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洋湖鎮駐地
洋湖街,相傳古時叫洋湖坡,因村西側有一路碑,故又稱洋湖碑。
洋湖原名普慶,解放初期設立普慶鄉,1958年成立普慶人民公社,1969年與珠紅合併仍稱普慶公社,1981年更名洋湖
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改為洋湖鄉,1992年安徽省撤區並鄉時建立洋湖鎮。2007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時高山鄉(
高山鄉以境內高山頭得名。1952年成立高山鄉,1958年併入葛公公社,1961年從葛公析出重建高山公社1982年
體制改革時改為高山鄉)併入。2007年2月與原高山鄉整建制合併成新洋湖鎮。
行政區劃
洋湖鎮設立洋湖、迭山、珠虹、泥黃、青峰、八音、永濟、南山、龍豐、北山、金塔、奠龍、東風、高山14個村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洋湖鎮,屬
東至縣轄鎮。鎮政府駐洋湖,東經117°10′,30°11′;位於縣城東北25公里處。2017年,洋湖鎮行政區域面積17966公頃,常住人口32813人。洋湖鎮位於
東至縣、
石台縣和
祁門縣三縣的結合部,北傍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升金湖,烏沙河、東河、秋浦後河在其境內匯聚,這裡曾是徽商出山入海的必經之道,自古就是市場繁榮,商賈雲集之地,歷史曾享有“買不到的洋湖能買到,賣不掉的洋湖能賣掉”的美譽。作為東至縣的商貿重鎮,洋湖鎮鎮區
通訊、
醫療、衛生、教育、文化、
自來水等集鎮功能齊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個私經濟發展迅速,兩個文明齊頭並進。洋湖鎮位於東至縣東部,距縣城26公里。東界石台,西依堯渡,南接祁門,北傍升金湖。共轄14個行政村,251個村民組。集鎮占地26公頃,人口達5000餘人,通訊、醫療、衛生、教育、文化、自來水等集鎮功能齊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個私經濟發展迅速,兩個文明齊頭並進。
洋湖有著光榮的歷史。
境內青峰嶺是紅軍根據地和1935年貴東縣委駐地。迭山村是省、地、縣林業綠化的老典型。洋湖資源豐富。盛產糧食、油料、木竹、桃、李、木耳和玉米、蛋鴨、肉鴨等農副產品,白雲石蘊藏量居全市之首。自然景觀亦清新絢麗,集水光、山色、異松於一體,人文景觀底蘊深厚,融石刻、石碑、古道、古祠於一身。
地形地貌
境內地勢東高西低,崗巒起伏,四周丘陵,中間平原。
水文
黃盆湖的前、後河各有1條支流分別橫、縱流經境內;小(一)型東風水庫、
響水灘水庫集雨面積分別為3530、610公頃,總庫容量分別為293、259萬方,一級、二級小水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1/100,2/110(台/KW);小水電站裝機容量2/110(台/KW);小(二)型群樂水庫、
群力水庫、張家山水庫、大窪水庫、北山水庫集雨面積依次為150、115、60、10、15公頃,總庫容量依次為46.5、46.4、11.6、21.6、24.9萬方。。黃盆河上游的前河、後河在境內中西部分叉,分別在東南、東北有多條支流;小(二)型長豐水庫、長沖水庫、黃金腦水庫、葉攏水庫、螺絲形水庫、珠虹水庫、管魚嘴水庫、
紅衛水庫、林崗沖水庫集雨面積分別為196、82、200、48、48、48、31、82、140公頃,總庫容量依次為66.5、32、95、37.3、26.6、12.2、24.6、24.4、42.1萬方。
經濟發展
市場貿易繁榮,是商貿集散地。2006年原高山鄉完成財政收入2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289元;2006年原洋湖鎮完成財政收入8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768元;2007年完成財政收入15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50元;2008年完成財政收入20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139元。
第一產業
洋湖鎮農業以稻麥為主,
棉花、
油料、豆類、
中藥材、茶葉等次之;林業竹木資源豐富;主要礦產資源有
石灰石等,其中
白雲石蘊藏量居全池州市之首;還盛產
桃、李、
木耳和
玉米、
蛋鴨、
肉鴨等農副產品。洋湖魚市達1華里,水果批發市場日銷量達20噸以上,小商品市場商賈雲集。
