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祖廢后

清世祖廢后

清世祖廢后(?一?),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額爾德尼布木巴(蒙古語:ᠡᠷᠳᠡᠨᠢᠪᠤᠮᠪᠠ,西里爾字母:Эрдэнэбумба)。為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后,蒙古族,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孝莊文皇后侄女,悼妃堂姐妹,孝惠章皇后淑惠妃堂姑母。

順治八年八月十三日(1651年9月27日),冊立為皇后,後因嫉妒、奢侈與順治帝感情不睦。順治十年八月二十六日(1653年10月17日),被降為靜妃,她是清代唯一一位廢后

基本介紹

  • 別名:清世祖廢后、靜妃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蒙古族
  • 本名:博爾濟吉特·額爾德尼布木巴
  • 信仰:藏傳佛教
人物簡介,軼事典故,廢黜原因,廢后去向,史料記載,家族成員,影視形象,

人物簡介

清世祖廢后博爾濟吉特氏是順治帝的第一位皇后,名額爾德尼布木巴(《清內秘書院蒙古文檔案彙編漢譯》和《世祖章皇帝實錄》初修版本均記載,所流傳的《世祖章皇帝實錄》在乾隆朝將冊文改成了博爾濟錦氏)。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孝莊文皇后侄女。該皇后是攝政王多爾袞為年幼的順治帝所指立的。
清世祖廢后
《清內秘書院蒙古文檔案彙編漢譯》記載的皇后冊文
順治八年(1651年)正月,吳克善送其女入京師,八月,順治帝大婚,冊立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后。順治帝立從簡樸,而博爾濟吉特氏好奢華,又善妒,再加上是攝政王多爾袞所聘,因而與皇后不和。
順治十年(1653年)八月二十四,順治帝傳諭禮部、內三院察閱前代廢后事例。群臣明白皇帝有廢后之意,故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等人聯名上書勸諫,大家都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像前代的漢光武帝宋仁宗明宣宗等都是賢明的皇帝,都因廢后一事成為抹不掉的失德污點,陛下何必學他們呢?順治帝表明皇后”無能,故當廢“,並嚴厲的申斥馮銓諸臣沽名釣譽。
順治十年(1653年)八月二十六日,順治帝下諭旨降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年(1653年)八月二十七日,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聯名上奏說“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聖諭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宗廟。臣等職司典禮。所奉敕諭、若不傳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傳宣恐中外疑揣。伏願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順治帝就批示,讓議政諸王貝勒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議廢后事宜,然後將會議結果上奏。還沒等會議結果出來,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就上奏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怎么能用無能的理由來廢后呢?你可以仿照舊制,選立東西二宮,處理宮務,讓皇后扔保留位號,何必落個廢后的名聲?自從你親政以來,天下人都覺得是堯舜復生了,今天突然要廢后,傳到後世,不是讓人恥笑嗎?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親的有休掉母親的權利,可做為人子就算知道母親有過失,也希望父親不要休妻,更何況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麼過錯。
順治十年(1653年)八月二十九日,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瑃、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合疏奏言,但順治帝依舊明確表明要廢黜皇后,並將宗敦一諸人“明知有旨會議,瀆奏沽名”,命有關部門議處。
順治十年(1653年)九月一日,鄭親王濟爾哈朗等諸王大臣上奏,請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見,以“仍以皇后正位中宮”,建議“選立東西兩宮”。但順治帝批示說我都和皇后分居三年了,我知道廢后會被後人非議,但我不介意留下惡名被人視為失德之君,孔允樾說沒聽說皇后有失德,你從哪裡知道的?從實具奏。
順治十年(1653年)九月四日,孔允樾上奏說:”我連陛下你都不常見到,皇后居住深宮之中,她有過無過,豈是我能知道的?前幾天我上奏說沒聽說過皇后失德,也是希望皇帝陛下你能夠給皇后一次機會啊!
順治十年(1653年)九月五日,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等會議廢后事奏言,所奉聖上旨甚明,臣等亦以為是無庸更議,得旨。對此順治對廢后一事給出回應:廢后之事,朕非樂為,但容忍已久,實難終已,故有此舉,諸王大臣及會議各官,既共以為是,著遵前旨行。於是博爾濟吉特氏正式被降為靜妃

