為反映中國古代各種藝術成就的綜合藝術體,成為中華民族藝術遺產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陵墓園石雕牌坊

在中國傳統陵墓園石雕建築中,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標誌性敞式建築。由最初的坊門,經重樓,逐漸演化成後世石牌坊雛形。到了宋代,發展成為純粹的裝飾性石雕建築,亦用於壇廟和陵墓園石雕建築中。
在明代十三陵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石牌坊位於整個陵墓園的入口處。建於明嘉靖十九年(公元一五四零年)是一座五門六柱十一樓的漢白玉大牌坊,頂部有主樓五座,夾樓四座,邊樓兩座。各樓均作廡殿頂型制,整體雕刻精細。夾柱石四面布滿雕飾,其中間兩柱四面各雕雲龍,頂部前後各有一麒麟,側面四柱頂雕石獅,四面則分別雕有旱龍和雙獅滾繡球圖案。額枋與龍門枋一整二破旋子彩面,枋心素麵。形象生動活潑,形態逼真,刀法渾圓有力,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顯示明代陵墓園石雕藝術的簡明,穩重,宏偉,壯麗的風格。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古的石牌坊,整座牌樓潔白晶瑩,鮮明奪目。

陵墓園石雕華表

陵墓園石雕華表,及神道石柱,古代也稱表木,常常被立於陵墓園前面的地方。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相傳最早的華表是唐堯設立的“誹謗之木”(《大戴禮記》),它是用來表示王者虛心納諫。
東漢時期,陵墓園墓前華表廣泛流行,多用石質雕刻。發展至明清,華表成為碑亭的四角標準石雕裝飾建築小品。基座為平面呈八邊形的須彌座,其上下枋束腰部位,雕有精緻的雲龍圖案,並配有仰俯蓮瓣。基座上的華表柱亦為八角形,稜角則稍圓,每柱各雕縈繞柱身盤旋而上的升龍及雲朵。柱的上部各串有一塊雲形石板,頂部則雕圓盤,叫“呈露盤”,由上下兩層蓮瓣組成,中間有一圈圓珠相隔。盤上各雕一昂首長嘶的神獸——蹲龍,及稱為“犼”的神獸。

陵墓園石雕望柱

望柱又稱神道柱,常置於陵墓園入口處,位於石像生群南端的神道兩側,成雙而立,是進入陵墓園的重要標誌。河北省定興縣石柱村一個建於北齊大寧二年的“義慈惠石柱”,為我國古代陵墓園建築中唯一用於庶民陵墓上的紀念柱。造型新穎,雕琢精細,柱礎的下端為方型,上部呈圓狀,柱身比例修長,正面刻著頌文。柱頂上置有一座小石殿,當中刻有佛像,置於墓冢之前。
望柱發展到明孝陵時,幾乎已成定製。望柱身通常平面為六邊形,通體刻有雲紋,造型端莊,比例甚佳。須彌座上、下枋均雕蔓草,上、下梟雕仰俯蓮花瓣。豎腰浮雕吉祥圖案,柱身雕海水江崖、五彩祥雲。承露盤雕祥雲,柱頭雕雲龍。

石象生

望柱東西各一,神道往北既是石雕石象生。既是陵墓前設立的石人石獸組成的石雕群,左右對稱地排列在神道兩旁,石雕石獸設定於古代陵墓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石象生普遍出現於東漢。
至南朝時,神道兩側所置石雕靈獸,則為麒麟、辟邪之類。辟邪的含意引申發展為避除邪崇,據漢代訓詁學著作《小爾雅·廣言》記載:“辟,除也。”此時石象生雕刻技術純正,造型生猛,蒼勁有力,肌豐骨健,並有浮雕裝飾花紋,顯得華美艷麗。
至明孝陵,則對陵墓園石雕的發展又有了一個新的創製,其一就是設定了石象生儀仗隊。共有十八對,包括靈獸、文臣、武將等,這些石雕石象生結構合理,輪廓準確,形象自然,栩栩如生,開創了石象生佳作之楷模。其獅威武雄壯,強化了陵墓園的莊嚴肅穆的雄壯氣氛。
逮至清朝,陵墓園石雕建築除了繼承了明朝的規制,又更加雄偉、輝煌,尤其石雕石象生一掃明孝陵石象生的生猛威揚。至乾隆朝由於國威天下,盛世太平,陵墓園石雕石象生,也更加強調天下康寧、歌舞昇平之和睦、吉祥、福慶之氣氛。故石獅亦造型溫良恭儉,藹和端莊,福瑞榮昌。石象亦身披雲龍錦掛,背負寶瓶,一派吉祥如意,嘉慶無疆。且雕刻細膩、繁複、華麗精美。極力塑造國泰民安,盛世太平之極樂世界。

神功聖德碑——墓碑

碑,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為“豎石”。南朝梁時劉勰《文心雕龍》寫道:“自後漢以來,碑碣雲起。”且發展至石質,製作精緻。此時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龜趺座)三部分組成。碑首呈圓形,碑身呈長方形,碑座為龜趺形,又稱龜趺座。碑首頂部圓脊上,兩側各浮雕著相互交結成辮狀的雙龍;碑首正中有一長方形額,額內刻有與墓主有關的朝代、官銜、諡號之類的文字。額四周線刻龍、鳳、火焰、雲氣、蓮花等紋飾。碑身正反面均刻有文字,文字四周飾以卷草紋之類的紋飾;碑身側面有的飾以浮雕圖案及線刻畫。
碑座為一龜趺,龜趺又名贔屓(bìxì)。古人認為龜是靈物,耐饑渴,有很長的壽命,所以用它托碑。五代以後,我國開始流傳“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說話,並且根據每個龍子的不同性格、愛好等特點,把它們裝飾在不同的器物上。它們是:贔屓,善於負重,形象是馱石碑狀。故陵墓園石碑的碑座刻物,可以理解為龍子之一。元代翰林侍講學士袁桷(jué)曾參與朝廷很多勛臣碑銘的撰作,他有詠詩道:“龜趺負穹石,浮語極褒多。”從碑的結構來看,石碑的碑首、碑身為一塊整石雕琢而成,碑座是用另一塊巨石雕琢而成,兩者之間以榫卯結構相連,渾然一體。

