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黨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門,省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
現將《海南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19年4月25日
海南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促進青年更好成長、更快發展,是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精神,服務青年健康成長,提升廣大青年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征程中的貢獻力,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結合我省青年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根本遵循、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精神,堅持黨管青年原則,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的時代主題,立足海南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推進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實踐,充分照顧青年的特點和利益,最佳化青年成長環境,服務青年緊迫需求,維護青年發展權益,促進青年全面發展,引導青年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務實進取,勇於自我革命,為推動海南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標桿貢獻青春力量。
(二)根本遵循
堅持馬克思主義青年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運動方向,全面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青年工作的決策部署,引導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堅持以青年為本,尊重青年主體地位,把服務與成才緊密結合,努力實現青年的全面發展,讓青年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全局視野,從戰略高度看待青年發展事業,黨委加強領導,政府、群團組織、社會等各方面協同施策,共同營造有利於青年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總體目標
到2020年,具有海南特色的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初步形成,廣大青年思想政治素養和全面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實踐中,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到2025年,全省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更加完善,廣大青年思想政治素養和全面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不斷成長為志存高遠、德才並重、情理兼修、勇於開拓,堪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歷史重任的有生力量。
二、發展領域、發展目標、發展措施
(四)青年思想道德
發展目標:廣大青年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進一步增強,政治素質、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質進一步提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更加鞏固。
發展措施:加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持續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構築青年一代的強大精神支柱。引導青年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加強宣傳教育,注重模範榜樣激勵,通過“海南青年五四獎章”“海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省級傑出青年文明號”等典型培養,樹立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引導青年增強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深入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辦好省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和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與實施推廣,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畫,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在青年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實踐的各個環節,貫穿青年成長發展的各個階段。圍繞立德樹人,探索構建大中國小德育一體化體系。引導青年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深入挖掘海南紅色文化精神內涵,開展形式多樣的青年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重視家庭、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和青年社會組織等載體,持續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積極組織青年參與全省“文明大行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師生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開展“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言——寶島青春正能量”“弘揚特區精神”等教育實踐活動。倡導和培育誠信品格,爭當“向上向善好青年”,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推動青年交流與融合,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自覺抵制宗教極端思想,共同維護祖國統一和各民族繁榮發展。積極創造條件,在生活、學習、就業等方面關心、幫扶少數民族學生。開展青年國防教育、海洋權益和領土主權安全教育,激發青年開發好、保護好祖國領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軍地青年共建共育,教育適齡青年自覺履行兵役義務。
強化各類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引導。面向中學中職學生,結合這一群體價值觀念可塑性強、發展速度快的特點,引導他們從小確立人生奮鬥的遠大志向,培養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感情。面向大學生,依託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帶動全省高校馬克思主義工程建設,紮實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面向企業青年,激發企業教育動力,主動實施業務指導,藉助道德大講堂、業務技能培訓等平台,廣泛開展崗位建功、守法誠信、職業規劃等主題活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面向進城務工青年,注重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探索建立多元聯繫渠道,逐步建立匯聚平台,廣泛開展就業培訓、權益維護、職業規劃、問題諮詢等活動。面向農村青年,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抓好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廣泛宣傳黨和政府的支農惠農政策,開展尋找海南鄉村好青年、尋找海南農村青年致富能人等活動,引導他們樹立“農村天地廣闊、青年大有可為”的思想認識。
