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淮陰發展歷程中很不尋常的一年。面對國內外巨觀環境的重大變化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各種挑戰,我們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區委“爭先淮安、崛起蘇北、追趕蘇中、學習蘇南”的發展定位,團結帶領全區人民,解放思想,堅定信心,開拓進取,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財政收入、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等主要指標達到了“三步並作兩步跨、三年力爭翻一番”目標體系的序時進度。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8億元、增長20.8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美元、達到15680元、增長21.93%;財政收入13.5億元、增長34.09%,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7億元、增長44.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5.2億元,增長3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1800元和5330元,增長17.5%和1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4.4%、3%和20%;2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基本完成。
開局之年,新一屆政府主動應對複雜多變的巨觀形勢,經濟發展在結構最佳化中再上台階。一、二、三次產業由23.74:52.64:23.62調整為21.3:54.7:24,實現三產超一產的新突破。工業主體地位加強。出台激勵工業企業做大做強的意見,成立重點項目服務辦公室和企業運行服務中心,全年完成工業投入71.5億元,增長36%;新增規模企業23戶,總數達到143戶,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43億元、產值176億元、開票銷售收入119億元,分別增長15%、20%、30%。民康油脂成為第三個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太平洋元明粉等30戶重點企業實現開票銷售收入104.2億元,占規模工業的87.6%。建築行業榮獲省揚子杯優質工程2個,一級總承包資質企業達到3家,居全市第一。農業經濟轉型升級。農機作業、農業保險、氣象服務等保障有力,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突出培育蔬菜、生豬、家禽三大十億元產業,新增設施蔬菜4.8萬畝,高效種植業達到45.8萬畝,高效種植比重達27.1%;新增千頭豬場50個、萬隻禽場163個,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57%和75%,再次獲得“全省高效農業規模化先進區”稱號。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全年新增合作經濟組織712個、農民經紀人2200人。第三產業穩步發展。制定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政策,威尼斯現代廣場、國際農貿城等市場項目加快建設,新建農村連鎖超市、農家店50家;編制《碼頭景區旅遊發展規劃》,完成官巷改造,復建漂母祠和枚乘故里;成立區金融管理辦公室,積極搭建融資平台,建立蘇北第一家農村小額貸款機構—恆豐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對外開放步伐加快。落實“一大二集中”要求,推進委託招商、專業招商、駐點招商,組織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每月過堂檢查,全年新引進固定資產投資超3000萬元項目80個、超億元項目64個、超10億元項目3個,實際到位資金63.98億元、增長60%。著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全年外資實際到賬3450萬美元、實現進出口總額7100萬美元、完成外經營業額4600萬美元,分別增長42.68%、22.27%和24%。
開局之年,新一屆政府著力化解不斷增多的制約因素,城鄉建設在互動融合中紮實推進。城市建設速度加快。啟動實施新一輪城市建設三年計畫,謀劃“商務、文化、健體、教育”四大中心建設,分片主攻城建重點項目,全年投入27.9億元,實施項目84個,全面完成51個。完成南昌路鹽河橋和鹽河夜景亮化等市政設施,啟動西互通給水安裝等惠民工程,開工建設康馬路鹽河橋等重要節點工程,建成黃河西路等12條城區主支幹道。供電保障更加有力,竣工雙匯20千伏電源供應點等37個重點電力工程。完成淮河東路等10條道路綠化,開工建設西壩公園、鹽河四期風光帶,新增城市綠化75萬平方米。大力推進城市開發,全年竣工商品房42萬平方米。深入開展城市管理綜合整治百日行動,建成一批精品工程。嚴厲查處和打擊違法建設,始終保持防違治違高壓態勢。村鎮建設有序推進。完成38個三類村莊和589個農民集中居住點平面規劃,新啟動農民集中居住點100個、進點農戶2045戶。