石五供

在陵墓園石雕建築中,明樓方城券洞口正前方有一套由五件石雕供器和一座石雕須彌座組成的陵墓園石雕建築小品,傳統稱之為“石五供”。
五件石雕供器中,擺在須彌座供台中間位置的是石香爐。香爐作雙耳三足圓鼎形,爐身底部起雙層吉祥升雲,和江崖海水圖案。爐身腹部滿布靈芝雲、翔蝠,凹凸有致,層次分明,突顯華麗雄偉。爐口周圈飾卐字連續圖案,其下一圈束腰均布八顆彩芯錦朵。兩側耳耳身前後精雕三朵纏枝寶相蓮花,為細膩淺浮雕狀。爐底三足圓雕“金猊”獸頭,金猊性喜煙火,裝飾在香爐上,為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
香爐上有一圓柱球頭,象徵香火,俗稱“海山”。上雕盤龍、翔鳳之類吉祥飾物。整體香爐造型優美,雕鐫俊秀、華麗、雄碩。刀法嫻熟,線條流暢,圓雕上凹凸深淺浮雕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是件洵美的陵墓園石雕藝術品。
所謂“海山”,其實就是香爐上燃點的香火的一種誇張抽象造型表示法。祭祀時一般燃點的香,其細修長,如果如實的用石雕方法表示出來,幾乎不可能。而我們的祖先表現了豐富的想像力,發揮了聰明創造的才智。把眾多如捆的細長的香,用一個圓柱形描繪出大體輪廓,而在頂端用半球體表示。恰符合實際燃燒規律,捆狀柱體外層的香接觸風及氧氣多,燃燒多些,快些,故能自然形成了半球體形狀。可見先人設計者的洞察和實踐能力,及一個偉大的智賢,躬力親為的大智大慧的能力。只用了概括的表現手法,省略了繁多臃腫的細節描畫,可謂事半功倍。並于海山深淺混合浮雕各種優美圖案。用豐富的雕刻技巧,流暢的曲線,傳統中國文化底蘊,展現了海山、香爐的優美俊麗的姿影,更是錦上添花。
在香爐的兩側,通常是左右各一件蠟台。蠟台上雕刻同樣誇張的蠟燭,渾圓強壯,似可燃燒萬年,香火永嗣,世代永祀。設計造型古樸優美,紋飾競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雕刻有靈芝雲紋、祥蝠、翔鳳、纏枝寶相蓮花等。
蠟燭的外側各有一花瓶,花瓶兩耳造型為祥蝠——“三多”銜環。三多:佛手——多福,仙桃——多壽,石榴——多子孫。尊口大腹,造型俊逸、雅秀。瓶身上部雕刻彩雲翔鳳,瓶身腹部雕刻靈石牡丹富貴圖。設計新穎,雕鐫雋麗。
石拱台為須彌座台式,其上、下枋雕刻蔓卷草纏枝寶相蓮花,上、下梟鐫刻仰俯蓮瓣,並細雕寶裝蓮芯圖案。束腰部分為江崖海水、五彩靈芝祥雲和翔蝠。整體石座造型與雕工盡顯完美華麗。
陵墓園石雕石五供之設,僅僅是作為一種象徵性的祭器,陳置於陵園之中,並不真正點燭燃香。而香爐、蠟台、花瓶等陵墓園石雕建築小品的出現,僅作為日常祭器點綴陵園內,表達人們對祖先的思戀之情。是一種思想寄託,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祈禱。希望社會盛世太平,生活幸福美滿,人們健康長壽。由於這些充滿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陵墓園石雕藝術建築小品,既美化了陵墓園石雕建築的藝術,又增強了陵墓園石雕建築的紀念氣氛。
陵墓園石雕石五供,系明十三陵長陵首創,明孝陵沒有這樣的陳設,此後明清歷代沿以為制,均設石五供。

