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服飾

淮河服飾,淮安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俗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河服飾
  • 類別:民俗
歷史淵源,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淮河服飾興於明,盛於清,主要分布於淮河流域的蘇、皖境內,淮安市主要分布在盱眙縣一帶。
淮河服飾主要分大襟衣、夾襖、褲子、肚兜、襡裙、襡腰等。
夾襖有布衫、加衫之分,布衫穿里,加衫穿外,青年婦女一般用碎花布製作、較花俏。中年婦女用士林布和白布拼接,顯得大方。老年婦女一般用上青色單色布製作,比較莊重。
褲子為寬腰且為拼接而成,一般為藍底印花土布和上青色布做本身和腿幅,用全黑布做襠,三寸寬白布作腰帶拼接而成。兩側制兩條六、七尺長褲帶,褲頻寬大,褲腿短肥,孕婦亦可穿著。
肚兜,系內衣,用一尺見方花布或單色布製成。上端一角剪為弧形,沿弧形緝一塊二寸寬單色布為外貼邊,四周繡花紋,弧形兩端系紅頭繩或布帶套在頸部,中間兩角縫製兩帶圍系腰間。
另有卷膀,類似綁腿。襡裙,束於腰部,不及膝。襡腰,亦稱襡腰頭,束於襡裙外,護腰、保潔、裝飾。

社會影響

淮河服飾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美觀大方,經久耐穿,對研究淮河地區服飾的演變具有較高參考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繁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