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形,氣候,水文,資源,交通,人口,經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文化,工藝美術,民間泥玩,石雕石刻,工藝制鏡,泥咕咕,濬縣廟會,濬縣社火,旅遊,大伾山,大石佛,城隍廟,大運河,黎陽倉,名優特產,名人,歷史人物,近現代人物,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母系氏族晚期(約前6000年)先民在淇河下游以東地帶定居,繁衍生息。在今大賚店、劉寨、前公堂、北紙坊、衛李莊、前草店等地發現
仰韶文化遺存。
父系氏族時期(約前4000年)先民開發火龍崗東、西兩側沃土,從事原始農牧業。在今姬屯、大八角、小艾莊、冢兒章、大碾、亮馬台等地發現
龍山文化遺存。 五帝末期(約前二十二世紀末)部落間商品交換活動具一定規模。《
尸子》載:舜"頓丘(今屯子鎮蔣村附近)買貴,於是販於
頓丘;傳虛賣賤,於是債於傳虛。"
夏代,浚地處冀、兗、豫三州之交。
商代稱黎,遷都殷後為畿內地。周武王克殷,分其畿內為邶、鄘、衛,浚地屬邶、衛,後康叔封衛,領浚地。
春秋時,浚地有牽城、雍榆、頓丘,分屬晉、衛。戰國時,屬魏國。秦置郡縣,分屬東郡、河內郡和邯鄲郡。
西漢高祖年間(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陽縣、頓丘縣。黎陽縣治在今大伾山東北,屬冀州魏郡;頓丘縣治在今屯子鄉蔣村附近,屬兗州東郡。王莽時(9——20年),改黎陽曰黎蒸,改頓丘曰順丘。東漢復原,隸屬依舊。
三國時,浚地屬魏國,黎陽縣屬冀州魏郡,頓丘縣屬兗州東郡。
西晉泰始二年(266年),黎陽縣改屬司州魏郡。置頓丘郡,轄頓丘、衛國、臨黃、陰安四縣。東晉時,浚地先後屬晉、後趙、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後燕。永和七年(351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屬司州。太元十一年(386年),丁零族翟遼襲據黎陽,太元十三年(388年)在此稱王,號大魏天王,轄七郡。後遷滑台。太元十四年至二十一年(389——396年)間,廢黎陽郡,黎陽縣屬汲郡。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廢頓丘郡,頓丘縣屬汲郡(郡治在朝歌城)。孝昌年間(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轄黎陽、頓丘二縣,屬司州。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陽縣置東黎縣,縣治在今善堂鄉臨河村南,屬黎陽郡。
東魏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534——550年)間,置黎州,轄黎陽郡。移朝歌縣治於今衛賢集,置汲郡,轄朝歌、獲嘉、汲縣、北修武、南修武、山陰六縣。後郡治移至枋頭城(今新鎮鄉前枋城)。天平(534——537年)年間罷頓丘縣。
北齊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550——577年)間,廢黎州,黎陽郡屬司州,廢東黎縣。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復置黎州,轄黎陽郡。改汲郡為衛州,仍治枋頭城。
隋開皇三年(583年),黎州、黎陽郡俱罷,黎陽縣屬衛州。開皇六年(586年),於原東黎縣置臨河縣。十六年(596年),置黎州,轄黎陽縣、臨河縣。於枋頭城置清淇縣,屬衛州。大業二年(606年),廢清淇縣。改朝歌縣為衛縣。改衛州為汲郡,移治衛縣。廢黎州,黎陽縣、臨河縣屬汲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黎州總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轄殷、衛、澶、洹四州,領黎陽、臨河、內黃、湯陰、頓丘、觀城、繁陽、澶水八縣。武德四年,又置清淇縣,屬衛州。六年,罷黎州總管府,黎州屬相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設道,黎州屬河北道,轄黎陽、臨河、澶水、內黃四縣。衛州治由衛縣遷至汲縣,衛縣仍屬衛州。十七年(643年)廢黎州,黎陽縣屬衛州,澶水縣併入臨河縣,臨河、內黃二縣屬相州。清淇縣併入衛縣,屬衛州。長安三年(703年)復置清淇縣,縣治在枋頭城,神龍元年(705年)廢,入衛縣。
