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雄鳥上體包括兩駝謎嫌翅和尾表面藍色或暗藍色,前額和眉斑較鮮亮多呈淺青藍色,額基、
眼先、耳羽、頭側由黑色逐漸變為藍黑色。兩翅暗褐色,羽緣藍色,翅褶合後其外表呈藍色。中央尾羽藍色,其餘
尾羽黑色,外翈藍色。頦、喉和胸與背相似亦為暗藍色,下胸和兩脅淚拘章享為藍灰色或灰色,腹和尾下覆羽污白色。
雌鳥上體橄欖褐色,眼先、前額、頦尖白色,眉斑不明顯,眼圈皮黃色,眼先淡灰色,頭部亦較灰。尾上
覆羽和尾羽顯露部分銹褐色或栗色,翅暗褐色,羽緣栗棕色或栗色,翅褶合時翅表亦為栗色或栗棕色。喉、胸橙皮黃色或黃栗色,頸側、胸側橄欖褐色微綴銹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大小量度:體重♂12~14克,♀10~14克;體長♂133~148毫米,♀139~142毫米;嘴峰♂10~13毫米,♀10~11毫米;翅♂65~71毫米,♀66~69毫米;尾♂52~61毫米,♀52~64毫米;
跗蹠♂15~19毫米,♀17~18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偶爾亦見3~5隻在一起活動和覓食。頻繁地穿梭於樹枝和
灌叢間,或在樹枝上跳來跳去,不時發出坑企“踢、踢”的警戒聲。繁殖期間鳴聲響亮婉轉,甚為悅耳動聽,其聲為五音節聲音、頭三聲較高、第四音降低,第五音又升高,據說有似英語的“
Hello Mummy”聲。
遷徙:留鳥,或許部分遷徙。
分布範圍
原生種分布地:高棉、中國、香港、寮國、
緬甸、簽射故泰國、越南。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雲南南部
西雙版納、綠春、江城、東南部
蒙自、屏邊、文山,廣西
瑤山,廣東和香港及海南島。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4月開始繁殖期鳴叫,6~7月即見家族群,其他有關繁殖情況尚不清楚。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種群現狀
種群數量未知。在原產地屬常見或極常見鳥種,僅在說蘭抹夜香港和高棉少有分布(del Hoyo et al. 2006)。海南藍仙鶲在中國種群數量不甚豐富。
由於棲息地的持續破壞,該鳥種群可能處於下慨項譽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