農村生產條件繼續改善,改造中低產田5.9萬畝,完成竹絡壩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二期等水利工程。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和第二次土地調查,啟動“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工作,土地整理項目、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工作進展順利。交通設施日趨完善。全面啟動205國道、237省道、325省道等國省幹道一級化改造工程,完成237省道原有路段改造,做好鹽河航道“五改三”工程前期工作。建成張福河南陳集大橋,開工建設二河碼頭大橋,凌橋互通連線線全線貫通,京杭運河淮陰大橋建設進展順利,新改建農村公路281公里,農村等級公路密度躍居全省前列。
開局之年,新一屆政府主動應對複雜多變的巨觀形勢,經濟發展在結構最佳化中再上台階。一、二、三次產業由23.74:52.64:23.62調整為21.3:54.7:24,實現三產超一產的新突破。工業主體地位加強。出台激勵工業企業做大做強的意見,成立重點項目服務辦公室和企業運行服務中心,全年完成工業投入71.5億元,增長36%;新增規模企業23戶,總數達到143戶,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43億元、產值176億元、開票銷售收入119億元,分別增長15%、20%、30%。民康油脂成為第三個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太平洋元明粉等30戶重點企業實現開票銷售收入104.2億元,占規模工業的87.6%。建築行業榮獲省揚子杯優質工程2個,一級總承包資質企業達到3家,居全市第一。農業經濟轉型升級。農機作業、農業保險、氣象服務等保障有力,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突出培育蔬菜、生豬、家禽三大十億元產業,新增設施蔬菜4.8萬畝,高效種植業達到45.8萬畝,高效種植比重達27.1%;新增千頭豬場50個、萬隻禽場163個,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57%和75%,再次獲得“全省高效農業規模化先進區”稱號。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全年新增合作經濟組織712個、農民經紀人2200人。第三產業穩步發展。制定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政策,威尼斯現代廣場、國際農貿城等市場項目加快建設,新建農村連鎖超市、農家店50家;編制《碼頭景區旅遊發展規劃》,完成官巷改造,復建漂母祠和枚乘故里;成立區金融管理辦公室,積極搭建融資平台,建立蘇北第一家農村小額貸款機構—恆豐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對外開放步伐加快。落實“一大二集中”要求,推進委託招商、專業招商、駐點招商,組織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每月過堂檢查,全年新引進固定資產投資超3000萬元項目80個、超億元項目64個、超10億元項目3個,實際到位資金63.98億元、增長60%。著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全年外資實際到賬3450萬美元、實現進出口總額7100萬美元、完成外經營業額4600萬美元,分別增長42.68%、22.27%和24%。
開局之年,新一屆政府著力化解不斷增多的制約因素,城鄉建設在互動融合中紮實推進。城市建設速度加快。啟動實施新一輪城市建設三年計畫,謀劃“商務、文化、健體、教育”四大中心建設,分片主攻城建重點項目,全年投入27.9億元,實施項目84個,全面完成51個。完成南昌路鹽河橋和鹽河夜景亮化等市政設施,啟動西互通給水安裝等惠民工程,開工建設康馬路鹽河橋等重要節點工程,建成黃河西路等12條城區主支幹道。供電保障更加有力,竣工雙匯20千伏電源供應點等37個重點電力工程。完成淮河東路等10條道路綠化,開工建設西壩公園、鹽河四期風光帶,新增城市綠化75萬平方米。大力推進城市開發,全年竣工商品房42萬平方米。深入開展城市管理綜合整治百日行動,建成一批精品工程。嚴厲查處和打擊違法建設,始終保持防違治違高壓態勢。村鎮建設有序推進。完成38個三類村莊和589個農民集中居住點平面規劃,新啟動農民集中居住點100個、進點農戶2045戶。農村生產條件繼續改善,改造中低產田5.9萬畝,完成竹絡壩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二期等水利工程。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和第二次土地調查,啟動“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工作,土地整理項目、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工作進展順利。交通設施日趨完善。全面啟動205國道、237省道、325省道等國省幹道一級化改造工程,完成237省道原有路段改造,做好鹽河航道“五改三”工程前期工作。建成張福河南陳集大橋,開工建設二河碼頭大橋,凌橋互通連線線全線貫通,京杭運河淮陰大橋建設進展順利,新改建農村公路281公里,農村等級公路密度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