五代後晉天福元年(937年),黎陽縣改屬滑州。九年(944年),臨河縣改屬澶州。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黎陽縣改屬河北道澶州。端拱元年(988年),於黎陽置通利軍,治所在今縣城東大伾與居山之間,轄黎陽縣,縣治仍舊。至道三年(997年),改道為路,通利軍屬河北路。天聖元年(1023年),改通利軍為安利軍,軍治遷至浮丘山西。四年,衛縣屬安利軍。天聖七年(1029年),地震,軍城陷為湖,移治浮丘山顛。熙寧三年(1070年),廢軍,黎陽、衛縣屬河北路衛州。熙寧六年,廢衛縣為鎮,入黎陽縣,改屬河北西路衛州。元年(1086年),復置通利軍,分黎陽縣復置衛縣,屬衛州。政和五年(1115年),軍升為濬州,號浚川軍節度,旋又改平川軍節度,州治在浮丘山顛,轄黎陽縣、衛縣。崇寧四年(1105年),臨河縣鎮寧軍,隸河北東路。宣和二年(1120年),湯陰縣屬濬州,旋復屬相州。
金天會七年(1129年),河北路分為東西兩路,濬州屬河北西路。皇統八年(1148年),嫌與宗峻音同,改濬州為通州。天德三年(1151年)復名濬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臨河縣治沒於黃河水患,縣廢。
元初,設省轄路,濬州屬中書省(腹里)真定路,省黎陽縣、衛縣入州。至元二年(1265年),改屬中書省大名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為府,濬州屬中書省大名府。是年十月,改屬河南行中書省(簡稱河南行省)大名府。二年三月,改屬直隸(京師)大名府。四月,州降為縣,始稱濬縣,縣治徙浮丘山東北平坡。永樂元年(1403年),改屬北直隸(簡稱北直)大名府。
清順治元年(1644年),濬縣屬直隸省大名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屬河南省衛輝府。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三月,廢府設道,濬縣屬河南省河北道。十六年(1927年)廢道設行署(行政公署),濬縣屬河南省第三行署(駐安陽)。
抗日戰爭時期,浚境三權鼎立。1938年7月,國民黨河南省政府重劃政區,濬縣屬第十三行署(駐輝縣平羅鎮)。1939年2月,濬縣日偽政府建立,屬日偽河南省豫北道(道尹公署駐新鄉)。1940年秋,中共濬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屬冀魯豫邊區行署。1941年6月,國民河南省政府撤銷第十三行署,國民濬縣政府改屬第三行署(駐安陽)。1945年8月,日偽濬縣政府投降告終。
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濬縣民主政府隸屬仍舊。1947年7月,國民濬縣政府改屬第四行署,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期,濬縣處於"拉鋸"戰爭局面,兩個政府駐地及轄區變動頻繁。1949年5月,濬縣全境解放,國民濬縣政府不復存在。
1949年10月中旬,濬縣民主政府改為人民政府,隸屬平原省安陽行署。1952年10月撤銷平原省,濬縣改屬河南省安陽行署。1957年11月,安陽行署併入新鄉行署,濬縣隨之改屬。1962年12月,復置安陽行署,濬縣復屬安陽行署。1983年10月,撤銷安陽行署,濬縣改屬安陽市至1986年1月8日,後劃歸鶴壁至今。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
濬縣位於河南北部,東經114°11,北緯35°54。北距首都北京548公里,南至省會鄭州165公里,衛河蜿蜒縱貫全境,淇河沿西部邊界南流,處於安陽、濮陽、新鄉、鶴壁等市輻射帶的中心位置。
