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張雨生歌曲)

河(張雨生歌曲)

《河》是張雨生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口是心非》當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
  • 所屬專輯:豐華十年 就愛好音樂
  • 發行時間:2005年04月
  • 歌曲原唱:張雨生
  • 填詞:張雨生
  • 譜曲:張雨生
  • 演唱者:張雨生
  • 最高音:A4
歌詞,歌曲樂評,

歌詞

當你平躺下來 我便成了河
迴繞你的頸間 在你唇邊乾涸
竊想你的眼神我戀戀不捨
聚為一泓泉水深邃清澈
當愛燎原成災 你徐徐側身
堆積肥沃河床 我是朝聖的人
我是客途的雁卻一往情深
從此無意追逐新綠的春
任我流吧 層層冰川
億年換幾寸 我也寧願這么盼
等到昏黃 等到痴傻
等著公主吻青蛙
當你平躺下來 我便成了河
迴繞你的頸間 在你唇邊乾涸
竊想你的眼神我戀戀不捨
聚為一泓泉水深邃清澈
任我流吧 層層冰川
就算億年換幾吋 我也寧願這么盼
等到昏黃 等到痴傻
等著公主吻青蛙
魔咒緩緩退盡 你笑的厲害
天曾缺掉的角 無非此等神采
我將殘翼放下從河中走來
你正頷首告知這裡有愛

歌曲樂評

對張雨生《河》的解讀一般分為兩派:一種持張惠妹說,即《河》是一種情愛的描寫。一種持《再見雨生》說,即《河》實際上講的是觀音山與淡水河。我個人覺得這兩種說法都比較片面,我認為《河》是雨生將中國傳統文學中的“”,“”,“”手法,成功的運用於音樂的表達,將觀音山與淡水河的情狀與男女間的性愛纏綿結合為一。
“賦”“比”“興”起於《詩經》的“六義”問題。具體講,“賦”就是鋪陳,隨物賦形,直歌其事。後世多用於“賦”這種文體,比如漢賦。這首歌中有白描河的部分屬於賦。“比”即比擬,托物言情,有顯有隱。代表如《楚辭》。這首歌借觀音山與淡水河之間的纏綿來比喻,擬人化男女間性愛的水乳交融,這是“比”。“興”即聯想,因物起興,由此及彼。代表如《古詩十九首》。寶哥住在淡水河的入海口,由所見到的觀音山與淡水河聯想到愛情。尤如《詩經》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起興至“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起興至“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一樣。
中國文學中“賦”“比”“興”結合的好的如唐人崔護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桃花”與“人面”的交相變化,產生千年不滅的藝術美感。寶哥的《河》以淡水河,觀音山與男女性愛之間的“似幻似真,亦實亦虛”營造美感,也足為一時之絕唱 。
以上只是文本上的,往更深處挖掘,比如配器。也是一樣。雨生與黃中嶽的兩把電吉他一左一右呼應式的對飈,用K哥的話說“象徵了一種世代的交替”。“雨生有意地使用著一種老式的搖滾句型”,顯然這是有特殊用意的。事實上,他們的快意刷弦,那種恣肆的發揮使得這首歌給人以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感覺。愛情有如“河”的潤化萬物一樣,有締造新生的能力,如浴火重生的鳳凰涅磐。那么,這裡也用到了“比”的手法。
同樣,在人聲上,開始伴隨弦樂的輕吟淺唱到電吉他響起時的飈高音,直到那句被驚為天人的“這裡有愛 ......”,這象徵了愛情由開始時相思的涓涓細流到熱戀中泛濫決堤時的狂瀾奔涌,這也是“比”的手法。
所以,這首歌是從很多方面入手,用“賦”“比”“興”將寶哥對於愛情,生命的覺悟熔於一爐。其實,借河言情的在中國文學中有許多。聽這首《河》,仿佛回到了曹子建的洛水之畔,感受那份迷離悵恍。又若來到徐志摩的康河之邊,品味那種戀戀不捨...然而,與以上不同的是,《河》給我們的還有那種澎湃生命力的震撼,那種勃勃生機。
末了,順便提一下,寶哥的每張創作專集都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口是心非》的概念在於從各個角度對愛情進行摹寫,十首歌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體。那么,情愛是作為愛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在的,缺了它,“愛情的圖案”便不會完整,整張專集的概念就會傳達不全,藉由《河》剛好使整體的概念表達完全了。雨生確是別具匠心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