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猴獼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海南猴獼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海南猴獼嶺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東方市境內,與昌江樂東交界。

保護區於2004年7月23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護級別為省級,是一個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為主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南猴獼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海南東方市境內
  • 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2215.33公頃
  • 景點級別:省級自然保護區
  • 設立時間:2004年
建立,地理環境,位置,氣候,土壤,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保護對象,植物,動物,價值,旅遊開發,

建立

2004年7月,海南省政府批准建立猴獼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海南猴獼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地處海南省東方市境內,與昌江樂東交界。保護區北部有海南壩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南部有海南佳西自然保護區,南部有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北部是海南大廣壩水庫

氣候

猴獼嶺自然保護區年平均降雨量為1490mm,年均氣溫為24.6℃。

土壤

保護區內出露的岩性98%為沉積岩地層有志留系至二疊系,受到上述岩性以及氣候、海拔和地理位置等綜合條件的影響,土壤類型有磚紅壤赤紅壤和山地黃壤三種。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該區共有本區共有維管束植物180科、722屬、1389種(含變種亞種及變型),其中蕨類植物24科、44屬、84種,野生種子植物156科、678屬、1305種(含變種亞種及變型)。

動物資源

陸棲脊椎動物有陸棲脊椎動物有30目75科260種。動物中有海南島特有種7種、特有亞種59種,分別占海南島特有種和特有亞種的30.4%和63.4%。魚類3目8科17屬18種。昆蟲有15目90科285屬362種。有國家I級保護物種圓鼻巨蜥海南山鷓鴣孔雀雉蟒蛇等4種,有猴獼、穿山甲、黑熊、海南水鹿等國家II級重點保護物種39種。

保護對象

植物

《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第一批)》的保護植物Ⅰ級1種,Ⅱ級14種,另有《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紅皮書》植物19種。青梅在猴獼嶺分布非常集中,是其熱帶常綠季雨林的建群種,特別是在玉龍山至江邊大嶺、耳吉嶺一帶,保存著大片單優青梅群落,主要為中幼年林,最高達25米,胸徑30cm,這在海南十分的罕見。
海南猴獼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動物

國家I級保護物種海南坡鹿圓鼻巨蜥海南山鷓鴣、孔雀雉、蟒蛇等5種,特別是自2003年7月在該區野外放養坡鹿294頭起,已發展到400多頭績。有獼猴、穿山甲、黑熊、海南水鹿等國家II級重點保護物種39種。有39種列入CITES公約(附錄I 1種、附錄II 29種、附錄III 9種);49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價值

海南猴獼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維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海南猴獼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猴獼嶺是海南第三大嶺,其主峰海拔1655米,西面是我國對外開放最早的八大港口之一的八所港。猴獼嶺原始森林面積共36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積240平方公里,林區內的熱帶林多達600多種,囊括海南所有的珍貴樹種。這裡山嶺連綿起伏,瀑布溝谷、險峰奇洞隨處可見。中央民族學院教授王恆傑1992年3在其中的一個名叫“獼猴仙洞”附近發現了史前人類文化余址,證實古代黎族先民居住過。

旅遊開發

1995年總投資23億元的國家重點工程竣工,為這裡的旅遊開發創造了條件。
海南猴獼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4年~2010年分期建設登山野營、森林探險、大壩夜巡(車、船)、快艇環湖、潛水探險、湖灣垂釣、岩洞探幽、果園觀光、別墅修仙、氣功養生、食療保健、黎苗風情、三月三狂歡、昌化漂流、龍舟競渡等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