農業結構調整的總體方向是穩定糧棉生產,大力發展菸葉、食用菌、野葫蘆、黃山貢菊等特色經濟作物。2006年泥黃、迭山等村發展食用菌500萬棒,涉及147戶農戶,其中迭山村楊善文戶種植6萬棒,同時培養菌種。2007年八音村示範種植菸葉100畝,7月3日鎮政府組織各村兩委主職及八音村部分村民到宣城參觀菸葉生產。2007年“北煙南移”試點成功,泥黃、八音兩村推廣種植菸葉500畝,較其他作物畝增收450元。實施山區綜合開發,永濟、泥黃兩村發展花卉苗木基地500畝,珠虹村發展無公害蔬菜100餘畝、黃山貢菊20畝,並註冊成立珠虹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2006年,東至縣盧氏農副產品加工廠成功註冊“盧氏”商標,2007年盧氏農副產品加工廠訂單種植900畝,加工野葫蘆籽30噸,藥用副產品80噸,產值637萬元,同年獲得縣級農業產業化企業。2008年5月東至縣盧氏農副產品加工廠更名為東至縣盧氏有機農副產品加工廠,訂單種植野葫蘆1800畝,加工野葫蘆籽65噸,藥用副產品185噸,產值1015萬元,2008年獲得市級農業產業化企業。2008年泥黃、北山兩村種植菸葉1000畝,畝純收入達2500元。
第二產業
鄉鎮大小企業正在興起,達10多家,玩具加工廠達2家。玩具業、服裝業不僅解決了農民工就業,也帶動了集鎮的繁榮。洋湖鎮按照“居住人性化、農村城鎮化、工業園區化”的規劃思路,開發建設工業園區、以園帶鎮發展,引導企業入園。天正工貿有限公司,精米加工廠,手機套廠,天鷹服飾有限公司,糧食購銷公司等企業生產火熱,效益較佳,帶動了一批農民就業。
社會事業
2006年積極籌措資金,實現有線電視的光纜聯網,用戶達3000戶,2006年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5%。2007年全鎮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為26713人,參加率達861%。2007年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施以來,當年完成迭山(楊安)、泥黃村(夏村、葉村)、南山村(姚家、姚沖)、奠龍村(沖里)、金塔村(五星、新民、周村、外屋)等10個盲點建設。2008年完成南山(嶺上、葉灣、破山)、高山村(西邊、小沖、汪村、檀村、向山)等8個盲點的建設任務。2008年投資70餘萬元新建洋湖衛生院住院部綜合樓,大大改善衛生院醫療條件。同年投入資金70萬元實施洋湖鎮敬老院改擴建工程,完成30間686平方米宿舍擴建工程,院內實施了亮化、綠化工程。
基礎設施
321省道縱穿境內南部與橫穿中部的
325省道相接,洋湖鎮村村通公路、通電、通電話。
2006年投入水利興修資金10多萬元,修復八音村八家堰、龍豐村林崗沖水庫排洪渠道、迭山村響水灘水庫排洪道漿砌工程,完成土石方54萬立方米。完成龍豐村1600米水渠襯砌環境改造工程,通過省市縣相關部門驗收。2007年完成北山河堤、南山新堰及八里河壩水毀修復、永濟許龍山塘翻壩換涵、紅衛水庫除險加固、奠龍引水渠清淤整修工程。完成了泥黃村4700米溝渠清淤硬化工程。2008年實施東風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投資260餘萬元,同年實施泥黃煙水配套一期工程,投資230萬元。
教育事業
金龍村國小
泥黃村國小
泉塘村國小
迭山村國小
年豐村國小
珠虹村國小
永濟村國小
徐畈村國小
八音村國小
洋湖鎮中心國小
洋湖鎮職業中學
城鎮建設
2006年投資60餘萬元修通連線汪洋公路的湖新路延伸段,並安裝24盞高桿路燈。同年洋湖小商品市場和農貿市場建成並投入使用,小商品市場商戶入住率達85%,農貿市場商戶入住率100%。2006年實施洋湖中心學校整體搬遷工程,項目通過相關部門論證,完成征地平基等前期工作。2007年遷址工程開工建設,投資160萬元完成教學樓、學生食堂、廁所等主體工程建設,2007年高山供水站改造完成,水質達到安全飲用水標準;2008年完成中心學校遷址學生公寓、圍牆、操場等後續工程;2008年秋季中心學校新校區正式啟用,在校學生750人,寄宿生210人。2008年完成洋湖鎮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申報洋湖鎮土地置換項目。2008年底完成洋湖農貿市場災後重建工程,新建門面房攤位8個,正式投入使用。同年洋湖鎮綜合文化站項目批准立項。
實施安全飲用水工程
2006年實施高山、奠龍、迭山、青峰、珠虹、東風、泥黃等村安全飲用水工程,解決4500餘人飲用水安全問題。2007年實施永濟、金塔、八音、高山、奠龍、龍豐、珠虹等村安全飲用水工程,解決6000餘人飲用水安全問題。青峰、八音及龍豐村的年豐片採取行山泉廠和打挖機井取水,其它村分別由洋湖自來水廠和高山自來水廠進行管道延伸完成,2006年至2007年安全飲用水工程累計投資130萬元。
