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位置,氣候特徵,水文資源,自然資源,區域人口,區域經濟,農業和農村經濟,工業經濟,旅遊文化,社會事業,人民生活,精準扶貧,安全穩定,基礎設施,建設現狀,發展戰略,規劃定位,歷史文化,美食文化,驛站文化,女媧文化,絲路文化,名優特產,沙河豆腐,沙河板鴨,西瓜特色,生態檸檬,風景名勝,月亮灣水上樂園,檸檬谷,上龍生態旅遊度假村,上古湖旅遊區,鎖江橋,鳳凰寺,象鼻溝,謝家民居,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民國 15 年( 1926 )建沙河鎮。
民國 24 年改聯保。民國 29 年 10 月復為鎮。
1951 年 2 月,因紀念烈士趙錫正更名為錫正鄉。
1952 年 7 月復置鎮。1956 年 2 月改為沙河驛。
1958 年 10 月,與
鳳凰鄉合建沙河公社。1960 年隨
慶符縣併入高縣。
1961 年 8 月恢復沙河鎮。1978 年 3 月劃歸沙河公社。1980 年復置鎮。1992 年9 月,撤區建鎮。
行政區劃
沙河鎮位於宜賓市南部,縣境東北部。鎮政府駐地賽金社區,北距宜賓市中心城區33千米、南距縣城38千米、距珙縣縣城16千米。東與長寧銅鼓鄉毗鄰,南與長寧花灘鎮、珙縣巡場鎮接壤,西與復興鎮、大窩鎮、月江鎮相連,北與勝天鎮連界。鎮域面積116.52平方千米,轄24個行政村188個村民小組,2個社區10個居民小組。2018年年末,全鎮總戶數16493戶總人口54478人,其中農業人口42174人,非農業人口12304人;男性28719人、女性25759人,男女比例為100:90;全年出生人口73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 13‰,計畫生育符合政策生育率98%。城鎮新增就業400人,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 0.38 %以內。森林覆蓋率35%。在“六有”系統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48 戶4700人。
地點 | 地點 | 地點 | 地點 |
賽金社區 | 白廟村 | 高屋村 | 石崗村 |
清溪社區 | 鳳新村 | 跳墩村 | 楊柳村 |
天府村 | 麻柳村 | 大里村 | 新陽村 |
園田社區 | 二七村 | 石河村 | 上古村 |
馬道村 | 三八村 | 竹林村 | 牟家村 |
革新村 | 上龍村 | 芋荷村 | 新堰村 |
直屬村 | 雪頂村 |
地理位置
四世紀以來,由於地殼強烈上升和江河迅速下切,境內受“四川地質運動”的影響,地表斷裂,地質結構多褶皺但較穩定,層質系厚層砂岩,為厚層泥塊狀岩夾薄層沙岩,部分夾雜厚層頁岩和薄層泥塊狀岩。境內深丘較少,山因坡度小及山岩地質穩定等原因,所以嚴重的山體滑坡及山岩崩塌危害較少發生。地貌起伏大,溪流在40~80米之間,致溪河縱穿境內,屬中淺丘結合型地貌,以淺丘為主,海拔高度在350~650米之間,境內主要山峰有漢王山,最高點海拔800米。根據地質成因,形態特徵,海拔高度成相對高差,分為淺丘和深丘地貌。境內有淺丘村14個,深丘村10個,村內有部分村民小組屬深丘範疇,致境內自然景觀和農業呈現上下分布,因而糧食生產、經濟作物、水果及林業分布差異較大。
氣候特徵
位於四川盆地南部盆周山區,境內屬中淺丘結合的區域,受海洋性氣候影響不大,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氣候暖和,雨量充沛。一年四季氣候較均勻,立春至驚蟄月平均氣溫8.2℃~13℃,春分至立夏月平均氣溫18.4℃~22.3℃,小滿至大暑月平均氣溫24.4℃~26.8℃,立秋至秋分月平均氣溫22.2℃~26℃,寒露至小雪月平均氣溫13.4℃~17.5℃,小雪至冬至月平均氣溫9.3℃;年平均氣溫為18.8℃,夏季平均氣溫為27℃,冬季平均氣溫為8℃。全年最熱是7、8月份,最高氣溫42℃,月平均氣溫27.5℃。最冷是冬季(1月份 ),最低溫度為0℃度,月平均氣溫7.8℃。晝夜溫差較大,深丘區海撥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1℃~0.63℃,變化總趨勢其地形效應較明顯,全年無霜期350天,具有春季到春早,夏季濕潤高,秋季多綿雨,冬季少霜雪之特點。
