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關於《
夢溪筆談》的創作背景及相關情況,作者
沈括在《夢溪筆談·序》中有比較清楚的說明:1082年(宋元豐五年)後,作者政治上不得志,約1088年前後(元祐三年)住潤州,在那裡修築一座
夢溪園(在今江蘇
鎮江東)卜居,作者日常的生活較少外出,也較少與人來往,是謂“予退處林下,深居絕過從”。
在創作上,作者自謂“聖謨國政,及事近宮省,皆不敢私紀。至於系當日士大夫毀譽者,雖善亦不欲書,非止不言人惡而已。”即是說,帝王私事,當朝得失,人事毀譽,乃至之前自身的仕途遭遇等等,沈括都沒有也不願意涉及。因此,作者所創作的都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發點則是“山間木蔭,率意談噱”。
《
夢溪筆談》的撰寫時間,歷來有多種說法。
胡道靜在《夢溪筆談校正·引言》中提出:“《
夢溪筆談》撰述於1086-1093(宋元祐年間),大部分於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於潤州以後寫的”;
李裕民《關於沈括著作的幾個問題》(《沈括研究》,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認為:“作於1082年(宋元豐五年)十月沈括在隨州安置後,至遲在遷居潤州
夢溪園之初已完書。”但現一般認為,
胡道靜的說法較為可靠,即《
夢溪筆談》成書於1086-1093年間。[6]
書名《
夢溪筆談》,則是因為作者沈括在
夢溪園完成作品(註:至少是完成主體部分以及最終定稿,此點未有異議,考《夢溪筆談·序》亦無衝突),因此便以該園名為書名,曰“夢溪”。筆談,則是由於平時和客人在園內交談,作者經常將“與客言者”記錄於冊,友朋聚散無常,時長日久,作者覺得好像自己是“所與談者,唯筆硯而已”,故用名“筆談”。兩者串列並稱,則為《
夢溪筆談》。
內容梗概
活版是用活字(鉛字)、鉛條、鉛空、圖版等各種材料組織在一起排成的版面。活字排版須經過
鑄字、揀字、排版(排表、拼版)、打樣、校對、查
紅樣和刻字、改版等工序。在書刊印數不多且不再次印刷時,活版可直接上機印刷,即活版印刷(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該文則具體介紹了
畢昇發明的活字版印刷術的方法和優越性,讚頌了我國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精神。
作品內容
原文
板印書籍(1),唐人尚未盛為之(2)。五代(3)時始印五經(4),已後(5)典籍(6)皆為板本(7)。
慶曆(8)中,有布衣(9)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10),每字為一印(11),火燒令堅(12)。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13)紙灰之類冒(14)之。欲印,則以一鐵范(15)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16);藥(17)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18)。若止(19)印三二本,未為簡易(20);若印數十百千(21)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22)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23),更互(24)用之,瞬息可就(25)。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不用,則以紙帖(26)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27)。有奇字(28)素無備者,旋(29)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30),文理(31)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32)與藥相粘,不可取(33);不若燔土(34),用訖(35)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36),其印自落,殊不(37)沾污。 昇死,其印為予群從(38)所得,至今保藏。
(本文被編入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3課。)
(改編由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3課,改編人王浩銘)
(選自《夢溪筆談。技藝》)
注釋
(1)板印書籍:用雕版印刷書籍。板印,用雕版印刷。
(2)盛為之:大規模地做這種事。之,指“板印書籍”。
(3)五代:指唐以後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個朝代。
(4)五經:儒學的經典,指《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漢後合稱《五經》。
(5)已後:即“以後”。已,同“以”。
(6)典籍:泛指各種重要(文獻)書籍。
(7)板本:板印的本子。
(8)慶曆:宋仁宗年號(1041—1048)。
(9)布衣:平民。這裡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10)錢唇:銅錢的邊緣。
(11)印:印模。
(12)令堅:使堅硬。
(13)和(huò):混合。
(14)冒:蒙、蓋。
(15)范:框子。
(16)持就火煬(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煬,烤。
(17)藥:指上文說的松脂、蠟等物。
(18)字平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樣平。
(19)止:只。
(20)未為簡易:不能算是簡便。
(21)數十百千:幾十乃至百、千。
