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疃

洪家疃

洪家疃,安徽省中南部的一個古村落。它坐落在秀麗的西黃山南麓,隸屬於安徽省巢湖市黃麓鎮,隔西黃山與巢湖市烔煬鎮以及肥東縣長臨河鎮接壤,張治中故居以及他創辦的黃麓師範、黃麓學校都在這裡。

這個村落貌不驚人,過去提及它,都是因為她是張治中將軍的家鄉。但是,一張航拍圖,讓它從此走出“深閨”。貌不驚人的她是“九龍攢珠“古村落,這在村口的大塘里藏有玄機,仔細看,這口叫“清水塘”的塘埂處有數個出水涵洞。有意思的是,這些涵洞都對應著一條巷道。這些巷道一側都修有陽溝。民居分布在巷道間的狹長地塊上。進入農家你會發現,民居的天井都修了陰溝,與巷道邊的陽溝是連通的。當地村民說:“如遇到大雨,匯集的水經由巷道的陽溝直入池塘,活像九龍戲水。”這一現象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九龍攢珠”。

居高遠觀洪家疃,整個村子被山、崗和沖所包圍,村落與群山相依。走進村子,農家院子三五一組“抱”在一起,圍繞村口的大塘呈正方形展開。村民的房子兩側均有大門,大門一般都有所偏斜。據說,門偏斜源於當地的某些禁忌。偏斜後形成的門廳平面接近梯形。有的老房子門廳地上鋪的還是青石。

村中除了有張治中將軍創辦的黃麓學校以及張治中將軍故居,村西南端還現存一座建於乾隆年間的洪氏祠堂。在通往洪氏宗祠的路上,還有一口“莊井”,該井據說是明代莊氏居住時留下的。這口古井默默地記錄了古村落的歷史。井圈是白色大理石造的,內壁被繩索磨出10道痕,每道痕都有1~2厘米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家疃
  • 外文名:Hongjiatuan
  • 地理位置:安徽省中南部
  • 歷史名人:張治中 洪世年
  • 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黃麓鎮
  • 前身:一座水壩
  • 學校:黃麓師範學校,黃麓學校
  • 又稱:“徐家壩”、“清水塘洪”
  • 門票:免費
  • 遊玩景點:張冶中故居
地理環境,序言,地理位置,歷史,村落前身,洪家疃風景,建立以前,正式形成,現狀,醉美古村落,黃麓學校,黃麓師範,相隱寺,洪氏祠堂現狀,名人賢士,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序言

著名“和平將軍”張治中先生的故鄉,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黃麓鎮,北依大黃山(又稱西黃山),東與巢湖市烔煬鎮、西與肥東縣長臨河鎮接壤。烔煬鎮是我黨隱蔽戰線的傑出領導人李克農將軍的故鄉,長臨河鎮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先生的故鄉。

地理位置

洪家疃地處典型的江淮丘陵地區,村子被山、崗和沖所包圍。村子的門口有一座大塘,村子北面聳立著七座青翠的山峰 大黃山(西黃山)、二黃山、三黃山、團山、稞子山、窩子山和戰山。村子的東面就是張治中將軍創辦的黃麓師範學校(安徽省第一所鄉村師範),村中還有張將軍創辦的黃麓學校以及張治中將軍故居(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洪家疃

歷史

村落前身

洪家疃古村落的前身是一座水壩,它起源於明代初年的大移民時期。原來,宋元戰爭之後,江淮地區一片荒蕪,原來富饒的土地和村莊成為荒場,巢湖岸邊也是野草叢生。在這種情況下,明政府下令從江南遷移了很多老百姓來到巢湖岸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來自江西的“瓦屑壩”移民者和從皖南遷移來的徽州家族。“瓦屑壩”,巢湖地區又稱“瓦家壩”、“瓦礫壩”,它在江西的蓮湖邊,是一個早期的港口。
洪家疃清水塘洪家疃清水塘

洪家疃風景

洪家疃春夏秋冬風景宜人。

建立以前

洪家疃建立以前,一些從“瓦屑壩”來的移民者先在巢湖北岸先建成了兩個小村——徐家疃和九黃疃。所謂疃,是“屯”的變音,這兩個小村都是早期的民屯,移民者們以此為據點,開墾周圍的土地。村莊建成後,產生了一個問題:原來,在西黃山地區,山水常常灌流而下,難以控制。下游地區為了保證農業生產,必須在西黃山上修築一個水壩,才能調蓄洪水,保證豐收。徐氏和黃氏一起開往西黃山,與他們同行的還有莊氏。他們來到山區後,選擇了面向下游沖田的一個較窄的山口修築了一個水壩,水壩長150米左右,高差在6米以上。通過這個攔水壩,山水在水壩前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湖泊。為看護好水壩,逐漸形成了一個村子叫徐家壩,村莊呈正方形,是一個下水系統設計得十分精妙的村子。它位於壩下的緩坡,村莊規劃有九條巷子,巷子裡修著下水道,巷子前有口水塘。下雨的時候,村莊的水就通過下水道直流入水塘,世人形象地稱它為”九龍攢珠“。徐家壩建好之後,在它的東邊建起了一個小小的村落,在它的裡面,居住著後徐家壩以後的主人——洪氏。洪氏是從徽州遷來,按照族譜的記載,他們是唐代歙縣觀察使的後代,又稱桂林洪。洪氏的村子叫”清水塘“,小村前面有水塘,後面有一口井,常年汩汩的冒著泉水,洪氏在這裡辛勤勞作。
洪家疃
到了清代初年,突然間發生了一件影響巨大的事情。根據老人的回憶,徐家壩里居住的三支家族之一——莊氏家族突然遭到了一個重大的災變。一個叫”隆公“的人觸犯了朝廷,被滿門抄斬。莊姓匆匆的逃離了這個村莊,留下了空空的建築和房屋的基址。洪姓這個時候得到了遷移的機會。他們來到了村莊中,成為了徐家壩村第二批移民者。洪氏來到徐家壩之後,開始慢慢拓展,逐漸成為村中最大的家族。在乾隆年間,他們建起了洪氏宗祠,也是全村唯一一處祠堂。洪氏在取得了村莊的領導權之後,慢慢的村莊的名稱也隨之改變——徐家壩改成洪家疃,而原來因為興修壩而形成的小水庫也替換成了”清水塘“。
洪家疃莊氏古井洪家疃莊氏古井