水文資源
區域內河道屬長江流域,主要河道有長江支流南廣河的分支河流,鎮境內只有一條清溪河,屬南廣河支流。清溪河由巡場鎮自跳墩村三組寶沱寺流入沙河鎮境內,途經跳墩村、石崗村、石河村、馬道村、元田村、白廟村、高屋村、革新村,全長31公里,流域面積1.86平方公里。境內全年降水量較豐富,分布不夠均勻。冬春少雨,春季雨水一般;夏季雨量集中,大到暴雨;秋季綿雨多,四季多夜雨。雨量分布從東向西遞減,由北向南遞減。
自然資源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有耕地22.77平方千米,其中田16.3平方千米,土6.47平方千米;清溪河(長江支流南廣河支流)穿境而過,水域1.86平方千米;有小Ⅰ型水庫(上古)一座,小Ⅱ型水庫(大山、馬槽灣)2座,總庫容118.44萬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總儲量;礦產資源主要有砂岩、頁岩等;林果有李、桃、梨、柑、柿、杏等數十種,珍稀名木古樹有受國家保護的4株百年黃桷樹;森林覆蓋率53.8%。
區域人口
沙河鎮2018年年末,全鎮總戶數16493戶總人口54478人,其中農業人口42174人,非農業人口12304人;男性28719人、女性25759人,男女比例為100:90;全年出生人口73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 13‰,計畫生育符合政策生育率98%。城鎮新增就業400人,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 0.38 %以內。森林覆蓋率35%。在“六有”系統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48 戶4700人。
區域經濟
2018年,沙河鎮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9億元,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815萬元,增長18.88%;限額以上商貿企業零售額完成27568.3萬元,增長25.7%;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完成149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入庫完成4.3億元,在全縣鄉(鎮)中排名第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61元,增9.7%;
農業和農村經濟
2018年,全鎮實現糧食總產量26272噸,油菜籽產量680噸,水果產量995噸,肉豬出欄43430頭。按照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模式,引導民眾規模化生產、信息化經營,培育以華碩園生態農場為代表,示範帶動石崗、石河、跳墩等村發展萬畝綠色蔬菜基地;以凱華檸檬為代表,通過“企業+專合社+農戶”形式帶動發展萬畝檸檬基地,輻射14個村;以二七麻鴨養殖為代表,發展麻鴨、生豬、肉牛等億元生態養殖基地。推進“沙河土雞蛋”、上古生態大米、“小媳婦水豆豉”等農產品的預包裝或初加工;榮禮葡萄專業合作社、茁越檸檬專業合作社、華碩園有機轉換成功申請有機農產品認證,5個農產品獲得有機認證。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創藝農業,在天府、馬道、二七等村新發展荷花、蓮藕種植2平方千米,加強檸檬、蔬菜、葡萄等產業基地景觀化建設,逐步實現一二三產聯動發展,實現農旅深度融合。全年農業旅遊觀光吸收遊客10萬人,創收500萬元,全鎮旅遊收入達1.4億元。