地形
濬縣地處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地形地貌特點是"6架山,3條河,大小32個坡,西有火龍崗,東有大沙窩"。平原面積占82%,丘陵面積占18%。地勢中部略高,西、東部平緩,最高海拔231.8米。
氣候
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7℃。
水文
境內河流總長435.5公里,分屬黃河和
海河兩大流域。
資源
冶金礦產
白雲岩:善化山以東有少量分布,東西300米,南北2000米,可采厚度10~30米。其物理性能指標符合生產溶劑、金屬鎂、工藝品、板材等要求。保有儲量681萬噸。
型砂建材砂:主要分布於鉅橋鎮崗坡、屯子鎮裴莊、大賚店鎮李福營一帶。屬湖相沉積礦床。地
表出露3~5米,礦層厚度大於100米。由於開採技術、地下水位埋深等因素,可采厚度20米,其中裴莊礦段15米,李福營礦段僅9米。其化學成份及濕度強度、平壓強度、透氣性等物理性能較適合鑄造工業。儲量約為1.5億噸。
膨潤土礦:分布於屯子鎮余營、原厚、三角及大賚店鎮河頭等地。屬湖相沉積礦床,蓋層薄,易露天開採,可采厚度2~6米。根據其物理性能分析,屬鈣基膨潤土,質量良好,廣泛套用於石油鑽探和鑄件翻砂。保有資源量6225萬噸。
建築材料
水泥岩礦:主要分布於善化山、白寺山、同山和象山一帶。層位穩定,厚度大,質量好,大部分裸露,易開採,廣泛套用於制磚瓦。儲量約6.3億噸。
磚瓦粘土:主要分布於善堂鎮白毛、城關鄉楊玘屯、新鎮鎮董莊、衛賢鄉小李莊一帶,裸露全,可采厚度1~6米。
頁岩:主要分布於善化山與象山交界處。層次穩定,厚度大,品位高,含砂量小。礦床裸露,易開採,廣泛套用於陶瓷業。地質儲量423萬噸。
大理石岩:分布於象山、陳山①一帶。礦層穩定,產狀平綾,顏色不一,塊狀密質,耐風化。硬度不大,易開採,其抗壓強度、耐磨性及吸水率等物理性能均符合工藝美術製品要求。總儲量5424萬噸。
其他礦產
陶土:分布於小河鎮瓮城一帶,於地表1米以下可見分布,厚度60~70米。其各項性能指標符合一般制陶工業要求。
鋁礬土: 分布於屯子鎮徐化莊、裴莊西南一帶,層狀,屬沉積礦床。主要用作陶瓷件外表釉料。
煤: 屯子鎮善化山一帶有地下雞窩狀煤層,自山東向東南方向延伸。煤層厚1.5米,埋深280~1600米,無開採價值。
交通
濬縣距首都北京約550公里,距省會鄭州約130公里。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107國道、京廣高鐵縱貫縣西,鶴濮高速和正在建設的晉中南鐵路橫穿全境。境內省級公路5條,縣道4條、鄉道40條,形成了鄉鄉通省道、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網路。
人口
下轄鄉6鎮4個街道辦事處,438個行政村,26個居委會。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濬縣總人口656550人,其中: 城關鎮 43381 善堂鎮 93023 屯子鎮 75947 鉅橋鎮 40921 新鎮鎮 80226 小河鎮 70204 城關 鄉 81870 王莊鄉 70018 白寺鄉 43080 衛賢鄉 57880
經濟
2015年,濬縣生產總值完成168.2億元,增長8.1%。
第一產業
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盛產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紅棗,蘋果、蔬菜、畜禽等, 自古就有" 黎陽收,顧九州"之稱。濬縣是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整縣制推進高產創建試點縣、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縣、冬小麥原種生產基地縣,省糧食生產先進縣、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畜牧強縣,連續20年榮獲省"紅旗渠精神。
