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十三皇朝》是1987年至1992年香港亞洲電視公司根據正史與民間野史編寫的劇集,動員了亞洲電視的大部份藝員拍攝。該劇不但於香港造成收視熱潮,也於香港以外地區受到相當程度的歡迎。
劇名“滿清十三皇朝”源自民國八年(1919年)由燕北老人所著《滿清十三皇朝秘史》。二者描寫的俱為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國與清朝共十二位皇帝。(包含十一代,同治帝和光緒帝為堂兄弟)。燕北老人因為清太宗皇太極將國號由“金”改“清”,年號亦由天聰改為崇德,算兩個皇朝。故稱之為“滿清十三皇朝”。
基本介紹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角色介紹,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音樂原聲,收視情況,
角色演員介紹
- 演員:王偉清太祖,清朝的奠基者,後金開國之君。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建元天命。
- 演員:潘志文清太宗,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
- 演員:李青山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的首位皇帝,年號順治,清太宗皇太極第九子。
- 演員:白彪清聖祖,清朝第四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順治帝第三子。
- 演員:煒烈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年號雍正,康熙帝第四子。
- 演員:黃元申清高宗,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雍正帝第四子。
- 演員:汪禹清仁宗,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五位皇帝,年號嘉慶,乾隆帝第十五子。
- 演員:魯振順清宣宗,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六位皇帝,年號道光,嘉慶帝第二子。
- 演員:李青山清文宗,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七位皇帝, 年號鹹豐,道光帝第四子。
- 演員:梁思浩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鹹豐帝長子。
- 演員:湯鎮業清德宗,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九位皇帝,年號光緒,醇親王奕譞之子,道光帝之孫。
- 演員:嚴秋華清朝末代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十位皇帝,年號宣統,醇親王載灃之子,道光帝重孫。
全部
第一部
滿清十三皇朝,1987年9月7日首播,共70集(其中努爾哈赤21集,皇太極13集,順治13集,康熙23集)。
第二部
滿清十三皇朝2,1988年6月29日首播,共50集(其中雍正10集,乾隆20集,嘉慶10集,道光10集)。
第三部
滿清十三皇朝之血染紫禁城,鹹豐、同治兩朝,1990年4月5日首播,共13集。
鹹豐十一年,帝崩,傳位於年僅六歲之小皇子載淳。帝崩前授命肅順、載垣等八人為顧命大臣,慈禧遂與恭親王奕訢密謀誅肅順,定為“辛酉政變”。之後,慈禧與慈安兩宮垂簾,並由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把持政務。六歲小皇子儲立為帝,改為同治年號,同治登位,年僅六歲,一切政務皆由生母慈禧太后和恭親王主持。慈禧本一位極有野心之婦人,兩宮垂簾後,便以太后身份政事上每加意見,干預朝政。恭親王早就看出其政治野心和權力欲望,故處理政事時明爭暗鬥,衝突遂起。同治因慈禧專注於政事,加上慈禧之專橫,缺乏生母關懷,更加親近宅心仁厚慈安太后。因此,慈禧與同治之間母子感情便日漸疏離。