強化網上思想引領。把網際網路作為開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建立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大力開展正面宣傳,實施“青年好聲音”系列網路文化行動,增強網路正能量,消解網路負能量。紮實推進海南共青團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和新媒體中心的深度建設,加快推進省內各高校青年之聲網宣工作站建設。加強網路輿情分析和引導,加強大學生網評隊伍建設,切實提高網路正面宣傳的效果和影響力。繼續推進各類數位化、網路化文化產品賽事活動,培育引領思想文化發展和弘揚社會正能量的海南特色思想文化品牌活動。在青年群體中廣泛開展網路素養教育,組建一批青年網路文明志願者隊伍,開展網路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深入推進青年網路文明志願行動。
(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團省委;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青年教育
發展目標:青年受教育權利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逐步實現,教育公平程度明顯提升。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5年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以上。
發展措施:提高學校育人質量。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教育貫徹到學校教育全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全省教育質量巡查,促進辦學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探索發揮高校共青團在“第二課堂”中的主導作用,深入落實“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豐富學生創新實踐平台,全力辦好“挑戰杯”“創青春”等創新創業大賽,支持培育學生科技創新社團,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將中國小共青團、少先隊工作納入教育督導。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職業院校教育結構,推動職業院校加快發展。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師評價管理體系改革。深化拓展文明校園、綠色校園創建活動,建設海洋、生態、民族文化等特色校園,推進“一校一品”特色校園文化建設。鼓勵省內高校加強青年學研究,結合我省青年特點開展專項研究,形成極具我省青年發展特點的研究成果。
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保障教育投入,確保公共教育資源投入向省內黎苗族邊遠貧困地區傾斜。繼續實施中職教育全部免除學費工程,重點解決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難問題,完善省內各困難青年群體幫扶機制,建立健全全省資助體系,基本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紮實推進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畫,進一步落實海南希望工程精準幫扶計畫。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要求,合理確定入學條件,確保符合條件的應入盡入。推進融合教育,依法保障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殘疾青少年就近就便隨班就讀。
提升社會實踐育人成效。引領青年全面參與海南建設,深入開展“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實踐中勇當先鋒、做好表率”專題活動,開展促進青年創業就業、志願服務、培育青年社會組織、擴大青年對外交往等工作和活動。完善扶持政策,保障經費投入,加強青年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鼓勵機關、軍隊、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為有組織的青年社會實踐提供幫助和便利。深入開展科普教育和民眾性科技創新活動,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科普知識進校園系列活動,健全創新創業項目孵化服務體系,重點打造科技型青年創業創新孵化基地。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和“優秀大學生西部基層建功計畫”活動。拓展博鰲亞洲論壇、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等平台效應,鼓勵青年加強自身專業素養和實踐水平,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程中貢獻力量。促進志願服務常態化,加強海南省志願服務聯合會和海南省志願服務發展基金會建設,加大人力、財力支持,進一步加強青年志願服務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督導,打造“志願之島”志願服務品牌。推進海南青年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套用到青年入學、就業、創業等領域,引導青年踐行誠信理念。
最佳化青年學習環境。強化親職教育的基礎作用,實施親職教育品牌計畫,聯合學校、社區開展親職教育實踐培訓,努力實現親職教育科學化。深入推進繼續教育,通過開放大學、線上學習、在校學習等多種方式,促進高校繼續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推進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繼續教育教學模式改革,鼓勵海南各大高校辦好繼續教育,廣泛開展信息化、開放化教育,搭建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立交橋”。保障青年社會教育投入,建立多渠道籌措資金投入機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青年社會教育領域,創造條件吸引社會力量協同育人,統籌協調文化、網路、影視等資源,實現對青年教育空間的全覆蓋。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線上教育和遠程教育,加快探索數字教育資源服務供給模式,構建開放靈活的終身教育培訓體系。
加強青年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人才強省戰略,貫徹落實“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畫。實施青年英才開發計畫,加大海南高校優勢特色學科建設,推動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在有條件的院、所、室建設一批國家青年英才培養基地。統籌推進各領域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對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加大教育、科技和其他各類人才工程項目對青年人才的培養支持力度,在相關重大人才工程項目中設立青年專項。加強青年幹部隊伍建設,重視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把青年幹部儲備和使用納入幹部隊伍建設大局謀劃,搭建青年幹部成長平台。改革完善青年人才管理體制,創新青年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機制。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鼓勵青年人才創新創造。鼓勵和支持青年人才參與戰略前沿領域研究,著力培養一批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堅持自主培養開發與海外引進並舉,用好本地優秀人才,吸引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和技能型實用人才。
(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團省委;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青年健康
發展目標:持續提升青年身體健康水平,青年體質達標率不低於90%;引領青年積極投身健康海南建設,建立健全青年心理健康輔導和服務體系,有效降低青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青年心理健康輔導和服務水平得到較大提升。
