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水路堤

浸水路堤

浸水路堤是指路堤本體一側或兩側經受長期或短期(季節性)浸水的路堤。浸水路堤除具有與一般路堤的荷載及氣候等相同的影響外,還要受水位變化(浮力、透動水壓力)和水流及波浪的衝擊作用,有時還會遇到管涌和軟弱基底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浸水路堤
  • 外文名:immerseable embankment
  • 類型:濱河路堤、河灘路堤等
  • 設計原則:地基加固處理等
  • 影像因素:水位變化和水流
  • 學科:交通工程
類型,設計原則,危害因素,

類型

(一)按其浸水條件分類
1.一般季節性浸水路堤。平時不受水浸,洪水期間,路堤短期浸水。當填料選用得當,基底條件良好時,短期浸水對路堤的穩定性影響較小,一般可將邊坡適當放緩,並根據水文資料將邊坡加以防護。
2.長年浸水路堤。這類路堤處於經常有水流的河漫灘及低洼處。低水位時,一部分路堤經常浸水;高水位時,大部分路堤受水浸泡。對於這類路堤需根據不同填料和不同水位情況,進行詳細檢算,以決定路堤的邊坡和防護類型。
3.複雜條件下季節性浸水路堤。路堤除去受水浸泡外,尚有其他不利因素,如基底軟弱,基底為透水性土層,路堤填料不好,路堤較高,浸水過深等。對於這類路堤,由於影響因素較複雜,需進行詳細周密調查,慎重進行各種必要的檢算;並通過技術經濟比較,以決定其加固措施。
(二)按修建位置分類
1.濱河路堤
濱河路堤是路堤走向與河流基本平行,且受設計水位浸泡的路堤。濱河路堤修建在河岸上,與河流平行,路堤的堤身和基底僅臨河一側浸水,在工程中應予重視和作好工程處理的問題和河灘路堤中遇到的問題相同。在濱河路堤中特別應予重視的是發育中的河流,其河岸的穩固性常可在水流的不斷作用下發生變化,所以,必須按照河流發育的規律對修築路堤河段的河岸穩固性作出判斷,並對之作適合的防治處理。
2.河灘路堤
河灘路堤指位於橋渡兩端、路堤走向與河流基本垂直且橫跨河灘的路堤。它可有兩種形式:一是線路穿越河道,在主河床處設有橋樑過水,河灘路堤是其橋頭路堤。這種浸水路堤因河流的水流被引向橋孔,所以,上遊方向邊坡和坡腳處可在水流流量較大時出現壅水,此時,因壅水形成的水面高程將高於堤身近河岸處的水位,於是在比降的動力作用下水自橋孔沿堤身坡面向河岸流動,然後再沿岸坡下降至堤身的坡角處回流至橋孔處,這種環流如流速大於路堤堤身邊坡和坡腳處土的容許不沖刷流速,將會產生沖刷現象。一般河灘路堤只在近橋台處應按橋孔設計流速設防,其他部位常可按堤身與基底加固的需要作必要的處理。
3.水庫路堤
即修建在水庫庫岸一帶和跨越其支流的路堤。水庫路堤的主要工程問題:一是因水面寬闊,在風力作用下可形成較高的波浪,產生波浪衝擊作用,而波浪順坡而上時又可達到一定的侵襲高度,因此,修建在庫岸邊的路堤必須作好防護加固工作;二是水庫的蓄洪和泄洪,可引起地下水位的急劇升降,因此,在地下水位升降的活動區如有軟弱結構面時,地基的穩固性可受其影響,一些新建水庫在建成初期出現地面塌陷,山坡塌滑等變形現象即因此而形成。
4.海灘路堤
修建在受風浪、潮汐作用的海灘上的路堤稱海灘路堤,通過窪地時還可能在其兩邊受水浸淹,在堤身內因漲潮、落潮時路堤兩側水位的不同而出現滲水的動水壓力作用。另外,在海灘上地基土可能較軟弱,必須作加固處理。路肩標高低于海浪高度,則須在路肩上加修防浪牆。
5.河塘路堤和積水窪地上的路堤
這是一種一般可不考慮水流沖刷和波浪衝擊的河段或積水窪地地區的路基。它的工程特殊性常是由於在河塘底和積水窪地上有一層軟弱的沉積土層,在路堤填筑前必須作好處理工作。
在浸水路堤中,由於修建在不同地段上的路堤都有各自的特殊問題,所以各項工程的地基性狀,水文,氣候條件,河流的發展階段,以及可採取的工程措施均須作具體研究。