萬畝夏玉米核心區單產達到831.4公斤,均創全國最高紀錄;百畝夏玉米高產示範方單產達到946.4公斤,創全省及黃淮海地區最高紀錄,為河南打造全國糧食核心區探索了經驗。玉米新品種浚單20產業化研究與開發項目被列入省重大科技專項,實現了鶴壁市承擔省重大科技專項零的突破。
第二產業
2013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2家,達到105家,工業用電量3.74億度、增長7.2%。
濬縣產業集聚區,建成面積8.5平方公里,入駐企業96家,總投資130億元,新開工工業項目31個、總投資66億元,被評為省十快產業集聚區、全省最具創新型產業集聚區,是全省連續5年獲得省政府表彰的3個產業集聚區之一。
第三產業
重點在建項目113個、完成投資103億元,其中8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8.5億元、占年度目標的182%;55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6億元、占年度目標的123%,其中谷夫食品年產40萬噸穀物食品飲料、中鶴品鮮年產20萬噸速凍調理食品、貝迪塑業年產8萬噸塑鋼等項目竣工投產,年處理100萬噸小麥深加工、聆海家居年產6萬噸整體家居等項目主廠房建成、正在安裝設備,新大陸綠色農產品物流園、御生堂年產1萬噸中成藥、捷恩家年產6萬噸烘焙食品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對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新謀劃項目170個、總投資622億元。
文化
工藝美術
民間泥玩
民間泥玩距今有1200餘年的歷史,以種類繁多、造型奇特、風格各異著稱,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均有收藏。
石雕石刻
石雕石刻業歷史悠久、名家輩出,能工巧匠曾參加過北京十三陵、北京人民大會堂、南京中山陵等多處著名建築和風景名勝區的建設,產品有牌坊、獅、羊、碑等50餘種,遠銷國內外。
工藝制鏡
濬縣擁有制鏡廠近百家,鍍鏡廠3家,日產鏡1萬餘塊,年產值1億多元,產品遠銷內蒙、山西、陝西、河北、天津等十多個省市。
泥咕咕
起源於隋末的"
泥咕咕"是濬縣特產,泥咕咕是濬縣民間對泥塑小玩具的俗稱,因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聲音,所以形象地稱之為"咕咕"。據《
資治通鑑》記載,
隋末農民起義時,
李密領導的
瓦崗軍曾在古黎陽也就是現在的濬縣與
隋軍大戰,不少將士和戰馬陣亡,為了紀念這些犧牲的將士和戰馬,軍中一些心靈手巧的人就用當地的黃膠泥捏成泥人、泥馬表示懷念之情。這一技藝就這樣隨著歷史的發展延續了下來,流傳至今。2006年20日,泥咕咕列入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濬縣廟會
濬縣廟會歷史悠久。明代中期,浮丘山正月會興起,清康熙年間,濬縣廟會已頗為興盛。清末至民國年間延續不衰。
新中國建立後,政府揚其利,抑其弊,扶持改造古廟會,使其在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更大作用。1952年和1954年,濬縣人民政府曾兩次發出發展物資交流大會的通知。1958年集市貿易被取消,古廟會一度衰落。1961年開始恢復,到1965年逐漸達到原有規模。"文化大革命"期間,古廟會被視為"四舊"而加以限制。1976年初,濬縣革命委員會發布通告,取締浮丘山正月大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廟會得以恢復和發展。原有古廟會規模擴大,有些村莊起了
新會。今濬縣每年有廟會257起,三天兩頭有會。濬縣的古廟會不但多,而且規模大。浮丘山正月大會,會期半月有餘,高峰日趕會人數達二十餘萬。
濬縣社火