發展措施:提升青年體質健康水平。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嚴格執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完善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發揮體育考核評價體系的導向作用,全面提升在校青年的體質達標率。組織青年廣泛參與全民健身運動,開展青年學生課外體育鍛鍊活動。實施全民健身計畫,動員社會力量,通過志願服務、慈善捐助等形式為青年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服務。在城鄉社區建設更多適應青年特點的體育設施和場所,配備充足的體育器材。因地制宜加大游泳、沙灘排球、籃球、足球、羽毛球、竹竿舞等民眾性體育活動和特色項目的推廣普及,鼓勵和支持青年體育類社會組織發展。注重各類青年群體的健康,服務好殘疾青年的專業康復,落實器材、場所等配套設施。全面開展青年健康監測、職業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大幅度降低在職青年職業病發生率。
加強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加強對青年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促進青年身心和諧發展,指導青年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鼓勵和指導各類媒體宣傳青年心理健康知識。支持各級各類青年專業心理輔導機構和社會組織建設,大力培養青年心理輔導專業人才。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學和職業學校儘量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設定心理健康輔導室,高校按不低於1:4000的比例配備從事青年大學生心理輔導與諮詢服務的專業教師。做好青年心理健康問題成因的研究分析,構建和完善青年心理問題高危人群預警及干預機制,採取有效措施解決或緩解青年在學業、職業、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困惑與壓力。加強對不同青年群體社會心態和群體情緒的研究、管控和疏導,引導青年形成合理預期,主動防範和化解群體性社會風險。
加強青年健康促進工作。強化健康知識宣傳,編撰和出版有關生命教育的讀物,加強健康教育,引導青年尊重生命、熱愛生活。廣泛有效開展“禁菸、禁毒、防艾”工作,開展禁菸宣傳,讓青年成為支持禁菸、自覺禁菸的主體人群;完善愛滋病防治工作機制,推廣有效的干預措施,切實降低發生率;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加強娛樂場所監管,為青年營造健康生活環境。定期組織青年參與公共場所安全演練,開展災害逃生、傷害自護、防恐自救、互助互救等體驗教育,增強青年在應對突發性事件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大力提升青年交通安全意識和技能。強化對娛樂場所的監管,嚴厲打擊吸毒販毒、賣淫嫖娼等違法犯罪行為。
(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團省委;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青年婚戀
發展目標:青年婚戀觀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青年的相關法定權利得到更好保障。
發展措施:加強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和引導。通過學校教育、社會輿論、政策導向等方式,引導青年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與家庭觀。將婚戀教育納入高校教育體系,強化青年對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反對功利型、過於物質的婚戀觀。發揮大眾傳媒的社會影響力,廣泛傳播正面的婚戀觀念,鮮明抵制負面的婚戀觀念,形成積極健康的輿論導向。倡導結婚登記頒證、集體婚禮等文明節儉的婚慶禮儀。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念,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傳承優良家教家風,培育家庭文明。加強青年敬老、養老、助老道德建設,大力弘揚孝敬老人的傳統美德。
完善青年婚戀交友服務體系。切實服務青年婚戀交友,重點做好大齡未婚青年等群體的婚姻服務工作。打造一批誠信度較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台,規範和完善12355青少年服務平台、“青年之聲•海南”等互動社交平台,加強廣播電視、微博、微信、“海青緣”等媒體婚戀交友節目的管理,為適齡青年特別是大齡未婚青年群體婚戀交友提供信息化服務。開展一系列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動,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的作用,為青年婚戀交友提供可靠、便利的線下交友平台。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以微信、QQ等交友軟體從事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
大力弘揚文明婚育風尚。家庭、學校、社會應廣泛開展“婚育文明、性別平等;計畫生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為核心的婚育文化教育。在青年中加強對國家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的宣傳教育,堅持男女平等,堅決抵制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行為。積極開展青年性健康教育和優生優育宣傳教育,加大對性知識的普及力度,在有條件的學校推廣性健康課程,加強專兼職性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預防和減少不當性行為對青年造成的傷害,大幅度降低意外妊娠發生率。做好適齡青年的婚育輔導、婚戀諮詢、婚姻調解等工作,加大適齡青年婚前檢查、孕前檢查和產前檢查的普及力度。
保障青年在婚姻和生育方面的法定權益。全面落實女性青年在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將用人單位保障女性青年在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享有法定權益作為勞動專項執法檢查重要內容,督促用人單位自覺維護女性青年在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嚴厲查處就業性別歧視、違反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等違法行為。
(牽頭單位: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醫療保障局、團省委;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青年就業創業
發展目標:青年就業比較充分,高校畢業生就業保持在較高水平;青年就業權利保障更加完善,青年的薪資待遇、勞動保護、社會保險等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青年創業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創業活力明顯提升。
發展措施:完善青年就業創業政策體系。圍繞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戰略,扶持發展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人力資源服務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小微企業,吸納青年就業。完善就業政策與財稅、金融、產業、貿易、投資等政策的良性互動機制。發揮公共財政促進青年就業作用,完善落實財政金融扶持政策,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指導青年與企業簽訂勞動契約,依法參加職工社會保險,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企業吸納就業扶持政策。加強就業統計工作,健全青年就業統計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青年就業創業配套政策及法規規章。
