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結構合理化

消費結構合理化是消費合理化的核心問題,是確定合理產業結構和整個國民經濟結構的前提,具體:

1.人們的消費需要得到較好滿足,保證人的智力、體力充分而自由地發展。

2.較好滿足人們每天正常所需的營養,並使營養平衡,促進健康。

3.有較好的消費質量。

4.有利於合理利用經濟資源。

消費結構的合理化是一個動態的相對的概念,當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合理化既要反映生產力發展水平帶動下的物質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又要體現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較好的滿足,能夠促進產業結構的不斷最佳化和升級,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可以說,消費結構合理化是在消費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礎上,居民的消費質量不斷提高,消費領域進一步擴大,消費空間得到提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消費結構合理化
  • 優勢:有利於社會可持續發展
  • 原因:消費者控制力提高
  • 特點:消費空間會得到提升
作用,標準,表現途徑,

作用

首先,消費結構的合理化有利於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已成為許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考慮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消費關係到每個人的生存與發展,必須納入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中。因此,適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消費結構的合理化就是使消費內容建立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統一的基礎上,既能滿足當代人消費與發展需要,又不對後人滿足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能力構成制約的消費;消費結構合理化應體現消費的發展性,即消費方式日漸科學、消費結果越來越有利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其次,消費結構的合理化能夠促進人的整體素質的提高。
馬克思說:"消費生產出生產者的素質。"①通過消費,人們的智力、體力得到發展,需要得到滿足。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消費資料可以劃分為三大類:生存資料、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生存資料是指維持勞動力簡單再生產所需要的基本消費資料;發展資料是指勞動力擴大再生產所需的消費資料;享受資料是指提高消費者生活水平和質量,滿足人們享受需要的物質資料和精神產品。消費結構中生存資料的比重不斷降低,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比重不斷提高,是消費發展的一般規律。合理的消費結構,必須是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不斷提高,充分滿足人們對於文化、教育、培訓的需要,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素質的不斷提高。
第三,消費結構合理化將引導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全面升級。
消費結構的合理化需要合理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支持,產業結構對消費結構具有約束作用,同時,合理的消費結構又是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據,消費結構對產業結構具有導向作用,二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目前我國市場結構問題的主要矛盾在於供給,特別是在於供給結構調整的滯後,此時消費結構合理化對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的導向作用十分重要。消費結構的合理化使消費的選擇性和個性化大大增強,需求的範圍增大、層次增多,將促使產業結構最佳化和市場區隔深化,使產業內部的新興產業不斷出現,專業化市場不斷形成,產品系列不斷拓展,可有效解決消費品市場的供求失衡問題。
第四,消費結構合理化將促進技術和產業創新,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消費結構的合理化是消費結構不斷最佳化的過程,其對消費質量的要求將促進技術開發和新產品開發,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商品化的轉化;加快對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促進新興產業的迅速擴張和生產能力的迅速提高,使經濟發展的空間更加廣闊。但是,現實的消費結構並非就是合理的消費結構,消費結構合理化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是由不合理狀態逐步向合理標準接近的過程。因此,一定時期,合理的消費結構具有一定的生理標準、經濟標準和社會標準。

標準

第一,消費結構合理化的經濟標準。
首先,合理的消費結構要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並能引導和調節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任何消費者總是生活在既定的社會生產條件,因此,其消費受社會生產狀況的制約,受生產力水平制約。合理的消費結構首先應與一定條件下的社會生產狀況,即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相適應。但在社會主義市場機制下,消費需求的導向作用增強,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必須適應消費結構的變化,否則,產品結構、產業結構調整缺乏動力。因為建立在市場基礎上的結構調整是企業的自主行為,但影響企業行為的是市場需求,即消費需求結構的變化,消費需求結構的變動才是結構調整的真正動因和依據。因此,合理的消費結構不僅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還必須有利於引導和促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其次,合理的消費結構能夠拉動經濟不斷增長。隨著市場格局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過剩經濟已逐漸成為我國的常態經濟,經濟成長支撐力量由投資和出口帶動轉為由最終消費需求拉動。從長期來看,真正決定經濟運行方向和增長速度的是居民消費需求結構的變動,消費結構變動對整個經濟成長和產業結構變化,起著始發性、基礎性的作用。因此,消費結構合理化可為經濟發展開拓更寬的領域和更大的空間。
第二,消費結構合理化的社會標準。
首先,合理的消費結構能夠保證消費質量的不斷提高,並反映公平與效益的統一。消費質量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從社會問題的角度來看,消費質量影響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影響消費者的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合理的消費結構必須保證消費質量的不斷提高,並通過消費結構中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不斷增加,使人們的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同時,合理消費結構又表現為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和多層次,體現合理消費差別。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使人們的消費行為呈現出許多新特點,消費結構內容更加豐富。這樣,既可體現社會公平,又能體現出勞動效益,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公平與效益的統一。
其次,合理消費結構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合理消費結構表現為,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消費支出中用於精神文化和服務方面支出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有利於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社會主義社會的合理消費結構,要反映文明、健康、科學進步的生活方式,要有利於提高整箇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表現途徑