須彌座——基座

陵墓園石雕須彌座——基座,就是建築或其他陳列物下面起承托作用的底座。通常都是石質,這裡專指陵墓園石雕須彌座。
古代的房屋從原始時代穴居和巢居,發展到建造在地面上的建築,是一個跨越時代的進步。一般為了防止潮濕和遭到侵害,故“高台榭,美宮室。”越是重要的建築,這種基座就建造得越精美,故有陵墓園精雕細刻雄偉壯麗的石雕須彌座建築出現。
基座的形式,縱觀古代建築的基座,它們絕大多數都採用須彌座形式。須彌原為古印度佛教中的山名,古印度佛教中,把聖山稱為須彌山。須彌山作為佛座,象徵著佛坐在聖山之上,更顯得神聖與崇高,於是須彌座成為佛像下面固定的基座了。須彌座早期的形式,可以從開鑿於五世紀的北魏孝文帝時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中略端雛倪。至五代、中唐時期,已逐漸形成須彌座早期的形式。
公元1103年宋朝刊印李誡編纂《營造法式》已有“石作制度”中“殿階基”條目,其圖式樣可參見卷二十九“石作制度圖樣”中“階基疊澀坐角柱”,略見一二其外形。而又於卷三十二“天宮樓閣佛道帳”圖中觀到宋代須彌座外貌端倪。
至清代清工部編纂了《工程做法則例》,而經梁思成先生編著成《清式營造則例》。其中對石作“台基”中須彌座式台基專有論述,並繪製成“台階須彌座石作”圖例。其設計比例、造型則相當完美,而梁思成先生卻於書中謙稱“設計人不宜受這種規矩的限制”。
自古各種形制都是一步步形成並完善起來的,但不會有很呆板的約束,都有每個時代自己的風格。到了清代,只是達到了藝術爐火純青的階段,有了完美的造型和更加自由突出的發揮。一般清代開始,陵墓園石雕須彌座基本是上枋與下枋雕刻連續的卷草紋或纏枝卷草寶相蓮花圖案,上梟與下梟雕刻成仰俯蓮瓣、有些盛裝寶相花芯。束腰上一般雕刻圖案以“椀花結帶”為主,即以串椀狀的花草紋構圖、並以飄帶相配。且束腰轉角處部位雕刻成“瑪瑙柱子”或“如意金剛柱子”。其下部基角傳統稱謂“圭角”,圭角兩端雕刻為如意雲紋樣。一般陵墓園石雕須彌座體量較大,正面長度較長,中間亦會加多一些如意素線捲雲紋樣和奶子造型,以顯勻稱。
陵墓園石雕須彌座一般用於祭台、陳設座、石像生座、望柱座、華表座和建築月台、平台之台基,以及城牆、琉璃花門、琉璃牌坊等台基。
歷史不斷發展,社會不斷文明進步,陵墓園石雕藝術也邁著歷史前進步伐,追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計算機、機械、建築建造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映輝著陵墓園石雕藝術輝煌歷史沉澱,攀登上太平盛世陵墓園石雕藝術的新高峰,競映出中華傳統文化藝術輝煌燦爛、絢麗璀璨的光芒。

近古園再創私家陵墓園石雕藝術新高峰

近古園私家陵墓藝術設計營造公司是一間設計精湛、工藝嚴謹、高尚品質的藝術設計營造公司,專業營造中外雄偉壯麗的私家陵墓園。名貴的漢白玉精細石雕雕塑鐫構件,金碧輝煌的琉璃建築雕塑裝飾,斑駁陸離雕塑俊美的青銅器鑄造精鑄品。其中每個細節都具有獨特創造與眾不同的施工工藝,件件都是陵墓園石雕藝術設計中的精品重器。
公司藝術設計和工藝營造總工程師範青先生,近四十年跨諸多行業、專業絕倫的設計營造工藝經驗,涵蓋多種機械工程、建築工程、精細家具和中外藝術品。具有深厚的文化藝術底蘊,藏書豐富,深諳書畫、篆刻、雕塑,於古文詩賦亦造詣匪淺,飽學多藝。於私家陵墓園石雕藝術設計建造中,歷覽中外名勝私家陵園建築,縱觀世界經典私家墓園建築;鑒傳統私家藝術陵園設計之精髓,考歷代私家藝術墓園設計之典範;旁征博採求其全,引經據典求其精。並廣聚精工巧匠,海涵良師益友,其名家巨匠不乏當今翹首、舉世名流也。故能集設計與營造於一身,創建舉世非凡的私家陵墓園石雕藝術建築。
舉凡一名人陵園設計建築工程,乃至一名人墓園設計建築中的一個物件,必究其實用、結構合理、美觀。考究物料,認真做到精準科學的機械製造,優美的藝術製作,鬼斧神工,天寶物華,以達至細緻準確完善的施工建造。確保每一處名人藝術陵園建築和名人藝術墓園建築,雄偉壯麗,流芳百世。陵墓園石雕每一個物件,如墓碑、墓冢、祭供桌、焚香爐、焚帛爐、石像生等都是設計俊美、鐫工精作的私家陵墓園石雕藝術中的璀璨明星,榮耀千秋。

