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據
沈括《
夢溪筆談》記載,北宋中期,
畢升首先發明了泥
活字,元代
王禎又用
木活字排印了《
農書》,但均未見存本。現存最早的
活字本是1972年發現的西夏文
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廣佛華嚴經》。明清時期
活字本較多,明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華燧以
銅活字排印了《錦繡萬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
容齋隨筆》和《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又有明蜀府活字本《欒城集》,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金陵奎壁齋排印了木活字本《書經集傳》上海涵芬樓民國八年影印而列入四部叢刊初編。清
雍正年間,內府以
銅活字排印了一萬卷《
古今圖書集成》,乾隆間又以棗
木活字排印了《
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此外,流傳到我國的還有朝鮮
活字本。
版本類型
版本類型。用
活字排版印刷的書本。北宋的
雕版印書已很盛行。
雕版印書較之手寫有無比的優越性,雕一版,印無窮。但必須是一種書雕一套版,勞師費時,仍不甚方便。北宋仁宗慶曆(1041~1048)時,平民
畢升首先發明了活字。其法是用膠泥刻字,火燒令堅,排版印刷,是為
泥活字。這一發明,比德國J.谷登堡使用金屬
活字排版印刷早 400年。公元1241~1250年間,姚樞寓居河南輝縣,教其弟子楊古仿製
畢升泥活字,排印過朱熹的《國小》等書。清
道光十二年(1832)蘇州
李瑤在
杭州仿製
畢升泥活字,排印《校補金石例四種》和《南疆繹史勘本》。
道光二十四年(1844)安徽涇縣翟金生與其子侄亦仿製
畢升泥活字,排印《泥版試印初編》、《仙屏書屋初集》及《水東翟氏宗譜》。元代元貞元年至大德四年(1295~1300)山東東平人
王禎在安徽旌德縣做官,刻意創製
木活字 3萬多個,排印《大德旌德縣誌》,並準備排印自己的《
農書》。他調任江西後,江西已將其《
農書》
雕版印刷行世,故未再行排印。敦煌千佛洞還出現過元代回鶻文
木活字。明、清兩代,
木活字普遍流行,江南各省的祠堂,常用木活字排印家譜、宗譜。崇禎十一年(1638)以後,北京發行的朝廷“邸報”,也改用
木活字排印。清代不論官署、私宅、坊間用
木活字排印書籍更為普遍,以
武英殿用木活字排印的《武英殿聚珍版叢書》規模最大、最有名。
程偉元用
木活字排印的
《紅樓夢》,也很著名。
錫、
銅、
鉛等金屬
活字在元明也相繼出現,其中以
銅活字印刷較為盛行。明代
弘治、正德(1488~1521)年間無錫華、安兩家用
銅活字印製的書籍,堪為代表。清代私家以
銅活字排印的書不多,較有名的是
康熙五十二年(1713)開排的
陳夢雷的《松鶴山房詩集》。
雍正四年(1726),內府用
銅活字排印《古今圖書集成》,凡1萬卷,5000冊,另目錄20冊,525函,是歷史上有名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銅活字印刷工程。
鑑定標準
主要特徵
l、
活字本在欄線四角的橫線豎線銜接處,連線的不是那樣嚴密無縫,多數有隔開的縫隙。
雕版印本卻無此現象,因版刻欄線地在上版稿紙上預先畫好鐫刻的整體。
2、排字行氣不整齊,有時傾斜不直、有些字排列歪扭,甚至個別字倒置或臥(橫)排。
3、字的大小不一致,筆畫精細也不勻,
版刻系寫稿上版,字型大小一致且刻工一氣呵成,因而大小勻整,字與字間可以互相照應。
活字刻本卻完全不同。
活字是一字一刻,這個活字與另外的活字照應的不好,難免有大小不勻之處。一行之內,不但字有大小,且筆畫粗細有時也難一致。
4、墨色輕重(濃淡)不均。拼字排版,會出現版面凹凸不平,因此印刷出來,墨色就有輕有重,濃淡不均。
5、
活字與活字的筆畫之間絕不交*。雕鐫書版時,是將一頁之內的文字寫成書稿,粘在版上進行刊刻。因此,在書寫上版時,上下字之間的撇、鉤、豎、捺有時筆畫交*相互照應。這是為了行氣整齊,字型結構美觀。而
