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村大宗祠

流坑村大宗祠

流坑董氏大宗祠是一處始建於明代中期的中國祠堂建築,屬於中華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祀奉其始祖宋贈戶部尚書大司徒公董合的總祠堂,位於村北陌蘭洲,是一座前帶院落的三進式重檐建築,坐北朝南略偏東,與左側之桂林祠、右側之文館聯為一體,形成一個宏大的建築組群。創於元,明嘉靖甲申年(1536年)初建,萬曆丙戌年(1586年)重建,清嘉慶癸酉年(1813年)重修,惜於一九二七年被軍閥孫傳芳的殘部邢玉堂所焚毀。大火過後,大宗祠廢墟上殘垣斷壁,只剩下兩尊紅石獅子、六根石柱、九十六塊旗桿石和前院的門樓與東、西側牌坊。文館和桂林公祠幸免於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坑村大宗祠
  • 建立時間:1536年
  • 重建時間:1586
  • 地理位置:村北陌蘭洲
  • 年代:明代
董氏大宗祠,文明的象徵,

董氏大宗祠

對董氏大宗祠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是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的一項重要的文物保護工程。樂安縣對此十分重視,事前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編制了《流坑大宗祠遺址及文館保護區整治規劃與設計》,搬遷了原建設在遺址上的村國小,並邀請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來承擔這一任務。此次考古發掘是一次展示性的發掘工作,省里的專家、技術人員和當地文物工作者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以流坑董氏明萬曆族譜中的“董氏大宗新祠堂圖”和清代族譜中的“董氏大宗祠圖”為線索,嚴格按照文物考古發掘的程式與要求,布方分區進行發掘。揭露面積近3000平方米,清理出遺址上保存的所有建築遺物,出土了一定數量的陶片、瓷片、殘磚和麻條石、柱礎等建築構件,基本上再現了當年董氏大宗祠焚毀與破壞後的面貌。前院地面遺物保存較好,東、西兩側牌坊的柱礎、兩牌坊之間的鵝卵石路面都比較完整,不但找到了清代的鵝卵石路面,而且還找到了明代的鵝卵石路面,三排旗桿石的殘柱也歷歷在目;正面門樓的地面遺物不多,因新建學校的地基恰好是在此處,破壞較大,只殘留下部分門樓牆基、柱基和兩個獅子的底座基礎;一進“育賢樓”留下四個柱基和部分牆基,天井較為完好,鐘樓、鼓樓牆基比較完整,甚至有完整的倒塌的殘牆;二進“敦睦堂”上殘缺的一根石柱已經找到,三十二塊半圓柱型的麻石靜靜地臥在東側教室走廊的階沿上,堂前天井及排水溝均保存完好;三進“孝敬堂”前的天井雖殘破不堪,但其大部分構件還是可以見到的;東道房、西道房的房舍牆基以及東道房的門樓基礎完好無損,有的門砧都保存下來了;大宗祠與文館、大宗祠與桂林公祠之間的鵝卵石路面通道也比較完好。

文明的象徵

大宗祠是董氏“千門萬戶,聚此一家”的標誌,是流坑千年文明的象徵。大宗祠遺址是流坑最富有歷史感的文物古蹟。發掘期間,許多村民前來參觀,有的回憶當年在這裡祭祀祖先的榮耀,有的痛斥軍閥火燒大廈的罪惡,有的介紹地面遺物的情況,有的講述文革期間建學校時如何保護好建築遺物的事跡。許多參加發掘工作的村民對文物保護工作更有新的體會,他們表示一定要協助文物管理部門做好大宗祠遺址的保護與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