陵墓園石雕設計與營造

近古園藝術設計營造公司擁有最優秀的藝術建築設計大師和優秀的設計團隊。從事中外雄偉的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藝術設計建造工程。從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整體布局規劃、建築結構、部件的藝術造型、結構和圖案設計始,就根據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建造,安裝施工的需要,精心策劃,審慎精密設計,乃至一個細小圖案亦反覆推敲,究其根本九朽一罷。並具備最優秀的工業和建築製造、安裝施工工程師和一流的優秀技高藝精的製造,施工安裝團隊。認真做到精準科學的機械製造,優美的藝術製作,鬼斧神工,天寶物華,以達至細緻準確完善的施工安裝。確保每一處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每一個物件都是設計俊美鐫工精作的藝術珍品。本公司的設計與營造最大特色乃在於容實用的特殊性功能之構造於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藝術設計建造中。
陵墓園石雕建築結構與用材,主要是漢白玉、青石、花崗岩等石材結構,在建築結構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築裝飾,即是由繪畫和雕塑兩種獨立藝術同陵墓園石材建築的結合——陵墓園石材建築雕刻。傳統的陵墓園石雕建築裝飾其中蘊寓的文化內涵既依附於建築實體而存在,同時又超越了建築的實用功能。傳統的陵墓園石材建築雕刻緊密結合了建築結構原則和各種構件的造型,巧妙設計裝飾布局與精工雕鐫,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建築結構方式和藝術形式,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深厚的精神文化藝術底蘊和輝煌藝術成果。
陵墓園石雕所用的材料有花崗岩、砂石、青白石、漢白玉。由於石材具有不怕火、不怕水、堅固耐久的特點,它與磚相比,更具抗腐蝕、更為堅實的特性。因此,於露天和特別堅固的陵墓園建築部件多選用石材構築。被廣泛使用於建築裝飾上豐富多彩的大理石屬軟質石料,純白色大理石就是其中一種。白大理石因為色純而潤,有光澤,石質細膩,特別適用於精雕細刻。北京市房山縣出產的漢白玉,亘古馳名,是我國漢白玉石料中的佼佼者,較之其它的白大理石質硬、色澤純白,細膩色潤。而經精細打磨拋光,更潔白如玉,名符其實。適用於陵墓園石雕建築永久性的高級裝飾石雕件。
根據陵墓園石雕石材質地的特點,其加工方式通常最終都是歸結到傳統的人工鐫刻方法。其雕刻工藝的表現手法約分為圓雕、高浮雕、淺浮雕和線雕,其間有些雕刻並非有明顯的界定,如在浮雕時,是否斫去地,亦有明顯不同的藝術效果。在宋代《營造法式》書中亦記載了傳統的雕刻工藝粗略方法:“一曰剔地起突;二曰壓地隱起華;三曰減地平鋪;四曰素平”。利用這些傳統的雕刻工藝,由於我們有自己獨特與眾不同具深厚文化底蘊多才多藝的總設計師與營造工程師,通過刻工雕匠利用自己精湛技藝,再現了筆劃字形乃至圖畫的形象,其技藝奇巧高者甚至巧妙傳達了筆墨的神韻,達到了逼真效果;刻工中佼佼者往往同時在書法、繪畫、篆刻乃至詩文方面具有良好的素養,有些人甚至堪比工藝美術大師。由於現代設計和雕刻工具都比古代傳統的工具和工藝手段先進很多,一代代遺留下來浩瀚的藝術數據和工藝技術沉澱更加豐富多彩,所以當今時代更能設計製造出更加優美複雜的工藝藝術品,生產出劃時代的“天工寶物”,展現出劃時代的精湛設計和技藝,也顯示出劃時代中華文化內涵的俊美、雅俏、華麗堂皇的藝術風範,並創為歷史後世仰慕追尋的藝術楷模,被史家視為太平盛世的天之驕子,流芳萬世。
一、陵墓園石雕結構
陵墓園石雕結構依賴於現代石雕加工機械與工藝材料的推陳出新不斷進步,石雕連結的牢固與穩定性已明顯比以前進步,但其基本聯接結構仍以榫卯結構為主,有石材與金屬材料之分別。
1、石材榫卯結構:通過石材本身做榫卯結構、單邊止口結構(又叫磕絆)、止口結構。
2、金屬材料之聯接結構:鐵榫件結構(即俗稱“銀錠”,又叫“頭鉤”),卡榫結構(又叫“扒鋦”);拉榫結構(又叫“拉扯”);其它鋼結構,如膨脹螺栓,鋼掛結構等。
以上二種石材與金屬件榫卯結構在定位配契約時,在其榫卯結構或鋼結構的適當間隙部位用水泥壓力澆注機澆灌特種配方水泥,用以完成特別的安裝工藝,以牢固穩定石雕件的榫卯聯接和其它鋼結構聯接。對於非密封榫卯結構件在其聯接處用澳洲特種石材粘接劑進行粘合。並在其合縫結合處使用特殊配方之勾縫劑,避免了水泥類勾縫劑年久碎裂現象及塑膠類勾縫劑日曬雨淋老化現象。
二、陵墓園石雕件設計
陵墓園石雕建築一般設計方法步驟如下,根據整體平面布局圖,設計主體平面圖,包括若干方向視圖,從草圖到正式零部件圖,從手稿到計算機正式稿,標註完整尺寸。根據石雕件的內容需要,先完成素描稿,再完成泥塑稿。根據石雕件內容設計圖案裝飾時,須先完成白描手稿,用計算機完成矢量線稿;複雜的石雕件,需要反覆重複以上工作,然後又計算機多次迭加完成平面設計稿。完成以上步驟後,根據需要有時亦須完成手制模型或機制模型,有些模型可能用機械數控銑床完成。
陵墓園石雕件依賴現代設計計算機的先進及加工工具機械的先進,故當代更能設計完成更為複雜造型及雕刻工藝的陵墓園石雕件。此時亦需要在完成計算機矢量稿圖紙時,須將平面圖用計算機完成3D造型圖,同時用計算機根據畫法幾何學方法,完成平面立體的表面展開圖,或完成複合體的平面展開圖;或完成曲面立體的表面展開圖;或完成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開圖。最後根據平面展開圖,再由畫稿師將原平面白描手稿——計算機矢量稿依據比例,進行改造,二次創作,定稿後交由計算機最後完成矢量圖。至此,陵墓園石雕件的圖案裝飾設計圖才最後完成。再附若干數量的雕刻參考圖片,或雕塑泥稿,或有關其它雕刻參考件,才能交付雕刻師傅進行創作雕刻。
三、陵墓園石雕件製作
1、陵墓園石雕石料的選擇
陵墓園石雕石料的選擇是石雕一個重要環節,從設計初始,已就作品內容,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的需要,同時考慮雕刻藝術品的相互照應的環境因素,去總體選擇主體石料,配套附屬石料。石料的品種,顏色決定以後,專業的石雕工程師在選購石料時,首先勘察甄別石料的品種,地質生成帶、石質、成色、紋理、水紋、雜色紋、鐵線紋等,是否隱藏斷裂紋等石瑕,以確保購入優級石料。