軼事典故

廢黜原因

順治帝執意廢黜皇后在廢后詔書和《孝獻皇后行狀》都有描述:
廢后詔書中順治帝給出的三個廢后理由是:①這樁婚事是睿親王多爾袞指定的,未經自己選擇;②大婚以後就不和睦,已經分居三年;③皇后不賢良淑德,不足以承擔統領後宮的重任。
《孝獻皇后行狀》中給出的兩個廢后理由是:①廢后容貌的確美麗,但看到後宮有漂亮的妃子,她就憎惡的“欲置之死”,誰侍寢就收拾誰,還經常與我吵架,嚴重干擾到我的私生活;②廢后好奢侈,衣服帽子必須有珍珠寶石點綴,餐具也都得是金制的,不是金制的就不高興。

廢后去向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有《內務府奏銷檔》康熙元年《口奏綠頭牌白本檔》,裡面有五件滿文檔案跟靜妃相關,學者王冕森將這些檔案翻譯如下:
(一) 康熙元年正月二十八日條
康熙元年正月二十八日,包衣諳班費揚古侍衛、尼雅罕侍衛奏,先是有旨: 「著為確定靜妃份額緞疋之事題奏」。欽此。奏入,得旨:「靜妃份額緞疋, 照乾清宮五福晉份額緞疋支給。將送緞疋給靜妃之事,奏明與太后」。欽此。
本日口奏。巴布額涅奉太后旨降諭:「靜妃份額緞疋、眾福晉份額緞疋皆著送去。吾之份額緞疋視吾所需送來」。欽此。
(二) 康熙元年二月初十日條
康熙元年二月初十日,巴布額涅奉太后旨降諭包衣諳班費揚古侍衛、尼雅罕侍衛、嘉布佳侍衛:「由卓里克圖王處將靜妃送來之三媽媽, 因系冬季前來,現無夏時換穿之衣, 著將抄沒之衣服與其換穿。將此告知輔政四大臣」。欽此。
本日口奏。得旨:「是。各給抄沒之袍子一件、褂子一件、襯衣一件。著查明送妃前來之額爾克等人數目奏上」。欽此。
本日支給衣服之處, 交予內庫員外郎常明; 調查額爾克等人之處,交予理藩院二等侍衛錫當。
筆帖式常四保記。
(三) 康熙元年二月十二日條
總管內務府衙門之包衣諳班尼雅罕等,為遵旨會議賞賜事。
先是得旨:「查明送妃前來之額爾克等人數目奏上」。欽此。查得,送妃前來之頭等侍衛額爾克、牛錄章京圖魯惠、典儀烏喇岱、額色忒、畢爾塔噶爾額駙之庫掌、兵丁十二人。等因。奏入,得旨:「爾等將賞賜會議上奏。欽此」。
臣等遵旨議得,賞給頭等侍衛額爾克染貂暖帽一頂、蟒緞綴領緞袍一件、連襪股子皮靴一雙;賞給牛錄章京圖魯惠、典儀烏喇岱蟒緞綴領緞袍各一件; 賞給額色忒、畢爾塔噶爾額駙之庫掌粧緞綴領彭緞袍各一件;賞給兵丁十二人粧緞綴領綢子袍各一件。為此請旨。等因。
康熙元年二月十二日,包衣諳班尼雅罕侍衛、嘉布佳侍衛繕寫綠頭牌具奏。本日得旨:「牛錄章京圖魯惠、典儀烏喇岱,各加賞染貂暖帽一頂、連襪股子皮靴一雙,余皆依議賞給」。欽此。
將此交予倉庫員外郎常明。
筆帖式常四保記。
(四) 康熙元年二月二十四日條
本日奏,往送靜妃之飯上人、茶上人、護軍校、護軍、牧丁、駝長等,各選幾許牲口支給。等因。