正式形成

洪家疃就這樣正式形成了,來自東部小村的靠山張張氏家族也隨之來到了村莊。張、洪等姓氏慢慢的融合,形成了村莊最大的宗族勢力。 除了張治中先生以外,村莊還有十位家族成員在解放前獲得少將軍銜。另外,獲得其他校級軍銜者更多。到了近代,洪家疃已經成為西黃山腳下第一大村,他們購買道路,興建商業街,甚至計畫修築運河,來促進村莊經濟的發展。
洪家疃水庫向西看洪家疃水庫向西看
門票:免費
推薦景點:張冶中故居、洪氏宗祠、莊丼、黃麓師範、相隱寺
交通路線:沿環巢湖大道過了中廟,再經過與疏影路交口,繼續沿環巢湖大道前行即可到達。

現狀

時過境遷,今天在洪家疃村,還能看到古老的水壩和參天的古木。村莊還保留有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多處,甚至連祠堂也躲過了文革的浩劫,成為今天巢湖地區寶貴的文化遺產。那么那個神秘的遷出洪家疃的莊氏家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在洪家疃村的南邊發現了一個小村——富塘張,原來,他們就是莊氏的後代。村莊的《張氏宗譜》這樣記載:“當思國無史則法戒不昭,家無乘(音勝,史料)則源流莫辨,是家乘所系之重,猶國史攸關匪輕也,吾宗有家於合肥潛溪河,則自我彥三公始,繼公徙居莫莊二村。孫承子繼,生長於斯,死葬於斯,而聚族亦於斯矣。無何天道有盈虧,人事有得失,族有諱隆公為,因功見妬(音杜,與妒同意),遂致有滅門之禍,而凡屬同宗俱被連累。爾時罹禍者敕令(此二字抬頭並加紅色)難逃遭刑受戮,脫身者圖生遠遁,改姓更名。於是逃某處而即以某地避害,寄某家而即以某姓全身,茲我姓之族裔實昔莊氏之嫡派也!自避難更姓以來,至我祖父輩見族居渙然,家乘未修,不勝感慨,俱殷然有志詳考世系,糾其聚而統之不散,合其異而歸之使同。志未酬而雲逝,易簣之時口囑丁孟。迄今我宗人有能一息忘者哉?嗟夫河!”從族譜上看,使家族遭難的確實是”隆公“。時間,按照族譜的記載,是在宋代,可是一個宋代被迫害的家族,為什麼整個清朝都不敢修家譜呢?原來在清朝初年,浙江發生了著名的”明史案“,主犯莊廷瓏,因印刷有指責清朝語句的《明史》而遭難,整個家族被波及。莊姓應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迫遷出的吧!在這個不幸的故事的背後,我們看到一個普通的村莊在數百年時間內經歷的幾多風雨。
洪家疃003洪家疃003
洪家疃舊貌洪家疃舊貌

醉美古村落

洪家疃2013年開始美好鄉村建設,作為安徽省美好鄉村建設首批示範村,村容村貌得到較好的治理,眾多文物得到立碑維護。通過美好鄉村建設的實施,巢湖市政府正著力將這個古村落打造成一個文化旅遊名村。2014年底,洪家疃入選了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並晉升為中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實現了合肥市”國字號“名村的兩個唯一。
洪家疃清水塘洪家疃清水塘
為了配合村裡的旅遊事業,村里引進了外部投資,興建了藍美莊園。為增加村裡的文化氣息和鄉村樂趣,藍美莊園在從事藍莓種植、銷售、深加工的同時,也增加了許多其他活動。譬如:藍莓園自由採摘、親子農場、自由垂釣、山村參觀、有機蔬菜瓜果銷售、盆景製作銷售等等。藍莓園自由採摘,遊客在自由採摘區域摘拾藍莓果實,這不僅增強了遊客的動手能力,也增加了遊客對藍莓知識的了解認識,同時也創造了自由的活動空間。2015年10月,洪家疃古村旅遊發展規劃出爐,同時黃麓鎮正在規劃,以洪家疃為中心的10平方公里範圍內,建設西黃山區域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隨著一座座古民居的修繕恢復,現實版“開心農場”的打造以及西黃山區域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的規劃,這裡將成為環巢湖旅遊路線上最美的文化旅遊勝地。
洪家疃