2、陵墓園石雕毛坯下料
陵墓園石雕件根據石料紋理下料,如階條、踏跺、水平壓面等,石紋應水平走向。柱子、碑身、直豎幾墩等,石紋應垂直走向。根據以上原則,按毛坯圖分配劃線毛坯料。現代下料一般都用鋸床下料,基本上都是鋸成四方型料。園型、多邊形、長柱形體或異型迴轉體一般都用方形鋸料經車床加工,靠外形工程塑膠樣板車成圓型毛坯,然後在地面平台,用機械鉗工劃線法及專用劃線器械進行立體劃線,如立方、八方、異型體及細部造型。最後由毛坯工利用電動工具進行切割,使用外形樣板,通用及專用量具測量,加工成圖紙形狀的尺寸,成為雕刻工所需的精準型體雕刻坯件。其中榫卯結構等亦由毛坯工依據特殊工程塑膠、鋁合金等材質的專用量規,按照零件尺寸圖作出精準加工,製造出精準間隙的定位面,並預留出壓注特種水泥的間隙層和壓注水泥澆道和澆口,以確保石雕件榫卯結構一次穩固安裝成功。當然此壓注水泥澆注系統根據石雕進度層與裝飾圖案的鐫刻交錯進行。有些特殊結構,如圓形組裝體,需要予裝合攏進行定位止口修正加工的。
每道工序的進行和完成,如毛坯劃線、毛料初切割,榫卯配合結構與尺寸,精準雕刻坯件等都會有專職的技術檢驗人員按照圖紙和加工技術條件進行抽查和工序檢驗。
3、陵墓園石雕件工藝雕刻
陵墓園石雕件工藝雕刻前,先由設計師、雕塑家、雕刻師共同對石雕件的質量要求、風格、雕刻工藝等根據設計圖稿,雕塑泥稿或石膏稿,其它雕刻參考樣品,如木雕件,銅雕件、石雕件乃至寶物和相關大量的圖片數據進行磋商研討,借鑑前人的經驗,做到胸有成竹,這樣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創作一件完美的石雕工藝品。
陵墓園石雕浮雕件按照零部件圖和裝飾圖案的展開圖,首先對精準毛坯件進行劃線,描繪圖案稿。由於現代複寫技術的先進,已取代了古老傳統的“起譜子”、“扎譜子”、“拍譜子”、“過譜子”等謄寫描摹畫稿的方法。雕刻工藝師首先鐫鑿雛形,逐步逐層次完成精細雕刻創作,最後由專業雕刻師用特殊刀具進行微雕細膩壓光,重新鐫刻一遍完成石雕件。開臉、絲髪、配冠、鐫手等須由特種專業雕刻師操刀,此時設計師、雕塑家都會參與一起創作完成。
陵墓園石雕件上的詩文字賦印章,則需專業的著名書法家書寫,由專業著名的金石篆刻家鐫字治印。
陵墓園石雕件上那些細微造型變化,神韻的捕捉,刀調的運用,質感的表達,美的追求,獨有的石刻語言和風格,藝術完美的高度,也只有憑藉雕刻藝術家本身的文化修養,藝術造詣,熾熱的情感,豐富的想像力,天才的創造力,嫻熟的石刻技巧才能做到鬼斧神工,創作“天工寶物”。
四、陵墓園石雕件精光、保養和貼金
陵墓園石雕自古流傳“石匠易學,壓根兒難鑿”,俗話又講“石不琢不成器,器不磨不成玉”。對於雕鐫完成的石雕件進行精細拋光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鑒於石雕件的內容形狀工藝要求和藝術風格,容易拋光的石雕件用手工和注水式拋光機,通過不同粗細度水砂紙和磨片,依次拋光就能完成,達到石質如“玉”的光潔。每次改換不同粗細度的磨料,都嚴格地用水處理清洗潔淨,防止混淆粗度磨料,費工費力。唯獨那些甚至更高精細規整的幾何圖形圖案部位,乃至絲髪、頭冠等一些微淺平面和曲面雕刻圖案部位,為保持優美、流暢、俊秀、柔中帶剛、鋒利的線條和細膩豐富的刀工變化效果,對其精細拋光,以求玉的光澤,又談何容易。“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藉助我們獨創與眾不同的拋光工藝技術,就可以達到巧奪天工的,既做到石質如玉的光澤,又不失雕刻藝術家俊美的刀痕。
陵墓園石雕件經拋光,成為潔白如玉的石雕藝術品,使其不易風化,不易滲透污染,不易生苔和積聚灰塵,而方便日常清洗保護,因此對完成雕刻品進行科學清洗,塗溥特種石材保護劑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會塗溥三遍以上的專業石材保護劑。
陵墓園石雕件的造像、裝飾花紋圖案、凹凸字等部位如需高強度優質裝飾藝術貼金,選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金箔行業標準——QB/T1734—93》,含金量98%,厚度0.12mm,並榮獲國家金獎的南京“龍鳳”或“金陵”牌優質純金箔。高強度優質貼金首先用專用洗潔劑清洗貼金部位表面,確保與專用高強度金膠的附著力。精細打磨對象表面,塗溥高強度底漆,反覆精磨及做漆。使用日本高強度金膠,確保金箔的粘合強度,能抵抗各種惡略氣候侵蝕,防酸鹼,抗氧化,抗紫外線,耐摩擦,不變黑,不發霉,確保貼金表面色澤純正亮麗,長久保持黃金質感。全面補金2-3層,使金箔飽滿,平直、流暢、整齊,金箔到位不露底,表面潔淨無飛金。並用高強度保護膜噴漆做表層防護處理最少三遍。
五、 陵墓園石雕件包裝、裝配和安裝
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精美石雕件包裝分精細小件,中型件和大型件,一般小件用珍珠棉;中型件用中密度海綿,大型件用特種高密度海綿。固定於特製的厚重高強度木箱內,並用鐵條綑紮釘牢,以利用長途運輸。
陵墓園石雕件的裝配一般通過不鏽鋼結構榫件和本身石榫卯件進行定位壓注特種水泥穩固連線;有些部位使用特種澳洲石材粘接劑對榫卯結構進行穩固粘接;有些特殊聯接結構,亦會使用特種球墨鑄鐵件經精密機械加工,並經靜電粉末塗裝按榫卯結構配合,用澳洲石材粘合劑進行穩固粘接。並用特殊配方填充劑進行勾縫。中大型石雕件,一般通過自身的石榫與鋼筋混凝土地基用水泥澆注,並用花崗岩石材地磚或特種石材地磚,按泛水鋪砌地面。而兩地磚側邊則用澳洲石材粘接劑粘合,並用特殊配方填充劑勾縫而成,地磚面特殊邊角則用不鏽鋼角邊保護。
陵墓園石雕件在拼接安裝裝配時,則於拼接部位預留10mm以上毛坯料不雕刻,在現場裝配安裝後再粘接定位面以外之麻紋粘接面,並用特殊不鏽鋼結構,石榫卯結構現場澆注水泥固定,用特種石材填縫劑按石材顏色進行勾縫,使整體石雕件形成完美的一體。
陵墓園石雕建築整個安裝過程基本上都利用特製的精密微動調整垂直、水平的安裝吊機安裝,確保榫卯結構精準安裝。
陵墓園石雕建築在安裝完成後,並於現場再次反覆清洗、塗溥石材保護劑。

