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對選擇的對象注意能穩定地保持多長時間的特性,叫做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維持的時間越長,注意越穩定。所以注意的穩定性是一項重要的心理品質。和注意穩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質是注意分散,即平常說說的分心。注意分散是指注意離開了心理活動所要指向的對象,而被無關的對象吸引去的現象。
注意起伏
注意的穩定性有
狹義和
廣義之分。人的
感受性不能長時間地保持穩定狀態。例如,在
聽覺方面,把一隻懷表放在離被試耳朵一定的距離上,使他剛能聽到表的滴嗒聲。這時被試時而聽到表的聲音,時而聽不到;或者感到表的聲音時強時弱。注意的這種
周期性變化,稱作
注意起伏。這是注意的一種基本
規律,也是狹義的注意不穩定的表現。注意起伏的一個周期包括一個正時相和一個負時相。正時相表現為
感受性的提高,感覺到有刺激或刺激增強;負時相表現為感受性的降低。每一次起伏周期歷時約8~10秒,人的個別差異較大。一般認為,注意的起伏是外周感受器官和中樞的適應過程造成的。在發生適應現象以後,感受性減弱,然而由於刺激物又作用於新的感受細胞,或者感受器官經過一個恢復過程,感受性又會再度提高。有人把注意起伏與機體一系列功能變化聯繫起來,如
呼吸、脈搏和其他生物節律等。
不顯著的注意起伏現象在其他方面也可以看到。如在研究
反應時的實驗中,要求被試對
刺激物(光、聲等)儘可能迅速地做出預先規定的運動反應(如按電鈕)。結果發現,如果在給予刺激之前大約2~3秒內給一個預備信號,會得到最好的效果。如果時間間隔較長,就出現因注意起伏而造成的反應時加長現象。由此可見,狹義的注意穩定性,其時間是相當短的。不過,這種不顯著的起伏,只是在要求一個人非常迅速地對刺激物進行反應的時候才有消極的影響,而在較長時間或多樣化的工作中則影響極小。
就廣義而言,注意的穩定性並不意味著心理活動總是指向和集中於某一事物或活動,而是指雖然行動所接觸的對象和活動本身有所變化,但注意的總方向和總任務卻沒有改變。例如,
學生聽課時,既要看
教科書、看實驗演示、板書,又要聽
教師講述,還要記
筆記等。由於這些活動都服從於聽課這一項總任務,它們屬於在注意穩定性範圍之內的注意轉移。對於要求持久注意的活動,這種轉移有積極作用,它可以防止疲勞,提高注意穩定性。
在學習和工作中,要保持廣義的注意穩定性,就要了解影響注意穩定性的因素和掌握提高穩定性的方法:①應該明確要完成的總
任務和具體任務,並積極地去嘗試解決它。②要使注意對象內容豐富,活動多樣化。不同的活動最好是交替進行,並在活動中不斷地提出新問題。③注意與外部實際活動相結合,可以起到組織和控制注意的作用。因此,人在注意的時候,若能把注意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直接接觸實物,就可以使注意較長時間地穩定在所注意的對象上。④注意的穩定性還與一個人的主體狀態有關。例如,在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的情況下,能以極大的興趣從不同的方面去觀察所注意的事物,並以積極的態度進行
思維,注意的穩定性就容易保持。
實驗:關於分心
想像一下你下了班,開車回家,自在地穿梭在擁擠的街道中。現在想像兩個場景:第一個,你的電話響了,震動著亮著光,明顯有電話來了。第二個場景,你注意到手機螢幕閃了一下,進來一條簡訊。這兩個場景中哪個更影響你開車呢?
