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坪河歌

河歌是貴州黎平地坪侗族別具一格的主題歌,具有侗民族文化特色的敘事歌,它原于山水河流的生活文化,集納男女愛情故事和民眾辛勤勞作的讚美,以點綴大自然美景為主線,常常表現為以歌行舟,以情連水的佳境中創造河歌的真諦,在企盼、等待、焦慮、羞怯的男女青年身影上流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坪河歌
  • 來自:貴州黎平地坪侗族
  • 定位:具有侗民族文化特色的敘事歌
  • 原於:山水河流的生活文化
產生背景,文化內涵,

產生背景

地坪所處的特殊環境,與廣西—— 一山之隔,一水情帶,而水卻阻隔不了都柳江的“血緣”,擁有山的特點和水的靈性,這裡的山水養育了一代代侗族兒女,在古代,生活在這一帶的人們主要靠江上打魚為生,從他們生活的本能,環境的影響,常常伴隨的是以舟為伍,以水相連,練就了他們蕩漾的舞蹈,河上的歌聲,似乎與生俱來,在長期“歌的海洋,河的世界”里,給這裡的人增添了河的文化與水的情感,在生活原於水,情感原於河的背景里廣泛的積累與傳承歌的精品中,形成了獨領風騷的地坪河歌,它強調以河為背景,以男女對唱為平台,是當地男女青年傳情的表達方式,是侗家兒女言情說愛的獨特的場所與工具。河歌是以情景交融助長,集《劉三姐》美妙旋律和侗族大歌的神秘自然的優點於一身,它取韻自由,富有情趣,善於比喻,對白工整,曲調優美,往往表現為侗族姑娘群聚河岸守候放排行舟的情郎或侗族伙子撒網打魚對姑娘流露真意的內涵,也是侗族兒女對節日的喜慶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文化內涵

河歌的內涵同樣也打上了侗族風雨橋文化的深深烙印,連線了橋與水生生相息,人與橋的自然和諧,美麗的地坪南江河,而那懸掛在河中央的橋,成為了水上歌聲與橋上的倩影遙相呼應,是侗家青年兒女行歌坐月的美好佳境和纏綿千古的愛情神話,河與歌,路與橋,人與自然處處演奏人間的樂章,河歌是風雨橋文化的衍生,來也她去也她,支撐著一代代地坪侗族人的精神,寄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遐思,橋與歌濃縮出侗族文化的點點滴滴,造就了侗族大歌的天籟之音,成為原生態完美之作,守住了人類疲憊家園最後一道防線。
擁有兩萬人口的地坪,她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坪風雨橋分不開,與古老原生態“山水文化”——河歌分不開,擁有貴州最原始森林——弄相山分不開,帶著千年的夢想,雕刻歷史的記憶,傳承好,開發好河歌這塊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