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洛口,現濟南市
天橋區地名,在濟南北部,是古代
濼水入
濟水的地方,所以叫“濼口”,有人將“濼口”寫作“雒口”,而“雒”與“洛”相通,“濼口”就變成了“洛口”。古濟水演變為
大清河,洛口占據兩河交匯的有利地勢,到
明朝,發展成為繁華碼頭。當時、
濟南、
泰安、
東昌、
兗州、
沂州、
曹州等地所用的
食鹽,都由洛口
轉運,
木材、
藥材、毛皮等貨物也在這裡集散。一時間,洛口成為商業重鎮,富商大賈麇集,菜館酒樓布滿街市,樓船往來,亭閣飛瓮。1855年,
黃河改道,奪大清河入海,洛口一變而為黃河巨鎮,黃河
航運,下可直通
大海,上及
魯南、
河南、
山西等地,集市
貿易興盛,鎮中商店林立,素有“小濟南”之稱。
歷史
100年前,這裡是繁華熱鬧的濼口碼頭,一個曾經被稱為“上關道口”的地方。1906年4月,連線小清河黃台碼頭和黃河濼口碼頭的一條鹽輕便鐵路支線正式建成通車。這條輕便鐵路被稱為“清濼小鐵路”,鐵路全長6公里。當時的濼口是濟南的一個重要黃河
港口,小清河黃台碼頭是沿小清河東下膠東的一個
咽喉碼頭,而且
黃台碼頭和膠濟鐵路小清河
黃台站之間,又有鐵路支線相連。這條輕便鐵路的修建,不僅把黃河和小清河聯繫在一起,還和開通不久的膠濟鐵路聯繫在一起。因此,在“清濼小鐵路”開通的這一天,碼頭上聚集了濟南各界民眾,大家一起歡呼,一起慶祝鐵路的開通。
原本就是濟南重要的一處碼頭,清濼小鐵路開通後的濼口更加繁忙。不僅讓黃河南北兩岸的人員、物資有了溝通交流。來自全國各地的糧、棉農副產品、燃料、建材以及來自海邊的
海鮮和鹽也紛紛通過濼口碼頭湧進濟南。與此同時,濟南本地民族工業所生產的
棉布、
麵粉等各類產品也通過濼口碼頭,沿著黃河西進
濟寧、
菏澤以及
河南等沿黃地區,甚至全國各地。貨物的集散以及人員的往來,讓濼口碼頭成為當時濟南比較繁華的地方。
據1993年出版的《
天橋區志》記載,在清末民初濟南的
濼口港成為水路、公路、鐵路貨運的中轉站,沿黃河5省90個市縣所需要之原鹽多由此集散;每年棉花上市季節,棉商、花客約3000人在濼口港聚集,日集散棉花10.2萬擔。解放前,濟南曾是全國的
麵粉生產
基地之一,原糧和麵粉亦主要是通過水運,主要是濼口港集散。
其實,早在
漢代,濼口就是濟水沿岸上的重要碼頭;
宋代以後,大清河奪濟水河道,濼口變成了大清河上的一個重要碼頭;清鹹豐五年,黃河奪大清河河道入海,從此,濼口便成了黃河下游沿岸上最重要的一個碼頭。
1904年,由
德國人建造的
膠濟鐵路正式開通,同年,濟南正式開埠。自此,在濟南老城的西部,具體說在濟南火車站以南,赴長清的大道以北,
十王殿以西,大槐樹以東這一範圍內,出現了一片繁榮的商埠區。
濟南商埠的興起,不僅帶動濟南本土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也給濟南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無限的活力。開埠以後,膠濟鐵路以北,濼口碼頭以南,也有百姓自發地修建了一些鋪房以及住房,自然形成了一些小型工商業
店鋪。在1925年(民國十四年),軍閥
張宗昌督魯期間,濟南當局計畫將官紮營以北,濼口碼頭以南片區劃為北商埠。1927年,張宗昌在濼口和成豐橋之間,修了一條馬路,稱
義威路,因張宗昌號稱“義威上將軍”而得名。
義威路修好以後,對於溝通濼口碼頭和商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條路,從全國各地自水路來的貨物,通過這條路順利地進入商埠,而在商埠區內加工而成的各類商品,也通過濼口運往全國各地。與此同時,在沿義威路兩側,一些商戶慢慢多了起來,並逐漸形成規模。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隨著一些知名民族工商業的安家落戶,濟南北商埠逐漸成形,並整體帶動了濟南鐵路以北的發展。
1928年,
日寇在濟南製造了駭人聽聞的“