加強青年就業創業服務。推進青年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為青年提供職業指導、崗位推介、就業幫扶等多元化服務。實施青年就業見習計畫,加強就業實習見習基地建設。加強青年職業培訓,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積極開展以服務高新產業、現代服務業、旅遊業為主要內容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工作,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渠道,統籌推進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計畫、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等基層服務項目的實施,為畢業生提供職業指導、就業信息、就業見習、就業幫扶等服務。開展進城務工青年就業指導和就業技能、勞動保護、安全生產等培訓,兼顧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等新知識新技能培訓,為有創業意願的進城務工青年提供創業培訓。開展青年重點群體職業培訓,提高貧困家庭子女、青年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青年軍人和殘疾青年等勞動者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力度,按規定提供培訓補貼,對農村貧困家庭學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員給予生活補貼。全面落實創業扶持政策,進一步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積極推進綜合審批體制機制改革。
推動青年投身創業實踐。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引導青年積極投身海南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的實踐,紮實開展創新創業。加強青年創業金融服務,鼓勵各地開展創業擔保貸款業務,建立創業擔保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和激勵機制,符合條件的青年可按規定申請。政府支持青年創業平台和孵化基地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創新創業公共平台建設,在場所用地、基本設備設施、公共管理服務等方面給予扶持。搭建青年創業信息公共服務網路,辦好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展交會、博覽會等創業品牌活動。培育服務青年創業的社會組織,建設專業化的服務隊伍和服務實體。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畫,建立健全教學與實踐相融合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調動科研人員創業積極性,出台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離崗創業政策,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扶持大中專畢業生紮根農村創新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深入實施農村青年創業致富“領頭雁”培養計畫,支持青年返鄉創業。出台網際網路創新創業政策,實施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加強對留學回國創業青年的服務,幫助他們了解國內信息、熟悉創業環境、交流創業經驗、獲得政策扶持。激發青年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推動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體制機制和社會環境。
完善青年就業權益保障。完善青年就業、勞動保障權益保護機制,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訴訟、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工作力度。將維護青年合法權益納入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範圍,積極促進青年公平就業。做好青年公平就業約談工作,及時發現和制止侵權行為。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規範招人用人制度,營造公平就業環境。完善失業保險、社會救助與就業的聯動機制。
(牽頭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團省委;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九)青年文化
發展目標:更好引導青年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青年文化活動更加豐富,文化精品不斷增多,傳播能力大幅提升,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服務設施、機構和體制更加健全。青年對提升國家和海南文化軟實力貢獻率顯著提高。
發展措施:加強海南特色文化精品創作生產。開展各種節日節慶活動,進一步發揮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海南省藝術節、海南書香節等重大文化活動的引導作用。鼓勵文化機構、文藝工作者尤其是青年人才,深入挖掘海南本土文化核心,創作生產一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海南時代風貌、傳播優秀本土文化和優良傳統的精品力作。加強對青年題材重點選題項目的扶持,鼓勵優秀青年文化人才參與創作,推進海南特區文化、瓊崖紅色文化的研究和出版工作。加強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合作,推動海南本土文化的國際化表達。扶持以數位化生產、網路化傳播為主要特徵的網路動漫、微電影等產業發展。
豐富青年文化活動。推進國內外文化精品來瓊巡演,支持具有海南特色的優秀文化作品在國內外展演,探索創新“網際網路+文化”路徑,實現本土文化產品快速傳播。開展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展示交流,引導青年積極參與海南傳統文化村落遺產保護、海上絲綢之路歷史遺蹟的發掘與保護、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保護與傳承。積極推進海南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注重文化與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充分融合,創建數字書屋、全民閱讀服務場所等數字文化服務平台,推動青年人均年度圖書閱讀量和藝術鑑賞、科普水平逐年提高。加強海南青年與海內外青年人文交流,學習、吸收、借鑑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利用博鰲亞洲論壇等國際舞台,講好中國和海南故事、傳播好中國和海南聲音,不斷提升文化自信。
培育青年文化人才。開展全省宣傳文化領域青年英才等項目,實施青年文化人才培養計畫。注重培養優秀青年文化人才,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最佳化專業設定,培養一批符合海南文化事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等各類引才引智計畫,注重引進海內外優秀青年文化人才。資助有潛力的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課題研究、領銜重點文化項目。加強後備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面向青年文化工作者開展文化創意服務、文化生產實踐、文化經營管理、媒體融合發展、影視文化欣賞等方面培訓,凝聚青年文化人才。
最佳化青年文化環境。充分利用宣傳媒體傳播有利於青年成長的內容,增加青年題材報導內容和播出時間,大力宣傳青年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開展海南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活動,大力宣傳優秀青年代表的先進事跡,傳播社會正能量。不斷完善“青年之聲•海南”平台建設,實現全省各市縣和高校全覆蓋。依託“志願海南”網站,搭建多元平台服務青年成長成才。在報刊和網路重點欄目、電視和院線黃金時段,增加優秀青年文化精品的宣傳內容、頻次,引導青年樹立高尚精神追求、文明生活方式和正確消費觀念。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增強針對青年群體的服務功能。
