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於中原名城新鄉市,是一所省屬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始建於1939年,前身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建的延安自然科學院大學部生物系,歷經北方大學農學院、華北大學農學院、華北大學農學院長治分院、北京農業大學長治分校、平原農學院、百泉農業專科學校、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等時期。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河南科技學院。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占地面積2176畝,校舍面積62萬平方米,圖書館各類文獻資源總量達288萬冊(種),中外文期刊1500餘種;建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國際合作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2個;學校設21個教學學院,65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農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有教職工1638人,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214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兼有研究生教育、高職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多層次、多科性的辦學格局。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7個
  • 主管部門:河南省
  • 學校官網http://www.hist.edu.cn
  • 中文名:河南科技學院
  • 外文名: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簡稱:河科院(hist)
  • 創辦時間:1939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省屬普通本科
  • 屬性:省屬高等院校 
    卓越教師培養計畫
  • 現任領導李成偉校長 
  • 院系設定:生命科技學院,食品學院,化學化工學院,人文學院,數學科學學院
  • 院訓:崇德尚能,知行合一
  •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華蘭大道東段
  • 院校代碼:10467
  • 主要獎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基本信息,校園風光,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實力,師資力量,院系專業,學科建設,辦學成果,對外交流,圖書館,學術科研,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學校榮譽,文化傳統,校訓校徽,校歌,學校文化,知名校友,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河南科技學院前身是淵源於延安自然科學院生物系的北京農業大學長治分校和平原省立農業學校。
大系列圖大系列圖
1949年8月,平原省立農業學校創建。
1951年,平原省立農業學校、北京農業大學長治分校合併升格為平原農學院(本科)。
1952年,平原農學院參與多個院校的合併:部分併入河北農學院,發展為現河北農業大學;部分參與合併升格為河南農學院,發展為現河南農業大學;部分合併升格為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後發展為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北京農業工程大學,現參與合併組建中國農業大學;獸醫組參與合併升格為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相繼發展為現內蒙古農牧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森林系參與合併升格為北京林學院,現發展為北京林學院。
1953年平原農學院改建為百泉農業學校。
1954年,陝州棉校併入百泉農業學校(中專)。
1957年,百泉農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改建為鄭州畜牧獸醫學校,後發展為鄭州畜牧獸醫專科學校、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
1958年,百泉農業學校升格為百泉農學院(本科),百泉農業學校撤消。
1959年,百泉農學院更名為新鄉專區農學院。
1959年,新鄉專區農學院改建百泉農業專科學校(大專)。
1962年,鄭州水利專科學校(部分)併入百泉農業專科學校。
1987年,百泉農業專科學校升格為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本科)。
2004年,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更名為河南科技學院(本科)。
2014年12月5日,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畫

辦學實力

師資力量

主樓主樓
截至2015年11月,學校有教職工166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302人,博士、碩士生導師214人,“雙聘院士”和中原學者7人,省、校級特聘教授24人,教授135人,副教授468人,博士358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管理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河南省優秀專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7人,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12人,河南省教學名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等15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河南省傑出人才創新基金、河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河南省高校傑出科研人才創新工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畫等項目獲得者46人。聘請中科院院士趙其國、蓋鈞鎰、成卓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陳煥春、喻樹迅、吳孔明、陳宗懋、程順和等70餘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客座教授。
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
  • 動物病毒病防控研究團隊(2010年)
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
時間
帶頭人
研究方向
2013年
馬漢軍
農產品深加工及質量安全控制
馬金友
Rab蛋白對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的應答及其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
牛紅英
多環核苷的設計及合成方法學研究(註: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畫)
2008年
王選年
動物病毒致病及免疫機制
茹振鋼
作物分子遺傳育種
河南省高校教學團隊:
  • 農科基礎化學教學團隊(2013年)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2012年)
  •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教學團隊(2011年)
  • 作物遺傳育種教學團隊(2007年)
  • 動物疫病防控教學團隊(2007年)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4月,學校設19個教學學院,65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農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家級職教師資專業建設點專業和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專業15個,河南省特色專業、名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2個。學校辦有成人教育學院和民辦獨立學院——新科學院:河南科技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
國家級特色專業:
  • 農學
  • 食品科學與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
  • 生物工程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機電技術教育
  • 套用電子技術教育
  • 烹飪與營養教育
  • 食品工程
  • 動物醫學
省級名牌專業:
  • 園藝
  • 農學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11月,學校擁有4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5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及重點學科:
所屬二級學院
一級學科(4個)
二級學科(21個)
★0901作物學
090101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090102作物遺傳育種
0901Z1作物生物技術
0901Z2作物生理學
★0906獸醫學
090601基礎獸醫學
★090602預防獸醫學
090603臨床獸醫學
0906Z1動物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
0906Z2獸醫生物工程
★0902園藝學
090201果樹學
090202蔬菜學
090203茶學
0902Z1觀賞園藝學
0902Z2景觀園藝學
★0832(0972)食品科學與工程
083201食品科學
0832Z1食品行銷工程
0832Z2食品加工裝備及其自動化
097202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97203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097204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090402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註:上表中標★的為省級重點學科,參考資料;另兩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為:高等教育學、植物學。