黃麓學校

巢湖市黃麓師範附屬國小
巢湖市黃麓師範附屬國小(黃麓學校)是一所擁有七十多年歷史的老學校。校址在巢湖之濱、西黃山麓一個風景秀麗的自然村——洪家疃。“背山臨水,境地清幽”。學校現有九個班級,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一貫制。學生500餘人,教師28人,其創辦人是愛國民主人士張治中先生。
追溯校史,源自1928年冬,張治中先生鑒於鄉梓教育之無進展,“慨然解私囊,捐田畝,創立斯校。”在洪疃村北創辦黃麓學校(一部),在張家窪改建張氏宗祠為黃麓學校(二部)。並於1929年春開學。校門上鑲嵌著國民黨教育部長戴傳賢(季陶)手書的“黃麓學校”校名石匾(現兩塊石匾一塊存於黃麓師範思源堂,一塊藏於黃麓學校圖書室)。當年招收小學生兩個班,其舅父洪子遠(清末民初的塾師)主持校務。不久,又敦聘許錦帆任校長。許任校長後,發動鄉鄰支持,一年內完成3000m2基建工程。有禮堂、圖書館、宿舍等。按六年制設六個班。民國十九年(1930年)5月省督學李光烈視察該校,稱“許氏……未嘗受師範訓練也,而其處理校務,與校中一切設施,均能與教育之原則相吻合,至其忠誠努力,更為不可多得……”
1932年,張治中長女張素我返鄉小住,臨時兼教英語,並創辦了幼稚園。1933年,張先生經省教育廳同意,在黃麓學校才基礎上創辦了“安徽省黃麓鄉村簡易師範”。首任校長由許錦帆擔任。原黃麓學校更名為附屬國小。1934年冬,經陶行知推薦,其學生馬侶賢任附小校長,周辛夫任副校長。推行“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的主張,採用小先生制,於1934年冬至1936年春在黃麓方圓幾十里內,村村辦起了“鄉農學校”。教師有附小高年級學生和黃師簡師一、二屆學生擔任。為鄉村掃盲和初等教育普及開闢了捷徑。這一時期,學校生機勃勃,“儼然成為這一地區的文化中心”,“實為全省鄉村國小之冠”。
此後二十年間,雖然由於各種原因黃麓師範輾轉遷移,而附小及附設國中班(校址張窪)立足基礎幼兒教育,波及較小,並留下了許多像周辛夫老師一樣將全部心血傾注小教事業的美名佳話,黃師附小在巢縣教育史上始終站在教研校改的前沿。
1955年省教育廳曾撥款改造了學校教室,同年在省委書記曾希聖陪同下,張先生視察了學校的辦校情況。1960年學校被確定為巢縣四所重點國小之一,1962蕪湖地委宣傳部對學校進行關於知識分子政策的貫徹情況調查;1964年上半年巢縣文教局教研室又在我校重點試行“小教四十條”;同年十月,縣文教局組織專人來校輔導幫助開展國小教師“五反”學習和社會主義教育訓練活動。1964年6月9日至12日,在副省長張愷帆陪同下,張先生親臨學校,頗有感觸地說“我過去所以把這個學校要辦在農村,為的就是促進農村文化。”1965年9月,巢縣又在試行國小教育五年一貫制,並在一年級試行只教語文,不教算術的教改辦法。時至今日,當地的老年人對這一時期的學校各種教改教法依然歷歷在目,津津樂道。
“文革”期間,黃師附小曾被下放到地方,校名為“洪疃國小”。學校各方面工作停滯不前。粉碎“四人幫”之後學校又復名黃師附小。接管了建麓國中西片分校三個班,推行九年義務教育一貫制。1978年4月,學校被縣委增批為縣重點學校。
80年代以來,學校先後圈建圍牆,平整運動場,校園路面全部鋪磚。植樹種草,修建大門,新建教室兩間。2000年10月由張治中先生三女兒張素初女士發起,張氏家族與地方政府出資57萬元建造的一幢擁有12個教室的徽派風格教學樓拔地而起。並由張氏家族成員錢嫵女士題寫校名“黃麓學校”(如圖)。2000年,張素初女士、趙景倫先生又正在積極籌備為學校捐建圖書室和電腦室,學校硬體又上一台階。古韻新貌,相映生輝。在抓硬體建設的同時,學校始終不忘軟體最佳化。保持傳統特色,提高“普九”成果,注重素質教育。音、體、美教學紅紅火火,初、中考成績多次在鄉鎮奪魁。僅九○年以來,就有8名學生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專項競賽獎勵;教師專業論文獲省、地、縣級獎勵20多篇。教師樂教敬業,學生活潑好學,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數以萬計的人才。畢業生中專家、學者、博士、碩士遍及海內外。
為了辦出山村學校特色,讓家鄉教育緊跟時代步伐,黃師附小(黃麓學校)全體同仁齊心協力,邁向新的起點。
作者:江海平
參考書目:
1、《張治中回憶錄》;
2、《作育光輝——黃麓師範校史》;
3、《巢湖市教育志》1987年版。
備註:本文已被錄入《黃麓教育五十年》, 並附相片多幅,惜刊校者對文中所提人名多有疏誤,其憾云云。
將軍故居將軍故居