積極支持青年文化建設。加強文化理論研究,及時掌握青年文化需求、文化觀念、文化潮流的動態變化,引領和指導青年文化實踐。通過政府購買、項目補貼等方式,支持青年藝術團體公益性演出,鼓勵青年文化陣地、文化團體等社會力量承接青年文化服務。充分發揮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和吸引企業和民間資本加大對青年文化事業的投入。鼓勵和支持各類文化單位在“五·四”青年節向青年免費或低收費開展文化活動、提供文化服務。加強青年文化工作者隊伍建設,推動基層普遍建立面向青年群體的文化項目或活動室。
(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團省委;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青年社會融入與社會參與
發展目標:青年更加主動、自信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青年社會參與的渠道和方式進一步豐富和暢通,實現積極有序、理性合法參與。充分發揮共青團、青聯、學聯組織在促進青年社會融入和社會參與中的主導作用。青年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青年志願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不同青年群體相互理解尊重。青年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拓展。
發展措施:健全黨領導下的以共青團為主導的青年組織體系。堅持黨建帶團建,完善黨對共青團組織的領導機制,強化黨對青年工作的統一領導。積極穩妥推進海南共青團改革,著力構建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樑、從嚴治團的工作格局。加強共青團自身建設,鞏固創新基層團組織設定,深化區域化團建,大力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園區和網際網路行業等領域團建,完善青年社會參與的基本組織體系。充分發揮青聯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下廣泛團結各族各界青年的功能,強化共青團在青聯組織中的引領作用,推動青聯組織帶領各族各界青年在大團結大聯合中實現共同發展。加強共青團對學聯組織的指導,推動學聯組織引導學生追求進步、維護學生合法權益。發展培育青年社團,加強對各行各業青年的凝聚和服務。更好聯繫、服務和引導青年社會組織,促進青年有序社會參與。支持共青團、青聯、學聯依法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更好參與青年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青年社會組織立足自身優勢,以合適方式參與政府購買服務。
促進青年更好實現社會融入。充分發揮家庭、學校在青年社會融入中的重要作用,為青年接觸社會、開展社會交往創造更多機會、提供有效指導。鼓勵和支持青年參與社區、交通、旅遊、全民閱讀、陽光助殘、志願扶貧等社會實踐和公益服務,增強社會交往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充分發揮青年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的獨特作用,吸引和帶動青年廣泛參與各類社會服務,不斷培養和提升社會化技能。引導青年正確認識網路空間與現實社會的關係,多到社會實踐中長見識、練本領,防止沉迷網路。要在全社會推動形成鼓勵青年多樣化參與、支持青年個性發展、寬容青年失誤的氛圍,為青年更好融入社會營造良好環境。
引領青年有序參與政治生活和社會公共事務。發揮各級共青團、青聯、學聯組織的作用,組織青年理性參與社會重大決策的討論,鼓勵青年為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言獻策,共商共建共享發展成果。深化“政府部門與農村青年面對面”“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不斷完善青年利益訴求表達機制。支持共青團、青聯代表和帶領青年積極參與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社會有關方面各類協商。探索建立有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青少年事務聯繫機制。鼓勵青年參與城鄉基層民眾自治,推動完善民主懇談、民主議事制度。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依託,積極構建平台,為青年多層次、多方位、多樣性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創造更加充分的條件。推薦符合條件的優秀青年代表擔任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人民調解員等,依法履行相關職責。
鼓勵青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圍繞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激勵青年在各行各業積極創新,拓展工作領域和空間,形成發展新動力。鼓勵青年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引導青年踐行開放發展理念,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組織動員廣大青年積極投身“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主動到貧困地區幹事創業,開展社會扶貧活動。圍繞脫貧攻堅十大工程落實幫扶措施,充分發揮教育和就業創業在青年脫貧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扶志與扶智相結合,促進貧困青年早日脫貧。鼓勵、吸引更多海內外海南籍優秀青年回鄉創業,實施“優秀青年留瓊計畫”,激勵、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來海南就業創業,為促進海南發展貢獻力量。
引導青年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加強對青年社會組織的政治引領,搭建黨委和政府與青年社會組織溝通交流平台,支持青年社會組織依法自主開展社會服務。積極穩妥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工作,完善工作機制,重點支持行為規範、運作有序、公信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青年社會組織參與社會事務,積極發揮重點青年社會組織的示範帶動作用。改善對青年社會組織的監督管理,建立完善民政部門和共青團、青聯等群團組織及有關職能部門協同發揮作用的管理機制。
增進不同青年群體的交流融合。整合各方資源,幫助解決重點、新興領域青年群體的實際困難,增進新生代農民工、青年企業家、青年社會組織骨幹、青年新媒體從業人員、高校青年教師、歸國留學青年等群體的政治認同和社會參與。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主動聯繫新的社會階層青年群體,吸納優秀分子進入組織體系。創造條件推動不同階層、不同領域青年群體進行經常性對話交流,增進理解、認同和包容,舒緩社會壓力,融洽社會關係。
增強港澳台青年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實施港澳台青少年交流計畫,以中華文化為紐帶,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方式,提高交流實效,實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包容差異、消除隔閡、增進認同。積極創造條件,搭建港澳台青年來瓊創新創業平台,為港澳台青年就業創業提供便利服務。幫助港澳台青年形成對“一國兩制”的正確認知、對祖國文化的認同。
搭建青年國際交往平台。拓寬青年參與國際交往的渠道,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交流合作,為青年開展國際交往搭建更廣闊的平台。完善選拔方式、豐富選拔手段,讓更多的青年群體代表參與國際交流。培養推薦青年優秀人才到國際組織任職。加大宣傳力度,提升青年國際交流活動的影響力。廣泛參與世界文明交流對話,讓海南青年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促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播。
(牽頭單位:省委統戰部、省委外辦、團省委、省教育廳、省民政廳;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發展目標:青少年權益維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得到全面貫徹實施,青少年權益保護的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更加健全,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服務平台更加完善,青少年權益得到切實維護,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行為受到有效打擊和遏制。
