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山歌

川沙山歌,俗稱浦東老山歌。它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地區廣大勞動人民創作的口頭文學作品。

2013年列入第四批浦東新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川沙山歌始於人群聚居的南宋乾淳年間,迄今有800多年的歷史。那時,先民們在這方熱土上首先開發煮鹽,故有“灶”“團”和“運鹽河”等老地方。後發展漁、牧、耕、織與小手工業,成為農耕社會。人們為了表達自己的勞動情緒和思想感悟,無論在農田耕作、田園勞動或場頭、庭院小憩,甚至在行進途中都會不時地創作或吟誦各自喜愛的歌謠,他(她)們用自己的語言隨口編唱的各種歌搖,大多是從四句頭山歌發展起來。有的是幾十句、數十句乃至上百句,都是有聲有調,有一定韻律。有的表露自己的情趣,反映自己的意志和願望,有的嚮往農業豐收和美好的生活,也有對某些社會現象的訴說、感嘆,甚至不滿,更多的是代表著勞動人民之間的和諧和情愛,因此代代相傳。
其時,由於無文字記錄(查無較早的歷史資料)。後由一些塾師或鄉村“秀才”把它收集起來,在傳唱過程中進行加工修飾,成為優秀作品。因此,它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又有一說,川沙山歌起於明代,盛於清代,民國時期有所發展,很多作品見於民國《川沙縣誌》。解放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上級有關部門多次派人下鄉釆風,獲得很大成績。上世紀50年代中期,川沙縣文化館編印《川沙民歌》小冊子,並組織文藝骨幹參加江蘇省松江專區的民眾文藝匯演,有的山歌還上牆、上路牌進行宣傳,有的在民眾集會上表演,受到民眾的歡迎。60年代初,浦東、川沙兩縣合併,上海音樂家協會也派人前來釆風,與川沙縣文化館合作,編印了《川沙民歌選》(油印本)。有些歌謠經廖一鳴(上海音校教師)、陳金源(縣館音樂幹部)等整理成歌曲,並組織歌隊在上海群文舞台上演唱。然因“文革”,民間歌謠的釆集、演唱活動長時期處於停頓狀態。直至80年代中期,對民間文字進行全面普查,搶救了大量的作品,全縣有24個鄉參與,編印了縣、鄉級的集成卷本。
進入21世紀,原川沙縣文化館的人員為搶救即將瀕危的川沙山歌,又搭起平台,編印了《一把芝麻——浦東老山歌選集》(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恢復歌隊演唱了幾首川沙民歌,但仍未形成保護、傳承機制。現由川沙新鎮決定將此“非遺”項目,自2013年列入川沙文化建設的傳承、保護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