黃麓師範

鳴鑼招學生
黃麓師範位於黃麓鎮內,從巢城乘車到黃麓師範將近一個小時。今人很難想像,這所馳名於解放前的學校怎么會建在偏僻的鄉下。
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農村衰落,農民貧苦,面對現狀,賢人志士倡導“教育救國”,從小山村走出的張治中更有切身體會。他曾說過,富國必須重視經濟建設,重視經濟建設首應重視教育,尤其應重視農村教育。1928年夏秋之交,廣州國民政府改組,設立軍政部。原任軍事委員會軍政廳廳長的張治中,婉言謝絕蔣介石要他到軍政部任職的要求,主動申請“如果讓我回軍校,情願當一名隊長”。蔣介石滿足了他的要求,讓他回到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服務。
張治中買地辦學的契約張治中買地辦學的契約
至今,在張治中家鄉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洪疃張本堯,捐資辦學校;老人齊歡喜,兒童哈哈笑”。民謠源於1929年張治中回鄉辦學。1928年冬,張治中返鄉掃墓,看到家鄉的落後和民眾的愚昧,他慷慨解囊,在洪家疃村北創辦黃麓學校(一部),在張家窪改建張氏宗祠為黃麓學校二部。1929年春,學校開學,為號召廣大村民將子女送到學校上學,已為國民黨上將銜的張治中親自進村鳴鑼呼喊“農友們,讓你們的孩子上學吧”。由此可見,張治中對農村教育的重視。在張治中看來,提升農民素養,首在教育,而發展鄉村教育迫切需要的是師資隊伍,因此,他決定創立一所師範學校,培養師資隊伍。1931年底,張治中捐資易地籌建師範,他將這一塊“試驗田”繼續放在了已初具學風的家鄉洪家疃,校址在洪家疃清水塘東側的崗坡上。據黃麓師範校史記載,1933年夏,經省教育廳同意正式命名為“安徽省立黃麓簡易鄉村師範學校”。
1953年黃麓師範畢業生1953年黃麓師範畢業生
初創的黃麓鄉師學制為四年,主要為農村國小培養中低年級教師,它面向全省招生。第一年鄉師就招收高小畢業生約100人,編成簡師兩個班,學生大部分家境貧寒,一般年齡較大,有些還是塾師。
  
勞動是課程
黃麓師範創立時,親任名譽校長的張治中題寫校訓“敬勇誠毅”,即“敬以待人,勇以行義,誠以存心,毅以立志”。“這不但包括做學問,並且包括著做人,不但包括了做人,還包括了做事。”張治中在創辦黃麓師範時說。這也就意味著學校不僅為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和培養,服務於社會。早期黃麓師範的教學活動,深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影響。這從當時黃麓師範的校歌中就可以看出:
民國以黃麓師範為中心的黃麓試驗鄉規劃圖民國以黃麓師範為中心的黃麓試驗鄉規劃圖
“巢湖寬,黃山高,雲綿綿,浪滔滔,自然是吾師,萬眾皆同胞。人人教我,我教人人,願與大眾向上進步,共學好。敬勇誠毅,人生之寶,從此建設,從此教育;復興農村,復興民族,哪怕艱苦和辛勞。衣食住行,與民同樂,禮義廉恥,與國永保,中國少年!黃麓少年!記取記取!人生之樂,和合與創造!”
為了發展黃麓師範,張治中更是博訪鄉教人才,在梁漱溟的推薦下,聘請了楊效春任校長。楊效春曾在陶行知創辦的曉莊師範擔任鄉村教育指導員,又在梁漱溟創辦的山東鄒平鄉村建設研究院任過導師。1935年2月,楊效春赴任黃麓師範時,教育部督學周邦道先生曾贈言鼓勵:“昔日曉莊,今後黃麓”。
楊效春蒞校後,張治中常與他“商討黃麓、設計黃麓、發展黃麓”。楊效春從省內外聘請了一批有聲望的教師,他們聚集在黃麓洪家疃這個偏遠的鄉村,黃麓師範成為了當時農村教育的一個著名基地和試驗地。
黃麓師範的教育都頗有新意和指引意義。例如,黃麓師範將勞動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新生入學報考,在筆試之後,還要進行勞作考試,然後再決定是否錄取。學校還把勞動排入課表,還有臨時性和突擊性的勞動,勞動項目包括開荒、種地、植樹、挖塘、搬運等。
再譬如,開展社會調查也是當時一種普遍性的活動,學生分散到附近農村,利用節假日,與農民大眾接近,進行宣傳,開展人口、經濟、文化狀況等實情調查,寫出調查報告。
黃麓師範藝術樓黃麓師範藝術樓
教師更是身體力行,他們飲食穿戴,與鄉農一樣,與民眾打成一片,平常赤腳穿草鞋去築路、造林、挖塘。也正因此,黃麓師範的教育受到了普遍讚揚。1935年,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督學的周邦道曾這樣寫道:“不過三年,歷史很短,但它所實施的辦法和所作的事業卻是異軍突起,不易多見。”皖教育廳還將黃麓師範的辦法推行到各縣,並令全省各師範學校畢業生必須到黃麓師範參觀。
將書捐給學校
1949年元旦,黃麓師範迎來了這所鄉村師範學校輝煌的春天。1955年,黃麓師範擴大招生,增設輪訓班,發展成15個班,學生762人,省教育廳還撥款新建了16個標準教室和科學樓、辦公室,改造了附小、附中教室。
作育光輝的黃麓師範作育光輝的黃麓師範
解放後,張治中對黃麓師範念念不忘。在國家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和經濟嚴重困難時期,1962年,張治中再次慷慨解囊,捐資3000元提高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在那時,全民一日三餐都限制一伙食時,3000元可不是個小數,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環境。
1963年,黃麓師範成立30周年,張治中在北京題贈“作育光輝”錦旗一面,勉勵師生繼續努力奮鬥。張治中還經常購書給學校,1964年六一兒童節前夕,他向學校贈書1800多冊,在他臨終前還把自己的全部藏書送給了學校。
“我過去所以把這個學校一定要辦在農村,為的就是促進農村文化。現在這個學校跟以前相比,正如我們的國家一切事情一樣,是不可同日而語了,它有不可估量的前途。我只希望它牢牢地紮根在農村,有助於我們農村的文化革命。”1964年,張治中回鄉對黃麓師範師生說,殷殷之情可見一斑。
張治中塑像張治中塑像
今天黃麓師範依舊駐紮在農村,張治中將軍的農村教育實踐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們忘不了將軍的殷殷期盼。1990年10月,在張治中誕辰100周年之際,故鄉人民和來自海內外的各界人士300多人,在張治中親自創辦並為之付出心血的巢湖黃麓師範校園內,舉行了張治中塑像揭幕儀式。如今,在陽光的照耀下,張治中的教育實踐和它的塑像一樣在鄉村土地上熠熠生輝。