陵墓園石雕建築精品案例

近古園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採用堅固耐久的漢白玉、花崗岩等建築材料和精密嚴謹的結構形式,精工細作,廣施雕塑修飾。陵墓園石雕建築融繪畫、書法、雕塑、雕刻為一體,使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成為一個獨特優美的陵墓藝術建築品,香澤千古,丹儀萬世。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包括影壁山、門闕、紅牆、頌德碑亭、望柱神道、石像生、謁靈門、祭拜石、祭台、四時清供、燭台、靈芝花瓶、鮮花藍瓶、香爐、焚香爐、焚帛爐、墓碑、墓冢裙、墓壙、明樓、方城、飛天神壁等。近古園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沿襲了中國傳統私家陵園、私家墓園建築規格建制,繼承了中華民族崇宗敬祖高尚的風俗德范。在浪漫綻放的一朵朵輝煌絢爛陵墓園石雕藝術山花中,俏如一朵瀟灑妖嬈、風韻神致的奇葩仙花,異彩競輝,香逸群芬。
一、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石桌石凳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藝術設計與營造是根據中國傳統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循因地勢,綜合考慮私家陵園、私家墓園群體布局,按照私家陵園、私家墓園安葬、祭祀、休息三種不同功能要求修築的整套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群體。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在單體造型上亦有變更創新,由近古園創新設計製造的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石桌石凳,提供了在清明祭祀時,供人們沐浴在和煦的春風中小憩的地方,體現了陵墓園石雕建築中休息的功能。
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石桌石凳是由一張方形石桌、一件雙人長方箱凳和一件單人長方箱凳、兩件鼓型繡墩和兩件柿型矮墩組成。配置合理,錯落別致,造型優雅,秀美新穎。桌子由桌面、中間柱腳和底座榫卯結合。桌面為正方形,面下正中柱腳為八方形,最下層為八方須彌座式八邊腳踏底座。所有榫卯接合處塗覆澳洲特種石材粘合劑進行牢固粘合。並澆注特種水泥,使其永久接合。所有榫卯接合處都用特別配製的石材勾縫劑密封填充,確保榫卯接合傳內粘合劑、水泥不會因熱脹冷縮而滲入水分,造成粘合劑過早老化。底座下置石榫,可與地面鋼筋混凝土卯坑一起澆注混凝土永久固定。
雙人長方箱凳,凳面上二團扇開光有圈邊,浮雕春牡丹圖和夏荷花圖。四立側面共有六副開光風景圖畫,飾圖框線,長側面各二,短側面各一。一為西湖勝景“平湖秋月”圖,二為蘇州名園“拙政園”圖,三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圖,四為四大明樓翹楚之“滕王閣”圖,五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圖,六為佛教洞窟中敦煌藝術明珠中的“莫高窟”圖。
單人長方箱凳,凳麵團扇開光有圈邊,浮雕秋菊圖。其四側面開光,飾圖框線,框內深凸浮雕,博古吉祥富貴新韶如意圖案。
二鼓型繡墩,上面分別淺浮雕子孫萬代——葫蘆蔓錦圖和三多圖。每個繡墩前後二面腹部海棠形開光、圍雙層凹凸邊,分雕春夏秋冬四季瑞慶花卉。另二柿形矮墩,造型新穎獨特,歷代罕見,柿形面微凸,座面上淺浮雕梅花圖和翠竹圖,每個柿形矮墩前後兩面腹部海棠形開光,分雕春夏秋冬四季名勝山水圖。
石雕下面均設定石榫,同樣與地面鋼筋混凝土卯坑一起澆注混泥土永久固定。
二、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四時清供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置於墓碑前之長條型石供桌,上面擺放四盤四季果品,稱為“四時清供”。日常祭祀之用,象徵崇緬永葆,世代永祀。
陵墓園石雕件的裝飾雕刻紋樣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為象徵“符瑞”的吉祥紋樣。即前人所講“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也就是“吉者,福善之事;祥事,嘉慶之徵。”古人認為“言不盡意”“立象以盡之”,強調符號使用比語言思維更重要。附麗於建築物上的人們朝夕相伴的寓意、吉祥紋樣實際上就是一種符號。傳達著一種吉祥如意的祝福。
陵墓園石雕建築中四時清供的果品通常是蘋果、柿子、壽桃、石榴、佛手等四季果品。寓意著“多福、多子、多壽、四季平安、事事如意”。通常這些果品稱為“吉祥果”。
