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羌多幅(i44c003003)1∶25萬區域地質調查》是由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擔任主要完成單位,謝國剛、李曉勇、李福良、廖思平、廖六根、劉慶宏、徐銀保、曹聖華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自治區羌多幅(i44c003003)1∶25萬區域地質調查
- 主要完成單位: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 主要完成人:謝國剛、李曉勇、李福良、廖思平、廖六根、劉慶宏、徐銀保、曹聖華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090024
- 獲獎證書編號:KJ2009-2-19
項目摘要
一、項目所屬科學技術領域基礎地質調查與評價 二、主要科學技術內容 項目位於西藏阿里地區。項目設計(A級)、野外驗收(91.5分)和最終成果(93分)均獲優秀級,並取得了找礦的重大突破。 項目運用多重地層劃分研究方法,重新厘定了構造地層分區界線,合理地建立了地層系統,開展了“羌多地區二疊紀地層劃分與盆地演化研究”專題研究,建立了3個腕足類和4個蜓類生物組合(帶);查明了上三疊統日乾配錯群的地層層序及其與下伏中二疊世龍格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關係;對班公湖蛇綠岩組合特徵、形成時代、侵位時代、邊界斷裂等進行了調研,識別出中-晚侏羅世和晚白堊世兩次蛇綠岩構造侵位時代,探討了構造環境及其演化。獲得的一批侵入岩同位素年齡資料,新發現了16箇中酸性侵入體;確定了美蘇組火山岩噴發-沉積不整合於牛堡組之上,形成時代為始新世。新發現了弗野鐵礦、普格鐵銅礦和野馬灘石膏礦,其中弗野鐵礦資源遠景儲量達超大型規模,取得了班-怒結合帶找礦的重大突破。系統總結了水資源、動植物資源、旅遊資源和地災點的分布與特徵,為區內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技術經濟指標及套用推廣情況 項目成果報告經中國地調局成都地調中心主持評審為優秀(93分),為國內基礎地質調查與評價類型項目成果的領先水平。 項目成果極大提高了班怒帶西段基礎地質研究程度,對藏北高原基礎地質研究、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旅遊資源開發與建設,以及地質災害的防治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1)2004年5月,成都地礦所利用本成果資料編制了1∶150萬《青藏高原及鄰區地質圖》與說明書。同時,本成果被中國地質大學地調院(北京)等單位引用。 (2)圖幅內新發現的弗野鐵礦、更達鐵銅礦和材瑪、扎普等礦產已引起了社會及企業界的高度重視與關注,目前已投入了大量的勘查基金開展進一步的勘查工作,已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成效。 (3)在國內學術期刋上發表論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