設計原則

1.河灘、濱河路基應避免過多擠壓河床和壓縮橋長,不得侵入山區河流的河槽。在洪水經常泛濫區域內不應設定路基。河灘路堤的平面布設應使河灘水流順暢,不宜在河灘範圍內設計成折向下游的路堤。濱海路基應選擇在海面最短、水深不大、波浪較小、海灘地勢較為平坦、地質條件好的地段通過。
2.路堤兩側有較大水頭差時,應設定過水建築。當堤身或地基可能發生管涌潛蝕時,應在低水位一側邊坡下採取設定排水設備、放緩邊坡、設護道、在路堤中心設定防滲牆等防止滲透的加固措施。
3.路堤浸水部分應採用滲水土填築。在嚴寒地區,應在浸水側坡腳外採取擋水埝等措施,防止路基浸水產生凍脹病害。
4.取土坑應遠離坡腳或護底石。河灘路堤取土坑應設在下游一側。
5.浸水路堤應根據浸水深度、水流狀況、波浪、基底地層、河道(海岸)地貌等條件選擇斷面形式和邊坡防護加固類型。
6.浸水路堤地基為鬆軟土層、受水浸泡及地下水壅升後形成的鬆軟土層、濕陷性黃土地基、列車振動荷載作用下可能產生液化的飽和粉土、粉細砂地基時,必須進行地基加固處理。

危害因素

浸水路堤病害的發生與浸水深度、浸水時間長短、風浪侵襲程度、流速大小、沖刷及淘刷作用、靜水和動水壓力大小、填料性質及密囊、基底軟弱程度、基底透水層性質和厚變、坍岸和路堤高度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較複雜,需進行詳細周密調查,認真分析,必要時應進行各種檢算,查出產生病害的主要因素。幾種主要因素的作用如下:
1.季節性浸水對路堤穩定性的影響
由於季節性浸水時間短,少則幾小時,多則十幾天。如路堤填料選用得當,密度符合規定要求,基底條件良好,則很少產生病害。因此,短期浸水對路堤的穩定影響較小。一般可將邊坡適當放緩,並根據水文資料邊坡加以防護。
2.長年浸水對路堤穩定性的影響
長年浸水不但時間長,而且水位變化大,尚有流速風浪靜水壓力動水壓力的作用。這些作用,對路堤穩定的影響較大,需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分析。
3.基底軟弱對浸水路堤穩定性的影響浸水地段經常會遇到路堤基底有軟土或淤泥構成的軟弱地基,當路堤堤身因受浸水飽和強度降低後,會使列車動荷載傳遞於軟弱地基上的附加壓力增加,從而引起路堤和軟弱地基一起下沉變形,常形成下沉病害。
4.基底透水層對浸水路堤穩定性的影響
浸水地段經常會遇到路堤基底有透水層,當路堤本體作了不透水的全封閉防護時,若兩側水位的水頭差較大,由於滲透動水壓力的作用,貫穿基底透水層的滲流自下游坡腳附近向上冒出水流(稱湧泉)。當滲透水流坡度大於基底透水層的臨界坡度值時,則滲透水流會將基底透水層的顆粒帶出而堆積於冒水處(俗稱管涌流土),常造成路堤邊坡坍滑;若帶出的顆粒較多時,會造成路堤嚴重下沉甚至潰決等病害,危害性極大。
5.坍岸對浸水路堤穩定性的影響
修建在水庫海洋湖泊和濱河等地段的路堤,均會遇到坍岸。坍岸是由於波浪的切割或水流沖刷造成的。當坍岸發展迅速而距路堤坡腳又較近時,會嚴重危及路堤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