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歌

侗族河歌,又稱侗族河邊腔,侗語稱“嘎孖”或者“嘎尼阿”(Kgal nyal),屬侗族無伴奏音樂“小歌” 類中的歌調之一,是侗族青年男女在勞動之餘,行歌坐夜、尋求伴侶和老年人在勸世訓誡時演唱的一種歌調,其體系完整,內容豐富,河邊情歌濃郁,抒情而優美,歌聲流淌,婉轉獨特,是侗族藝苑中一顆明珠,是古老民歌的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歌
  • 別名:侗族河邊腔
  • 流傳範圍貴州、廣西
  • 代表作品:《越人歌
河歌,河歌流傳範圍,河歌的歷史,春社河歌節,

河歌

河歌的曲調大致相同,歌詞都以都柳江(“孖融”)為襯,加以演唱者自己學來或即興創作的相互讚美的歌詞,用以表達演唱者相互之間的愛慕之情,從而達到結交異性、愉悅生活以及教育激勵和傳播民族文化的目的。
河歌
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侗歌中最出名的是“侗族大歌”。侗歌還有許多其他表現形式。“河歌”就是侗族人延續傳統,加上不斷的創造,所形成的是侗歌種類之一。

河歌流傳範圍

河歌歌調主要流行於貴州省黎平縣龍額(見地圖所示)、地坪、水口,從江縣西山等鄉鎮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融水的融江河(都柳江中下游)沿岸的侗族村寨。都柳江及其支流一帶,是“河歌” 興盛之地。黎平縣龍額、地坪兩鄉,地處貴州、廣西兩省(區)交界處,兩地山水相連,風俗相近,境內村寨侗族河歌盛行,且聞達於侗鄉。其中龍額的河歌文化底蘊最為深厚,傳承最為完美。 2007、2008年,龍額先後被貴州省文化廳、中國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侗族河歌藝術之鄉”,侗族河歌將在本土文化的薪火相傳中,更加向世人展示她的迷人魅力。 千百年來,河歌歌師層出不窮,至今興盛不衰,編創的歌曲在黔桂交界廣泛流傳。其歌流傳範圍廣,體系完整,內容豐富,河邊情歌濃郁,抒情優美,歌聲流淌,優美婉轉獨特,是侗族藝苑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侗歌流傳地區——貴州黎平縣龍額鄉

河歌的歷史

西漢著名文學家和史學家劉向在其所著《說苑》篇中,記述了一段關於春秋時代楚國今尹鄂君子在遊船上讚美越人唱歌的情景,並借用漢字記音的方式記錄了一首《越人歌》,宋、明、清代都有文獻記載侗歌演唱情況。
除文獻記載外,侗族民間還流傳有許多關於歌舞起源的神話傳說。侗家和苗家一起派人上天去尋找歌神,他們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歌神,住在坡上的唱山歌,住在河邊的唱河歌。
由此可見,侗族人民繼承和發揚了古越人善歌的傳統,創造了燦爛的侗族民間音樂文化,河歌歷史悠久,有2000年以上。

春社河歌節

位於貴州黔東南黎平縣的龍額鄉是侗族河歌保護和傳承最為完美的地方,每年的春社都隆重舉行侗族河歌文化節。“春社”是龍額一帶侗族紀念“社神”木阿的傳統節日,歷來是龍額寨上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在傳統上由姚姓人家主持。相傳古時侗鄉有一位著名廚師叫木阿,因為直言被皇帝錯殺,後被追封為“廚神”,侗家人把木阿稱為“社神”,把他遇難的日子即立春後,按天干記日的第五個戊日稱為“社日”(古書云“立春五戊為春社”)。“春社”到來,寨中祭師、寨老齊聚鼓樓,舉行莊重的“請社神”儀式,之後,隆重的“趕社”、“吃社”拉開序幕……
從春社開始,龍額要舉行為期三天三夜的河歌比賽。當天,人山人海,湘、黔、桂方圓200公里的侗族河歌歌手都會聚龍額村參加河歌比賽,一展歌喉,整個龍額匯成了一片歌的海洋,共唱和諧美好生活。
河歌文化活動河歌文化活動
“春社”唱河歌是龍額當地侗族民眾的傳統習俗,2007年起,龍額春社組委會以歌辦節,決定在春社期間舉辦“侗族河歌藝術節”,是日,方圓百里桂湘黔民眾的民眾和遊客們紛紛前往,聚集龍額侗寨聽歌、對歌、交流做客,賓主同歡,好不熱鬧。截至2010年,“侗族河歌藝術節”已在龍額侗寨舉辦四年,兩節並舉,熱鬧非凡。它的舉辦,對於促進侗族河歌的傳承發展、桂湘黔邊境民族民間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