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遜大廈(沙美大樓)

沙遜大廈

沙美大樓一般指本詞條

沙遜大廈(Sassoon House)是英資新沙遜洋行下屬的華懋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40萬元,在上海外灘20號(南京路口)興建的一幢10層大樓(局部13層),總高77米,是外灘最高的建築物,建築面積36317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遜大廈
  • 外文名:Sassoon House
  • 地理位置: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一路20號(南京東路路口) 
  • 開放時間:全年 全天開放
  • 占地面積:36317平方
  • 總高度:77米
  • 所屬機構:新沙遜洋行
簡介,來歷,現在,發展歷史,始建,發展,地理位置,設計,建築特點,沙遜家族,相關故事,相關評價,

簡介

來歷

沙遜大廈(Sassoon House)是英資新沙遜洋行下屬的華懋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40萬元,在上海外灘20號(南京路口)興建的一幢10層大樓(局部13層),總高77米,是外灘最高的建築物,建築面積36317平方米。
1872年,英籍猶太人伊利亞斯·沙遜在孟買成立新沙遜洋行。
1877年來上海設立分行,買下外灘20號美商瓊記洋行的房地產(11畝7分)。1926年4月開始拆除舊房,1929年9月5日落成新樓。
大樓的建築風格屬於裝飾藝術運動Art Deco),它的19米高的墨綠色金字塔形銅頂多年來成為外灘又一個顯著的標誌。
設計者是著名的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底層西大廳和4-9層開設了當時上海的頂級豪華飯店華懋飯店(Cathay Hotel),有9個國家風格的客房。
底層東大廳租給荷蘭銀行華比銀行,頂樓是沙遜自己的豪華住宅

現在

抗戰之後,大廈被孔祥熙的山西裕華銀行收購 。1952年,上海市政府接管該樓。1956年作為和平飯店開放。
沙遜大廈
沙遜大廈
1965年外灘19號原匯中飯店(Palace Hotel)併入後,分別稱為和平飯店北樓(外灘20號)和南樓(外灘19號)。1992年世界飯店組織將和平飯店列為世界著名飯店。

發展歷史

始建

1872年,英籍猶太人伊利亞斯·沙遜在孟買成立新沙遜洋行
1877年,於上海設立分行,買下外灘20號美商瓊記洋行的房地產(11畝7分)。
1926年,4月開始拆除舊房,1929年9月5日落成新樓。
大樓的建築風格屬於藝術裝飾主義(Art Deco),它的19米高的墨綠色金字塔形銅頂多年來成為外灘又一個顯著的標誌。設計者是著名的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底層西大廳和4-9層開設了當時上海的頂級豪華飯店華懋飯店(Cathay Hotel),有9個國家風格的客房。底層東大廳租給荷蘭銀行華比銀行,頂樓是沙遜自己的豪華住宅

發展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沙遜在上海的不動產作為敵產全部被日偽沒收。日軍戰敗後,維克多·沙遜雖然逐漸收回了財產,但生意的黃金時期已過去,遂萌退意,陸續將資金抽往海外。
1949年,上海解放後,沙遜洋行已入不敷出,後經上海市政府協調,同意用沙遜大廈作資產,償還洋行所欠下的土地稅管理費、水電費、職工工資等。
1952年,上海市政府接管該樓。
1956年,作為和平飯店開放,對外營業至今。
1965年,外灘19號原匯中飯店Palace Hotel)併入後,分別稱為和平飯店北樓(外灘20號)和南樓(外灘19號)。
1992年,世界飯店組織將和平飯店列為世界著名飯店。

地理位置

坐落於外灘中山東一路20號,建於民國15~17年,是新沙遜洋行在其5層樓的西式房屋舊址上建成。落成後定名為沙遜大廈(今為和平飯店北樓)。
是近代外灘建築組群的優秀建築之一,由新仁記營造廠承建。

設計

沙遜大廈由公和洋行設計,華商新仁記營造廠承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占地面積4617平方米,建築面積36317平方米。大廈高10層,局部13層,另有地下室,地面至頂端的高度為77米,是當時上海最高的建築。
立面以垂直線條為主,在腰線和檐口處有雕刻的花紋。
外牆除第9層和頂部用泰山石面磚外,其餘各層均用花崗石作貼面。
大廈東立面頂上建有形似金字塔呈墨綠色的瓦楞紫銅皮屋頂,坡度很陡,高約10米。當年大廈底層臨外灘的房間租給荷蘭銀行華比銀行,其餘則是華懋飯店大堂。大堂有2條交叉通道,一條從外灘進入,一條從南京路通至滇池路,中間交會點有一個八角亭式內廳,其穹頂有彩色玻璃鑲嵌的圖案。
大廈2至4層為寫字間,出租給洋行、進出口行、國際電台等。
沙遜洋行及一部分下屬公司在4層辦公。5至7層為華懋飯店的客房,其設計頗有特色:5層有德國式、印度式、日本式、西班牙式客房;6層為美國式、法國式、義大利式客房;7層是中國式、英國式客房。
8層設大酒吧、舞廳、中式餐廳;9層有夜總匯、小餐廳;10層是維克多·沙遜英國式的住宅,精美豪華;金字塔房內還有大餐廳。

