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法華文句記
- 創作年代:唐代
- 文學體裁:典籍
- 作者:湛然
(一)凡三十卷(或十卷、二十卷)。唐代湛然(711~782)述。又稱法華經文句記、妙法蓮華經文句、文句記、法華文句疏、妙法蓮華文句疏記、妙法蓮華經文句疏...
又明代紹覺匯合湛然之法華文句記,編成法華文句會本三十卷,聖行刻印之,其後傳入日本。註疏有唐代湛然所撰法華文句記三十卷。此外,如宋代守倫之法華經科注十...
又據佛祖統紀卷八知禮傳載,宋天禧元年(1017),知禮與異聞等十人,結修法華懺,誓於三年期滿,焚身供養法華經。[法華文句記卷二下、法華義疏卷十二(吉藏)、...
[法華文句卷七上](參閱‘授記’4587)。[1] 授記授記光 編輯 (術語)佛為授行者記別,照行者身之光明也。智度論三十三曰:‘諸佛法欲與眾生授記,先微笑,...
法華文句記三十卷,唐湛然述。法華經大意一卷,唐湛然述。天台法華玄義科文十六卷,唐湛然述。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十卷,唐道暹述。法華經疏義纘六卷,唐智度述...
湛然著作,有《法華玄義釋簽》二十卷、《法華文句記》三十卷、《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四十卷,注釋三大部,闡明智顗教觀深旨。又有《金剛錍》一卷、《止觀義...
1.指佛陀一代教化,或一時之教化。‘觀經妙宗鈔’有“一時一化”之語。 2.同一化益:在‘法華文句記’卷七中(大正三四·285 B):“若會已後,同沾一...
湛然的著作,有《法華玄義釋簽》二十卷、《法華文句記》三十卷、《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四十卷,注釋三大部,闡明智顗教觀的深旨。又有《金剛錍》一卷、《...
註疏方面,有湛然的《三大部科文》十六卷,及《法華文句疏記》、《法華玄義釋簽》、《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等三書。後二書在台灣有慧岳的新式標點本。此外,另...
《天台三大部補註》序雲(卍續43·871上)︰‘玄、文、止觀共三十卷,時人謂之三大部。’《法華文句記》卷十(下)雲(大正34·359c)︰‘非玄文無以導,非...
若是實,為何《法華文句記》雲:“從權而說”?到底是權還是實呢?大師遺留的問題是,判權和判實都不可。在文殊的讚嘆中,龍女的贊佛偈中,大師的解釋中,我們都...
[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陀羅尼雜集卷二、大智度論卷五十七、法華文句記卷十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慧琳音義卷四十三]總持釋義 編輯 【總持】《 ...
法華文句記三十卷,唐湛然述。法華經大意一卷,唐湛然述。天台法華玄義科文十六卷,唐湛然述。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十卷,唐道暹述。法華經疏義纘六卷,唐智度述...
以法華文句記卷十下第三十八釋藥王品之記載為例,謂有人以「律法規定燒身者得偷蘭遮罪,燒指者得突吉羅罪」責難燒身之事;贊同者揭示,小乘以燒身為過,大乘...
以三藏方等般若洮汰淳熟,根利障除,堪聞圓頓,即說法華開佛知見,得入法界,與華嚴齊。’以及《法華玄義釋簽》卷二十、《法華文句記》卷四(下)等說法而集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