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河底鄉位於洛寧縣東北部,距縣城23.4千米。轄河底、席窪、楊岔、茶房、城、范店、南河、程嶺、元村、新生、上營、下營、馮嶺、段莊、牛京、前屯、中村、後坡、楊坡、牛頭、刀環、南村、郭頭、西原、地坪、城頭、河西、夾溝、窯頭、牛曲、元崗、大明、麻延、劉溝、楊墳35個行政村。洛(寧)澠(池)、宜(陽)陝(縣)公路過境。
[代碼]410328201:~200河底村 ~201席窪村 ~202楊岔村 ~203茶房村 ~204城村 ~205范店村 ~206南河村 ~207程嶺村 ~208元村 ~209新生村 ~210上營村 ~211下營村 ~212馮嶺村 ~213段莊村 ~214牛京村 ~215前屯村 ~216中村 ~217後坡村 ~218楊坡村 ~219牛頭村 ~220刀環村 ~221南村 ~222郭頭村 ~223西原村 ~224地坪村 ~225城頭村 ~226河西村 ~227夾溝村 ~228窯頭村 ~229牛曲村 ~230元崗村 ~231大明村 ~232麻延村 ~233劉溝村 ~234楊墳村
沿革
古稱莎柵,曾為永寧縣治,清嘉慶年間稱河底鎮。1958年設河底公社,1961年設區,1965年併入楊坡公社,1973年析設河底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69.7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河底、上營、下營、馮嶺、段莊、牛京、前屯、中村、蝗坡、席家灣、楊岔、茶房、南河、城村、程嶺、范店、元村、新生18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楊坡鄉,其行政區域劃歸河底鄉管轄,河底鄉政府駐地不變。
附:楊坡鄉位於洛寧縣東北部,距縣城19.5千米。洛(寧)澠(池)公路穿境。 [沿革]1958年設楊坡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1.8萬,轄楊坡、大明、麻延、楊墳、劉家溝、郭頭、牛頭、地坪、刀環、南村、西原、元崗、城頭、牛渠、河西、夾溝、窯頭17個行政村。
鄉鎮介紹
河底古稱莎柵,又稱雙龍鎮,曾為永寧縣治,清嘉慶年間改稱河底鎮,位於
洛寧縣東北部,屬豫西丘陵區,距縣城40公里。全鄉國土總面積134平方公里,擁有耕地8.2萬畝,宜林地面積5.2萬畝。全鄉轄35個行政村,144個自然村,345個村民小組,4.5萬人,其中鄉政府駐地人口6832人。2007年,全鄉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25億元,其中鄉鎮企業增加值1.2億元,財政收入703萬元,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43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8560萬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2481
|
男
| 11548
|
女
| 10933
|
家庭戶戶數
| 5565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2481
|
家庭戶男
| 11548
|
家庭戶女
| 10933
|
0-14歲(總)
| 6013
|
0-14歲男
| 3012
|
0-14歲女
| 3001
|
15-64歲(總)
| 15164
|
15-64歲男
| 7925
|
15-64歲女
| 7239
|
65歲及以上(總)
| 1304
|
65歲及以上男
| 611
|
65歲及以上女
| 693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2317
|
河底鄉下轄村
特色產業
河底鄉是河南省
菸葉強鄉,鄉黨委、政府一直將菸葉作為強鄉富民的“一號”產業常抓不懈,提出了“舉亮點、爭先進,創全省一流、全國先進”菸葉鄉鎮的目標,採取四項強有力措施,促進了菸葉產業可持續發展:(1)實施基本煙田保護制度,確保全鄉菸葉年均預留面積達4萬畝以上;(2)堅持科技興煙發展戰略,每年都拿出財政預算的2%用於推廣機耕起壟、地膜覆蓋、漂浮育苗、豆漿灌根等菸葉生產新技術,不斷提高菸葉生產技術水平;(3)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菸葉生產基礎設施,2002年以來,先後投資8000餘萬元,修建煙水配套工程15處,建設國家級菸葉科技示範園2600畝,新建改建密集式炕房3500餘座,建設集雨水窖2400餘座;(4)積極引進新的生產管理模式,推行集中連片種植、集約化育苗、統一病蟲害防治、公司化經營、專業化管理和訂單生產,大力扶持50畝以上菸葉種植專業戶,促進菸葉產業向科學化、專業化、產業化、公司化方向發展。河底鄉的菸葉種植規模逐年擴大,種煙經濟效益不斷提升,2007年種煙面積達2.6萬畝,產值2350萬元,菸葉稅收達516萬元。