發展措施:全面貫徹實施有關青少年發展的法律法規。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教育、衛生、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等領域涉及青少年權益的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切實保障青年合法權益。各級法務部門建立監督制約機制,充分發揮對有關青少年發展法律法規貫徹落實的司法監督職能。各級共青團等群團組織要及時了解和研判青年發展狀況,監督涉及青年發展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發揮輿論監督的積極作用,推動建立青年權益狀況輿情監測體系和輿論引導機制。
健全青少年權益維護政策法規和保護機制。根據國家有關青少年發展的法律法規,適時修訂《海南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針對青年權益保障中的突出問題,制定修訂相關地方性法規和政策,築牢保障青少年權益的基礎。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制度和機制,深化“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建立健全基層青少年維權工作機制。健全未成年人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加強監護缺失、受到監護侵害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依法打擊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行為,積極為權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司法保護、法律援助和社會救助。打造和完善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服務平台,發揮共青團、青聯組織代表和反映青年普遍性利益訴求的作用。
依法打擊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行為。嚴厲打擊拐賣、性侵害、遺棄、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探索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權益聯動保障機制,推動落實綜合救助工作,幫助未成年被害人恢復正常生活和學習。完善青少年涉毒問題監測處理機制,組建省、市、縣三級“禁毒志願者聯盟”和禁毒幫教團隊,建好用好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依法懲處涉及青少年的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嚴厲打擊涉校違法犯罪活動,依法打擊各類校園欺詐行為。加強網路領域綜合執法,嚴厲打擊各類涉青少年網路違法犯罪。
(牽頭單位:團省委、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發展目標: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全覆蓋,青少年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不斷增強,成長環境進一步淨化。形成比較完善的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和預防犯罪工作格局,建立針對有嚴重不良行為和涉罪青少年進行教育矯治的有效機制,青少年涉案涉罪數據逐步下降。
發展措施: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注重在全省青少年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形成以課堂教學為主,第二課堂為輔的教育模式,配齊配強兼職法治副校長、法治教育教師、法治輔導員、法治教育志願者等,開設法治教育課程。加強對重點青少年群體的法治宣傳教育,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評價機制,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將傳統媒體渠道與新媒體渠道相結合。繼續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發展壯大青少年普法工作隊伍和志願者隊伍,形成法治宣傳教育長效機制。
淨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加強多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提升環境整治力度,營造安全的校園、社會和網路環境。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整治,依法有效遏制校園欺凌、校園暴力等案(事)件發生。淨化網路空間,推廣綠色上網工具,完善網路文化、網路出版、網路視聽節目審查制度和市場監管,定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整治網路涉毒、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開展經常性監督,設立舉報熱線、成立監督員隊伍,建立監督、舉報和快速受理機制,把不良社會現象消除在萌芽狀態。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進一步完善青少年活動中心、數字圖書館、文化館(站)、適合未成年人的公益性上網服務場所建設,積極推進公益文化設施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
強化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加強青少年群體的排查摸底工作,掌握閒散青少年等重點青少年群體狀況和特徵。在縣級地區全面推開並不斷深化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明確各類群體工作重點,建立覆蓋完整、切實有效、主責清晰、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推進建設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從制度上規範有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進入法制教育中心接受教育矯治的渠道和程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靠技能水平較高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來開展困難幫扶、法治教育、法律援助、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等具體工作,引進志願者及民眾團體等社會力量參加。
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制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出台《海南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完善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體系,切實保障涉罪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的基本合法權益。妥善安置附條件不起訴、適用非監禁刑、特赦的未成年人以及解除收容教養和其他刑滿釋放的青少年。
(牽頭單位: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團省委、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委政法委;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發展目標:社會保障體系充分覆蓋青年急需的保障需求,並在各類青年群體之間逐步實現均等化。
發展措施:強化社會保險對青年保障的基礎性作用。強化醫療、工傷、失業、養老等社會保險的宣傳教育,讓廣大青年更加準確地了解社會保險的性質、價值和保障功能,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社會保險。加強社會保險經辦能力建設,提升社會保險經辦管理和服務水平。