濬縣的社火源遠流長。清朝中期已很盛行,起初是人們用來祭祀神靈,祈求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的朝拜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戲劇中的人物、音樂、舞蹈融於社火表演,逐漸成為人民民眾自娛自樂的民間文化活動。 濬縣社火是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農閒時排練,逢年過節或重大喜慶時演出。每年的正月初九和元宵節為傳統出會日。特別是元宵社火,觀者如雲,熱鬧非凡。 濬縣社火的傳統形式主要有舞獅、高蹺、秧歌、旱船、竹馬、龍燈、抬歌和背歌、抬老四、頂燈、大頭舞、散河燈等。 舞獅是傳統形式之一。濬縣舞獅同別的地方不同的是表演時獅子在前,後跟武術隊。主要形式有獅子滾繡球、滾翻、撲食、抖鬃、梳毛、竄火圈、追逐、爬行、雙獅爭球等十餘種,舞獅後進行武術表演。武術隊俗稱刀槍把子,表現了濬縣由來已久的習武傳統和尚武的習俗。
濬縣有各種民間社火組織60多家,每逢節日獲重大活動期間,大家齊聚一起,競相獻藝,場面熱烈,蔚為壯觀。
旅遊
濬縣古稱黎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現有名勝古蹟300餘處,其中國家級保護單位10處,省級保護單位24處。大伾、浮丘兩山平地突兀,景色宜人,被譽為“豫北平原第一勝跡”,是河南省文明景區、國家4A級景區。縣城與兩山緊依相連,“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濬縣於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批准為國家級
歷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七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家縣級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年客流量達200餘萬人次。2003年7月被國家旅遊局公布為4A級旅遊景區。
濬縣黎陽倉遺址入圍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項目,濬縣大伾、浮丘兩山文物古蹟薈萃,濬縣伾山大佛全國最早、北方最大,濬縣明代城牆至今保存完好。
大伾山
大伾山包括大伾山、浮丘山這兩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麗青石山峰。雖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當年大禹治水登臨此山,被載入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禹貢》篇中,歷代稱為"禹貢名山"。現有大石佛等國保級文物1處10項,省保級文物8處,歷代摩崖題刻460餘處,漢唐古柏400餘株。
大石佛
大佛樓是天寧寺東西軸線上的最後一座建築,因樓內依崖雕鑿跏趺式彌勒大像一軀,兩腳地面以下丈余,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樓"之說,為濬縣一大奇觀。
大石佛高22.29米,依崖開鑿於十六國後趙時期,距今1600餘年,是"全國最早、北方最大"的大型摩崖造像。據明代《濬縣志》記載,後趙皇帝石勒"以佛圖澄之言饞崖石為佛像,高尋丈,以鎮黃河"。大石佛又俗稱"鎮河將軍"。
城隍廟
濬縣城隍廟位於城中的浮丘山東麓,北倚古城,東依大伾,西南環以古城牆。規模宏敞、布局嚴謹、巍巍壯觀。明洪武元年(1368年),以濬縣城隍聰正靈祐,詔封為"監察司民城隍聰正靈祐侯"弘治初年,濬縣知縣洪公重修廟宇。
大運河
大運河濬縣段的衛河自濬縣新鎮鎮入境,流經新鎮鎮、小河鎮、黎陽鎮、城關鎮、屯子鎮、王莊鄉6個鄉鎮,貫穿濬縣南北,全長71.1公里,由淇河、湯河等多條支流匯集而成。 1800多年前,曹操為了軍事上的需要,在濬縣西南部"遏淇水入白溝",從而使淇河脫離了黃河,流入了它的故道白溝。曹操創修的白溝水運工程為後來隋煬帝開通永濟渠(衛運河的前身,以下統稱衛河)打下了基礎。
黎陽倉