同治十七歲時,雖然名義上還政,但大權落慈禧與恭親王手中,亦因為自小過著驕縱生活,故親政以後無甚表現,儼如一傀儡皇帝。同治為免處處受慈禧箝制故建議,重修圓明園討好慈禧,但此事為恭親王所阻,以國庫空虛為由責,說不可修園,令同治大為反感,罷去恭親王及一乾大臣之職。慈禧對修園之事雖有所喜,但因修園而罷恭親王亦感同治過分,故慈禧重新復用恭親王等人,更將同治責難一番,母子間感情又進一步破裂。又因慈禧不滿同治所立之皇后,故處處為難皇后,更加深母子間之裂逢。同治因此而不問政事獨居於乾清宮寄情聲色,時與太監私出宮外遊樂一天。同治出宮野遊之時被小刀會人馬丁兆倫所劫持,幸得前朝宮女丁秀鳳所救幸免於難。鳳原為前朝宮女,同治幼時迷途曾救之,反被冤枉拐去,同治慈禧遂趕之出宮。丁兆倫乃丁秀鳳之弟,因感滿清糜爛不堪,招致國家陷於水深火熱中,而毅然加入反清復明組織小刀會。未婚妻溫彩霞之父因受安德海陷害而身亡,溫彩霞更被安德海據為已有,丁秀鳳對安德海恨之入骨,後因安德海以‘太監私自出宮’之罪名被斬,丁兆倫與溫彩霞才能再續前緣。同治因出宮野遊而染上性病,終因病毒感染太深而病發身亡,而丁秀鳳因弟劫持同治事替其頂罪而受刑。丁秀鳳臨行刑前得悉同治死訊,悲痛而終。同治雖貴為皇帝,但死時才只有十九歲,一代皇帝落得如此慘澹收場,亦可算慈禧之專橫底下犧牲品了。
第四部
滿清十三皇朝之皇城爭霸(海外版:滿清十三皇朝之危城爭霸),光緒、宣統兩朝,1992年4月27日首播(此部分於1990年拍攝,但亞視延至1992年才播出),共24集。(本劇至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的軍隊包圍紫禁城,發動的北京“政變”。鹿鍾麟奉代理大總統黃郛之命,帶著《修正清室優待條件》與李石曾、張璧率眾進入紫禁城,威脅以景山排炮轟擊紫禁城,強逼溥儀簽字,取消皇帝尊號並且限二天內趕走溥儀為止)。
公元一八七四年,同治帝駕崩,慈禧為了能繼續垂簾聽政,毅然冊立醇親王剛滿四歲之子為帝,是為清德宗光緒帝。成年後的光緒欲勵精圖治卻無法擁有實權,甲午戰敗之後雖有意起用民間有識之士康有為等實施變法,卻被慈禧殘酷鎮壓,光緒求助袁世凱反被出賣,被軟禁瀛台,其愛妃珍妃亦被打入冷宮。此時八國聯軍攻入京城,慈禧決定棄城而逃,光緒寧死不逃,珍妃跳井身亡!及至此時,慈禧病重,為防止光緒重掌政權,決定處死光緒,立宣統傅儀為帝。
篇章 | 職位 | 名單 |
---|---|---|
滿清十三皇朝之努爾哈赤 | 劇本統籌 | 李健樂 |
編劇 | 許文浩、卓一才、李璦君、吳肇銅 | |
編審 | 楊基 | |
武術指導 | 陳小龍 | |
製作統籌 | 伍兆榮 | |
助理編導 | 呂少倫、簡美施、繆漢強、譚秀儀、鍾偉雄、藍靖 | |
編導 | 楊皓雲、黃偉業、許美君、雷瑞麟、朱奕龍、鄺業生 | |
監製 | 楊錦泉 | |
滿清十三皇朝之皇太極 | 劇本統籌 | 李健樂 |
編劇 | 卓一才、吳肇鋼、許文浩、李瓊君 | |
編審 | 楊基 | |
武術指導 | 陳小龍 | |
製作統籌 | 伍兆榮 | |
助理編導 | 簡美施、藍靖、繆漢強、譚秀儀、梁建中 | |
編導 | 黃偉業、鄺業生、許美君、雷瑞麟 | |
監製 | 楊錦泉 | |
滿清十三皇朝之順治 | 劇本統籌 | 李健樂 |
編劇 | 譚錦華、李自興、卓一才 、許文浩 | |
編審 | 楊基 | |
武術指導 | 陳小龍 | |
製作統籌 | 伍兆榮 | |
助理編導 | 簡美施、劉志遠、鍾偉雄、梁家慶、譚秀儀、梁建中、藍 靖 | |
編導 | 黃偉業、楊皓雲、雷瑞麟、鄺業生 | |
監製 | 楊錦泉 | |
滿清十三皇朝之康熙 | 劇本統籌 | 李健樂 |
編劇 | 譚錦華 | |
編審 | 楊基 | |
武術指導 | 陳小龍 | |
製作統籌 | 伍兆榮 | |
助理編導 | 黃英偉 | |
編導 | 姜明海 | |
監製 | 楊錦泉 | |
滿清十三皇朝之雍正 | 劇本統籌 | 陳寶燕 |
編劇 | 譚錦華 | |
編審 | 楊基 | |
武術指導 | 陳小龍 | |
製作統籌 | 伍兆榮 | |
助理編導 | 呂川倫 | |
編導 | 周華宇、羅庭 | |
監製 | 周華宇 | |
滿清十三皇朝之乾隆 | 劇本統籌 | 陳寶燕 |
編劇 | 卓一才 | |
編審 | 楊基 | |
武術指導 | 陳小龍 | |
製作統籌 | 伍兆榮 | |
助理編導 | 梁家慶 | |
編導 | 黃偉業 | |
監製 | 周華宇 | |
滿清十三皇朝之嘉慶 | 劇本統籌 | 盧敏 |
編劇 | 譚錦華 | |
編審 | 梁釗豪 | |
武術指導 | 陳小龍 | |
製作統籌 | 何耀棠 | |
助理編導 | 藍靖 | |
編導 | 鄺業生 | |
監製 | 楊錦泉 |
音樂原聲
主題曲 | 作曲 | 作詞 | 主唱 |
---|---|---|---|
《滿清十三皇朝》《滿清十三皇朝之血染紫禁城》主題曲 | 趙山 | ||
《滿清十三皇朝Ⅱ雍正、乾隆》主題曲《萬世有你名號》 | - | - | |
《滿清十三皇朝Ⅱ嘉慶、道光》主題曲 | - | - | 魯振順、姜蓓莉 |
《滿清十三皇朝之皇城爭霸》主題曲 |
收視情況
該劇不但在香港十分走紅,也在1980年代末期的台灣錄像帶界相當具有知名度。1988年引進台灣時,還因其中主角劉永為親共藝人,被台灣當局列為禁播。該禁播令至1990年代中期才正式解禁。甚至有人認為該劇會如此走紅與禁播爭議引起的社會話題有關。另外,該劇因為頗具可看性,今仍有不少台灣有線電視台會予以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