活字則不然,它是每字一刻,自為整體,字與字之間沒有交*的可能。因此,拼接成版時,不會有字與字筆畫間的交*現象。
6、書口上下欄線整齊。
版刻印本由於印刷塗黑,書版會出現漲縮,或版心大小不一,致使裝訂成冊後,欄線不齊,裝訂規矩是齊下齊上的,
活字印本拼版時,上下欄線尺寸一定,故裝訂成冊後,從收口看來,上下欄線均整齊。
7、
活字印本無斷版裂版現象。
雕版有的因刻成年久,經刷印施墨或遭風吹日曬,常會斷裂。
活字印書,印完,版即拆散,如需再印,即行再版,不會有象
雕版那樣現出斷裂的情況。因此,在鑑定古籍時,遇不斷版裂版現象的,即非
活字印本。
8、行格界線時有時無。
活字要行格界線亦系拼排,因而也會不平,從而著墨不勻,故出現時有時無,斷斷續續的現象。
銅活字
首先,
活字是否鑄造。銅便於鑄造而難以雕刻,以當時的技術能力,
銅活字應該是鑄造的,表現為每一頁上重複的字由同一個字模翻鑄而成,字形結構相同。如清
道光間福建人林春祺鑄造了二十餘萬枚
銅活字,排印了《音學五書》等幾部書。在書前的《銅版敘》中,林春祺說明了製作
銅活字的過程,幾次說銅字是鐫刻的。但我們很容易觀察到,林氏印的書一頁之中有的字出現幾次,字形完全相同,乃至有共同的缺陷,證明這些字實鑄非刻。林氏自稱“鐫”、“刻”,只是用詞習慣而不是技術描述。朝鮮古代用
銅活字印書的規模遠大過我國,他們的銅字也都是鑄造的。可鑄造是銅的獨有屬性,
鑄字也成為銅字區別於木字的根本特徵。如果我們發現一部書的字是同模鑄造的,在排除了陶瓷字可能後,即可斷定它是
銅活字本而非
木活字本。同樣,如果我們發現一部有文字記載的“
銅活字本”上的字並非
鑄字而是刻字,就應該有所警覺,先搞清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再斷定它是否銅活字本。
第二,能否高質量地刷印出大面積圖形,這也體現了銅的特性。木字吸附墨水的能力強,刷印出來的文字圖形無論大小均墨跡均勻。而銅金屬表面光滑,吸附墨汁能力差。文字筆畫纖細,尚可解決著墨問題,遇到版心魚尾這樣面積稍大的圖形,就難以保證墨色均勻。古人解決這一問題的做法是儘量消除這類圖形,改變魚尾的式樣。例如清代刻書魚尾基本上是整體黑色的,稱為黑魚尾,但幾種
銅活字本如
康熙、
雍正間
武英殿本與
道光間林春祺本,魚尾只有幾條邊線,線內圖形印出來是空白的,稱為白魚尾。又如古代朝鮮的書基本為花魚尾,即在魚尾中刻上幾道花紋,究其原因,最初應該也是為保證銅字版印刷質量採取的技術措施。因此,如果遇到這類帶“白魚尾”、“花魚尾”的書,不妨先考察一下它是否
銅活字本。此外,明代還有所謂“
活字銅版”印書,其版框可證實由銅鑄成,刷印出來的墨色也不能均勻。我們可以根據版框與文字之間的墨跡對比,來判斷其文字是否為
銅活字。
第三,
活字是否新舊雜用、斷裂殘缺。這主要體現了木字的特性。木料遠沒有銅材堅硬,在墨汁的浸泡和棕刷的反覆衝擊下,木字很容易損壞。損壞較輕時,印出來的字往往筆畫損壞、殘缺,特別是幾道筆畫會順著同一道木紋斷裂。損壞嚴重時,就需要雕刻新字更換壞字,在印出的書頁上,會出現新字與破舊字同存的現象。銅字由於不易損壞,即使因各種原因添加了新字,也不會出現文字新舊雜用、斷裂殘缺的情形。
第四,版框能否拼合嚴整。無論
銅活字還是
木活字,在排版時都要用四周的版框圍合成版面,固定活字。從理論上說,一副版框在新製成時總能拼合得比較嚴實,四角沒有縫隙或縫隙很小。但木料有遇水膨脹的特性,在經過墨水浸泡後,
木活字慢慢漲大,版框就會被它們撐開,四角產生縫隙。特別應注意觀察這種現象:在一本書剛開始印刷時,因木字尚乾燥,版框的四角也拼合嚴整。隨著
刷印繼續,字不斷膨脹,版框四角的縫隙也越來越大。這時,就應該考慮它是
木活字本。而
銅活字遇水不會膨脹,所以不存在撐開版框的問題,印刷質量一般要好於
木活字,版面看上去也更加美觀。
書籍名稱
基本信息
目錄
概說
上編 文獻記載的活宇印刷術
宋元——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時代
北宋
沈括《
夢溪筆談》與畢升“活版”
南宋
周必大“膠泥銅版”
蒙古楊古與“沈氏活版”
元王禎《造活字印書法》
元馬稱德“活書板”
明朝至清朝前期——活宇印刷術的發展時代
明華燧會通館“活字銅版”
明華埕“活板”
明毗陵人用銅與鉛為活字
明
安國“銅板”
清康熙泰安州士人“為活字版”
清
呂撫活字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