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活字

銅活字

以銅鑄成的用於排版印刷的反文單字。中國銅活字流行於15世紀末至16世紀的南方。最早的有明代弘治三年(1490)江蘇無錫華燧(1439~1513)以銅活字印成《會通館印正宋諸臣奏議》50冊。後又印《錦繡萬花谷》、《百川學海》等大書。其中在弘治十三年(1500)以前出版的8種書籍,相當於歐洲的古版書,彌足珍貴。華燧的叔伯華珵所制“活版甚精密”,幾天即能出書,印有《陸放翁集》。華燧侄華堅的蘭雪堂印有漢代蔡邕,唐代白居易、元稹的詩文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活字
  • 材料:銅
  • 最早:明代弘治三年
  • 發明人華燧
歷史發展,影響,

歷史發展

公元1403年﹐朝鮮已開始大量鑄造銅活字印書。製法先用黃楊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銅液成字。中國明代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年)﹐在無錫﹑常州﹑蘇州﹑南京一帶曾廣泛套用銅活字印書。清雍正四年(1726年)﹐武英殿曾用銅活字印行《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亦省稱"銅字"。
15世紀末16世紀初,銅活字印刷在中國南方一帶開始流行。
宋代昇首創的泥活字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享譽世界。以後,又出現用木、錫製成的活字版印刷書籍。明代,銅活字印刷比較普遍地得到套用。無錫華氏、安氏兩家的銅活字印書最有名。明弘治三年(1490),華燧(1439~1513)首次用銅活字印成《會通館印正宋諸臣文集》50冊,後又印行《錦繡萬花谷》,《百川學海》等書,保存了不少古籍。
清代康熙末年內府已有銅字,印了幾種天文、數學書籍。雍正六年(1728)用大、小兩號銅字,印成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1萬卷、64部,每部 5020冊。這部保存完整的最大的類書,一直是中外學者重要的參考書。民間銅版有江蘇吹藜閣印本,比內府銅字更早。嘉慶十二年(1807)台灣總兵武隆阿刻銅字,印《聖諭廣訓》。造銅字最多的要算福州林春祺。他化銀20多萬兩,用21年時間,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僱工刻成大小銅字40多萬個,楷法精美,印有清代顧炎武《音論》、《詩本音》,稱“福田書海”本。杭州也有聚珍銅版印的詩文集與兵書,字型和福田書海本幾乎相同。常州有鹹豐八年(1858)《毗陵徐氏宗譜》,是家譜中惟一的銅活字本。

影響

銅活字印刷的流行,是繼泥活字印刷發明以來在印刷技術上的又一大改進,也是中國印刷術成熟發展的重要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