相隱寺

遺臣歸隱,香火旺盛在洪家疃的旁邊有一座青山,名曰西黃山。西黃山腹地,有一座高僧輩出的古剎,名為相隱寺。相傳相隱寺原名“白衣庵”,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明末清初,明朝遺臣吳相目睹世事滄桑,以及明朝沒落衰亡景象,回到故鄉憤世出家,隱居於白衣庵。
洪家疃
後清廷請其出山,幫助治理朝政,未得應允,並說:“吾出家之志堅,指南即不向北矣!”由此則將白衣庵更名為“指南庵”。吳相即更法名萬如。萬如大師於此設書院執教,學生有48人,此後大師創叢林,興道場,香火日盛。
而現存的寺廟是妙安大和尚於1991年重修的,他將寺廟更名為相隱寺。當年為了重修寺廟,妙安不顧體弱多病,多次奔波於各地募化。寺廟無常,僧俗無常,只有那旁邊的西黃山山水永恆。相隱寺現任監院法靜法師,1944年生,安徽穎上人,1987年師從妙安大和尚剃度出家,1989年9月在九華山祗園寺受具足戒,1993年起任相隱寺監院。1996年接妙安大和尚法,是為臨濟宗第四十六代。
水塘中波光粼粼,水聲中,有沒有古剎的隱隱鐘音?西黃山白雲團團,雲團里,有沒有山寺的裊裊青煙?流水淙淙地去了,流雲緩緩地去了,只有那山那水那村依然存在於世間。
從肥東看洪家疃、西黃山一帶。
六家畈看西黃山的日出六家畈看西黃山的日出

洪氏祠堂現狀

洪氏祠堂位於黃麓鎮洪家疃村內,是始建於清代初期的洪氏古祠堂。它原汁原味保留了洪氏祖籍地的徽派建築風格,為江北少有的標準徽派建築。如今它年久失修搖搖欲墜,祠堂內堆滿了稻草,被幾頭水牛當成了“家”。
淪為牛棚
當記者再次來到黃麓鎮洪家疃村的時候,發現這座破敗的祠堂依舊沒有動工的痕跡。祠堂的大門儘管已經坍塌,可重檐翹角的徽派建築特徵依舊存留,殘破的祠堂庭院中,布滿了樹枝、雜草、腐爛的垃圾,撥開樹枝、雜草,依舊能夠看見幾件雕琢精美的石雕隱藏其間。儘管祠堂的部分牆體、頂部已經倒塌,在祠堂正門廳堂里,主體木質結構還保留完好,頂部木椽、挑檐、梁托上布滿了各種精美的雕花。
洪家疃
走進祠堂正廳,只見鋪滿黑色磚塊的大廳地面上,堆放著大量稻草,廳前木柱上拴著兩頭水牛。其中一頭水牛身上塗滿了泥漿,正不停地在祠堂大廳外豎立的柱子上蹭癢,四周的地面堆滿了水牛排泄後的牛糞。村中一位洪姓村民告訴記者,這座祠堂在解放後遭到了人為破壞,改革開放後又被當成鎮上鄉鎮企業的廠房,企業倒閉後就此荒廢了下來,最近幾年,倒塌的祠堂又被村內一家養牛戶當成了養牛棚,放入了稻草,天黑或者下雨的時候,就會將家中養的水牛牽入祠堂內。儘管2013年初,這座祠堂一度傳出重修的傳聞,一段時間裡水牛被遷出了祠堂,祠堂內的稻草也被清理乾淨。但最終重修祠堂還是沒有動靜,於是村中那家養牛戶又將水牛遷了回來。
洪家疃
計畫2013年重修
關於這座祠堂的來源,記者在村中一洪氏村民家中找到了來源,黃麓鎮洪家疃村洪氏的祖籍地位於徽州府歙縣桂林村。元末至正年間,洪家一名叫做德公的祖先中了進士,可他還未上任,朱元璋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就開始進攻徽州。作為元代統治階級的一員,洪氏德公攜家眷開始逃亡,他們從徽州逃至廬州府巢縣西黃山山中,也就是今天的黃麓鎮洪家疃村附近,並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洪家疃村。至於這座祠堂的由來,家譜上的記載,此村中的洪家祠堂為德公的後人始建於清乾隆年間,並於民國13年(1924年)進行了重修,此外家譜還附上了祠堂完整的建築結構圖。
洪家疃
記者從當地文物部門了解到,位於黃麓鎮洪家疃村的這處洪家祠堂,是一處建於清代的古祠堂,從祠堂的建築形式上來看,是一座在長江以北地區少有的徽派建築古祠堂。在洪家疃示範村建設工程中,已經將洪家祠堂列入重修名單,由一家開發公司負責重修,按照計畫,這座祠堂會在2013年內開工重修。
家族遷徙史
在村民洪德山的家中,記者看到了一份洪氏家譜,家譜的首頁記載著洪氏家族的遷徙史:黃麓鎮洪家疃村洪氏一世祖被稱為“德公”,祖籍地位於徽州府歙縣桂林村。元末至正年間,德公中了進士,可他還未赴任,朱元璋的明兵就開始進攻徽州,作為元代官僚的一員,德公攜家眷逃至廬州府巢縣西黃山山中,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洪家疃村。至於這座祠堂的由來,家譜上的記載,此村中的洪家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家譜上還附上了祠堂的建築結構圖。
洪家疃祠堂洪家疃祠堂
洪德山的兒子洪有韋說,家譜上記載的桂林村應該就是現在歙縣桂林鎮桂林村。洪有韋是個養蜂人,對於江淮、皖南一帶非常熟悉,前幾年,他在歙縣桂林村放蜜蜂時,看見村裡的洪家祠堂和家門口的祠堂建築形式差不多,他想那裡應該就是他的祖籍所在地。
非文物保護
古建築專家介紹,皖南徽州古建築中的一些特徵和江北古建築有著明顯不同,從洪家祠堂八字開頭的大門、重檐翹角的門樓樣式等建築特徵來看,它帶有明顯的皖南徽州古建築特色元素,因此在江北地區古建築中並不多見。這座祠堂特有的皖南徽派建築元素,可能是由宗族的遷移,族人將原籍地的建築風格帶至此處。記者從巢湖市文物部門了解到,洪家祠堂還不是文物保護單位,但在黃麓鎮洪家疃示範村建設工程中,已經將洪家祠堂列入重修名單,祠堂在2013年將重修。
洪家疃

