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黃山

西黃山

巢湖北岸,黃麓鎮和肥東縣交界地區,聳立著一座青翠的山峰——西黃山。在西黃山的腳下,是廣闊的丘陵地,其間散布著星羅棋布的小村。其中最著名的是愛國將領張治中先生故里——洪家疃村。洪家疃村舊時也是地方文教的中心,因為有口大水塘,因此又得名“清水塘洪”。“和平將軍”張治中先生在這裡創辦了黃麓國小、黃麓師範等學校。其中黃麓師範以後成為合肥師範學校的前身,在江淮之間影響甚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黃山
  • 位於:巢湖北岸
  • 起源於:明代初年
  • 其間散布著:星羅棋布的小村。
歷史,瓦屑壩,

歷史

這段史實在黃麓鎮一帶人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洪家疃這個村落的前身是一座水壩,它起源於明代初年的大移民時期。
原來,宋元戰爭之後,江淮地區一片荒蕪,原來富饒的土地和村莊成為荒場。巢湖岸邊也是野草叢生,在這種情況下,明政府下令從江南遷移了很多老百姓來到巢湖岸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來自江西的”瓦屑壩“移民者和從皖南遷移來的徽州家族。

瓦屑壩

西黃山全景圖西黃山全景圖
”瓦屑壩“,巢湖地區又稱”瓦家壩“、“瓦礫壩”,它在江西的蓮湖邊,是一個早期的港口,現在是一個小小的村落。洪家疃建立以前,一些從“瓦屑壩”來的移民者先在巢湖北岸先建成了兩個小村——徐家疃和九黃疃。所謂疃,是“屯”的變音,這兩個小村都是早期的民屯,移民者們以此為據點,開墾周圍的土地。村莊建成後,產生了一個問題:原來,在西黃山地區,山水常常灌流而下,難以控制。下游地區為了保證農業生產,必須在西黃山上修築一個水壩,才能調節落水,保證豐收。
徐氏和黃氏一起開往西黃山,與他們同行的還有莊氏。他們來到山區後,選擇了面向下游沖田的一個較窄的山口修築了一個水壩,水壩長150米左右。高差在6米以上。通過這個攔水壩,山水在水壩前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湖泊。這就是洪家疃現在水塘的雛形。
水壩建好後,一個看管和控制水壩的村莊就形成了——徐家壩村。徐家壩村呈正方形。它的基地處於壩下的緩坡,村莊規劃有九條巷子——又叫”九龍攢珠“。巷子裡修著下水道,巷子前有口小小的水塘。天空下雨的時候,落在村莊的水就通過下水道進入了水塘。是一個下水系統設計的十分精妙的村子。在徐家壩建好之後。在它的東邊建起了一個小小的村落,在它的裡面,居住著後徐家壩以後的主人——洪氏。
洪氏是從徽州遷來,按照族譜的記載,他們是唐代歙縣觀察使的後代,又稱桂林洪。洪氏的村子叫”清水塘“,小村前面有水塘,後面有一口井,常年汩汩的冒著泉水。洪氏在這裡辛勤勞作。到了清代初年,突然間發生了一件影響巨大的事情。
根據老人的回憶,徐家壩里居住的三支家族之一——莊氏家族突然遭到了一個重大的災變。一個叫”隆公“的人觸犯了朝廷,被滿門抄斬。莊姓匆匆的逃離了這個村莊,留下了空空的建築和房屋的基址。洪姓這個時候得到了遷移的機會。他們來到了村莊中,成為了徐家壩村第二批移民者。
洪氏來到徐家壩之後,開始慢慢拓展。並且成為其中最大的家族。在大約乾隆年間,他們建起了洪氏宗祠——也是全村唯一一處祠堂。洪氏在取得了村莊的領導權之後,慢慢的村莊的名稱也隨之改變——徐家壩改成洪家疃,而原來因為興修壩而形成的小水庫也替換成了”清水塘“。
洪家疃就這樣正式形成了,來自東部小村的靠山張張氏家族也隨之來到了村莊。張、洪等姓氏慢慢的融合,形成了村莊最大的宗族勢力。 除了張治中先生以外,村莊還有十位家族成員在解放前獲得少將軍銜。另外,獲得其他將校級軍銜者更多。到了近代,洪家疃已經成為西黃山腳下第一大村,他們購買道路,興建商業街,甚至計畫修築運河,來促進村莊經濟的發展。
時過境遷,今天我們來到了洪家疃村,還能看到古老的水壩和參天的古木。村莊還保留有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多處,甚至連祠堂也躲過了文革的浩劫,成為今天巢湖地區寶貴的文化遺產。那么那個神秘的遷出洪家疃的莊氏家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在洪家疃村的南邊發現了一個小村——富塘張,原來,他們就是莊氏的後代。村莊的《張氏宗譜》這樣記載:“當思國無史則法戒不昭,家無乘(音勝,史料)則源流莫辨,是家乘所系之重,猶國史攸關匪輕也,吾宗有家於合肥潛溪河,則自我彥三公始,繼公徙居莫莊二村。孫承子繼,生長於斯,死葬於斯,而聚族亦於斯矣。無何天道有盈虧,人事有得失,族有諱隆公為,因功見妬(音杜,與妒同意),遂致有滅門之禍,而凡屬同宗俱被連累。爾時罹禍者敕令(此二字抬頭並加紅色)難逃遭刑受戮,脫身者圖生遠遁,改姓更名。於是逃某處而即以某地避害,寄某家而即以某姓全身,茲我姓之族裔實昔莊氏之嫡派也!自避難更姓以來,至我祖父輩見族居渙然,家乘未修,不勝感慨,俱殷然有志詳考世系,糾其聚而統之不散,合其異而歸之使同。志未酬而雲逝,易簣之時口囑丁孟。迄今我宗人有能一息忘者哉?嗟夫河!”從族譜上看,使家族遭難的確實是”隆公“。時間,按照族譜的記載,是在宋代,可是一個宋代被迫害的家族,為什麼整個清朝都不敢修家譜呢?原來在清朝初年,浙江發生了著名的”明史案“,主犯莊廷瓏,因印刷有指責清朝語句的《明史》而遭難,整個家族被波及。莊姓應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迫遷出的吧!在這個不幸的故事的背後,我們看到一個普通的村莊在數百年時間內經歷的幾多風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