奏入,得旨:「護軍校各支三頭;護軍、飯上人、茶上人,各支二頭;牧丁、駝丁、兵丁、承應人,各支一頭。除牲口外,各種零碎物品,視其所用支給」。欽此。
筆帖式常四保記。
(五) 康熙元年二月二十五日條
康熙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包衣諳班瑚密塞、尼雅罕侍衛、嘉布佳侍衛奏,靜妃居住之四木牆蒙古包一個,合配飯茶之四木牆蒙古包一個,出外之二木牆藍頂牆小蒙古包一個, 歇馬藍氈房一個,紅油漆床一個,鋪用氈子三塊,緣邊褥子一個,為此請旨。
口奏。得旨:「皆著貯存」。欽此。
以上五件《口奏綠頭牌白本檔》檔案顯示在順治十八年冬旬,三位婦差、頭等侍衛額爾克、牛錄章京圖魯惠、典儀烏喇岱、額色忒、靜妃兄長畢爾塔噶爾額駙之庫掌,以及十二名兵丁護送靜妃從蒙古卓里克圖親王部前往京師。
康熙元年正月,在孝莊文皇后的命令下,靜妃被給予一些緞匹,數量與乾清宮五福晉(即日後的孝康章皇后、恪妃、恭靖妃、端順妃、淑惠妃)所得的相同。此外,由於三位婦差沒有換季衣物, 孝莊文皇后命人將抄沒的袍子、褂子和襯衣賞賜給她們,而頭等侍衛額爾克等人則按照地位的高低獲得不同的賞賜。
康熙元年二月底左右,靜妃在護軍校、護軍、飯上人、茶上人、牧丁、駝丁、兵丁、承應人等人的陪同下,離開了京師,遺下她居住的一個四木牆蒙古包、一個合配飯茶所用的四木牆蒙古包、一個出恭所用的二木牆藍頂牆小蒙古包、一個歇馬藍氈房、一張紅油漆床、三塊鋪用氈子和一個緣邊褥子。考慮到順治帝在順治十八年正月去世,學者王冕森認為靜妃可能是要出席順治帝的周年祭禮
由此可見,朝鮮史料《燕途紀行》提及順治十三年十月,靜妃「因其父入朝, 許以帶還」而回娘家之事應該屬實。參考《清世祖實錄》,靜妃之父卓里克圖親王吳克善、土謝圖親王巴達禮達爾漢巴圖魯郡王滿朱習禮等人因被順治帝傳旨召見,於是在順治十三年九月到達京師, 並在太和殿謁見順治帝,獲其賜宴招待。這亦可與上文所述的《燕途紀行》互證。
另一朝鮮史料《顯宗大王實錄》則稱順治年間靜妃返回娘家後,誕育了順治帝的兒子,但蒙古拒絕將他送回清廷, 使清廷和蒙古之間的關係轉差,「早晩必有干戈從事之舉」。然而,當時朝鮮史料中涉及清廷的內容大多源自道聽途說,而且這明顯跟靜妃前往京師出席順治帝周年祭禮的動態與一應優待相違, 因此不可輕易採信該說法。
康熙元年之後,靜妃的生平事跡和喪葬安排不詳,而《漢文列祖子孫直檔玉牒》亦沒有將靜妃列入順治帝的諸位后妃之中。
嘉慶十二年十二月,軍機處奉嘉慶帝旨意,就靜妃之事詢問東陵妃園寢的相關部門,稱:「貴衙門承辦順治年間靜妃薨後,金棺安奉何處,繫於何年月日奉安,自奉安之後,如何歲時行禮之處,其誕辰、忌辰, 一併詳查,咨複本處」,可見在一百多年後的清廷都不太了解靜妃的喪葬安排,甚至誤以為靜妃在順治年間已經去世。此外,根據清東陵的實地情況,學者於善浦認為靜妃並未葬於清東陵。

