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抗日根據地

浙西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蘇浙皖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錢塘江、富春江以西與以北地區,北靠蘇南,西連皖南,以天目山為依託,京杭國道橫貫全境,包括郎(溪)廣(德)長(興)、天(目山)北、天(目山)東、杭嘉湖4個地區,是中國人民軍隊大舉躍進東南和解放京滬杭的戰略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西抗日根據地
  • 地理位置浙江省西部
建制沿革,下屬機構,

建制沿革

浙西抗日根據地是按照中共中央關於發展東南的戰略部署,由新四軍第一師南下浙西後,匯合新四軍第十六旅,在浙西中共地方組織和人民民眾長期艱苦鬥爭的基礎上,逐步開闢而成的。
早在抗日戰爭初期,浙西人民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動,中共領導和影響下的抗日游擊隊活躍在浙西敵後。1943年9月,日軍發動蘇浙皖邊戰役,浙西大片土地重新失陷。為了收復失地,擴大解放區,新四軍第十六旅挺進蘇浙皖邊,收復了浙西廣大農村,開闢了以長興為中心的郎廣長抗日根據地
1944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發展東南的戰略決策。為實施這個戰略決策,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先後派粟裕葉飛率新四軍第一師主力渡江南下浙西。1945年1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在長興成立新四軍蘇浙軍區,粟裕任司令員(葉飛南下後任副司令員),統一指揮浙西、蘇南和浙東的部隊,下轄4個縱隊。同年5月,成立浙西區黨委,金明任書記,同時成立浙西行政公署,建立了以天目山為中心的浙西抗日根據地。蘇浙軍區成立後,積極開展對敵作戰,在對日反攻中,軍區主力和地方武裝作戰100餘次,解放縣城10座,拔除據點100餘個,斃傷俘日偽軍1萬多人,民族革命武裝發展到5萬餘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蘇浙軍區除留少數武裝堅持原地鬥爭外,軍區主力、地方武裝及黨政幹部分批撤至長江以北地區。

下屬機構

浙西區下轄天(目山)北地委、天(目山)東地委和杭嘉湖工委。天北地委轄孝豐安吉吳興、武德和廣南5個縣委,駐地孝豐。天東地委轄於潛臨安餘杭富陽等地,駐地臨安,後移至孝豐。杭嘉湖工委不轄縣委,主要負責吳興、德清公路以東敵後地區的開闢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