工業經濟
2018年,投資3200萬元的高縣沙河鎮LNG/L-CNG清潔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汽車加氣站)建成投入使用。高縣華晟建材有限公司完成環保標準化設定,高縣華強加氣站完成全面技改;高縣宏昊電器年產2000台(套),實現營業收入1200萬元;高縣機磚廠年產2500萬匹,實現營業收入700萬元。全鎮招商引資市外到位資金5.0億元,新包裝推出投資促進項目14個,新落戶開工項目9個。總投資5.2億元,上龍生態旅遊扶貧度假村項目,完成土地流轉,栽種油茶33.33公頃(500畝);投資500萬元的一期工程尚善·鄉野餐廳已投入使用;檸檬加工產業園項目,完成征地拆遷,中國檸檬主題公園建設完成一期工程。
旅遊文化
2018年旅遊收入達1.36億元,增長6.2%。圍繞“三個萬畝”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上古女媧湖景區、上龍民宿田園綜合體、華碩園有機蔬菜基地、榮禮家庭農場、雪頂檸檬谷、悠然檸檬山莊、凱華檸檬基地等一大批農業產業大力發展農業觀光旅遊,全年吸收遊客10萬人,創收800萬元以上。開展“一月一主題”節慶活動,全年舉辦“品沙河豆腐、游高興之縣”元宵民俗文化活動、高縣2018年沙河豆腐美食文化系列活動、2018四川花卉生態旅遊節分會場暨高縣第三屆檸檬採摘節等大型節慶活動13場次,文旅活動共接待市內外遊客50萬人次,帶動消費達500萬元。大力支持電商發展。沙河驛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策劃包裝農產品品牌100餘個,年銷售額1億元以上。悠然檸檬生態創意園註冊會員高達3萬人,年寄出快遞10萬餘件,年收入1000萬元左右。電子商務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逐年提高。
社會事業
9月,沙河鎮實驗國小已遷入新校舍。規範化建設鎮便民服務中心、村級便民服務代辦點和人社基層平台。新建垃圾中轉站完工並投入使用。舉辦“品沙河豆腐,游高興之縣”元宵民俗節,開展舞金龍、打鐵水錶演,千人共品豆腐盛宴,接待市內外遊客4.5萬人次。成功舉辦2018四川花卉生態旅遊節分會場暨高縣第三屆檸檬採摘節,承辦高縣2018年旅遊扶貧展銷暨“2018年沙河豆腐美食文化季活動”,接待遊客3萬人次。組織30餘農民參加縣第三屆“全民健康 全面小康”農民運動會,取得較好成績;組織鎮老體協、上古村老體協參加全縣老體協“千人舞”大賽,均獲獎項,高縣沙河鎮老體協被評為宜賓市示範性基層老年協會。
人民生活
2018年,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五保供養、生產救災及社會救助工作,累計發放補貼、補助、補救資金700餘萬元。開展擁軍優撫工作,發放優撫金和60歲以上退伍士兵生活補助300餘萬元。開展特殊群體救助,發放特困金168萬元,發放各類救濟救助金150萬元。做好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解決後顧之憂。動員開展全民健康體檢,開展“走基層送溫暖”活動,發放棉被100床、棉大衣10件。開展關心老年人和留守兒童,完成留守兒童和80周歲以上老人信息錄入1664人,發放高齡金48萬元。
精準扶貧
