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早白堊世植物群》是199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正堯。
基本介紹
- 書名:浙江早白堊世植物群
- 作者:曹正堯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7030070372
- 一、緒言
- 二、浙江早白堊世地層的劃分與主要化石產地
- 三、植物群組成、特徵與組合
- 四、國內外相關植物群對比
- 五、植物群的時代
- 六、中國早白堊世植物地理分區與古氣候
- 七、植物化石系統描述
- 參考文獻
- 拉漢屬種索引
- 英文摘要
- 圖版說明
《浙江早白堊世植物群》是199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正堯。
《浙江早白堊世植物群》是199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正堯。圖書目錄一、緒言二、浙江早白堊世地層的劃分與主要化石產地三、植物群組成、特徵與組合四、國內外相關植物群對比五、植物群的時代六、中國早白堊世植物地理分區...
據悉,《浙江天台晚白堊世盆地與恐龍化石研究》是浙江省在恐龍蛋、骨化石研究領域取得的最為全面、系統的研究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天台博物館 內藏有上千件(枚)恐龍蛋、骨化石,是全國最大的恐龍蛋、骨化石收藏基地之一。20多年間,大量恐龍蛋、骨化石出土,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 天台盆地發現晚白堊世地層...
浙江石門洞國家森林公園地質構造屬於華南地槽褶皺系,浙東華夏褶皺帶的寧波—泰順坳陷。按其發育特徵為南北向構造帶中的巍山—青田—營前斷裂帶,形成於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森林公園內分布著巨厚的侏羅—白堊系陸相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系及其相當的深成岩。出露的火山岩以酸性流紋岩與凝灰岩為主。地貌 浙江石門...
建立了苔蘚植物化石新屬種,證明化石苔類穩定碳同位素組成是一種全新的古大氣CO2濃度生物指標。研究了我國北方早白堊世古植物與古氣候。本項目在新生代植物化石和古氣候變化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極大地豐富了我國新生代植物群的研究內容,尤其在植物化石微細構造方面已達高水平。研究成果發表系列論文40篇,其中SCI檢索論文26...
中生代許多盛行和占優勢的門類,如裸子植物、爬行動物、菊石和箭石等,後期相繼衰落或絕滅,新興的被子植物、鳥類、哺乳動物及腹足類、雙殼類等有所發展,預示著新的生物演化階段新生代的來臨。脊椎動物中的爬行類從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達到極盛,代表有霸王龍、暴龍、翼龍、青島龍等,隨後走向衰落。海洋無脊椎動物中...
浙江雙峰國家森林公園區域構造屬於南台塊浙閔隆起帶東南沿海斷裂褶皺區、百步一榧坑新華夏系構造帶。出露地層為侏羅繫上統熔結凝灰岩,上第三系橄欖玄武扮岩,並有晚侏羅世、晚白堊世、晚第三紀和燕山晚期火山岩侵入。第四全新統松鬆散堆積有沖洪積砂卵(礫)石層、殘坡積壤土、黏土夾塊(碎)石。浙江雙峰國家...
中生代植物區系(Mesozoic flora)包括三疊紀植物群、侏羅紀植物群、白堊紀植物群。從晚三疊世到早白堊世,蘇鐵目和本內蘇鐵目最為繁盛,廣布全球;銀杏綱和真蕨綱的薄囊蕨也很繁盛;種子蕨綱(除開通目發育於整箇中生代外)多繁榮於三疊紀。松柏綱在侏羅紀和白堊紀為數較多,到晚白堊世出現大量現代的屬。被子植物...
火山碎屑岩分布在黃興島的北部、西福山及石柱山等島上,岩性主要是早白堊世的品屑凝灰岩。花崗岩主要出露在廟子湖、青浜、黃興等島上,是東極島主要的岩石類型。東極島自大長塗山以東至東福山、兩兄弟嶼(外甩)排列形狀象條長街,並介於岱巨洋、黃大洋中間,是岱巨洋、黃大洋的分界線。氣候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樹皮皺裂,灰白色,是具有一億年以上歷史的古老被子植物。在日本、法國的中生代白堊紀地層中發現有這種植物的化石。在第四紀冰川期後該屬植物殘存有兩種,一種在北美,稱“北美鵝掌楸”;另一種就在中國及越南北部,生長在濕潤山地闊葉林中。我國陝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西,以及雲貴川等省為其主要分布...
