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摘要
河北省遷安鐵礦區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生產基地,已探明鐵礦資源量占全國鐵礦資源量的十分之一,自1955年被發現以來,經過六十餘年的開採工作,資源量逐漸枯竭,資源勘查工作逐漸轉入深部及外圍。2006年-2013年,首鋼地質勘查院地質研究所、河北省地礦局第五地質大隊在遷安礦區陸續開展鐵礦資源勘查工作,旨在尋找遷安地區的接替資源。經過勘查,累計新增鐵礦資源量6.64億噸,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本項目起始於“河北省遷安縣首鋼遷安鐵礦接替資源勘查”項目,因危機程度為嚴重危機,而接替資源潛力巨大,經過項目評價篩選,該項目被批准列入“2005年度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項目計畫”,於2006年-2009年,在遷安鐵礦二馬和杏山兩個勘查區共完成地表鑽探42個孔37291.95m及其他相應地質、物探、水工等工作,投入資金3803萬元,兩勘查區新增鐵礦333資源量2.43億噸。2009年至2013年間,本項目在遷安繼續開展鐵礦勘查工作,共投入資金1.4億元,提交了中型鐵礦報告8個,新增鐵礦資源儲量2.09億噸、小型鐵礦報告19個,新增鐵礦資源儲量1.47億噸。2013-2014年又在大石河和松木莊2地開展地質勘查工作,新增鐵礦資源儲量0.65億噸。上述項目累計新增鐵礦資源量6.64億噸。
本項目主要創新點為:
1.通過對勘查區地質、物探資料的綜合分析和研究,創新了遷安地區鐵礦控礦模式理論,從而為本次勘查新增巨大鐵礦資源奠定了基礎;
2.綜合套用磁法、重力、大地電磁測深等多種物探方法尋找深部礦體,成功推斷出工作區深部礦體賦存位置,為地質找礦重大突破作出了貢獻;
3.利用井中三分量磁測井勘查技術指導鑽探施工,提高了見礦率和找礦效果;
4.針對遷安的沉積變質型鐵礦,自主開發編制了“組合多邊形截面柱體磁場正演程式”,是遷安礦區探尋深部及周邊礦體的重要工具;
5.首創使用GeoExpl軟體系統進行磁法與電法精細反演試驗,進行三維地質信息和可視化研究,為河北遷安礦區建立三維地質模型提供了基礎資料和技術思路;
6.首次在冀東沉積變質型鐵礦層中發現了TFe品位大於50%的一般富鐵礦體,提出其成因為貧鐵礦和富鐵礦同生沉積,又經過了後期熱液及構造變形改造而成的觀點;
7.發明了一種套用於繩索取心工藝的、適用於磁性礦區的岩心定向技術——隨鑽岩心定向器,屬於岩心定向鑽探技術和工程地質勘察技術領域中的設備創新;
8.實現了生產礦山深部和外圍找礦的重大突破,在杏山和二馬勘查區新增鐵礦資源量2.43億噸,在徐家溝、南山等地陸續開展的地質勘查找礦工作新增鐵礦資源量4.21億噸,總計新增鐵礦資源量6.64億噸。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大大緩解了遷安鐵礦礦山危機程度,可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穩定就業,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