2007年,制定了優惠政策,給菸農發放多種補貼;給每個片區配備一名專職技術員,為菸農提供全程技術服務;與各村簽訂《菸葉生產目標責任書》,促使落實煙田面積1027公頃。邀請省、市、縣菸葉生產專家對菸農進行大棚育苗、炕房改造、病害防治、平衡施肥、規範化栽植、豆漿灌根、綠肥掩青等技術培訓8000人次,菸農生產技術普遍提高。發展菸葉育苗大棚68座(其中漂浮大棚42座),免費供應紙缽、熏蒸劑、地膜等物資,實現集中連片育苗、統一苗床肥熏蒸、統一技術要求,統一病害防治,壯苗率達到95%。投資18萬元,推廣豆漿灌根技術166.67公頃;投資40餘萬元,推廣秸稈覆蓋技術200公頃。採取墊付資金、安排施工隊等措施,把1250座氣流下排濕炕房改造為小密集式炕房、建成水窖1453座。在菸葉收購過程中,鄉黨委、鄉政府採取多種措施,提高服務水平,保證資金供應。收購菸葉256萬公斤,向菸農支付2357萬元,完成菸葉稅收518萬元,連續第六年位居全市第一。
農業經濟
糧食總產25495噸(其中夏糧12564噸、秋糧12931噸),比上年增產3560噸。完成退耕還林補植125.33公頃、通道綠化29公里和2個綠色新農村建設(程嶺、元村),育沙蘭楊苗13.53公頃,栽植398.67公頃。新發展大杏15公頃、蘋果12公頃、桃5公頃,果品總產量達到1005萬公斤(其中蘋果652萬公斤)。加強畜禽防疫工作,落實能繁母豬飼養補貼政策,生豬年末存欄10895頭,比上年增加6060頭;新發展肉牛養殖示範戶453戶,牛年末存欄17570頭;新發展獺兔養殖戶641戶,飼養量達24400隻;新發展肉鴨養殖示範戶84戶,家禽年末存欄149448隻;羊存欄11674隻。完成肉類產量1968噸、蛋類產量714噸、奶類產量1297噸。
民營經濟
邀請省、市專家考察河底鄉的林木、土地、交通、電力資源,論證風力發電、農副產品加工、楊木深加工、廢銅回收利用、硫酸鋇加工等13個項目,增加項目庫儲備,為招商引資打好基礎。全年引進資金2300萬元,新上項目6個。改造楊坡老街和河底南、北街,新增城鎮人口205人,增加商戶15家。全鄉第三產業生產總值達到3850萬元,實現稅收109.6萬元。培訓務工人員25890人次,完成勞務輸出13706人次,實現勞務收入2400萬元。獲得縣委、縣政府頒發的“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進步獎”。
發展建設
河底鄉交通便利,區域優勢明顯,沙蘭楊資源豐富,境內有洛澠路、韓茶路、楊三路貫穿東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全鄉境內現有沙蘭楊蓄積量30萬立方米,且呈逐年增加之勢。鄉黨委、政府近年來充分發揮河底交通便利、沙蘭楊資源豐富的區位資源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效果。全鄉現有規模以上企業8家,企業就業人員達1500餘人,民營經濟總量達1.5億元,2007年全鄉民營企業實現利潤6000萬元,財政貢獻300萬元,2008年在建和擬建項目3個,投資總額達2500萬元,另有個10投資總額達3.1億元的項目已完成論證,全鄉的民營經濟發展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河底鄉城鎮區域建設步伐持續加快。鄉政府所在地河底街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4.2平方公里。2002年,投資4000餘萬元,完成了小城鎮建設改造, 2007年又投資300餘萬元,完成了南北大街拓寬改造和街道給排水功能配套工程,城鎮面貌進一步改善,框架進一步拉大。目前,河底街道上酒店、飯店達18家,賓館、旅社10家,接待床位100餘個,各類商店共100餘家,新建的專業蔬菜批發、零售市場,小商品一條街、畜禽交易市場、客運站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建立了專業的街道衛生管理隊伍和固定的垃圾收集、填埋場所,垃圾集中處理率達到95%;鄉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和綠化工作,街區綠化面積達到8.5萬平方米,人均14平方米。鄉政府駐地通訊發達,建有網通、移動、聯通等公司的營業分支機構5處,開通固定電話1200部,手機1800部。文化教育方面,有文化活動中心一處,文化大院一個;擁有 13班規模初級中學一所,在校學生 760人; 8班規模國小一所,在校學生420 人,幼稚園5所,在校學生200名;金融方面,有農村信用社一個、郵政儲蓄所一個,2007年年末全鄉民眾存款餘額達5300萬元;衛生保障方面,有鄉級衛生院一所,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醫護人員24人,設定17個科室,病床30張。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各項事業的不斷進步,河底的地位和知名度將會快速提升,河底的鎮區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將變得日益完善,經濟富裕、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文明和諧的豫西明珠正在崛起。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