(22)自:別自,另外。
(23)具:準備好。
(24)更(gēng)互:交替、輪流。
(25)就:完成。
(26)以紙帖之:用紙條給它做標記。帖,用標籤標出。
(27)每韻為一帖,木格貯(zhù)之: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籤,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韻,指韻部。唐宋時,人們按照詩歌押韻的規律,把漢字分為206韻,後來又合併為106韻。
(28)奇字:寫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29)旋:隨即,很快地。
(30)不以木為之者: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
(31)文理:紋理,質地。
(32)兼:又。
(33)不可取:拿不下來。
(34)燔(fán)土:指火燒過的黏土字印。燔:燒。
(35)訖(qì):終了,完畢。
(36)拂(fú):擦拭,撣去。
(37)殊不:一點也不。
(38)群從(zòng):堂兄弟及侄子輩。
翻譯
用雕版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模地這么做這件事。五代的時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經,以後經典文獻都是版印的本子了。
慶曆年間,有個平民叫
畢昇,又發明了活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膠泥刻印模,(印模上的字)薄得像銅錢邊緣,每個字刻一個印,(刻好以後)用火燒使它堅硬。先設定一塊鐵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著紙灰一類的東西蓋上。想要印刷,就把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面,便在鐵框內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滿了一鐵框就成為一塊印版,拿著它靠近火烤它,待鐵板上的藥物稍微融化,就用一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字印像磨刀石那樣平。如果只印三兩本,還不算是簡便;如果印幾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極其快速。通常是做兩塊鐵板,這一塊在印刷,另一塊已經另外在排字了,這塊印刷才完,第二塊板就已經準備好了,兩塊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每一個字都有好幾個印模,像“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來準備同一板內有重複的字。不用時,就用紙條給它們作標誌,(按照字的韻部分類)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籤,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遇到平時沒有準備的生僻字,隨即刻制,用草燒火烘烤,一會兒就能製成功。不用木頭製作字模的原因,是因為木料的紋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會變得高低不平,又加上木刻的字會和藥物(
松脂,蠟等物)粘在一起,(卸版時)拿不下來;不像用膠泥燒制的字模,印完後再用火一烤,使藥物融化,用手輕輕一撣,那些字模自然就掉下來,一點也不會被藥物弄髒。
畢昇死後,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兒們得到,到現在依然珍貴保藏。
文言現象
通假字
1.板印書籍 板,通“版”,名詞作狀語,用雕版。
2.已後典籍皆為板本已,通“以”。
3.若止印三二本 止:通“只”,副詞。
詞類活用
⒈板印書籍:“板”,名詞作動語,表示工具。“用雕版”。
⒉五代時始印五經:名詞作動詞:“印”印刷
3.火燒令堅:“火”,名詞作狀語,表示方式,“用火”。
4.再火令藥溶:“火”用火烤,名詞用作動詞
5.木格貯之:“木格”,名詞作狀語,表示方式,“用木格”。
6.則以紙帖之 名詞用作動詞,“用標籤標出”
古今異義
⒈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冒之(冒:塗蓋,敷上。今常用義為:向外透,冒失,冒充等)
⒉一板已自布字(自:另外。今常用義為:自己,從等)
⒊文理有疏密(文理:木材的紋理質地。今指文章內容、詞句等方面的條理)
⒋藥稍熔(藥:古義指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臘等物;今義指治病的藥品)
⒌慶曆中有布衣畢升(布衣:古義指平民;今義指衣服的一種)
一詞多義
⒈板
(2)已後典籍,皆為板本。雕板(名詞)
⒉印
(1)若止印三二本。(印刷,動詞。下文“板印書籍”、“五代時始印五經”、“欲印”、“若印數十百千本”、“此印者才畢”中“印”同此)
(2)每字為一印。(字印,印章,名詞。下文“乃密布字印”、“每一位元組有數印”、“每字有二十餘印”、“其印自落”、“其印為群從所得”中“印”同此)
⒊火
(1)持就火煬之。用火(動詞)
(3)再火令藥熔。用火燒(名詞用作動詞)
(4)以草火燒。燒火
⒋可
⒌若
(2)不若燔土。像(動詞)
⒍帖
(1)則以紙帖之。通貼,用標籤標出(動詞)tiě
(2)每韻為一帖。類、標籤(名詞)tiě
⒎就
(1)持就火煬之。靠近(動詞)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完成(動詞)
⒏以
(1)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連詞,連線兩個分句,表目的,翻譯為“用來”。
(2)以紙帖之/以草火燒/不以木為之者/以手拂之 介詞,用
(3)以松脂、蠟和紙灰/以一平板按其面/用草火燒/不以木為之者/以手拂之/以紙貼之 介詞,用,拿