保護區總面積11252公頃,由面積4482公頃的龍塘山森林生態系統區域、面積5690公頃的千頃塘野生梅花鹿區域、面積1080公頃的順溪塢珍稀植物區域三大塊組成,其中國有林面積2971公頃,集體林8281公頃;森林覆蓋率91%(建區前85%)。獲得榮譽 保護區在2002年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全國自然保護區先進集體”、2007年被浙江省森林...
白堊紀時期,大陸被海洋分開,地球變得溫暖、乾旱。白堊紀,是最大的恐龍出現時期,許多新的恐龍種類開始出現,恐龍仍然統治著陸地,翼龍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統治著淺海。最早的蛇類、蛾、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也出現了。被子植物也出現於此時期。簡介 白堊紀是在1822年由比利時地質學家Jean d'Omal...
蘇鐵綱 晚石炭世至現代,中生代盛。科達綱 晚泥盆世至早三疊紀。銀杏綱 二疊紀至現代,中生代盛。松柏綱 晚石炭世至現代,中生代盛。買麻藤綱 第四紀至現代。開通目 被子植物門 早白堊世晚期至現代。古植物研究 對古植物進行整體研究和重建已成為現代古植物學的一個首要任務,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在比較充分的基礎上來...
早期被子植物 早期被子植物通常指晚白堊世賽諾曼期(距今約0.94億年)前的化石被子植物;特徵較原始,與現生被子植物有較大區別。
早白堊世的浙江地區受亞熱帶氣候條件控制,且處於相對半乾旱的古氣候環境。物種分類 短木屬是中生代常見的一種松柏類木化石,與已滅絕的掌鱗杉科植物具有系統學親緣關係。周氏短木的發現豐富了對浙江早白堊世植被組成和古氣候特徵的認知,也為揭示浙江白堊紀的恐龍生存環境提供了重要證據。
銀杏綱(拉丁文:Ginkgopsida)是裸子植物門下的一個綱,銀杏類植物的統稱,銀杏綱在地質歷史上出現於晚石炭世,在侏羅紀和早白堊世達到極盛,廣布於歐亞北美大陸的溫帶地區,第四紀冰期後,該綱植物在中歐、北美等地全部絕滅,現該綱僅存1種是銀杏(Ginkgo biloba Linn),僅分布於中國浙江省天目山。是一種典型的...
cm,寬約 1.5 mm。葉小 鱗片狀,螺旋形覆瓦狀排列,正面呈三角形,頂端尖且向內彎曲,除基部下延外,其餘部分和 枝分離,與枝成較大的角度,質厚,背面凸起,表面具向頂端收聚的縱紋,腹面可能微凹,葉 短而寬長度不超過 2 mm。表皮構造不明(曹正堯1999)。時代產地 浙江臨安,館頭組;早白堊世。
爪形堅葉杉 爪形堅葉杉是一種杉科堅葉杉屬植物。形態特徵 營養小枝頂部。末級枝斜伸。葉較松螺旋形覆瓦狀排列,自葉基座伸出,與枝成較小的角 度;葉厚,革狀,伸出三角形,鐮刀狀彎曲,基部寬,頂端尖,背面隆起,腹面凹(曹正堯, 1999)。時代產地 浙江文成孔龍,館頭組;早白堊世。
銀杏目(Ginkgoales)是綠色植物亞界,松綱的一目。最早出現於早二疊世,在侏羅紀和早白堊世最為繁盛,廣布於北半球,屬種繁多。到第三紀僅有2種。有些植物學家將銀杏類作為一個獨立的門。 銀杏(Ginkgo biloba)是銀杏目植物的成員。簡介 本目樹種的胚珠完全裸生,受精後也是在裸露中發育成種子,雄精細胞有...
線形,以 45° 左右自同等組的末二級分出, 呈互生狀,伸展在一個平面上。葉較大,緊貼在枝上,互動 對生,六邊形,頂端呈寬角。高 3~3.5 mm,寬 1.8~2.2 mm, 表面具縱細紋。表皮構造不明(曹正堯,1999)。時代產地 浙江壽昌勞村,勞村組;青田外半坑, 磨石山組 C 段;早白堊世。
進入早白堊世,氣溫開始降低,此一時期錐葉蕨仍存在於某些地區,並出現了一些新種。 南方植物地理區只在浙江發現 。 北方植物地理區到晚白惡世早期中國黑龍江嫩江組仍有發現。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國境內,早白堊世的錐葉蕨主要分布於東北地區和內蒙古。影響分布的因素 錐葉蕨的出現、發育和衰亡受到內外因素的綜合支配,...