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四時清供果盤,盤盤都是碩果豐滿,枝繁葉茂。從盤面層層向上有序的疊加,錯落有致,仙果纍纍。然現實生活中的果盤,鮮果層層疊加之後,鮮果之間存有間距、洞隙累累。如果室外藝術雕塑中的石雕果盤,按實際現象處理,碩果洞隙必然積存雨水。日久天長,必然藏垢納污,污穢之物生焉。藝術雕塑家憑著聰明智慧,在這些不引人注目的細節亦能機智處理。精工細緻,用茂葉繁枝順勢利導、因地制宜巧妙地隱藏了間隙。刻出如圖中的“四時清供”果盤,碩果豐滿,錯落有序,而無絲毫縫隙。亦不會積存些許雨水,經年累月,潔白如玉,清馨如新。可謂獨具匠心才智。
三、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望柱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神道柱,又稱望柱。常置於陵墓園入口處,是陵墓神道的標誌,成雙而立,為石像生之前導。從遠處即可望見,知道臨近墓園,給人崇高莊重的感覺而肅然起敬。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望柱由漢白玉製成,頂部飾有柿形、葫蘆狀的蓋磐,象徵事事如意、藤蔓綿長、子孫滿代。望柱六角形柱身,其下為六角形基座,頂部比底部稍細,比例恰中,通體修長、秀麗挺拔。六面形柱身每面均滿刻精細的吉祥如意雲,一排排由底部像頂部逐漸變小。雲紋:雕刻精細、生機勃勃,翻騰盤曲、舒捲繚繞,瀰漫飄逸、迴旋激盪,五彩繽紛、和諧祥瑞。遠處望去,升雲霞之仿佛飄渺,飄霓虹之恍惚蕩漾。悠悠揚揚、徐徐貫貫,疏疏密密、蓬蓬勃勃,綿延不斷、裊裊升天。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六方望柱,每面由柱身底部開始,一層由雙如意迴旋吉祥雲加如意疊雲組成的拖尾吉祥升雲,上一層為如意朵雲加如意疊雲組成的拖尾吉祥升雲。如此反覆、層層疊加,由底部至頂部每面合計22層拖尾吉祥升雲,每層由3朵如意吉祥雲組成,每面總計66朵拖尾吉祥升雲。六面柱身總共為396朵拖尾吉祥升雲。由於每面由底部至頂部每層吉祥雲都是由大逐漸變小,故每面66朵拖尾吉祥雲形狀和大小都是不同的,可見雕刻的細膩和繁複。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望柱座為六方形基座,上部裝飾海水江山,圭角為蔓草紋。上方處雕刻如意盤結蔓草纏枝卷紋,上下梟為仰覆蓮瓣,盛裝寶相花蕊。束腰處凸雕如意蔓草卷紋,下方為如意卷草紋,須彌座圭角。構圖精緻,雕刻細膩,刀法嫻熟,花紋層次分明,線條流暢。與上部粗獷的海水江山雕刻刀法形成明顯的對比。突出望柱基座造型精緻、層次鮮明。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望柱,六角柱身與六角基座亦是榫卯接合,六角基座下置石榫,可與地面鋼筋混凝土卯坑一起澆注混凝土永久固定。
四、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鮮花瓶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供桌兩旁擺放著一對鮮花瓶,瓶身中空,典祀時供祭鮮花。花瓶上鐫刻牡丹鳳凰圖,花瓶座則鐫刻松竹梅圖,乃參考歷代名家松竹梅繪畫藍本,取其精華而構圖;其篆刻技法乃借鑑歷代松竹梅名硯雕刻技巧,古拙雋逸。其構圖如國畫,筆意清勁,有書法存焉,其鐫刻手法擬寫真,開創漢白玉石雕新境界,可謂鬼斧神工。
五、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墓碑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漢白玉石雕墓碑,漢白玉石雕墓碑由碑頭、碑身和碑座組成,墓碑與碑座榫接,碑座為須彌座式。墓碑通體混以剔地起突高浮雕,壓地隱起華深浮雕丶淺浮雕之雕刻工藝。整個墓碑出自名家雕刻,華麗俊秀,技高藝精,奇巧靈怪,可謂盤世鮮矣。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漢白玉石雕墓碑,墓碑額頭飾牡丹翔鳳,圍五蝠,襯祥雲,中鐫頭部肖像,為當今名家雕塑。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鳥中之王,是理想中的聖鳥,常與牡丹結合,象徵富貴吉祥。人們常用蝙蝠象徵“福”,《尚書。洪範篇》所記:“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寓意吉祥如意、嘉慶瑞福。墓碑碑額背面圖鐫刻五彩如意祥雲和瑞蝠圖案。通過雕刻師嫻熟的刀法,演繹出流暢的線條、凹凸圓潤的曲面,彰顯出富麗吉祥圖案造型藝術的絢麗多彩、繁花似錦。同時顯示出雕塑藝術家精湛的技藝和光芒四射的藝術風采。