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本2023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雲,路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
- 作者:吳雲,路倩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出版時間:2023年3月1日
- 頁數:29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6188881
《淮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本2023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雲,路倩。
《淮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本2023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雲,路倩。內容簡介 淮河流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有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戲劇曲藝、雜技醫藥等多種文化類型。這些文化遺產不僅...
淮河琴書曲調婉轉優美,唱腔舒緩渾厚,語言純樸生動,韻味優美悠長,在淮河流域眾多的戲曲文化中獨樹一幟。傳承人 孟潁是安徽省知名曲藝家,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淮河琴書的主要傳承人。孟潁表演的琴書不僅很好地繼承了傳統琴書的“九腔...
淮河服飾,淮安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俗類項目。歷史淵源 淮河服飾興於明,盛於清,主要分布於淮河流域的蘇、皖境內,淮安市主要分布在盱眙縣一帶。淮河服飾主要分大襟衣、夾襖、褲子、肚兜、襡裙、襡腰等。夾襖有...
近年來,以文獻整理與理論探討相結合、田野調查與理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跨學科集團攻關的方式對淮河流域尤其是淮河上游地區的民間宗教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歌曲、民間戲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全面的研究,形成了“民間宗教音樂研究”、“...
禹會村遺址,禹會也稱禹墟,位於安徽省蚌埠市西郊塗山南麓的淮河東岸,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地考察發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發現最大的一處龍山文化遺址,總面積為50萬平方米。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龍山文化時期。塗山既有大會諸侯遺址...
千百年來,花鼓燈的音樂、舞姿和韻律較為完整地保存了淮河人民生活、勞動、情趣、性格、風俗、風情的記憶,承載了不同時期淮河流域的歷史和社會經濟文化,存儲了淮河人獨特的文化觀念、審美情趣、民風民俗變化的記憶,並以活態的形式傳承...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安徽省潁上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潁上花鼓燈是由勞動人民創造且世代相傳的藝術形式,產生於淮河流域農村地區,主要流行於淮河沿岸的潁上等二十多個縣、市地區。潁上花鼓燈經由宋、元時期的發育,...
大別山民歌,流行於安徽省六安市地區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大別山民歌由上古時期的部落民謠發展演變而來,其曲調高亢灑脫,頗能體現出山歌的粗獷與豪放之感,同時還吸收了淮河流域的小調、秧歌等婉轉悠揚的曲調,使得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