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聯合研究中心是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聯合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16年
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聯合研究中心是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聯合研究中心是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經學校申報、交通運輸部推薦、科技部認定,該中心被正式批准成為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
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是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的科研基地。2016年,經學校申報、交通運輸部推薦、科技部認定,“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被正式批准成為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研究中心將以海洋科學研究、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海洋工程技術和裝備的開發為主要內容,充分利用社會科研力量,建立開放、聯合、高效、有活力的科研機制,促進海洋科學與技術的結合、研究與實際套用的結合。目前,由研究中心牽頭組織的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相關單位共同申請承擔的,2010年度上海市海洋科技支撐項目“東海海底...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大數據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是中國海洋大學下轄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完成了2018年度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擬確定名單的公示,依託中國海洋大學建設的海洋大數據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位列其中。這是學校首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學校繼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之後的第二個國家級...
2017年9月25日,由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聯合廣東海洋大學、廣東永順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廣東省水生動物健康評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喜獲省科技廳認定,實現了海大深研院在省級平台上的又一突破。2018年1月29日,由研究院發起的珊瑚保護公益項目榮獲中國公益節2017年度綠色典範獎,公益節海洋環保類唯一一個金獎...
青島市海洋能源電氣與裝備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委員 青島市科技專家庫在庫專家 青島市地質學會理事會員 科研項目 1. 海底沉積物立體動態輸運通量原位觀測技術研究, 2018/08/16-2021/12/3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 2. ***海洋科技***, 2022/03/09-2024/07/03, 國防科技項目(***),項目負責人 3. ...
(3)地質問題的數值模型研究,包括有限元分析、反演理論套用等。侯貴廷: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中心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1)海洋地質探測技術 (2)海洋石油地質 (3)構造物理模擬 胡敏: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聯合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水聲工程、輪機工程)、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船舶與海洋工程)、1個本科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進船舶工程技術)、1個“985工程”科技創新平台(先進船舶技術)和1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船舶與海洋工程...
在整合利用現有創新平台的基礎上,依託骨幹企業、重點科研院所和大學,圍繞海洋工程核心裝備及其配套系統設備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建立一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圍繞關鍵設備和系統,建設若干深海試驗、檢測平台,推動建立海洋工程裝備鑑定、認證體系;圍繞海洋環境觀測與監測、深海探測等基礎技術、...
深海壓力試驗裝置是開展深海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試驗裝置。深海壓力試驗裝置模擬深海高壓環境,用以校驗深海設備的耐壓密封設計,驗證海底作業設備在高壓海水下的性能和可靠性。目前,深海所建有最高工作壓力分別為200MPa,130MPa及20MPa的深海壓力試驗裝置。同時,深海所正聯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所得研究成果覆蓋了船海工程、力學、土木和國際航運等相關領域關鍵性技術的各個方面,包括:突破了3000米深水裝備的關鍵技術;發展了以海洋油氣為代表的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海洋工程重大裝備,包括船舶、平台、潛水器等;開展了全生命周期的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和新概念研究,其範圍涵蓋從海面到海底的整個海洋空間;解決了跨...
海洋技術中心將選擇制約我國走向深海和大洋的瓶頸技術作為突破口,整合校內外資源,開展國際合作和校企合作,提高清華大學在海洋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能力和國內外學術影響,並深度參與國家在海洋領域、特別是南海的重大科學工程和重大項目。海洋技術中心近期將重點發展海洋觀測/探測技術,包括水下感測器技術與裝備、海底通訊與...
研究部門 據2018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擁有2個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農村部野外台站、2個農業農村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1個農業農村部風險評估實驗室、1個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檢測中心、2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重點實驗室、2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參與了國家漁業科技創新聯盟、聯合發起...
所屬科研部門(5個):海洋測量感測器技術研究室、近海海洋環境觀測與監測技術研究室、深遠海及海底探測技術研究室、海洋遙感與測繪技術研究室、海洋環境保障技術研究室 所屬開發部門(3個):海洋浮標工程中心、海洋工程勘察中心、實驗工廠 設施資源 圖書資源 根據2019年3月圖書館官網顯示,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圖書館(...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簡稱深海所)成立於2011年,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三方聯合共建,位於中國海南省三亞市鹿回頭半島。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依靠深海工程技術與裝備、實驗平台和基礎設施,結合所處的區位優勢,開展相關深海科學問題研究。作為中國科學院在海洋科學與技術領域...
所屬業務部門:海底科學實驗室、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實驗室、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實驗室、海洋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海岸帶與海島研究中心、極地深海技術研究院 所屬研究與業務化中心:中國大洋勘測技術與深海科學研究開發基地、 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研究中心、印度洋業務化海洋學研究中心 所屬技術支撐中心:海洋檢測中心、海洋...