辦學成果

2001年至2013年,學校完成教育部教改項目8項、河南省教改項目50項;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43項。其中“實施‘四雙工程’,培養‘雙師型’職教師資的研究與實踐”改革項目,為全國首創模式,2005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四雙工程”即教學計畫突出教育教學技能和專業技能雙技能訓練,學生和師資培養要求教師型和技師型雙師型素質,實習場地採取校內外教育教學實習和專業實習雙基地建設,學生考核實行學歷證書和專業技術等級證書雙證書制度。
截至2013年,學校有省級精品課程15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雙語課程1門。
省級精品課程:
高等數學(2005年)
分子生物學(2005年)
肉品工藝學(2009年)
基因工程(2008年)
生態學(2007年)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2011年)
公共關係學(2008年)
生物化學(2006年)
動物免疫學(2010年)
心理學(2010年)
蔬菜栽培學(2009年)
植物化學保護(2005年)
動物病理學(2006年)
管理學(2005年)
微生物學(2011年)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 高等數學(2013年)
雙語課程:
  • 肉品工藝學(Me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年)

對外交流

洛陽校友捐贈洛陽校友捐贈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美國、英國、荷蘭、加拿大等多所國外高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係,與美國布瑞納大學、韓國江原大學、荷蘭農業學生交換及學習訪問基金會等開展了合作辦學,常年聘有美、英等國的外籍專家任教。

圖書館

河南科技學院圖書館與學校同期創辦於1949年;東區新圖書館大樓於201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館舍面積達3.2萬平方米。現已形成了以農、工、管理為主體,涵蓋人文、教育、經濟、法律、藝術等多學科,虛擬館藏和實體館藏互為補充的較為完整的館藏體系。
圖書館正門圖書館正門
圖書館設有采編部、流通部、閱覽部、情報部、技術部、信息素質教育教研室和辦公室,負責文獻的採購、分編、流通閱覽、情報開發及文獻檢索課的教學等,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文獻信息服務。

學術科研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9月,學校擁有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省(部)級學科平台18個。建有國家級現代蜜蜂產業技術綜合試驗站,全國唯一小麥根系走廊。
省級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
  • 河南科技學院作物栽培生理實驗室
  • 河南科技學院作物分子育種實驗室
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 小麥育種重點實驗室
  • 棉花育種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果

2008年至2013年9月,學校累計發表學術論文7004篇,其中SCI、EI、ISTP收錄431篇;獲得省部級成果獎37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2013年在承擔“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計畫、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73項,在研經費6200萬元。王清連教授主持的雙價轉基因抗蟲棉花新品種“百棉1號”,2009年通過國家農作物新品種審定,獲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和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在全國大面積種植並推廣到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
茹振剛教授培育的小麥新品種“百農矮抗58”,2005年通過河南省和國家審定,被農業部推介為黃淮麥區主導品種,2010年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3年申報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截至2013年8月,“矮抗58”全國累計收穫面積2.3億畝,增產小麥86.7億公斤,實現增產效益170多億元。“矮抗58”已成為中國種植面積在4000萬畝以上的特大品種,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國家糧食核心區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術資源

截至2013年9月,學校圖書館中外文藏書總量213萬冊(種),其中紙質圖書115萬冊,電子圖書98萬種,報刊1300餘種,中外文資料庫29個。

學校榮譽

先後榮獲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教學改革先進單位、河南省教師培訓先進單位、河南省科技創新十佳單位、河南省高等學校數位化校園示範單位等50餘項榮譽稱號。

文化傳統

校訓校徽

校訓:崇德尚能,知行合一
“崇德”,出自《論語·顏淵》:“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就是崇尚和發揚高尚的道德品質,指學校希望廣大師生注重思想道德修養,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現代文明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亦體現了學校“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
1939年版本校徽1939年版本校徽
“尚能”,即重視能力培養和提高,要求教職工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要求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各種能力。
“知行合一”,語出明朝思想家王陽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理論聯繫實際,理論與實踐統一,意在要求全校師生既要追求新知、努力學習,又要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校徽(見右圖):

校歌

《河南科技學院校歌——托起明天的太陽》,作詞:馮建業等集體,作曲:平黎明。
歌詞:
(獨唱)滔滔黃河,巍巍太行,中原大地,有座知識的殿堂;滔滔黃河,巍巍太行,中原大地,有座知識的殿堂。與共和國同歲,在奮進中成長;自立自強是你的品格;辛勤耕耘,換來桃李芬芳。
(合唱)我美麗的校園你鑄就輝煌,我可愛的校園你放飛綠色希望,我美麗的校園你走向未來,我可愛的校園你托起明天的太陽。(重複)
(獨唱)滔滔黃河 ,巍巍太行 ;中原大地,有座知識的殿堂;滔滔黃河 ,巍巍太行 ;中原大地,有座知識的殿堂。具有優良傳統,更有遠大理想;求是創新是你的精神;奮力登攀,志做祖國棟樑。
(重複合唱部分)

學校文化

傳統
求真務實,敬業奉獻。
精神
艱苦奮鬥,自強不息。
校風
自立自強,求是創新。
參考資料及釋義:
教風
嚴於修身,勤於治學。
參考資料及釋義:
學風
勤學善思,明辨篤行。

知名校友

杜英民
法務部勞教局巡視員、法務部原勞教局副局長兼直屬煤礦管理局局長
河南省駐馬店市委書記
河南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
河南省許昌市委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河南省三門峽市人大主任
原河南省焦作市政協主席
河南周口市政協主席
孔德欽
河南濮陽市原政協主席
張社魁
河南漯河市政協主席
刑濤
河南鶴壁市人大副主任
河南焦作市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河南濮陽市政協副主席
政協鄭州市第十三屆委員會主席
河南南陽市副市長
河南省委委員、省農科院院長
河南濟源市人大副主任
河南省舞鋼市委書記

現任領導

校本部
黨委書記
周志遠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
馮啟高、苗雙虎、楊松璋、梅憲賓、何松林、劉莉莉(女)
紀委書記
賀 傑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