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文化遺產》是2016年9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市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浦東文化遺產
- 作者:上海市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80392
《浦東文化遺產》是2016年9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市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
上海絨繡,上海市浦東新區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絨繡又叫“絨線繡”或“毛絨繡花”,是用彩色羊毛絨線在特製網眼麻布上進行刺繡的一種手工技藝。它起源於西歐,19世紀末傳入中國,20世紀初傳入上海。上海絨繡引進之初的...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浦東說書項目保護單位上海市浦東新區北蔡鎮文化服務中心評估合 格。代表人物 石耀亮,1926年生,浙江平湖縣全塘鄉秀明橋人。石耀亮曾在綢緞店當學徒,後拜師於民間...
《浦東文化遺產》是2016年9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市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內容簡介 內容包括對上海市浦東新區區域內所有掛牌的文物保護單位的文字及圖片介紹,包括guo家級、市級、區級、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四個級別,...
鑼鼓書這個上海市最古老的民間曲藝之一,已徘徊在瀕臨失傳的邊緣。2004年4月,南匯鑼鼓書被國家文化部列為上海國家級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文化工程項目,在國務院日前批准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南匯鑼鼓書又榜上有名。
琵琶藝術(浦東派),上海市南匯區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浦東派琵琶藝術是上海市南匯區幾代琵琶高手吸取前人演奏精髓而創造的一種琵琶演奏藝術流派,其始祖為清代乾隆年間南匯縣惠南鎮的鞠士林。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浦東派的...
龍舞(浦東繞龍燈),上海市浦東新區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繞龍燈”是舊時上海浦東民眾對舞龍活動的俗稱,多出現在節日喜慶和求雨、禳災、酬神、祈平安等民間祭祀活動中。明清時期,浦東地區的舞龍活動盛行,傳統...
浦東宣卷是2014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戲劇。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市浦東新區周浦鎮文化服務中心獲得“浦東宣卷”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
、《唐鎮風情》、《唐鎮春暉》等書的編寫,是“上海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叢書”《錢萬隆醬油釀造技藝》的主要撰稿者。受母親張彩華的影響,從小能唱山歌,與當地的許多唱山歌能手都有交往。對“浦東山歌”有些專門的研究。
以浦東山歌為代表的東鄉民歌,是上海地區特有的海派民歌之一,是吳歌流播地區的重要一脈。 浦東山歌,是勞動人民文化娛樂、訴說心聲、鼓舞熱情的一種載體。其音樂以五聲音階為主,大多以商調式、徵調式為主,以及旋律高起低落的“宮、角...
《浦東繞龍燈》是2018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本書稿就是對“浦東繞龍燈”的全面介紹。內容簡介 本書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叢書”中的一種。舞龍是一種集戲曲、武術、舞蹈、民族...
上海市浦東新區民眾文化藝術館 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市浦東新區民眾文化藝術館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傳統音樂“琵琶藝術(浦東派)”和曲藝“鑼鼓書”項目的保護單位。
《浦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是2018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浦東地區的人文歷史源頭,至少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在這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該地區的經濟、文化經歷了許多變化,同時也幾點了豐富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馬橋手獅舞源於獅子燈,是上海市的傳統民俗舞蹈之一。當地元宵燈會時人們愛提燈行街,而鎮上街道狹窄,觀者擁擠,提燈人便用竹竿撐起獅子燈,以利炫耀,手舞足蹈,以示歡樂,成為別出心裁的民間舞蹈。簡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印象浦東 《印象浦東》是融合多個浦東的國家級、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沉浸式快閃秀。2023年2月5日,融合多個浦東的國家級、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沉浸式快閃秀《印象浦東》在上海最大的民眾藝術館——浦東新區民眾藝術館首演。
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平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民眾文化藝術館、上海市浦東新區電影發行放映管理站)獲得“浦東派”保護單位資格。
川沙山歌,俗稱浦東老山歌。它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地區廣大勞動人民創作的口頭文學作品。2013年列入第四批浦東新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川沙山歌始於人群聚居的南宋乾淳年間,迄今有800多年的歷史。那時,先民們在這方熱土上首先開發煮...
除了對古城牆的修復外,目前浦東新區有關部門正在編制《川沙歷史風貌保護區》的規劃。據浦東新區川沙功能區域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該《規劃》將整個歷史風貌區的一大批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修復,如將對古城牆、護城河進行修繕、合理開發利用等。
由上海川沙新鎮政府籌辦,浦東工商聯會員企業——川沙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出資興建的川沙營造館於開館,這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川沙由民營企業打造的首個文化遺產紀念館。參觀信息 據悉,川沙營造館由展廳和公共空間兩部分組成,通過“一把泥刀走...
作為浦東農家灶頭畫的傳人,孫友祥的灶花手藝遠近聞名。儘管年事已高,還是經常被村民邀請作畫。十多年來,孫友祥畫過的灶頭已有200多隻了。孫老先生說,浦東灶頭畫已被列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後還要在內容形式上不斷創新,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