建築特點

1929年時候的西方,裝飾藝術派建築剛剛興起。沙遜大廈,是當時美國流行的芝加哥學院派的設計手法。從體型、構圖,到裝飾細部,都已大幅度的簡化。頂部19米的墨綠色方錐體,是外灘建築的歷史折點,它標誌著外灘開始從新古典主義,向裝飾藝術派的轉變。
大廈占地4622平方米,建築面積36317平方米,建築平面呈A字形,由英商公和洋行設計,新仁記營造廠承建。鋼框架結構所用鋼料均由英國倫敦道門鋼廠出品。
在吊裝鋼構件時不另搭腳手架,建築工人站在鋼架上冒著危險一同起吊,送到安裝的節點上進行工作。大樓標高77米,地上部分13層,地下1層。外牆除9層及頂層用泰山石面磚外,其餘皆用花崗石砌築,這是外灘第一座用花崗石做外牆飾面的建築。立面用垂直線條處理,線條簡潔明朗。
腰線及檐部處飾有花紋雕刻,充分表現了美國流行的“芝加哥學派”的設計手法。大廈以東面作主立面,主屋頂部聳立一座19米高的方椎體瓦楞紫銅皮屋頂,表現了從折衷主義向現代式建築過渡的特點。
建築頂層供業主和旅館經理居住,室內裝飾採用英國式,布置十分講究,餐室內設有小電影銀幕;第9層設有夜總會小餐廳;第8層設有中國式餐廳、大酒吧間、跳舞廳;第7層設有中國式、英國式住房;第6層設有法國式、義大利式、英國式住房;第5層設德國式、印度式、西班牙式住房;第4層為旅館。
以上各式住房的內部裝修和家具,均按各國的習慣和要求布置,藉以顯示建築豪華,迎合旅客不同口味和獵奇心理,為其他大型旅館所少見。3層為沙遜洋行自用。
2層和底層以辦公室出租,其後作為接待旅客和會客、會議等活動場所。大廈東、南、北三面均有進出口,主要大門進口面向南京路。
沙遜大廈是二十年代外灘建造起來的最後一座建築,也是全上海第一棟在真正意義上突破10層的摩天大樓。雖然它的主體部分為9層,但臨外灘的東部塔樓部分已高達12層、最引人注目的是塔樓上方還有一個高達19米的金字塔形屋頂,這是受1922年發現埃及圖坦卡蒙法老陵墓的影響而特意建造的,因此整棟大樓的高度便達到了77米。
沙遜大廈還擁有號稱遠東最豪華的華懋飯店,因此一些重要的國際會議便在此舉行。

沙遜家族

沙遜家族發跡於鴉片貿易,成功於房地產經營。在老上海流傳的關於沙遜洋行與沙遜的諸多傳聞,實際上大多是出自於維克多·沙遜(即人們所稱的“蹺腳沙遜”)。
1832年,沙遜洋行的始祖大衛·沙遜從祖居的巴格達遷到印度孟買,創立沙遜洋行。
1864年,大衛·沙遜去世,其在孟買的沙遜洋行總部由其長子阿爾伯特·沙遜接掌,次子伊利亞斯·沙遜則被派到上海,負責洋行在上海的業務。
伊利亞斯·沙遜長期生活在上海,對上海相當熟悉與了解。但他提出的許多經營計畫與建議,卻常遭到遠在孟買的阿爾伯特·沙遜的反對。於是,1872年他自立門戶,成立了新沙遜洋行。
1877年10月,伊利亞斯·沙遜以8萬兩白銀的價格買進了瓊記洋行位於南京路外灘22號的地產,並建造了2幢2層樓的洋房,當時稱這2幢樓為“沙遜姊妹樓”。
維克多·沙遜是伊利亞斯·沙遜的孫子,1917年,他全面接管了新沙遜洋行。此前,由於禁菸運動的興起,鴉片貿易日漸萎縮,沙遜洋行轉而投入房地產經營,並獲得巨大成功,成為與太古洋行怡和洋行英美菸草公司齊名的四大財團之一。
沙遜大廈(沙美大樓)
沙遜大廈
此時的“外灘姊妹樓”已有40餘年歷史,早已陳舊不堪,且與沙遜集團的地位與財勢也不相稱,加上當時外灘正興起新一輪拆舊重建熱潮。
幾經論證,維克多·沙遜將外灘22號地塊交給屬下的華懋地產公司開發,於是就有了今天所看到的和平飯店(北樓)的前身沙遜大廈。

