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世代

泡沫世代(日文:バブル世代)是指日本泡沫經濟時期參加工作的一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泡沫世代
  • 外文名:バブル世代
  • 定義泡沫經濟時期參加工作的一代人
  • 頂點:1968年
定義,概說,成長過程,出生,童年,學生時代,就業期及就業後,中年期,對泡沫世代的批評,泡沫新一代,

定義

勞動力市場領域,指泡沫經濟(第11循環擴張期,1986年11月到1991年2月)的賣方市場時期(大概1988年到1992年)新入職的一代人,與之前的“猛烈社員”(工作狂團塊世代)和之後的“就職冰河期世代”相對。

概說

賣方市場時大學畢業入職的大致是60後的一代,他們畢業時,受泡沫經濟帶來的賣方市場影響,很容易找到工作。
但是,1988年入職的人(大學畢業生大致是1965年生,大專畢業生大致是1967年生,中專職高畢業生大致是1969年生)由於前一年基準利率降到戰後最低的2.5%、1987年全球股市崩盤、造船業低迷等原因,就業相對出現困難。另一方面,1987年入職的大專畢業生大致是1966年出生,因為人數較少(因為日本人的迷信,認為1966年是丙午年,出生的人性格不好)所以相對就業容易。同樣,1989年的大學畢業生,以及1991年的研究生也相對好找工作。
中專職高畢業生的場合,大致是1969到1973年出生的,受到了泡沫經濟帶來的就業賣方市場的好處。招工倍數從60後1.5到兩倍,漲到1973年出生一代的3.34倍。
中專、職高、大專畢業的女性在戰後“男主外(工作),女主內(家庭)”的女性價值觀指引下,多數女性都希望成為全職主婦,但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女性(特別是在大城市的)在被稱作“均等法第一世代”的新人類世代之後,大部分人都立志做都市女白領。男性和團塊世代比起來,正式員工很多,非正式僱傭員工很少。

成長過程

出生

出生於高度經濟成長的後期,當時環境問題等經濟成長的副作用越來越嚴重,成為社會問題。越南戰爭中,以1968年為頂點,全共斗(全學共斗會議)和巴黎五月風暴等運動高漲。

童年

在良好的經濟環境下,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當時已經流行三口之家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已經很少了),各家晚飯吃的都比較晚,為了打發晚飯前的時間,晚上的電視節目多為面向兒童的卡通片

學生時代

上國小時,正當石油危機,“四畳半民謠”(當時歌唱貧困情侶生活的貧民歌曲或流浪歌曲之類)流行的年代。升國中的1970年代,當時日本豪車和高鐵正熱。
升高中的1980年代早期,正是不良少年文化的最興盛時期,矢澤永吉和橫濱銀蠅等歌手的奇裝異服,作為對當時教育制度的逆反,在青少年間流行。校園暴力事件也是戰後最多的。
另一方面,升學考試等競爭逐漸激烈,當時的校園虐待問題原因之一就是為了發泄升學考試的壓力。高中升學由於當時大部分都道府縣實施綜合選拔及指標到校等制度,維持在90%左右,沒有暴露出升學率問題,但大學及大專升學率由1967年一代到1971年一代(1986年到1990年高考)大幅降低,1990年大學升學率只有63%,為1967年的62%以來最低。
升入大都市的大學者,受到了泡沫文化發源地的華麗流行文化的薰染。1980年代“女大學生熱”時期,都市年輕女性被喻為消費對象。大學畢業時由於泡沫經濟,就業市場大幅好轉為賣方市場。企業為了吸引名校畢業生甚至有的打出了3S(壽司牛排洗浴{這個你懂得},這三個詞在日語中發音都是S開頭)和迪斯尼樂園、海外旅行等規格的招待。當時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狀況,可以參考電影《就職戰線無戰事》(就職戦線異狀なし,No Worries on the Recruit Front該片名惡搞《西線無戰事》)。

就業期及就業後

就業期正當泡沫經濟,日本經濟極度繁榮,各行各業大幅擴張,大肆擴招。結果,企業招收人數遠超過畢業人數。另外,泡沫世代的女性中大中專及職高畢業者,是第一批1986年《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之後進入社會的一代。
內心蕩漾著個性至上主義的泡沫世代就職時,企業也尊重個人導入了年薪制彈性工作時間等。但尊重個人也導致了交流不暢等問題,2000年左右大部分企業取消了這些措施,回歸傳統。
由於泡沫經濟破滅導致的蕭條帶來的影響,企業大幅減員,勞動強度增加。另外,獎金髮放也成為問題,培訓經費被削減,該升遷的員工無法升遷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增加消費稅導致繼續蕭條,很多公司都進行大規模裁員。多數人被轉移到關聯公司,但也有因為企業倒閉而下崗,淪落為派遣員工或自由職業者

中年期

隨著管理層人數的增加,由於崗位競爭激烈及工作壓力導致患有心理疾病的員工越來越多。據社會生產性本部“產業人精神健康研究所調查”,泡沫世代多在30幾歲的2004年前後得上心理疾病,其中最多的年齡層為30歲,達到49.3%。
另外,由於蕭條而失業或淪為非正規雇用者也很多。泡沫世代的男性在25到35歲的1995年,非正規雇用率只有3%;而到了35到45歲的2005年,達到了7%;2010年繼續增加到8%。

對泡沫世代的批評

泡沫世代在就職冰河期之前,不費力氣就被企業大規模招聘進來,持有就職冰河期之前的價值觀,而且同期入職同事很多。因此,泡沫世代與職冰河期以後的社會想法不一致,幾乎沒有自立心,喜歡依靠,被認為成為公司的負擔,部分被諷刺為“花之90年組”。
另外,在泡沫經濟破滅後,企業減少招工,泡沫世代顯現出技術和領導力不足,在數量壓縮後只有一部分成為少數精英,也被認為是“開始世代間選拔的一代”。
一部分人對學校進行不當的索賠,給學校管理者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對其他學生和家長造成滋擾而成為社會問題,被稱為“怪獸家長

泡沫新一代

伊邪那美繁榮(第14循環)之前到之後的時期,謳歌泡沫經濟時期消費的兒童時代(大致1990年前後出生)被稱為“泡沫新一代”,是繼承了在泡沫經濟中奔三的父母的消費傾向,對嘮叨敏感,喜歡消費的年輕世代。主要是以面向十幾歲人群的服裝和化妝品業界為中心,在市場行銷上用來描述目標客戶群。
細分的話,可分為:2002年10到14歲(1988年到1992年出生)的女孩、2002年15歲前後(1986年到1992年出生)、1986年到1994年等分法。
2000年代前半在經濟界提到此階層的有:新潮社發行的面向青少年的時尚雜誌《尼古拉》和面向兒童的服裝商成宮國際等。
2009年的時候,泡沫新一代已經20歲左右了,女性的消費意願高漲,被稱為“寬裕世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