2018年,全鎮367戶1145人貧困人口嚴格按照“一超六有”的脫貧標準順利脫貧、2個貧困村(上龍、楊柳)經市政府批准退出。扶貧項目有序推進,全年上級下達該鎮的財政扶貧資金項目20餘個,涉及資金1786萬元,項目進展順利。年度下達該鎮非貧困村脫貧攻堅發展項目(581項目)資金1590萬元,其中用於產業成片規模發展達750餘萬元,得到縣上領導肯定,結合該鎮萬畝檸檬產業大力發展同科產業柑橘,為後期發展鄉村旅遊做鋪墊。高縣沙河鎮脫貧攻堅工作代表高縣順利通過省、市交叉檢查,在紅黃旗評比中,兩次榮獲紅旗。易地扶貧搬遷全面完成,年度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12戶378人已全部搬遷入住並拆舊復墾復綠,其中集中安置64戶198人,涉及8個村9個安置點,易地搬遷工作得到市縣肯定並作經驗交流。
安全穩定
全面推進法治沙河建設,紮實推進“七五”普法,積極開展“法律十二進”和基層法治示範創建活動,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禁毒人民戰爭,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和“大防控”工作體系,推進“雪亮工程”“天網工程”和綜治中心建設,實現全鎮26個村(社區)視頻監控全覆蓋。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督促檢查、整改落實“三個常態化”機制,開展百日安全生產行動、狠抓重點企業及非煤礦山安全生產、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全年未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未發生群體性治安刑事案件、群體性越級上訪事件,保持“三零一不”良好態勢。沙河鎮榮獲依法治村(社區)示範單位、綜合防災減災示範單位、維穩安保信訪工作先進集體。
基礎設施
2018年,全力加快縣域副中心建設、特色小鎮(中國豆腐食養小鎮)建設項目(沙河鎮於9月28日入選四川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完成沙河鎮控規編制。爭取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資金108萬元、公路建設資金531.2萬元,新建及拓寬鄉村公路17.9公里。沙河鎮老街污水管網改造總長5000米,完成3000米。改建天府大道人行道及附屬設施,鋪裝人行道11500平方米、電力土建工程1900米、綠化亮化等附屬設施,已完工並投入使用。投資322萬元,新建垃圾中轉站完工並投入使用。新建及拓寬鄉村公路9千米。完成成貴高鐵輸變電征地拆遷,拆遷房屋19戶,塔基33座。沙河實驗國小遷建工程建築面積14500平方米,已竣工驗收交付使用。投資380萬元的派出所遷建工程和投資1200萬元的沙河鎮衛生院遷建工程,進展順利。全面建成鎮文化站、4個貧困村、3個非貧困村的文化室,為廣大民眾提供文化活動陣地。
建設現狀
沙河鎮是翠屏區、長寧縣、珙縣和高縣的交匯處,交通便捷,鎮域全面實現村村通,產業路網基本形成;鎮域自來水管網基本全覆蓋,飲用水絕大部分采自七仙湖,水質水量有保障,生產生活用水均有保障;新建35萬千瓦變電站,生產生活用電均有保障;場鎮及其周邊10個村天然氣管網已覆蓋;通訊網路4G信號全覆蓋。
發展戰略
建設“鄉村秀美、人文善美、物產豐美、民生康美、社會和美”的“五美”沙河戰略部署,高縣沙河鎮借勢宜珙路發展運輸業,依託福沙工業園壯大化工產業,沙河鎮在川內外有著千年沙河驛,豆腐美食城的美譽,根據傳統工藝發展和提升傳統食品打造新型城鎮化示範鎮、美食文化旅遊示範鎮,形成與珙縣余菁工業園呼應共享的集聚發展格局。以脫貧攻堅、產業轉型、基礎建設、民生改善、生態文明為突破,全面推進川南美食文化風情小鎮建設!
規劃定位
借力宜珙路,依託高縣“十三五”規劃布局,精心提煉“千年沙河驛,豆腐美食城”文化內涵,高起點繪製川南美食文化風情小鎮藍圖。依照規劃藍圖,以川南民居特色街區——天府大道為軸心,抓實3大特色項目建設:在天府大道東部占地100畝全面啟動投資2.5億元的《沙河豆腐美食文化創意園項目》,建成集豆腐美食、豆腐文化、體驗休閒為一體的豆腐美食文化產業園;在天府大道南部占地500畝加快推進投資5.3億元的《“絲路沙河”歷史文化旅遊4A級景區項目》,建設絲路旅遊接待中心、絲路古驛體驗中心、絲路濕地觀光中心等核心景區;引資10億元在天府大道北部建成占地3000畝的沙河國際花都博覽園、農業生態體驗園等旅遊觀光景區。