五三慘案”,1929年,為紀念濟南“五三慘案”,“義威路”改名為“五三路”。直到1938年,此路改名為
濟濼路。據悉,濟濼路在民國後期鋪成
瀝青路,是當年濟南北部的第一條瀝青路。
解放前,黃河渡船都是用‘大擺渡’。大擺渡”是一種長30餘米、寬近20米的大木船,是專門用來運送車輛、糧食、棉花包等大宗物品的。當時的一條“大擺渡”能一次運載好幾輛汽車。那時候,“大擺渡”全靠人力,一條船少說也得需要三四十個工人。船泊在南岸碼頭,兩個人在船尾搖櫓,其餘的工人在船兩側撐篙。北岸碼頭相對南岸碼頭要偏西一些,但黃河水卻是從西向東流。因此,水流大的時候,“大擺渡”經常被衝到北岸東面偏離碼頭的位置。這時候,就需要拉縴。船上的船員負責搖擼、撐篙,岸上的船員們則要拍著隊,喊著號子拉縴,一番折騰後,一艘“大擺渡”由黃河南岸駛到北岸,差不多需要兩個多小時。“大擺渡”返程時就順當多了,即使船上也載滿了貨物,但因為是順水而下,一會兒工夫便能回到南岸碼頭。
濼口南岸碼頭被稱為“上關道口”是官渡碼頭。還有一個較小的民渡碼頭在“上關道口”東三四百米的地方,被稱為“下關道口”。“下關道口”主要是由一些小船運送過往市民和物品等,而黃河北岸與其相對的碼頭也不是非常固定,有時根據水流的情況,船北衝到北岸後,在哪裡停下便在哪裡靠岸,這又被人稱為漂浮碼頭。
1948年秋天,
濟南戰役打響,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濟南解放。很快,人民隊伍接管了濼口碼頭。在1952年底,一艘改造後的80馬力的機動木船“明輪”號正式啟用,終結了濼口碼頭一直用人力船的歷史。濼口碼頭一直作為北出濟南的重要門戶,人們過黃河一直依靠擺渡,直到1982年
濟南黃河公路大橋的建成通車和1988年5月濼口浮橋的建成通車,才徹底改變並終結了濼口擺渡的歷史。讓那些曾經在
濼口渡口來往穿梭的渡船徹底成為文物,用它那斑駁的船體見證那段波濤翻湧的歷史。
特產
洛口醋:洛口名產中有一種陳年老醋,生產歷史可上溯二百多年,味道香醇,色如
琥珀,稠濃能夠
“掛碗”,若放置二三十年,會濃縮成“醋膏”。這種“醋膏”用於配藥極為珍貴,據說取一小杯“醋膏”浸水即可復原為一大缸上好洛口陳醋。洛口醋因其選料精緻,工藝獨具,陳釀老道,氣味清香,酸味柔美,食藥兼備,耐儲備用,故銷路甚廣,歷久不衰。得食其味者無不交口盛讚,得知難忘。1914年榮獲山東物品展覽會
金牌獎章。1915年再獲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牌
獎章。1956年初,濼口醋業19家醋店作坊公私合營,創辦濼口玉興醬園,後更名濼口釀造廠。濼釀人以復興洛口醋為己任,匯集釀醋名師,博採眾家長技,秉承傳統工藝,引進現代科技,洛口醋產量日增,風味益美。1984年洛口醋獲省優部優稱號;1985年洛口醋榮獲國內行業最高獎——國優銀質獎。
糖醋黃河鯉魚:最早始於黃河重鎮——洛口鎮。現在是山東濟南的傳統名菜。濟南北臨黃河,故烹飪所採用的鯉魚就是黃河鯉魚。此魚生長在黃河深水處,頭尾金黃,全身鱗亮,肉質肥嫩,是宴會上的佳品。
《
濟南府志》上早有“黃河之鯉,南陽之蟹,且入食譜”的記載。洛口鎮的廚師喜用活鯉魚製作此菜,並在附近地方有些名氣,後來傳到濟南。廚師在製作時,先將魚身割上刀紋,外裹芡糊,下油炸後,頭尾翹起,再用著名的洛口老醋加糖製成糖醋汁,澆在魚身上。此菜香味撲鼻,外脆里嫩,且帶點酸,不久便成為名菜館中的一道佳肴。“洛口糖醋黃河鯉魚”以濟南匯泉樓所制的最為著名。該店廚師將黃河鯉魚養在水池裡,讓顧客當場挑選,並活殺製成菜餚上席,所以頗得食客青睞,聞名遐邇。
商業
濼口服裝城、山東建材市場、山東太平石材市場、銀座家具廣場、濼口
舊機動車市場五大市場群,帶動了整個濼口地區的經濟發展;轄區內駐有山師北院、山東省黃河航運局、濟南北郊熱電廠、天橋區黃河河務局等省市區駐地
單位。
風景區
黃河森林公園、鵲山及建設之中的鵲山龍湖風景區等旅遊觀光勝地。
具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