交通條件
2006年投資120萬元實施牛頭高渡改橋工程,2007年1月正式通車,2007年牛尾高渡改橋項目立項,2008年開工建設,完成橋墩及水下工程建設。2006年完成珠虹八音、迭山、南山等村村村通工程205公里,2007年完成泥黃、永濟、龍豐、珠虹、金塔、東風、高山等村162公里村村通水泥路面澆注任務,同時完成325省道洋湖集鎮段改造工程,2008年完成八音村15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建設任務。
當地特產
東至縣洋湖鎮盛產
留蘭香。留蘭香可作地被植物,能快速鋪地形成景觀,又可供藥用。藥用可疏風,理氣,止痛。用於
感冒、
咳嗽、頭痛、脘腹脹痛、
痛經。烹調,其葉子可作為蔬菜,涼拌、炒吃都可,在
歐洲普遍用來泡茶。也可以在醬汁、飲料、
冷盤、刀豆、
土豆的料理或魚肉料理中使用,做點心時也使用。工業中也可用來作香皂之香精,抽出的
精油是
糖果、製藥、
牙膏中的重要的香油。
口香糖生產中也使用得很多。
風景名勝
重要事件
洋湖鎮青峰村青峰嶺上有建於1984年的
革命烈士紀念塔。早在1932年,共產黨就在這裡建立了組織,發展了武裝。1935年在高山村石門口成立了江南特區
蘇維埃政府和江南紅軍獨立團,舉行了貴秋東地區“八、一五”秋收暴動,起義風暴席捲四方,威震江南。1935年9月先後取得了金塔、珠虹橋伏擊戰的勝利和竹(塘)丁(沖)大捷。原福州軍區政委
倪南山、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歐陽惠林均為高山人。中共貴東縣委會舊址座落於青峰嶺青峰嶺村洪氏祠堂,祠堂
清朝初年所建,座北朝南,內有前後廳,廳內有天井,寬敞明亮,四角飛翹。四周層巒迭翠,環境幽靜。
文物古蹟
2002年安徽省東至縣洋湖鎮興修水利工程時,於土音村河岸邊發掘一座由
鵝卵石和
青磚壘成的古墓,在墓內挖掘出9件隨葬品,其中有一件由於不慎遭破壞,其餘8件均基本完好。有瓷器7件,
銅器、
陶器、各1件。其中青瓷雙系執壺1件、青瓷瓜棱執壺1件、青瓷玉璧大碗2件、青瓷玉壁底小碗2件、青瓷褐彩水丞1件。考古人員分析出土的
青瓷器從
胎釉、造型、工藝諸方面看,地方特徵明顯,應該是屬於
唐朝中後期南方瓷窯。
政治
安全設施
長期以來,洋湖鎮將安全生產工作始終擺在首位,成立了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每月一次例行檢查雷打不動,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到位。尤其是對鞭炮廠、輪窯廠、免燒磚廠、石子廠等規模較大的企業配備了專職安全員,嚴格操作規程,要求一絲不苟;對服裝廠、木材加工廠、
液化氣站、
加油站等易燃易爆企業,及時提醒更換消防器材和陳舊設備;對中國小的學生飲食起居、交通、校外活動等方面的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並落實到位。計生工作方面,洋湖鎮加大計生技術服務力度,進一步強化孕情跟蹤及產後術後隨訪責任制,努力提高
早孕發現率、孕情跟蹤服務率和術後產後隨訪率。洋湖鎮在全東至縣率先成立了森林消防專業隊。消防專業隊由各村民兵營長和民兵骨幹等20人組織,隊員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已添置2台
風力滅火機、2台
油鋸及防火彈、20套隊員服裝、4台對講機等防火器材。通過專業培訓,已掌握了實戰技術。
發展思路
"乘風破浪正當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洋湖鎮黨委、政府確立了"以城鎮建設為依託,以市場建設為龍頭,以發展商貿為重點"的工作思路,正以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精神,帶領全鎮人民向商貿大鎮、經濟強鎮跨越。占地150多畝的商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其中居民商業小區已建房3萬平方米,農貿市場、小商品市場、建材市場等三大市場已完成前期規劃、設計、征地手續及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正以滿腔熱情和優惠的政策歡迎外商來投資興業。
地圖信息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洋湖鎮政府(325省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