歷史文化
美食文化
“北吃劍門關,南吃沙河驛”,沙河豆腐是川南名小吃之一,因而高縣沙河鎮自古富有“豆腐之城”的美譽。數百年來,高縣沙河鎮廚師潛心研究製作以豆腐、板鴨、檸檬為主的各種美食,使得歷史悠久的沙河在製作工藝、產品研發、營養保健、菜餚烹飪等領域衍生出具有豐富內涵的美食文化,吸引全國各地遊客前來品嘗。沙河鎮已逐漸形成以豆腐美食為代表的休閒美食風情文化。
驛站文化
沙河鎮是南絲綢之路上的古驛鎮悉。據傳悉,以前沙河地形是艘船型,過去老場壩處還有桅桿,“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把約20米高的桅桿拆除,意味著沙河這艘“船”永遠停靠此處,故稱之為“驛”,舊名“沙河驛”,古時為“兵家必爭之地、商賈搶駐之城”,成為宜賓南部古僰道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女媧文化
地處川南的高縣沙河鎮的上古村,擁有自然奇觀“女媧湖”。據傳,女媧湖是女媧補天后,因勞累過度最後倒上古村的山嶺間,同時周邊散落著數百塊巨石,共同化作風景秀麗的“女媧湖”。女媧是炎黃子孫的人文始祖,上古村很早以前就建有供奉女媧的廟宇,女媧鍊石補天的精神、各種民俗文化對當地民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絲路文化
象鼻溝的後山坡上,在一片鬱鬱蒼蒼的林莽間,一條青石板古道斜伸而上,青石厚重,打磨精細,鋪砌端方,緊扣穩固,蜿蜒一里多長,這就是著名的五尺道遺址。因為改道,這條古道沉寂下來,遠離人煙。但因此幸甚,沒有遭到人為的破壞,仍然保存著樸重端凝的古貌,青苔斑駁的石面上還殘留著一窩窩蹄印。沙河鎮自古以來就是商貿重鎮,商貿發達,注重對外交流,形成著名的絲路文化。
名優特產
沙河豆腐
相傳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藥煉丹時,豆汁與鹽滷化合成一片芳香誘人、白白嫩嫩的東西,眾人不解也未敢食用。一位膽大農夫取而食之,竟然美味可口,且身體安然無恙,眾人爭相食用。劉安大悅,下令研習,並賜名“豆腐”,日久傳入民間。沙河驛豆腐因其材料優質、水質適宜、工藝獨特,別具“鮮、嫩、軟、綿、細、麻、辣、燙”特色,發展歷史悠久。發已成功研發出224個品種,獲世界基尼斯豆腐菜餚數量之最。沙河豆腐已成功申請為中國地理標誌。遂有:“不到沙河品嘗一頓豆腐全席,會是你一生的遺憾。
高縣沙河豆腐的起源:
沙河豆腐起源於解放前1946年,很多沙河人喜歡做豆腐、吃豆腐,它的做法有很多,但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菜系。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沙河人侯永寬對沙河豆腐做了一定的改良,從而受到有很多客商、過路的駕駛員喜愛,由此,沙河豆腐菜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廣,並申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高縣沙河豆腐的做法:
製作沙河豆腐首先是精選本地優質黃豆,再用本地山泉在木桶中浸泡黃豆4小時左右,隨後用手工石磨將黃豆進行磨漿,磨漿後立即燒漿,燒開漿後第一道工序為打渣,接著加水,等燒開後又打渣,這道工序完後用麻布提漿,接著用水瓢把黃
豆漿舀到土缸裡面,用稀釋後的膽水慢慢地滴入其中,並不停攪拌,這樣攪拌四五次後,豆腐已經成形。接下來用木製的鍋蓋蓋到土缸上,約10後分鐘把鍋蓋掀開,用木瓢舀豆花放入沙木製的長方形模具中,模具內放一塊麻布,面板上蓋壓緊,這樣鮮嫩的豆腐塊就成型了。