黎陽倉是隋唐時期大運河沿岸重要的國家官署糧倉,其遺址長期以來備受史學界和考古學界的關注。2011年11月對黎陽倉所在的大伾山北麓近10萬平方米區域進行鑽探調查。經過三次考古勘探,發現了黎陽倉有關的主要遺蹟有倉城的城牆、護城河、倉窖、夯土台基、大型建築基址、路、墓葬、灰坑等。這座依山而建的古糧倉,距今1400多年,總儲量約3360萬斤,可供8萬人吃1年。
黎陽倉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對佐證鶴壁濬縣隋唐大運河歷史和
大運河(
永濟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2014年6月在卡達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大運河滑縣—濬縣段、黎陽倉遺址被列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
名優特產
義興蔣燒雞系縣城南街人蔣連成(號老壁)所創,至今已傳200餘載。據《濬縣志》記載,義興蔣燒雞與道口燒雞齊名。清順治年間,蔣連成(號老壁)先生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結合宮廷燒雞技術反覆改進,使燒雞的色、香、味、形日臻俱佳,後廣銷四方。義興蔣燒雞料熟離骨,色味俱佳,物美價廉,原與道口義興張燒雞齊名,今義興蔣燒雞銷量仍居濬縣同行之首。
濬縣梨膏糖梨膏糖以雪梨或白鴨梨和中草藥為主要原料,添加冰糖、橘紅粉、芝麻、薑末等熬制而成。其做法是首先把枇杷葉用火用水煎,看到水的顏色有點發黃即可,煎的越濃越好,剝枇杷的皮,去核。梨子也一樣去皮去核,用攪拌機打碎。將鍋洗乾淨,抹油,把準備好的枇杷或者梨子果肉放入,把枇杷葉水一起加入,小火開始熬,熬到粘稠將蜂蜜和冰糖倒入後,不停攪拌,越粘稠越好。製作時,成條從鍋中拉出,帶未涼透用刀切成均勻方塊即可。梨膏糖醇香利口,止渴生津,有祛痰化瘀之功效。
吳莊餄餎濬縣王莊鄉吳莊餄餎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為濬縣正月古廟會特色小吃。其做法是用一種木頭做的“床子”,架在鍋台上,把和好的面(經常餄餎用的是加入榆樹皮的米麵)塞入餄餎床子帶眼兒的空腔里,人坐在餄餎床子的木柄上使勁壓,將餄餎直接壓入燒沸的鍋內,等水燒滾了,一邊用筷子攪,一邊加入冷水,滾過兩次,就可以撈出來。撈入碗中,再放入多種佐料,這樣,一碗香噴噴的餄餎面就做好了。吳莊餄餎健胃補脾,很有營養價值。
子饃也叫做石子饃,因在鵝卵石上烘焙製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子饃採用的都是上等麵粉,配上油、蔥花等製成火燒,然後再加入肉絲放到燒得滾燙的鵝卵石上面炕熟,最後澆入雞蛋烤熟即可。油酥鹹香的火燒,配上絲絲嫩滑的雞蛋和肉絲,吃上去外焦里嫩。
榆皮餄餎面按一定比例在蕎麥麵里摻上小米麵和榆皮面,是濬縣吳莊餄餎面的獨特之處。製作時先把榆皮磨成麵粉狀,加上蕎面或白面和勻,然後用木餄餎床榨壓,面隨孔出,作細條落入水中,煮熟。撈出來再過一遍冷水,盛入碗中,根據個人口味放入蔥花、油、鹽、味素、蒜汁、香油、芥末油、辣椒、豆芽。
吳二鍋花生米是濬縣傳統名吃,它始於清代中後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吳二鍋花生米產於黎陽鎮寺下頭村,系吳好田三代祖傳,選用本地大花生及名貴中藥,傳統生產工藝是先將花生籽用八大料水浸泡醃製,然後撈出晾乾,在大鐵鍋中加入黃河故道的細沙與花生籽同加熱翻炒,火候要適中,翻攪按同一個方向,直到花生籽在熱沙中如漂浮,里熟皮不脫,晾乾後食用。1983年曾參加廣州交易會。
濬縣八大碗在濬縣,但凡婚喪嫁娶或是招待尊貴客人,多以八大碗宴客。八仙桌上,十個盤、八個碗、兩個湯,好吃又好看。八大碗在當時集中了扒、燜、醬、燒、燉、炒、蒸、熘等烹飪技法。濬縣流傳許久的八大碗是沿襲滿族口味,並結合漢人飲食習慣傳承下來。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葷四素。四葷以豬肉為主,精選肘子肉,後臀肉,分為腐乳肉、小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以皮渣、海帶、粉條、豆腐為主,經過獨特的工藝製作而成。