史料記載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記載
順治帝冊立博爾濟錦氏為皇后冊文:
朕惟乘乾御極、首奠坤維。弘業凝庥、必資內輔義取作嬪於京室。禮宜正位於中宮。咨爾博爾濟錦氏、乃科爾沁國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也。毓秀懿門。鐘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閒、動合安貞之德。茲仰承皇太后懿命、冊爾為皇后。其益崇壼範。肅正母儀。奉色養於慈闈。懋本支於奕世。欽哉。
順治帝降皇后為靜妃詔書:
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沖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傳一》記載:
世祖廢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女,孝莊文皇后侄也。後麗而慧,睿親王多爾袞攝政,為世祖聘焉。順治八年八月,冊為皇后。上好簡樸,後則嗜奢侈,又妒,積與上忤。
十年十年八月,上命大學士馮銓等上前代廢后故事,銓等疏諫,上嚴拒,諭以“無能,故當廢”,責諸臣沽名。即日奏皇太后,降後為靜妃,改居側宮,下禮部,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疏請慎重詳審,禮部員外郎孔允樾及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璟、杜果、聶玠、張嘉、李敬、劉秉政、陳自德、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各具疏力爭。允樾言尤切,略言:“皇后正位三年,未聞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君後猶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過,猶涕泣以諫;況不知母過何事,安忍緘口而不為母請命?”上命諸王、貝勒、大臣集議,議仍以皇后位中宮,而別立東西兩宮。上不許,令再議,並責允樾覆奏,允樾疏引罪,諸王大臣再議,請從上指,於是後竟廢。
星源集慶》記載:
靜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順治八年八月立為皇后,十年八月詔降後為靜妃,改居側室。
孝獻皇后行狀》中有提及:
前廢后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不端,且嫉刻太甚。見貌少妍者,即曾惡欲置之死。雖朕舉動,蘼不猜防,朕故別居,不與接見。且朕素募簡樸,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善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廢后之行若是,朕含忍久之,郁慊成疾。皇太后見朕容漸瘁,良悉所由,諭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廢之。及廢,宮中人無一念之者。則廢后所行,久不稱眾意可知矣。

家族成員

家庭成員
關係
姓名/稱呼
簡介
祖父
博爾濟吉特·宰桑-布和
科爾沁左翼貝勒,追贈和碩忠親王
祖母
追贈賢妃
姑祖母
即清太宗孝端文皇后
父親
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
姑母
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即清太宗孝莊文皇后
即清太宗敏惠恭和元妃
兄弟
博爾濟吉特·勞遜
——
博爾濟吉特·圖納赫
娶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孫女為妻
博爾濟吉特·弼爾塔哈爾
娶清太祖皇太極之女雍穆固倫公主(表姊妹)
博爾濟吉特·博木博什
——
博爾濟吉特·班第
——
博爾濟吉特·都勒巴
——
姊妹
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
嫁英親王阿濟格之子傅勒赫為妻
丈夫
清世祖、順治帝(表兄弟)
堂妹
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
清世祖悼妃,達爾漢親王滿珠習禮之女
堂侄女
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
清世祖孝惠章皇后,多羅貝勒博爾濟吉特·綽爾濟之女
博爾濟吉特·博翁闊
清世祖淑惠妃,多羅貝勒博爾濟吉特·綽爾濟之女
(人際關係主要參考資料)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劇名稱
演員
劇中名
圖集
1964
-
-
1974
-
-
1987
李映彤
-
-
1992
博爾濟吉特·錦兒
-
1992
-
-
1993
-
-
2001
-
清世祖廢後
《京城大狀師》清世宗廢后
2001
沈力子
-
-
2003
博爾濟吉特·孟古青
《少年天子》清世宗廢后(劇中名:博爾濟吉特·孟古青)
2003
博爾濟吉特·娜木鐘
《孝莊秘史》清世宗廢后(劇中名:博爾濟吉特·娜木鐘)
2011
-
-
2012
博爾濟吉特·靜兒
《美人無淚》清世宗廢后(劇中名:博爾濟吉特·靜兒)
2015
博爾濟吉特·索爾娜
《多情江山》清世宗廢后(劇中名:博爾濟吉特·索爾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