沙河豆腐文化創意園
沙河鎮擬建設占地50畝左右的沙河豆腐文化創意園,集美食、休閒、娛樂、住宿為一體,圍繞吃、住、娛、游、購、行,打造宜賓旅遊黃金線上的重要節點,構築外地遊客到宜賓旅行的必經之地,形成不到沙河品豆腐白到宜賓之氛圍。
沙河板鴨
“沙河驛”板鴨,從上世紀80年開始進入人們的餐桌,以其色好、肉香、味美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讚譽,成為遠近聞名的沙河特產。沙河板鴨必須以沙河本地生態養殖麻鴨為食材,經十餘道工序反覆烘烤製作而成。其表體金黃,色澤均勻,肌肉緊密、肉質呈濃紅色。高蛋白、低脂肪、臘香可口,是親朋宴請的美味佳肴、相互饋贈的上等禮品,遠銷到新加坡、俄羅斯等地。
沙河板鴨有利於長時間保存,長途運送;沙河板鴨有利於進一步深加工。它可以根據不同人群的不同口味製成不同的菜餚,什麼紅燒板鴨、雜燴板鴨、清蒸板鴨、油酥板鴨、糖醋板鴨、麻辣板鴨……走進沙河的農家村戶、餐館酒樓,都能親口嘗一嘗。街頭胡師傅的油酥板鴨也不錯。
沙河板鴨以其色好、肉香、味美,深受消費者喜愛,成為遠近聞名的沙河特產,是親朋宴請的美味佳肴、相互饋贈的上等禮品,最近還遠銷到新加坡、俄羅斯等地。
西瓜特色
特小風西瓜極早熟小果型品種,是黃瓤小型西瓜代表。瓜型為高球形至微長球形,淺綠色條紋,果重1.5~2公斤之間,外觀小巧優美,果型整齊,果皮極薄,肉色晶黃,肉質極為細嫩脆爽,甜而多汁,纖維少,中心糖12度左右,尤其靠皮部品質與心部同樣甜美,品質特優,種子極少,果皮韌度差,不耐貯運,植株生長穩健,易座果,結果多,適於秋、冬、春三季栽培,在高溫多雨時期結果,稍易裂果,應注意灌水及避免果實在雨季發育,一般畝產1500~3000公斤。
口口脆西瓜該品種極早熟,生長穩健,極易座果,果實橢圓形,極耐運輸,抗病性強,耐寒耐熱。口口脆西瓜汁多味美,甘甜爽口,果實較其他瓜類小。成熟果實重量一般在1.5㎏左右。果肉深紅色,汁多、皮薄、味甜、中心糖度達15%,含糖量適中、口感極佳。相比其它西瓜,口口脆西瓜可一次食用完,不用擔心西瓜保鮮問題。
8424西瓜因是1984年2月4日培育出的品種,所以命名為8424。8424西瓜早熟,植株生長穩健,座果性好。開花至成熟26~28天,單果重5~7kg。其果實圓球形,瓜皮綠色覆青黑色條帶,粉紅瓤,肉質鬆脆多汁,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品質佳。果皮薄有韌性,較耐貯運。耐低溫弱光,適宜作保護地早熟栽培,尤適合南北地區全程覆蓋長季節栽培。區分普通西瓜和8424優質品種的方法也很簡單:8424西瓜敲起來清脆,最特別的是,它的表面敷有一層白色,輕輕抹去就能露出果皮本身的翠綠色。
生態檸檬
沙河鎮以緩坡地為主,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是檸檬種植的最佳選擇。2010年,雪頂村張勇波成功引進15公頃檸檬後,檸檬種植業迅速發展,產量日益增大,已成為全鎮農業支柱產業之一。檸檬平均畝產1500公斤,產值萬元以上。全鎮種植檸檬面積已達一萬畝,預計收益十萬元以上。
風景名勝
月亮灣水上樂園
月亮灣水上樂園地處沙河鎮元田村月卜灣,在宜珙公路主幹道附近,交通便捷,占地30公頃,園內有標準游泳池、衝浪、滑梯等各類水上遊樂設施,有農家樂、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可同時容納1萬人左右,是周邊民眾以及市區遊客夏季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二期工程還有恆溫游泳池、釣魚場、漂流等休閒設施,能為遊客提供更優質更完善的旅遊體驗。
檸檬谷
檸檬谷由高縣沙河鎮雪頂村張氏兄弟打造,將檸檬採摘、檸檬主題美食、田園風光、地方民俗及趣味活動串聯起來,既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假日休閒的場所,也為種植戶提供廣闊的經濟大舞台。同時打造“檸檬”主題公園,以檸檬產業為主題,結合沙河美食文化、古驛站文化,提升農業種植觀賞季節豐富性,營造鄉村旅遊的文化氛圍,打造一個集六大旅遊要素的閃耀鄉村綜合體。