王橋豆腐皮素有"豆腐之鄉"的王橋村,早因其製作的豆腐聲名鵲起。其豆腐皮的製作更堪稱一絕,"四十多斤豆子,僅挑出七八張豆腐皮",挑制的豆腐皮又薄又筋道,吃起來滿口留香,豆味兒十足,成為涼拌菜中的一道佳肴。
角場營元宵亦稱
湯元,城南3公里素稱"湯元之鄉"的角場營生產的元宵為最佳,有300多年的製作歷史。該村元宵的特點是:個大均勻,皮薄餡多,色澤雪白,起絨頭,湯清團糯,味道鮮美,吃到嘴裡,鬆軟細膩,香甜可口。每年秋後,外出賣湯元者遠至徐州、太原、南京、西安;近至鄭州、開封、洛陽、許昌等地。
八仙糖人 濬縣八仙糖人製作始於清光緒年間,高促創辦的屯子"永源"商號。糖人以白糖為主料,按照我國道教中八仙的相貌姿態仿製,成型高達7寸,色澤光亮透明,工藝高超,生產各種形狀的八仙糖人栩栩如生,別具特色,可與塑像媲美。
黎陽貢面起源明代,產於濬縣屯子鎮席營村,以家庭作坊為主,明朝時,因被明代禮部尚書王越進貢給皇帝,列為宮廷佳品,而得名"貢面"。"貢面"以優質地下水、精磨小麥粉、精鹽為原料,運用傳統手工藝,經28道工序純手工精製而成的黎陽貢面,白如雪、細如絲、中空心,堪稱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中的一個傳統絕活食品。席營村的空心掛麵是純天然製品,如添加防腐劑、增白劑,空心掛麵就做不成。黎陽貢面的特點是耐火而不糟、回鍋而不爛,煮熟後挑入碗中,吃起來不僅口感爽滑,而且格外勁道。
名人
歷史人物
李崇(454—525)),字繼長,小名繼伯,北魏頓丘(今濬縣)人。文成皇后第二兄李誕之子。14歲拜主文中散,襲爵陳留公。後為高祖、世宗、肅宗三朝元老,歷治8州,5拜都督將軍,政績顯赫,戰功卓著,堪稱一代名臣。
王梵志,一名梵天,隋唐時衛州黎陽縣(今濬縣)人,著名白話詩人。
謝偃,衛縣人,本姓直勒氏。仕隋為散從正員外。貞觀初,應詔對策及第。駕幸東都,詔求直諫,偃極言得失,太宗稱美,引為弘文館直學士。為塵、影二賦甚工,嘗奉詔撰《述聖賦》,又獻《惟皇誡德賦》以申諷。時
李百藥工五言詩,偃善作賦,時人稱為
李詩、謝賦。出為
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詩四首。
盧楠,字次,又字子木,今濬縣城關鎮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有"才壓江南"之譽。著有《蠛蠓集》五卷。
王越(1423—1498年),字世昌,今濬縣鉅橋崗坡村人。景泰二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總制大同及延綏甘寧軍務。以功封威寧伯。越嘗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經十餘戰,出奇取勝,動有成算。著有《襄敏集》二卷。
李欽聃(1929年——今),字老聃,號稱大伾山人,台灣著名書畫家,河南濬縣人。李欽聃自1952年拜名畫家
梁鼎銘教授學素描,之後又隨
黃君壁等名家學山水、花鳥和草蟲。
近現代人物
賈連朝(1946年——今),河南濬縣人,2001年1月—2006年1月任河南省副省長;2006年1月—2013年1月,任河南省第十屆人大副主任。
劉子美(?-1996),河南省濬縣人,194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炮兵第54基地原政委,1988年授少將軍銜。
朱彥民(1964年——今),河南濬縣人,藝名朱楨,號美髯公,當代著名學者,書法家,師從
王玉哲,
范曾先生。現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秦史研究室主任。
李學同(1964年——今),河南濬縣人,現任廣東省直機關工委書記、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王遠,著名編劇,河南濬縣人,電視劇代表作有《水滸後傳》、《春光燦爛豬八戒》、《仙劍奇俠傳》、《向周星馳致敬先》、《殷商傳奇》等;電影代表作為《我和喬丹的日子》。
鄭桂桂,河南濬縣人,手部殘疾的鄭桂桂卻練得一手好鋼琴,曾登上央視《我要上春晚》舞台、第二季
中國達人秀。
所獲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