你也許認為電話更影響注意力。但最近發表在《當代生物學》的研究結果則認為不是這樣。95個志願者參與了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傑夫·莫赫(Jeff Moher)和宋朱鉉(音譯,Joo-Hyun Song),以及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布賴恩·安德森(Brian Anderson)的實驗。他們發現微妙的干擾和明顯的干擾雖然看上去不同,但前者更容易使我們的注意力從正在做的事上轉移到干擾物上。
讓人分心的事物有很多種形式——鮮艷的顏色、閃光、響聲——這類事物相對於周圍環境越“突兀”,就越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分心的事物引起的反應也因人而異。當某人發現自己對某個事物特別感興趣——酒精、香菸、或是金錢——這些東西就特別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力。之前的研究發現酗酒者更容易注意到周圍事物的變化,如果這些事物與酒有關。
在這項試驗中,研究人員想知道不同的干擾對在做不同事情的我們影響有多大。畢竟這些干擾在我們被動地看電視和開車時造成的影響是不同的。
他們設計了四個實驗。前兩個實驗中,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較弱干擾和一個較強的干擾:實驗者指出紅色圓圈可以被獎勵2美分,指出綠色圓圈則可以得到10美分。這個練習告訴他們綠色圓圈更有價值。在習得這層關係後,第一組的參與者完成了一組需要在一堆灰色的物體中指出特別圖案的實驗。第二組參與者的任務是通過按鍵判斷在多種圖形中顯示的線條是平行還是垂直的。在這兩組實驗過程中,一半會顯示更有價值的綠色圓圈和價值較低的紅色圓圈,另一半作為對照將不會顯示這兩種圓圈。
在(第一組)指出實驗中,相比於價值大的干擾物,價值小的干擾物出現時,這項任務中手部動作的偏差——即指向干擾物的程度更大。在(第二組)按鍵實驗中則出現相反的情況——相比弱干擾的物體,強幹擾物出現時受試者的表現更差。換言之,在需要做出動作的任務中,體積更小而且不太重要的干擾物更容易吸引注意力,而在只需要觀察的任務中則恰好相反。
兩組實驗者重複了相同的行為和認知實驗,不過在這兩組實驗中,研究人員用了顏色而非金錢獎賞作為干擾。在這一系列實驗中所有螢幕中顯示的物體都是紅色的,干擾物為藍色或粉色。藍色相比於粉色,與紅色的差異更大,所以是較強的干擾。較弱干擾的粉色物體比起較強幹擾的藍色物體更容易干擾指示動作。反之,藍色物體比起粉色物體更嚴重地削弱了認知的準確度。金錢獎賞實驗和顏色實驗具有相同的結果,這表明,不同種類分散注意的事物都具有類似的干擾效果。
據未參與實驗的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of Toronto)實驗心理學家蒂姆·韋爾什(Tim Welsh)所說,這些發現也許會改變研究人員的認識方式,讓他們重新審視是什麼影響了行為和注意力。“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重拾把認知、注意力和行為視為互相分離的過程的舊模型,但這引發了另一個觀點:行為系統的表達方式與認知系統不同。”他說道。
為什麼我們對干擾的反應不同呢?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大腦有一個阻止干擾物干擾工作的抑制過程——例如開車時是否該接電話。但這個過程只在特定的範圍生效,因此細微的干擾依然會影響到我們。“我們還並不確定這個過程是什麼,但發現該過程的神經機制是我們下一步研究方向。”宋說道。如果這個抑制過程存在,它則顯現於行為系統中而非認知系統。我們的大腦也許已形成了這個體系,因為行為通常與生存息息相關。“適應性的行為通常與尋找食物和避免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有關,”莫赫說,“所以如果你看到無關的干擾時,更重要的是不要讓行動被它們吸引。”
莫赫認為行為和認知的差異隨著我們從筆記本電腦過渡到平板電腦會變得更加重要,因為這個過程讓我們與螢幕的互動從間接轉變為直接。這在注意細節的工作中尤其重要,比如機場安檢或放射醫學檢驗。檢查包裹尋找炸藥,或是醫學掃描中尋找腫瘤——也許在螢幕上圈出可疑的東西會容易遭受較小干擾的影響,然而被動地審視整體圖像更容易被較大幹擾所妨礙。注意這些細微之處也許會幫助我們提高工作的準確度。
雖然注意我們身邊即刻的威脅很重要,比如迎面駛來的車,但是我們周圍大多數刺激物和手頭的工作並不相關。我們的大腦可以禁止干擾——但似乎我們沒在意的事物是最影響我們注意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