名人賢士

名不見經傳的黃埔軍校村,有國民黨軍官將軍軍銜的有十人,從黃埔軍校畢業的軍官有十幾人。
張治中將軍
(另有獨立詞條張治中,就不在這裡介紹)。
張治中創辦的黃麓師範學校張治中創辦的黃麓師範學校
張本舜少將
張治中將軍二弟)張本舜,雲南講武堂畢業,和李宗仁、朱德是同學。
張本禹少將
張本禹(1900~1938),字文衷,生於洪家疃,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少年時父母雙亡,依靠舅舅做活餬口。後隨長兄張治中參加孫中山的護國軍,因見黃埔軍校大門上的對聯“真革命的請進來,不革命者滾出去”,對軍校產生興趣和嚮往。通過刻苦自學,民國14年(1925)考入黃埔軍校三期,畢業後任北伐軍總司令部副官處副官,參加北伐。
洪家疃
“四·一二”反革命事變時,張本禹以學兵團副連長身份參加“反寧擁漢”活動。“七·一五”事變後,掩護一部分共產黨員離開武漢。後歷任陸軍教導二師警衛營少校營長、中央軍校第八期學兵總隊中隊長、獨立第四旅上校團長等職。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時,潛心學習軍事知識,竭力宣傳孫中山的愛國主義思想,宣傳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民國24年,張本禹擔任陸軍十三軍四師十二旅少將副旅長。次年8月,隨軍援助傅作義將軍的綏遠抗戰。在百靈廟戰役中,率部打外國,英勇沉著,身先士卒,奮勇作戰,節節挺進,阻擊了日軍南路增援部隊,使中國軍隊得以一舉收復百靈廟。這一戰役,張本禹榮立戰功,受到了嘉獎。
民國26年8月,張本禹新婚燕爾,暫住南京。突聞蘆溝橋事變爆發,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平津告急。他毅然告別已有身孕的妻子。北上張家口,參加抗戰。8月中旬,張本禹奉命向北平前進,援助前線中國軍隊。13日開始,在南口與日軍坂垣師團展開激戰,一舉擊敗日軍。由於戰鬥猛烈,陣地為敵突破,張本禹從旅部組織一個排,親自率領趕到前沿陣地,猛打猛衝,與敵展開肉搏,終於消滅敵人,奪回陣地因前線彈藥緊缺,張本禹奉令前往太原催運,並負責押運回南口。8月30日,彈藥在車站卸車時,遇敵機轟炸。張本禹一面指揮緊急卸車,一面指揮車頭誘開敵機。因車箱中彈爆炸,張本禹不幸犧牲。
民國26年10月,巢縣各界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公葬張本禹於巢南銀屏山麓。1980年,中央統戰部追認張本禹為抗日烈士。
趣聞:
民國十六年(1927)前後,國內“救娼廢娼”呼聲日益高漲,安慶作為安徽省會,積極回響,與南京、杭州一起,成為全國率先廢除娼寮的三座城市。按政府通令,妓女在妓院取締之後,應“從速自改行業”,相關部門也擴大救濟院及平民工廠為其提供救助,但大多妓女習慣了打情罵俏花天酒地的娼妓生活,惡性難改,因此“救娼廢娼”風頭一過,皮肉生意在老城一些僻靜街巷又悄然興起。但此階段的娼妓業,多以土娼為主,不立門戶,其中模樣生得俊俏又略通筆墨的,也拉一兩位政府有實力的官員為靠山,用安慶土話說,背後有大人物撐腰。
土娼何仙姑是這一時期娼妓界代表人物。身材小巧的何仙姑,眉眼兒生得清秀,說話輕聲慢氣,嗲嗲的透著嬌情。生意紅火,經濟寬裕,免不了鮮衣盛服,且三天兩頭黃包車來,黃包車去,張張揚揚在三牌樓、四牌樓一帶閒逛。有好事者認為“有礙觀瞻”,憤然向省會警察局長張本舜提出了責難。張本舜鐵肩擔道義,全力維護“社會風氣”,下令秘密押捕了何仙姑。卻不料何仙姑後台大老闆是安徽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王印川,張本舜這一刀捅到馬蜂窩上了。王印川照會張本舜,要求以最快速度無條件釋放何仙姑。張本舜懾於高壓,只得“遵照辦理”。雖然放了人,但張本舜內心並不服氣,堂堂警察局長,居然鬥不過小小土娼,便秘電專報,向其在南昌行營任職的長兄張治中求救,得到回覆是“堅決辭職”四字。張本舜想想也對,遂向劉鎮華提出辭呈,忿忿離開了安慶。當時安慶有一家報紙,以這些素材為背景,編了一段“何仙姑與張果老鬥法”的傳奇,含沙射影挖苦了王印川。
張文心
張治中將軍四弟、解放後任江蘇省南京市政協副主席)原名本湯,張治中將軍四弟。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9期步科、陸軍大學第14期畢業,85軍少將代軍長。張1931年任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總隊附兼2營營長,1932年1月參加淞滬抗戰,後任中央軍校第10期學生第2總隊總隊附,抗戰爆發後任第9集團軍總部參謀,參加淞滬會戰,1938年任中央軍校長沙分校軍事教育科長兼教導團長,1939年任第85軍23師副師長,1943年2月任第85軍23師少將師長,1944年4月參加豫中會戰,7月任第85軍副軍長,抗戰勝利後參加內戰,1948年12月15日在淮海戰役中被俘。後任江蘇省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兼祖國統一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南京市政協副主席。1995年7月27日在南京病逝。
洪家疃
洪世祿
張治中警衛廳廳長。解放後在南京投江自殺。
洪世壽
國民黨機械化團團長,被國民黨鎮壓。
洪品山
張治中貼身秘書。
洪世泰
