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海長尾鯊(學名:Alopias pelagicus):體長可達3米。魚體延長,眼大,圓形,無瞬膜。體背側灰褐或黑褐色,腹側淺褐色,腹面白色;背鰭、尾鰭下葉、腹鰭及胸鰭具黑褐色邊緣。尾部特別延長,可達頭及軀幹部總長之1.5倍以上。
為大洋性大型鯊魚,肉食性,主要以非魚、飛魚及遠洋魷魚為食物。它們會用那極長的尾鰭頂部來擊暈獵物。卵胎生的,胚胎是以卵黃來滋養,後期未出生的鯊魚會吃其他的卵子。出生時幼鯊長約5.2至6.2尺。妊娠期不明。雄性於7至8歲時達至性成熟,而雌性則要8至9歲。淺海長尾鯊的壽命約16年。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東非洲,東至加拉巴哥群島、加州灣,北至日本,南至澳洲、新加勒多尼亞。台灣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海域有分布。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淺海長尾鯊體頗粗大,亞圓筒形,背面圓凸,腹面平坦。頭較長,略側扁,亞圓錐形,約為全長的1/6。尾特別長,比頭和軀幹長1.5倍余。吻短而鈍尖。眼大,圓形,瞳孔垂直,無瞬膜。吻長比眼徑大1.8倍,位於口裂前端上方。鼻孔小而平橫,內側位;前鼻瓣具一細小三角形突出,距口比距吻端為近。口弧形,口前吻長比口寬約大1.3倍;唇褶內側位。上唇褶狹長,口閉時半露,約為上頜長之半,下唇褶很短,僅口開時可見,長約等於上唇褶的1/4。齒小,中齒頭斜三角形,向外傾斜,外側具1-2小齒頭;2行在使用,無正中齒。上半頜和下半頜每行都20齒,在前方者較大,後方者很小。噴水孔微小,細狹,裂縫狀,位於眼後口角上方,與眼的距離比眼徑為小。鰓孔5個,頗小,第三鰓孔與眼徑約相等,最後2個距離較近,位於胸鰭基底上方,第三和第四鰓孔最寬,最後一個約與第一個等寬。盾鱗具3棘突1縱嵴。
第一背鰭頗小,鰭高小於基底加下角,起點後於胸鰭里角有一相當距離,前緣微凸,後緣下部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很小,幾位於臀鰭與腹鰭中央上方,上角圓,下角尖突。尾鰭很長,腰刀形,大於全長之半;上葉不發達,僅見於尾端近處;下葉前部作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而延續近尾端,後部作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合,中部與後部間無缺刻。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同大,起點後於第二背鰭基底,後者的后角伸達於其基底中部上方。腹鰭比第一背鰭稍小,後緣深凹,外角鈍圓,里角尖突,鰭腳管形,略平扁,後端細尖。胸鰭鐮刀形,前緣圓凸,比第一背鰭前緣長2.16倍,外角鈍圓,後緣凹入,里角圓突。
體黑褐色,腹面淺褐色;背鰭、尾鰭下葉、腹鰭、胸鰭邊緣都細狹黑褐色。
生活習性
屬於大洋性大型鯊魚,但有時會出現於近海。可以利用其長形尾擊昏獵物,主要捕食群游魚類及頭足類。卵胎生,胎兒在子宮內有同種相殘習性,一胎可產下至少2尾幼鯊,剛產下之幼鯊體長可達96厘米左右。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領地,昆士蘭,西澳大利亞)、中國、厄瓜多(加拉帕戈斯)、埃及(非洲部分)、厄利垂亞、法屬玻里尼西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日本(本州)、肯亞、馬達加斯加、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莫三比克、新喀里多尼亞、阿曼、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索馬里、南非(東開普省,夸祖魯 - 納塔爾)、斯里蘭卡、蘇丹、史瓦濟蘭、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美國(加州,夏威夷島)、葉門(索科特拉島,南葉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9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