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墓碑,碑身正面為舉世名流顏書正文,金石名家鐫刻。碑身東側為江崖海水擁赫日,西側為江崖海水抱圓月,恰合日東升而月西圓焉。碑身是一件高度很長的大型顯赫重要的石雕件,所以石料的選擇是個重要的環節。首先勘察甄別石料的石質、成色、紋理、水紋、雜色紋、鐵線紋等,是否隱藏斷裂紋等石瑕,以確保優級石料用於碑身。根據石料紋理下料,石紋應垂直走向。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漢白玉石雕墓碑,碑座上枋四周刻纏枝寶像蓮花,束腰飾以江崖海水圖案,上下梟部分雕刻仰覆蓮瓣,下枋則刻唐卷草紋,圭角部分近角處雕刻盤卷回紋裝飾。座面淺雕松柏長青圖刻畫細膩纖秀。
《說文》:“碑,豎石也。”後人在石柱上刻下墓主人的名字作為標誌,稱為豐碑。樹碑以頌德,始於先人,用刻石述德、銘功、記事,逐漸發展成為正式的碑,碑的功能已正式完備。通體完整的墓碑包括碑頭(亦稱碑額)、碑身和碑座。碑頭和碑座主要是裝飾作用,墓主人正式稱謂陵號等重要的文字刻於碑身的正面,背面稱碑陰,用於篆刻歌功頌德的文字、立碑者的姓名和立碑的日期。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漢白玉石雕墓碑,其中碑身與碑座配合的榫卯結構等亦由毛坯工依據特殊工程塑膠、鋁合金等材質的專用量規,按照零件尺寸圖作出精準加工,製造出精準間隙的定位面,並預留出壓注特種水泥的間隙層和壓注水泥澆道和澆口,以確保碑身碑座榫卯結構一次穩固安裝成功。
六、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石雕墓冢
私家陵墓園中的石雕墓冢,圍以漢白玉,曰墓冢裙,均九塊而攏,玉潔白晶瑩、雕鐫精秀,人物栩栩如生。前中為門,上端金童玉女作飛天狀,其下為五彩雲。門兩側列六塊,為四大金剛、八尊菩薩。左右相向,朝中而立。金剛貌威而端正,彩雲,所執法器剛強,未露煞也。紅面長髯,揚眉立目,雙目炯炯有神。精神抖擻,氣宇軒昂。火焰項光,項戴瓔珞,身穿錦袍,腰圍鎧甲,披飾紅纓和各色帛帶。線條凝重,勁健流暢,富有動感,氣韻霸悍。四大金剛,也稱四大天王。守護在著名的須彌山山腰,此山有四山峰,東面黃金,西面白銀,南面琉璃,北面瑪瑙,天王各居一山,四天王的任務是各護一方世界,四大天王各持一物,所謂“風調雨順”四字,又暗示著“五穀豐登”、“天下太平”,被中國老百姓們賦予了十分美好的理想寄託,表現了我們民族的一種嚮往和諧安定的傳統心理。菩薩著唐裝而貌取乎唐,儀靜祥和,踩蓮。菩薩廣額方頤、眉清目秀,相貌端莊,形態雍容。首後項光,頭戴三珠寶冠,長髮披肩,頸佩項圈、瓔珞,臂飾釧鐲,袒胸赤足,雙足垂下踏白蓮,水花波浪,鼓盪翻湧。身披天衣,腰裹裙裾,輕薄貼身。肩垂綬帶、臂擁飄帶、腰纏條帛,服飾瓔珞,舞帶飄蕩,輕盈飛動。衣著繁縟華麗,腰肢柔美,綽約多姿,亭亭玉立。
裙之後二塊鐫刻飛天,取乎敦煌而異之乎。噫,其儀豐盈莊麗兮溫文華茂,蘭芷為佩兮椒菊其懷。皎若明月,婉若翔鳳。揚雲霞之仿佛飄渺,乘霓虹之恍惚幻裊。仙花散兮其香悠馨,仙花舞兮其質玉潔。於是乎鐘鼓齊鳴,韶樂喧天。九天磅礴,銀河澎湃。豪歌壯詠兮浩如江海之波濤,悠音清韻兮璨如日月之光輝。頌歌舞昇平之燦爛,感極樂世界之縹緲。
其人物繪畫乃由當代傑出博士生人物畫家完成,再由著名雕塑家完成頭像雕塑稿,而後由專業人物頭像雕刻大師完成鐫刻。通過精湛的技藝,運刀奏力、運情寫真,用心刻畫。線條彈力飄逸、細密精緻、婉轉頓挫、飛揚律動、酣暢勁力。再現了圖畫的形象、巧妙傳遞了筆墨和肖像的神韻,達到了逼真的效果。創造出源於書畫而高於書畫的奇妙韻律、強烈動感之美,而以書畫家竟相媲美,達到令人神往的境界。
七、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飛天神壁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飛天神壁,風水稱為“後靠山”。為紫紅色花崗岩砌成,中間鐫刻牡丹、翔鳳、草書正文,兩側“散花飛天”又名香音之神,翱翔飛舞於空中散花、奏樂,展現美好快樂、祥瑞和諧的太平盛世。人物栩栩如生,儀態萬千,婀娜多姿。繪畫雕刻者皆名師巨匠。
私家陵墓園石雕建築中的飛天神壁,用特種不鏽鋼掛件和澳洲特種石材黏合膠拼接安裝,其水泥填縫膠劑亦是特種配方,不松裂防發霉。
近古園陵墓園石雕藝術建築,在繼承歷代陵墓園石雕藝術同時,亦努力研發設計、改革創新,運用當代高科技技術和精湛高超的石雕傳統技藝,青出於藍勝於藍,創建劃時代的陵墓園石雕藝術建築。在萬紫千紅、嬌艷明媚的春光里,瀟灑俏然地綻放出一朵朵燦爛絢麗的奇葩仙花,娉婷嬋娟,婀娜嬌嬈,風韻神致,窈窕洵美,更新報喜,謳歌頌春。燦爛奼嫣地笑傲在一座座陵墓園石雕藝術巔峰之上,異彩競輝映蔚著陵墓園石雕藝術崇山峻岭中一座座歲月崢嶸的高峰。

相關產業

近古園藝術設計營造公司是一間外商公司,在天津另投資一間專業高檔沙發生產廠:好世福(天津)家具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