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技藝

活字印刷技藝,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活字印刷技藝
  • 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

歷史淵源

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布衣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於雕版印刷之外開闢了一條新的印刷之路。嗣後,元代王禎又發明了木活字輪盤揀字盤,明代無錫華燧會通館創造了活字銅版印刷。
史料記載最早使用其法的是公元1193年南宋丞相周必大,所印之書為其所著的《玉堂雜記》。清乾隆年間,朝廷刻木活字達25萬多個,排版印刷的書籍被乾隆稱為“聚珍版”,印《武英殿聚珍版叢書》138種、2300餘卷。目前已知揚州最早的活字印刷書籍是清嘉慶鮑崇城版《太平御覽》。
20世紀60年代,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恢復木活字技藝,並補印了《適園叢書》,後又有活字綜合版《唐詩三百首》、銅活字《論語》和錫活字《老子》等。

工藝特徵

活字印刷是預先以泥、木、銅、錫、鉛等材料製成單個活字,按照稿件撿字、排版而施行印刷的技藝,其單個活字用完拆下後可反覆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