(4)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介詞,把
⒐為
(1)唐人尚未盛為之/每韻為一貼(做,動詞。)
(2)皆為板本。是(動詞)
(4)極為神速 算是(動詞)
(5)又為活板(動詞,發明)
(6)每字為一印(動詞,刻)
(7)不以木為之者(動詞,刻制)
(8)滿鐵范為一板(動詞,成為)
(9)未為簡易。是
⒑其
(1)其法 代詞,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代詞,指鐵板的
(3)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代詞,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 代詞,那些
(5)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代詞,他的
⒒之
(3)冒之/持就火煬之/更互用之 代指“鐵板”
(4)以紙帖之/木格貯之 代指不用的字模
(5)旋刻之 代指“奇字”
(6)不以木為之者 代指活字模
(7)以手拂之 代指字模
⒓已
(1)已後典籍皆為板本(通“以”,介詞)
(2)一板已自布印(已經,副詞。下文“第二板已具”中“已”同此)
⒔自
(1)一板已自布印(另外,副詞)
(2)其印自落(自己,代詞)
作品影響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幾百部甚至幾千部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費時費工,大部分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就成了廢物。此外雕版發現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常需整塊版重新雕刻。
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
用
活字印刷的這種思想,很早就有了,
秦始皇統一全國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詔書,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中國活字排印的開始,不過他雖已發明,未能廣泛套用”。古代的印章對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啟示作用。關於活字印刷的記載首見於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昇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
松香、蠟、
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
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用這種方法,印二、三本談不上什麼效率,如果印數多了,幾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為了提高效率常用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排字。印完一塊,另一塊又排好了,這樣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製成20多個字,以備一版內有重複時使用。沒有準備的生僻字,則臨時刻出,用草木火馬上燒成。從印板上拆下來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內,外面貼上按韻分類的標籤,以備檢索。畢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實驗發現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脹變形,與粘藥固結後不易去下,才改用膠泥。
畢昇發明
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
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溫州
白象塔內發現的刊本《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鑑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1100~1103)年
活字本。這是畢升活字印刷技術的最早歷史見證。
作者簡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進士。熙寧中參與王安石變法。1072年(熙寧五年)提舉司天監,上渾儀、浮漏、景表三議,並推薦衛朴修《奉元歷》。
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1075年(熙寧八年)使遼,斥其爭地要求。又圖其山川形勢、人情風俗,為《使契丹圖抄》奏上。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主張減少下戶役錢。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1082年(元豐五年),以
徐禧失陷永樂城(今陝西米脂),連累坐貶。晚年居潤州,築夢溪園(在今江蘇鎮江東),舉平生所見,撰《夢溪筆談》。
他博聞多學,於天文、地理、律歷、音樂、醫藥等都有研究。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煉鋼煉銅的方法等,凡有所及,無不詳為記載。又精研藥用植物與醫學著《良方》十卷(傳本附入蘇軾所作醫藥雜說,改稱《蘇沈良方》)。著述傳世的尚有《長興集》。使遼所撰《乙卯入國奏請》、《入國別錄》,在《
續資治通鑑長編》中還保存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