1、消費結構的最佳化和升級。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之後,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在居民全部消費支出中,用於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衣著等方面的消費支出比重大幅下降,而體現發展與享受需要的交通通訊、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支出比重迅速上升,消費結構逐步最佳化。但目前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仍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如商品類同現象嚴重,難以滿足並實現消費結構的多樣化和層次化。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存在,使有些技術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產品,難以被多數消費者所接受,影響了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因此,實現消費結構合理化,必須通過下列途徑最佳化消費結構,實現消費升級。
第一,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別應保證城市低收入群體和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收入是消費的基礎,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帶動消費水平提高,促進消費結構的不斷最佳化。
第二,加強供給調控,增加有效供給。有效供給是消費結構合理化的基本保證,最佳化供給結構,滿足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最佳化和升級的需要。因此,首先應通過市場區隔,最佳化供給結構。從城鄉居民的收入環境及消費環境出發,調查並預測農村市場、城市市場及城市中不同收入群體的現實需要和潛在需求,以此組織生產和經營,創造出有效的供給,逐步改變目前產品的結構性過剩與結構性短缺並存的現狀。同時,供給領域應緊緊抓住農村消費市場這個關節點,提高供給結構中適合農村居民消費的商品的比例,增加供給的針對性。其次是創新供給,引導消費。從城鄉居民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需求不斷上升的要求出發,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重點發展服務業和教育、文化、娛樂、衛生保健、旅遊、通訊等產業,滿足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同時,應提高供給質量,規範供給價格。我國已經加入WTO,面對的市場競爭將空前激烈,商品的高質低價和優質服務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我們如不抓緊改變目前的供給狀況,那么因質量而造成的產品過剩將更加嚴重。因此,必須增強質量觀念,嚴格質量標準。
第三,依靠科技進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國經濟的發展、物質文明的建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一是在基礎產業中不斷加大科技含量,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消費結構的最佳化起到支撐作用;二是工業經濟的增長從依靠自然資源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上來,通過科技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的加工精度和深度,提高產品附加值;三是通過科技進步,不斷開發和創新產品品種,使低水平、低檔次的消費品逐漸淡出市場,差異化、個性化的產品占領市場,引導並激活居民的消費和消費欲望,促使人們向個性化消費發展。
2、文化消費增長較快。
文化消費屬於滿足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高層次的消費,文化消費的不斷增加,是消費結構合理化的重要標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用於精神文明消費方面的支出不斷提高。200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娛樂教育文化服務消費支出627.80元,占消費總支出的12.6%,比1978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180.70元,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幾乎為零提高到2000年的11.2%。但是,目前我國文化消費領域中仍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如文化消費結構不合理,文化消費質量參差不齊等。因此,不斷增加文化消費的數量,提高文化消費的質量,是最佳化消費結構的需要。為此,第一,增加教育消費,努力提高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教育消費支出的增加,一方面使消費者的知識文化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消費者消費能力得到提高,進而增加了對文化消費的更高層次需求,使消費結構中文化消費的含量增加。第二,發展文化產業,不斷最佳化文化產品的供給結構。面向城鄉居民生產既有藝術水準、又具有較高思想性,並且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逐步改變面向城市的文化產品過剩、面向農村文化產品不足,營利性娛樂場所過?、公益性文化產品不足的狀況,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消費需求。第三,加快文化消費,特別是公益性文化消費硬體建設,主要包括博物館、科技館、文化廣場等面向廣大消費者文化娛樂設施和場館的建設。第四,強化文化市場管理,改善文化市場環境。人們的文化消費主要通過市場來實現的,良好的文化市場環境是提高文化消費質量,增加文化消費總量的必要條件。第五,加快文化產業化進程。依靠產業化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已成為世界潮流,我們應順應這一潮流,加快文化產業化發展,增加文化產品的品種和數量,提高文化產品的檔次和質量。
3、服務消費日益成為消費的重要內容。
居民服務消費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是消費結構不斷改善和日趨合理化、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依據。目前,由於服務業的各行業內部結構及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導致服務業結構失衡,不能充分滿足城鄉居民的服務消費需求;由於服務業的產業化、社會化、現代化水平低,影響了服務規模的擴大和服務種類的增加,不能滿足居民對新興服務消費和現代服務消費的需要。因此,為滿足城鄉居民服務消費支出不斷增加、服務消費領域不斷擴大的需求,促進消費結構的合理化,必須大力發展服務業。第一,加快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提高其技術水平,增加服務品種,改善服務手段,賦予傳統服務業新的活力。第二,積極開拓新興服務產業,拓寬服務領域。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保險、信息、諮詢等新興服務業的需求增多,為這些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4、綠色消費逐漸成為時尚。
綠色消費是以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為基礎,消費方式符合生態系統的要求,有利於生態平衡與環境保護,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消費。當今世界,綠色消費已成為一種時尚,日益走進人們的生活。據有關資料,94%的義大利人在選擇商品時會考慮綠色因素,77%的美國人表示,企業的綠色形象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慾。綠色消費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進步而產生的,符合人類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的要求。綠色消費在我國日益受到重視,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01年的消費主題即是"綠色消費"。倡導和發展綠色消費是促進消費結構合理化的重要舉措。
第一,廣泛開展綠色消費的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的綠色消費和環境保護意識。
第二,發展綠色產品,增加綠色消費。沒有綠色生產,就沒有綠色消費。綠色產品的生產要求企業在原材料的獲取、產品的設計及生產製造過程中都應注入全新的綠色理念,嚴格按綠色標準的要求進行生產,注重生態環境,保障生產與生態持續協調發展。
第三,促進綠色行銷。建立綠色行銷渠道,有效組織綠色產品貨源,積極向消費者介紹、推薦綠色產品,做好綠色產品的售後服務等。綠色消費引導綠色生產,綠色生產推動綠色消費,將促進消費結構更加合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趙明輝.消費結構合理化及其實現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