銀杏目(Ginkgopsida)是裸子植物門、銀杏綱的一目。最早出現於早二疊世,在侏羅紀和早白堊世最為繁盛,廣布於北半球,屬種繁多。到第三紀僅有2種。有些植物學家將銀杏類作為一個獨立的門,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稀有植物。世界上只有我國浙江西天目山、四川核湖北交界處的神農架地區以及河南和安徽鄰接的大別山,尚殘存...
時代產地:浙江壽昌東村白水嶺,建德群; 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 瘦直克魯克蕨 形態描述:蕨葉三次羽狀分裂,中軸粗而圓,木質。二級羽片,羽片和小羽片均互生。羽片披針形或三角形,長1~3 cm,寬 0.6~1.2 cm。小羽片櫛羊齒型,狹長,頂端鈍尖或圓,全緣或羽片基部小羽片有時呈波形邊緣。上表面凸起,葉脈...
戴雲山脈以大面積出露晚侏羅世—早白堊世陸相火山岩為特徵。沉積岩和變質岩形成各種各樣的地貌景觀,其中較為特殊的是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發育於上石岩統船山組和下二疊統棲霞組石灰岩地層中,斷斷續續分布於富屯溪以南戴雲山脈和武夷山脈之間,在福建省北自將樂,經明溪、寧化、永安直至龍巖、上杭和...
當被子植物於早白堊世晚期迅速崛起時,銀杏類像其它裸子植物一樣也急劇衰落。晚白堊世後除個別發現外,銀杏科以外的銀杏類植物已基本絕跡。晚白堊世和古近紀,銀杏(主要為銀杏屬Ginkgo和似銀杏屬Ginkgoites)在歐亞大陸和北美高緯度地區呈環北極分布,漸新世時由於寒冷氣候不斷向南遷徙,並在此之後不斷衰落。中新世末...
小羽片微退縮。孢子囊群位於葉邊緣,呈蠶形或線形,長 1-2 毫米,寬 0.2 毫米,無囊群蓋,被小羽片邊緣微包卷,孢子極面觀豆形,左右對稱,長 29-32 微米,寬18-24 微米,單縫,縫長達孢子長軸的 1/2,表面具細的網 狀紋飾(鄧勝徽等,1997) 。時代產地 內蒙古扎賚諾爾坳陷,伊敏組;早白堊世。
武義縣,浙江省金華市轄縣,位於浙江省中部,介於北緯28°31'~29°03',東經119°27'~119°58'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總面積1577平方千米。 [12] [21] [29]截至2023年6月,武義縣轄3個街道、8個鎮、7個鄉, [45]縣人民政府駐壺山街道下街128號。截至2023年末,武義縣常住人口46.9萬人,城鎮化率64.3...
植物學史 起源與演化 1.25億年前,被子植物開始分化,並在白堊紀中期快速發展,考古學家在這一時期發現大量被子植物的化石,據報導發現的化石約有40科,其中就有薔薇科。薔薇科起源於早白堊世和晚白堊世的邊界附近,並且其三個亞科在短時間內快速分化。薔薇科的三個亞科分裂後,在晚白堊世早期桃亞科開始分化;在...
當被子植物於早白堊世晚期迅速崛起時,銀杏類像其它裸子植物一樣也急劇衰落。晚白堊世後除個別發現外,銀杏科以外的銀杏類植物已基本絕跡。晚白堊世和古近紀,銀杏(主要為銀杏屬Ginkgo 和似銀杏屬Ginkgoites)在歐亞大陸和北美高緯度地區呈環北極分布,漸新世時由於寒冷氣候不斷向南遷徙,並在此之後不斷衰落。中新世...
為了克服海相層位對比上的困難,有些學者在二疊紀年代地層表的上部層位常採用烏拉爾以外的正常海相階名,如瓜達盧普階引自美國德克薩斯州,卓勒法階引自亞美尼亞,長興階引自中國浙江。二疊系的海相階層序大致如表1[二疊系海相階及其標準地點]。表中二分方案的下、上統界線置於瓜達盧普階的底部;三分方案的中統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