加強對殘疾青年的關心關愛和扶持保障。健全完善殘疾青年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的服務保障政策,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務能力。推動殘疾青年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依法保障殘疾青年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權利。建立和完善政府、家庭、學校、用人單位等共同參與、相互協作的殘疾青年關愛保障體系,鼓勵其他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做好殘疾青年與殘疾兒童、殘疾中老年扶持保障工作的銜接。強化面向殘疾青年的社會工作、志願服務研究和隊伍建設,提高關愛服務品質。建立和完善殘疾青年聯繫平台和渠道,構建良好互動局面。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支持殘疾青年權益維護,培育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青年的社會風尚。
加強青年社會救助工作。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健全個人申報、社會舉報、部門強制報告等救助服務管理機制。加強社區、救助管理站等機構合作,加大對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力度,探索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早期預防干預機制。加強民政、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等部門合作,整合社會資源,結合精準扶貧,為家庭困難的失學、失業青年提供相應幫助。加大臨時救助政策的落實力度,解決困難民眾臨時性生活困難。對接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重視對農村留守未成年人的關愛、引導和保護。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向常住人口全覆蓋,為進城務工青年與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提供生活居住、日間照料、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幫助。
(牽頭單位: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團省委、省殘聯;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重點項目
(十四)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
創新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養黨的堅強後備力量。強化青年學生、團幹部、青年知識分子等青年群體中的骨幹培養,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著力培養一批對黨忠誠、信仰堅定、素質優良、作風過硬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建立重點培養對象信息庫,每年遴選1000名左右進行動態跟蹤培養,發揮青年骨幹力量在各行業各領域的示範帶動作用。(牽頭單位:團省委;參加單位: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
(十五)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工程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青年教育全過程,搭建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文化薰陶等多位一體的育人平台。開展瓊崖革命傳統教育和公民道德宣傳,宣傳先進青年典型。重塑特區精神,開展社會道德實踐,引導青年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誠信互助、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團省委、省教育廳;參加單位:省委網信辦、省民宗委、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文聯)
(十六)青年體質健康提升工程
全面提高青年體質和健康水平。實施青年體育活動促進計畫,統籌校內外資源,以活動、場地、組織建設為重點,建立和完善社會、學校、家庭相結合的聯動機制,推動政府、社會、學校、家庭、企業等協同促進青年體育發展。大力開展陽光體育系列活動和大學生“走下網路、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課外體育鍛鍊活動,使堅持體育鍛鍊成為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時尚。培養青年體育運動愛好,力爭每個青年具備1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完善青年體質健康監測體系,定期抽樣監測並公開發布監測結果,倡導青年形成良好的飲食、用眼和睡眠習慣,控制肥胖、近視、齲齒等常見病發生率。改進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工作,激勵青年學生參與體育鍛鍊。(牽頭單位:省教育廳、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參加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團省委)
(十七)青年創新創業計畫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緊扣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重點領域的需求,不斷健全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堅持創業教育與創新創業就業相結合,搭建和完善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充分發揮青年創新創業導師團作用,多方位推進青年創新創業。積極組織創新創業大賽,鼓勵青年參與“創青春”“挑戰杯”等創新創業大賽,提升青年職業規劃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商務廳、團省委;參加單位:省委組織部、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
(十八)青年文化精品工程
推進文化精品工程建設,走品牌化發展之路,努力培育一批知名文化產品。引導文藝工作者每年創作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涵蓋各文化類別的青年題材文藝精品。制定青年影視作品創新獎勵機制,扶持青年影視精品創作生產,每年謀劃、組織創作2—3部反映青年生活、展示青春風華、健康積極向上的影視作品。大力實施出版精品工程,每年向青少年推薦優秀圖書20本。積極組織數字出版單位參加各類青年文化活動,向青年推介更加豐富優質的網路文學和動漫資源。推動青年深入挖掘本土優質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瓊地文化精品。(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團省委;參加單位:省委網信辦、省文聯)
(十九)青年網路文明發展工程
推動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確保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深入推進“陽光跟帖”行動,引導廣大青年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理性上網,爭當“中國好網民”。發展壯大青年網路文明志願者隊伍,持續廣泛、強有力、有針對性地發出海南青年好聲音。加大對青年新媒體領域社會組織的扶持力度,發掘、吸引、培養理想信念堅定、思想政治可靠、創新意識強的青年網路人才。倡導網路公益活動,使網際網路空間成為青年成長的溫馨家園。(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團省委;參加單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
(二十)百萬海南青年志願者行動
自覺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推進“志願海南”服務平台建設,全面推行青年志願者實名註冊制度,到2025年實現實名註冊的青年志願者總數突破100萬人。構建分層分類志願服務項目庫,擴大基層志願服務組織覆蓋,加強激勵評價、保險保障等機制建設,形成規模宏大、來源廣泛、門類齊全、管理規範的全省青年志願服務隊伍、項目和組織體系,推動青年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便利化開展。深入開展大學生志願服務中西部計畫,建立健全學生志願服務工作體系。深化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專項行動和青年志願者助殘“陽光行動”。積極參與重大賽事和會議的志願服務工作。(牽頭單位:團省委、省委宣傳部;參加單位:省委統戰部、省委外辦、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