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 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主要從事海洋工程環境評價和海洋工程設計,重點開展海岸資源的綜合規劃、港口設施的升級改造、現代化的築港和航道疏浚技術研發與套用。目前主要研究工作方向包括:離岸工程、海底管線、海洋資源與環境等。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所 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所主要從事海洋經濟發展的基本理論、...
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未來發展的另一核心立足點是圍繞海斗深淵前沿技術、深海載人潛水器、海底原位科學實驗站等重大問題,構建“深海科學研究—工程技術—海上作業”綜合平台體系,打造世界領先的國家深海重大科技裝備聚集地。三、以建設深海科學與工程裝備的創新平台體系為手段,打造深海高技術產業聚集地 加強成果轉化套用,...
地質與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結合、科學與技術結合為手段,以國際大洋鑽探計畫與國家海底觀測網為平台,開展構造與含油氣盆地研究、沉積地層與古環境、勘探地震、綜合地球物理、天然氣水合物、深海礦產資源、海洋探測技術與裝備、海洋資源發展戰略等方面的研究;旨在建成面向世界和未來、服務於社會的西太平洋海洋資源研究中心與...
5.著眼長遠,增強儲備。把握海洋資源開發裝備領域科技發展的新方向,加強海洋潮流能、波浪能、溫差能、天然氣水合物、海底金屬礦產資源、海洋與極地生物基因資源等領域相關裝備的前期研究和技術儲備,搶占未來發展先機。發展目標 經過十年的努力,使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的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形成較...
大連海事大學休斯頓國際學院(英文:Housto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是大連海事大學與美國休斯頓大學聯合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於2020年4月設立。辦學歷史 2016年起開展教育、科研方面的合作。2017年6月,雙方共建“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並獲批國家級...
依託船舶機電一體化重點實驗室,聯合校內其他相關教授、專家,2016年獲批科技部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018年獲批教育部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創新引智基地。實驗室與美國休斯敦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挪威科技大學、斯塔萬格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組建了國際海底工程技術聯盟,開展了廣泛的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21年9月,學院設有海洋地質與資源、海洋化學與環境、海洋生物與藥物、物理海洋與遙感、海洋工程與技術、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海洋結構物與船舶工程、海洋感測與網路、海洋電子與智慧型系統等9個研究所和港航物流與自由貿易島研究中心,共建有浙江大學海洋研究院和浙江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舟山海洋分院...
2010年9月博士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2010 年10月進入浙江大學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12年9月進入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工作,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赴美國羅德島大學海洋工程系學術訪問1年,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科技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海洋處工作。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海洋觀測與探測技術、潛水器技術、...
“奮鬥者”號專家一致給了很高評價,這是在海洋裝備方面又一標誌性成果。海洋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11000多米,我們這個裝備在全海深上都可以進行探索,進行科學研究,應該說我們全海深作業能力大幅提升。(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華軍評)作為“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核心研製任務,“奮鬥者”...
2006年主持完成的國家“十五”863重大科研項目“海底管道修復技術”之“水下乾式高壓焊接技術” 建成了國內唯一亞洲最大的功能齊全的乾式高壓焊接實驗室,利用該系統完成了海底管道乾式高壓焊接模擬實驗及自動化焊接設備研製,項目成果填補了國家在海底鋼結構破損管道修復技術與工程領域的空白,實現了水下乾式高壓焊接中國造...
本航次由“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深海和極地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中國科學院國際夥伴計畫“全球深淵深潛探索計畫”項目、海南省深海技術創新中心“深海深淵科考與裝備海試共享航次”項目共同支持,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牽頭組織實施,是國際上首次在爪哇海溝開展大範圍、系統性的載人深潛科考。建成意義 ...
海蘭信在對海技術領域深耕多年,以海洋強國戰略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引領,整合公司在智慧型航運、海洋立體觀測、海底數據中心等方面的專有先進技術,搭建具有全套軍工資質的混合所有制平台,提升對海科技領域的綜合能力,支撐國家海洋經濟快速發展,並鞏固領先的行業地位。企業文化 振興民族產業,依法誠信經營,倡導綠色生產,...
提升海水淡化裝備集成水平,提高反滲透膜及組件、總裝和成套設備等關鍵核心裝備製造能力,加強大型膜法/熱法海水淡化關鍵技術及裝備成套技術、綠色環保智慧型化海水水處理藥劑技術等研發力度。系統布局海水淡化新技術、新模式等基礎研究項目,依託省新能源淡化海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開展海水淡化技術系統攻關及產業化。
此次聯合科考創造了多項潛水器深海作業新記錄,是我國深海科學研究與自主研發技術裝備套用緊密結合和相互促進的積極成果,標誌著我國深海綜合科考能力邁上了新台階。同時也是國家863計畫與重點研發計畫項目研發的大型深海技術裝備開放共享的成功典範。技術中心 2016年6月25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天然氣水合物工程技術中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