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活字
- 材料:銅
- 最早:明代弘治三年
- 發明人:華燧
以銅鑄成的用於排版印刷的反文單字。中國銅活字流行於15世紀末至16世紀的南方。最早的有明代弘治三年(1490)江蘇無錫華燧(1439~1513)以銅活字印成《會通館印正...
活字,通常指用金屬、木質或塑膠製作的長方塊,上面有凸起的字母,著墨後印出字來,用於排版印刷的反文單字。中國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畢昇發明泥活字,是活字...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
《史記》(史記集結索引正義)武英殿銅活字版 4函28冊 作者:司馬遷 策劃:王大路 劉剛 劉永明 責任編輯:任羅強 王長林 李可可 出版社:線裝書局 出版日期:2003年...
中國北宋畢發明活字印刷術,是印刷發展史上一項重大的技術革新。...... 本今不傳,現存最早活字印本當推明代弘治、正德間(約1488~1522)蘇州、無錫一帶的銅活字印刷...
第三節 活字本一、泥活字本二、磁活字本三、木活字本四、銅活字本五、錫活字本六、鉛活字本七、活字本之鑑定第四節 影印本第七章 對版本的記錄和研究第一...
華燧(1439-1513),字文輝,號會通。明江蘇無錫人。明藏書家、刻書家、道家。銅活字印刷家。...
林春祺(公元1807年-?),號怡齋,從18歲起用了二十一年的時間,花費白銀二十萬兩,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完成正楷體大小銅活字四十多萬個,由於居於福建福清縣...
如敦煌出土唐寫本捲軸裝《南華真經》,唐寫本《老子》,明弘治間華燧會通館銅活字印本《容齋五筆》,明弘治間銅活字印本《西庵集》,明隆慶間活字印本《鳳洲...
作為印刷意義上的銅活字,是在木雕版發展頂峰時期,由於廣泛的社會需求,要求雕版印刷提高耐印率和製版速度的情況下產生的。在由雕版向銅活字發展的中間,有一個必經的...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時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
下篇集中論述活字印刷中的銅活字問題。 [1] 中國印刷史研究作者簡介 編輯 辛德勇 1959年生,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成書於清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屬於現存最大的叢書;成書於清雍正年間的《古今圖書集成》由於有國家圖書館至今保存完好的雍正版內府銅活字本,成為現存規模最大、...
明代弘治以後,銅活字印刷盛行,當時最著名的出版家集中在無錫,華燧的“會通館”首先使用銅活字印書。嘉靖二年 (1523年),又有安國的“桂坡館”,他印書校勘之...
故宮博物院藏書,《御製數理精蘊》,45卷,允祉等編撰,清康熙年內府銅活字本。半頁9行,行20字,上圖下文,行15字,小字雙行,行20字。四周雙邊,白口,單魚尾,魚尾...
安如山(1505~1570),字子靜,號膠峰,南直隸無錫人。其父安國,江南巨富,涉獵經史,好古書畫彝鼎,為著名的鑑賞家和出版家,從嘉靖二年(1523年)用銅活字印刷了大量...
明弘治五年華燧會通館銅活字印本《錦繡萬花谷》此書半葉9行,每行內印雙行,行17字,白口,四周雙邊,版心上印“弘治歲在玄困敦” 2行,下印“會通館活字銅版...
中國明代居於江蘇無錫錫山的華姓著名刻書家。以銅活字排版印書最為著名印書最早的是華燧會通館弘治三年(1490)所刻《會通館印正宋諸臣奏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
銅活字 [2] 古籍古籍結構 古籍 古籍的結構是指一部具體古籍外在形式和內容的各個組成部分,在流傳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特定的名稱。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