(二十一)青春助力海南文明大行動
開展全省社會文明大行動、創建海南文明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引導青年參與文明教育、文明交通、環境治理、文明旅遊、文化惠民、誠信踐諾、志願服務、軍民融合和網路文明等專項行動。深化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豐富創建方式,創新活動內容和載體,引導職業青年立足崗位創優創效,推動崗位文明向社會文明的有效延伸,助力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團省委;參加單位: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二十二)青年民族團結進步促進工程
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託國家對口援建合作工作機制,組織我省青年與內地各族青年開展互訪、聯誼活動,鼓勵不同民族青年之間結對子、互幫互助。開展高校“中華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舉辦圖片、影視展和歌舞活動,宣傳中華民族形成發展歷史,增進中華文化認同,增強各族青年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全省廣大青年中開展民族常識和民族法律法規政策知識教育。(牽頭單位:省民宗委、團省委;參加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財政廳)
(二十三)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工程
拓展和深化與港澳台青年的交往互動,支持他們秉持民族大義、堅定正確方向。進一步擴大我省與港澳青年之間的交流規模,提升交流質量。繼續承接港澳青年實習實踐和交流考察活動,探索與港澳青年組織舉辦青年論壇,組織青少年開展常態化的結對交流和項目合作,促進相互了解。定期組織青少年赴台交流,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牽頭單位:團省委;參加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委政法委、省民宗委、省民政廳)
(二十四)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工程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發展青少年社會事業。積極培育、扶持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加強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到2025年建成不少於2000人的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完善政府、社會與非政府組織的協作機制,形成“團幹部+社工+志願者”的基層工作體系。將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支持範圍,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領域。加強對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指導,提升其專業化服務、規範化管理和社會化運作水平。進一步完善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標準體系和考核評估體系。(牽頭單位: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團省委;參加單位:省委組織部、省委人才發展局、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司法廳)
(二十五)鄉村振興青年人才培養發展工程
培養壯大農村青年人才隊伍,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結合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最佳化拓寬選人育人用人途徑。加強大學生村官選聘工作,引導大中專畢業生紮根服務基層。實施青年農技人才下農村、下基層計畫,引導鼓勵青年科技人才走到田間地頭,為農民傳經送寶。深入推進“青春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組織動員廣大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青年創業致富“領頭雁”培養計畫和萬名中專生培養計畫,大力培養農村實用青年人才,培育青年新型職業農民。健全青年人才“雙培”機制,發揮骨幹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大力培養青年農民黨員,扶持黨員成為青年“領頭雁”。加強駐村工作隊、骨幹黨員、本土人才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團省委、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海南銀保監局;參加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委人才發展局、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四、組織實施
(二十六)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落實各項規劃內容
各市縣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青年工作,關心、支持青年事業發展。縣級以上黨委和政府建立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負責推動本規劃在本地區的落實工作,協調解決規劃落實中的問題,縣級以上團委具體承擔協調、督促職責。在規劃實施中,要積極回應和解決青年關心的問題,多為青年辦實事。各級財政要安排資金,保障青年發展規劃順利實施。(牽頭單位:省財政廳、團省委;參加單位:省委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
(二十七)發揮共青團作用,形成促進青年成長的主導力量
各級團委要按照《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和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自身改革,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民眾性,始終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切實代表和維護青年發展權益。加強陣地建設,打造好促進青年成長的各類平台,推動青年發展措施落地見效。同時,要引導青年識大體、顧大局,依法理性表達訴求,自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牽頭單位:團省委;參加單位: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二十八)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規劃實施的良好社會環境
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於青年工作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方針政策,宣傳關心青年就是關心未來的理念,宣傳青年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青年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形成推動本規劃實施的強大合力。(牽頭單位:省委宣傳部、團省委;參加單位: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
(二十九)加強監測評估,及時制定和調整青年發展政策措施
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年度監測、中期評估和終期評估,及時制定和調整促進青年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本規劃落地落實。規範和完善與青年發展有關的統計指標體系,收集、整理、分析相關數據和信息,建立和完善省、市縣青年發展監測資料庫。(牽頭單位:團省委;參加單位:省財政廳、省統計局)
本規劃所指的青年,年齡範圍是14—35周歲(規劃中涉及婚姻、就業、未成年人保護等領域時,年齡界限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