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州漢畫像石
- 所屬地區:徐州
- 相關人物:酈道元
漢代營建墳墓、祠堂和門闕並刻有畫面的石塊稱為畫像石。這樣的墓葬稱為畫像石墓,也稱為畫像石室或石槨。漢畫像石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距今近2000年的許多未留姓名的畫家、雕刻家在石塊上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徐州漢畫像石...
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是收藏、陳列、研究漢畫像石的專題性博物館。占地1萬平方米,收藏珍品漢畫像石350餘塊,由當代藝術大師李可染先生題寫館牌,於1989年10月1日建成開放。徐州漢畫像石題材廣博、內容豐富,反映現實生活的題材有車馬出行、對博比武、舞樂雜技、迎賓待客、庖廚宴飲...
現藏於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中的一幅漢代燒烤庖廚圖,生動地展現了漢代人的飲食生活。畫像石中一名男子一手持肉串一手持便面(漢代用以遮面的扇狀物)進行燒烤的畫面,是中國關於烤串最早的史料記載。不論是漢畫像石的圖像材料,還是出土的燒烤器具文物,或是彭祖文化對徐州的影響,都可以表明徐州是中國燒烤的發源地...
《徐州漢畫像石通論》是2017年11月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利華。內容簡介 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的集中出土地,這裡發現的大量漢畫像石為國內外學者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本書依據豐富的考古資料,結合考古學、圖像學、歷史學多方面的研究,既有豐富的資料,又有深入的理論分析,是研究漢代歷史和藝術的...
在分析徐州漢代石刻畫像造型藝術形成的社會因素以及同時代其他相關造型藝術的基礎上,對徐州漢代石刻畫像的造型進行了分類,對造型、基本造型線、外輪廓線條和內部裝飾線條進行了探討,分析了漢代石刻畫像造型的創作原始動機、造型觀以及時間、空間造型表達形式和表現技法,最後就徐州地區典型的漢畫像石墓祠以及徐州漢畫像石...
漢畫像藝術博物館位於雲龍湖東岸。博物館是一座仿唐宋建築,占地1公頃,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景點介紹 館內藏有漢畫像石260多塊,展線長達400多米。漢畫像石是漢代人雕刻在墓石、祠堂四壁上的裝飾畫像,盛行於西漢至東漢、魏晉年間。此處的漢畫像石藝術價值很高,同時也是研究漢代歷史的珍貴文物資料。地址 江蘇省徐州...
徐州漢畫像石 《徐州漢畫像石》是1995年中國世界語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徐州對外交流協會。內容介紹 圖文並茂介紹徐州漢畫像石。
《徐州漢畫像石音樂圖像研究》是2016年6月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愛真、吳躍華。內容簡介 《徐州漢畫像石音樂圖像研究》從徐州漢畫像石音樂圖像研究的構想談起,討論了研究對象、方法、現狀和框架,對徐州漢畫像石音樂圖像的收集與圖像志進行了描述,進行了田野考察,對徐州漢畫像石圖像的視覺藝術特徵...
徐州漢畫像石精選(一函二冊)《徐州漢畫像石精選(一函二冊)》是線裝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利華
漢畫像石是漢代墓室、祠堂、石闕上裝飾石刻藝術,它生動地描繪了漢代社會的典章制度、風土人情以及神話故事,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王洪震,曾任江蘇省徐州市沛縣博物館館長,現為漢畫大觀園園主,北京大學特聘教授。收藏漢畫拓片上千種、數萬張,出版專著十餘種。 他對...
第二展廳設定於地下,為石槨陳列,內容為出土於石槨墓中的漢畫像石以及石槨墓復原。展示了滕州早期漢畫像石。第三展廳為墓室漢畫像石,並配置兩座多室墓復原,內容為滕州出土的墓室畫像石。第四展廳為祠堂畫像石陳列,內容為滕州小祠堂畫像石陳列。徐州漢畫像石 漢畫像石博物館位於徐州市雲龍湖湖東路,占地1萬...
東漢末年太平道布教於八州,所屬的徐州及魯南一帶當時道教及神仙思想風靡社會,這個地區所產的漢畫像石也必然記錄和反映這個史實,該石就是其重要作品之一。作品不僅時代特徵鮮明,而且構思新穎.風格獨特.技藝高超,是一件極具個性的珍貴的漢代藝術品,創作於東漢末年出自魯南地區,高1.08米。陝北畫像石 以現實生活...
“漢代五絕”指徐州的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漢賦、漢玉,五絕概念首先由文化專家薛剛提出。漢畫像石 漢畫像石與蘇州園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並稱為“江蘇文物三寶”。據了解,漢像畫石是最能體現徐州漢墓特色的代表。與唐墓壁畫相比,雖都是古墓的裝飾品,但形式、內容卻有很大的不同。唐墓壁畫多由當世名家...
江蘇徐州漢畫像石館收藏的一方漢畫像石,畫像的下格為秦始皇泗水撈鼎的故事。此格刻畫了一座橋,橋的兩側有眾人用繩索牽引一鼎,鼎內一龍頭伸出欲咬繩索,橋上有秦始皇在等待著得到周鼎。[1]秦始皇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市)泗水打撈周鼎之事,已在我國流傳了二千餘年。雖然被寫進了古代典籍,但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