相關故事

英國商人沙遜(Sassoon)
1、沙遜其人
沙遜是英國人,是到上海最早的外國冒險家,經營的時間最久,財富最大。
沙遜大廈(沙美大樓)
英國商人維克多·沙遜
他利用吞併高額租金的手段營造了南京路外灘的13層沙遜大廈(和平飯店北樓)、蘇州河北岸的河濱大樓、江西路上的都城大廈(新城飯店)和漢彌登大廈(福州大樓)、茂名路上的13層華愚公寓(錦江飯店南部)和18層格林文納公寓(茂名公寓)、陝西南路里弄房屋和凡爾登花園等等,被稱為著名的“房地產大王”,是完全依靠剝削中國人的財富起家的。
1932年,沙遜在西郊今哈密路上,為自己造了一座典型的英國古典式鄉村別墅,作為消閒住處,叫作"羅別根花園"或"羅白康花園",因之路名也被叫作“羅別根路”。
這座花園別墅以前也俗稱“羅別花園”。這是一座平面採用不知則布局、外形分割而整體相連的尖頂花園洋房。建築面積很大,室內房間很多,有較大的起居室,均具備多種設計功能。入口處有一入平台,進門為大廳。東部為兩層,中部和西部為一層,屋頂很高,全部採用柏木裝修。
沙遜大廈(沙美大樓)
沙遜大廈的設計圖稿
從樓上臥室到樓下會客廳,都有華麗的裝飾。解放後歸為寅豐毛紡廠產業,並曾作過上海紡織局的工人療養院。現已劃入虹橋賓館使用。
20世紀20年代,沙遜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維克多·沙遜,已經是上海灘炙手可熱的人物。南京路從頭到尾的房地產一半產權是沙遜的,非常大,他一看滙豐銀行海關大樓,都那么漂亮,所以他決定,他要在外灘上造一座自己的大樓 。 1928年9月5日,沙遜大廈落成,這座77米高的大樓,被稱之為“遠東第一樓”。上海的樓房首次超過了10層。沙遜把家安在了大廈的最高處。
沙遜大廈
2、“遠東第一樓”的挑戰
沙遜大廈在當時造好以後,在建築界引起很大的轟動。當這個腳手架拆掉以後,人們大吃一驚,人們很難相信這個房子是公和洋行設計的,因為風格完全變掉了,它上面沒有任何古典的東西,用的都是現代的構圖。
而沙遜還沒來得及在這個陽台上陶醉太久,他的“遠東第一樓”,就受到了挑戰。
1934年,中國銀行出於業務發展的需要,決定建造一座高達34層的高樓。這是一個具有顛覆性的高度,這個高度落在了一個中國建築師的手裡。 30歲的陸謙受,把裝飾的母題變掉了,變成中國式圖案了。在屋頂上面加上了一個中國的琉璃瓦的屋頂。當然,中國銀行大樓,它當時造在外灘中心,所以上海租界當局,不可能讓這種太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反映出來。 陣陣的打樁聲,強烈地刺激了隔壁的房地產大亨。醋心大發的沙遜蠻橫地說,這兒是英租界,在沙遜大廈附近造房子,不許超過他的“金字塔”。中國銀行據理力爭,結果官司一直打到倫敦。在一個主權都喪失的舊中國,其結果可想而知。中國銀行不得不被迫讓步,把原來設計的34層大樓砍去一半,剩下17層,比沙遜大廈的“金字塔”頂矮了一尺。
沙遜大廈(沙美大樓)
沙遜大廈
雖然樓高比沙遜大廈矮了30厘米,但是,陸謙受用充滿智慧的建築語言,為中國銀行爭了一口氣。中國銀行四方攢尖的方頂,比沙遜大廈的尖頂更加雄偉氣派,視覺效果穩健挺拔。入口的石階設計為9級,暗含九九歸一,九九無窮之意。整座建築表達民族性氣度。 兩座並肩聳立的大廈,是東西方建築師的文化較量。3、
1947年6月16日,聯合國亞洲和遠東經濟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便在此處召開,市長吳國楨也於當晚在此舉行盛大宴會招待來自各方的中外貴賓。從當時所拍的新聞紀錄電影中可知,飛將軍陳納德也帶了他的女友來了。這恐怕是陳香梅女士第一次與陳納德將軍成雙作對出現在重要的公眾場合併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1929年,既是沙遜大廈奪得申城第一樓桂冠的一年,也是上海灘掀起建造摩天樓空前熱潮的一年,爭奪這項桂冠的競爭變得非常激烈。就在同一年,沙遜大廈便遇到了一位強有力的挑戰者,那就是坐落於今茂名路近淮海路華懋公寓

相關評價

沙遜大廈就是今日的和平飯店(北樓),在上海可謂大名鼎鼎,1992年,和平飯店被世界飯店組織列為“世界著名飯店”,中國僅次一家獲此殊榮。年紀稍大的人都知道,該飯店曾經被稱為沙遜大廈,為英籍猶太人維克多·沙遜所建。這是上海近代建築史上第一幢完全意義上的現代派風格的建築。從沙遜大廈到和平飯店,其歷史已有70餘年。至今,總有許多中外遊客慕名而來,感受這一著名建築的豪華氛圍。
沙遜大廈(沙美大樓)
沙遜大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