生於1908年2月4日,1926年5月畢業於安徽省立第一師範後期。1928年3月去日本明治大學政治經濟學求學。1934年7月陸軍工兵學校任中校政治教官。1940年3月湖北草店中央軍校第八分校政治部任上校副主任。1944年12月貴州遵義陸軍步兵學校政治部任少將主任。1948年10月奉張治中電召去蘭州任西北軍政長官公署任少將參議。1949年9月25日隨河西部隊和平起義,1950年5月在西北軍政委員會交際處參事室幹事,1954年10月西北體育學院任副總務長。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鬥,得病而死。善辭令,極富演講天賦。
洪鋤非
黃埔軍校6期學員。抗日烈士。在河南與日本侵略軍作戰,身中六彈犧牲。他是張治中的姑老表,他的母親是張治中的姑媽。
洪任才
生於1901年,張治中的秘書。
張素我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婦聯副主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張治中將軍長女)
1915年4月生於洪家疃村。張治中將軍的長女。1935年於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肄業後到英國西南大學,畢業後於1937年秋回國任洪家疃黃麓國小校長。後歷任湖南省地方行政幹部學校婦女訓練班副主任、重慶新生活運動促進會婦女指導委員會訓練組大隊長(指導長為宋慶齡)、蘭州國立獸醫大學副教授。解放後先後在北外經貿部英語班教授英語,1956年評定為副教授,1987年晉升教授。曾當選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第六、七、八屆常委、第九屆委員,民革中央黨委、監察委副主席,全國婦聯第四、五屆執委,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名譽理事,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中國社會主義女企業家協會顧問等。其夫為周家彬先生,黃浦三期,留學德國慕尼黑軍校,與蔣緯國先生同窗。
張素我與丈夫周元亞張素我與丈夫周元亞
張素久
(美國南加州著名愛國僑領;張治中將軍的么女)
張素久出生時,爸爸已經45歲,媽媽已經43歲,有4個姐姐和兩個哥哥。1949年4月,國共和談破裂後,大軍即將渡江,經周恩來安排,隨母親從南京到上海,再飛北平,與父親團圓。張素久到北京後在當時的貝滿女中上高一,1949年開國大慶,她參加貝滿女中文藝隊伍,在天安門廣場親眼目睹了毛主席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神聖時刻,當夜,張素久又參加了慶典晚會。
張素久與丈夫朱任中張素久與丈夫朱任中
張素久於1952年考上了清華大學建築系,並且是清華大學第一屆體操隊隊員。大學畢業後,張素久分到天津大學任教,一直工作了20多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張素久夫婦來到美國做研究工作。開始幾年她在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工作,並在加州矽谷一家高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自1992年起,張素久擔任美國安琪科技發展中心總裁,積極從事與中國的科技交流,是她與中國國家科委、中國科技交流中心合作,組織了中國第一個股票、證劵經理及第一個房地產經理團赴美培訓班。
1999年,張素久受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聘請,出任清華大學北美教育基金會的會長,並在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丁肇中以及清華大學現任校長顧秉林等的指導下,在美國為清華大學籌措了大量資金,僅2006年1月至10月就為清華大學提供了140餘萬美元的資金,資助了34個項目。張素久還創辦了《北美清華》雜誌,為在北美的校友和關心清華發展的朋友們,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清華發展的便利管道。張素久的丈夫朱任中先生是哈工大的優秀畢業生,天津大學教授,一向是張素久最主要支持者和“後台”,他仍像年輕時一樣熱愛學習新事物,他是《北美清華》雜誌的主編,參與創建並管理著北美清華教育基金會的網站。記者在張大姐的家裡看到,張大姐的辦公室在住宅的這頭,朱教授的辦公室在住宅的那頭,兩人儘管已是70歲的人了,仍然辛勤地工作著。
張素久與丈夫張素久與丈夫
作為愛國將領張治中將軍的後代,張素久時刻不忘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2004年初,針對陳水扁等台獨勢力搞的一系列諸如“320公投”等台獨活動,張素久以滿腔激情發起並建立了“為了一個中國”的網站,號召全美華人華僑積極簽名,短短几天裡就有兩萬多華人簽名,他們將所有簽名列印出來寄給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親台的15名議員,表達反對他們支持陳水扁的正義態度。
作為中國僑聯的海外顧問和美國多個華人華僑團體的領導人,她參與組織領導了南加州華人僑界的各種重大社團活動,是一位在美國僑界富有影響的社會活動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和企業家。
2010年的第一天,有121年歷史的美國洛杉磯帕薩迪納市元旦玫瑰花車巡遊中,出現了一輛上海世博玫瑰花車。這是中國大陸地區繼2008年元旦北京奧運花車之後,又一輛由南加州華人代表捐贈的花車。世博花車巡遊是世博推介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世博美國推介活動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旅遊局聯合主辦。這輛世博花車在全球5億觀眾與100多萬現場觀眾的注目禮中緩緩通過,表達了華人華僑身在海外、心繫祖國的思鄉之緒、愛國之情。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位關鍵人物是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主席張素久女士。
姚明與張素久合影姚明與張素久合影
張素初
張素初女士,在美國紐約華人界無人不曉。她是張治中將軍的3女兒,她旅居美國25年,曾在紐約《中報》和《北美日報》等新聞媒體工作,辭世前一直擔任美東安徽文教協會會長。
1949年10月,張素初聽從父親的召喚,中斷在美國的學業,回到共和國的懷抱。隨後,她考入北京市外文局,一直工作到改革開放後再次來到紐約。說起張素初再次赴美留學的經歷,其中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1947年至1949年,張素初曾留學美國Adelphl大學,1979年中美建立了外交關係,張素初決定給母校寫信,希望完成中斷了30年的學業。母校很快致電張素初,表示非常歡迎她再次回到學校,並為她申請了獎學金。為了儘快完成這一夙願,張素初找到鄧媽媽(鄧穎超),鄧媽媽鼓勵她,說:這是個很好的事情,既可以完成自己的學業,又可以在美國多交朋友,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和中美之問的交流合作作些貢獻。畢業後的張素初考入紐約市政府社會服務部,從事社會福利方面的工作。老伴趙景綸一直從事新聞工作,為當地的《亞美時報》等華文報紙及香港媒體撰寫專欄。儘管都很忙,夫婦倆還是抽出時間,在華人社團里負責不少工作。
左二:張素初左二:張素初
張素初旅居美國多年,一直心繫祖國,為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和促進中美友好積極奔走,貢獻卓著。張素初生前為祖國災區和學校積極捐款募款,為改革開放早期中美兩國在政治、文化藝術方面的訪問交流做出大量的溝通接待工作,在港澳回歸期間她更是走上街頭,展現其愛國之舉,對於她的逝世深感惋惜。
2000年,黃麓師範附屬國小張素初女士與丈夫攜眾親戚捐款建教學樓。
以下學員信息摘自黃埔軍校通訊錄(原始通訊錄字跡較潦草,可能有遺漏)
黃埔軍校第13期學員
洪世鎮 安徽巢縣洪家疃
洪廷理 安徽巢縣洪家疃
楊尊泉 安徽巢縣西鄉長源鎮洪家疃
路聲和 安徽巢縣長源鎮洪家疃
洪白華 安徽巢縣西鄉長源鎮洪家疃村
黃埔軍校第15期學員
黃詩經 安徽巢縣長源鎮洪疃村
黃埔軍校畢業時的張立純黃埔軍校畢業時的張立純
張立純 安徽巢縣西鄉洪家疃村 【曾任蘭州軍區警衛團少校軍銜,其父親張本文(張震周)是黃埔職工,少校軍銜】張立純是張治中堂侄,也是張治中行營警衛營營長,後升少校軍銜,直至在新疆起義返回在巢縣建華窯廠任會計工作,三年困難時期因病去世。張治中得知侄兒英年早逝十分悲痛,念其家口眾負擔重,表示只要孩子們肯念書的,一切由張治中承擔,因此張立純之子張家桂同學在巢縣一中高中三年每月獲張先生寄來10元錢維持至高中畢業。後因文革變動,張家桂被迫不予錄取上大學。
黃埔軍校第17期學員
洪德生 安徽巢縣西鄉洪家疃村
張立德 安徽巢縣洪家疃
張立言 安徽巢縣洪家疃
洪世麟 安徽巢縣西鄉山尾洪村
黃埔軍校第20期學員
洪德清 安徽巢縣烔煬河洪家疃
洪德進 安徽巢縣洪家疃
黃埔軍校第21期學員
洪德威 安徽巢縣西鄉洪家瞳
洪世年
(著名氣象學家)
洪世年 男,1922年2月生,中國氣象局高級工程師,中國氣象學會副秘書長,歷經國立第三中學、西南聯大學習,194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理學院氣象學系。在現有一切電子技術與數字運算的基礎上,突破傳統的天氣預報方法,綜合所有影響因素、地區自然特徵經驗,企圖有所推進。曾被推選為中國氣象學會、中國航海學會理事,中國氣象史志研究會、氣象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及氣象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副唐人街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史》編委;參與《氣象科技》、《氣象》、《中國氣象》、《氣象譯叢》、《氣象學報》、《大眾氣象》及《新中國氣象事業回憶錄》的編審或創刊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國氣象史》(農業出版社,1979)及參與編審的高等專業教學用書《天氣學》(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入選典籍有《北大人》、《中國當代高級科技人才系詞典》、《世界科技諮詢真誠家》(中國卷)、《中華成功者》與《中華科技諮詢專家指南》等清華大學、西南聯大校友錄,國外有國際傳記研究所(IBC)、《美國傳記研究所》(ABI)等有關典籍中均有介紹。
洪家疃

地圖信息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向陽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