上龍生態旅遊度假村
上龍村位於兩縣(高縣、珙縣)三鎮(高縣沙河鎮、復興鎮和珙縣巡場鎮)交界之處,重山疊嶂,深壑幽長,地勢偏僻,交通閉塞,是列入本年必須脫貧的重點貧困村。因地處深山遠嶺,生態資源保存得豐富,全村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起伏的山巒間來,翠峰聳峙,林帶環繞,溪流潺潺,湖泊澄澈。上龍村與“龍茶花海”景區地盤交錯,更獨擁山谷至山腰連綿起伏的森林植被,有湖水澄碧、翠峰環繞的上龍湖和豐富的野生油茶、油樟等山地資源,不僅打造出全新的上龍湖景區,與“龍茶花海”景區互為玉璧、相得益彰,拓展了鄉村旅遊空間,給上龍村人帶來一條嶄新的脫貧之路。至年末,尚善·鄉野餐廳已投放使用,並日漸成為“網紅山頂餐廳”。
上古湖旅遊區
上古湖森林覆蓋率70%以上,植被四季嫩綠,風景秀麗,上古水庫水面清澈平靜,路旁奇花異草隨風飄來陣陣清香,層層梯田尤似碧波浪九霄,參天古樹仿佛一把把巨傘遮蔽了天空,清新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妙不可言,是一個避暑乘涼的好去處。
鎖江橋
座落在高屋村歐家河組內。始建於清朝同治四年(1865),原名叫癩疤橋,乾隆三十二年(1767),經謝氏家人修繕,後更名為鎖江橋。該橋是原川南宜賓通往慶符、南溪、長寧等地的交通要道。近代(1840)以來,該橋在政府和當地民眾的保護下,保存完好,已納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鎖江橋石橋流水,細緻婉約,群山環抱,四季常青,風景優美。
鳳凰寺
高縣鳳凰寺,山川秀麗,人傑地靈,位於蜀南旅遊環線上的沙河鎮白廟村二組。距沙河鎮4公里,距宜賓市32公里。沙(河)勝(天)水泥路從寺廟門前經過,交通十分方便。該寺始建於大清康熙年間(1661~1722)。鳳凰寺原名白廟子,占地約8畝,有上萬尊神像精雕石刻,結構宏偉壯觀。新中國成立初期,神像被搗毀,在廟房裡開設了鳳凰國小、鳳凰商店、鳳凰診所。1950~1958年,鳳凰鄉人民政府曾設在這裡,後合併為沙河鄉。1966年突遇暴風雨襲擊,房屋全部倒塌,變成一片廢墟。1982年後,由於人民生活改善,黨的宗教政策落實,由王中明、雲明華等幾十名居士集資30多萬元,建起了鋼筋水泥、磚木結構的廟堂5幢,占地約3畝,泥塑神像上千尊。前來上香、遊玩的人駱驛不絕,涉及長寧、珙縣、高縣、翠屏等50多個場鎮的信徒。在中央西部大開發政策指引下,抓住機遇,打好旅遊這張牌,傳播佛教文化,居士們決心把鳳凰寺建成傳播宗教文化的聖地。鳳凰寺主持僧人釋印圓,1989年入佛門,1996年2月19日拜翠屏山千佛寺釋祖民為師,1999年辭師來鳳凰寺主持工作,建立了飯堂、宿舍,改造了大雄寶殿、十二殿。2003年6月29日,高縣人民政府經申請批准開放鳳凰寺,香火旺盛,技改了十二殿,新修了殿堂,香客、遊人增多。
象鼻溝
形像象鼻,全長約1000米,景色奇特,風景宜人,很值得遊人駐足遠觀,此景給人煥然一新之感。有雪頂、高屋、上龍、麻柳、革新等村的古墓,記錄了遠古時代埋葬先人的風俗和藝術,美麗的石碑,雕鸞畫鳳,形式多樣,很有藝術價值,值得一賞;有天府村的竹業旅遊區,集餐飲休閒娛樂服務為一體,遊人到此可在觀賞美景之餘,遠離城市的喧囂,給人一種“菜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感;有石崗村的犀牛石和元田村觀音寺等景區,環境優美,文化藝術濃厚,是休閒旅遊的地方。
謝家民居
位於白廟村沙灘壩,前臨沙河,後靠鳳凰山,左依同善橋,後連歐家河,為當地謝氏家族住宅。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始建,至清同治二年(1863)先後在沙灘壩、水鴨灣、䴉底下、林家坳、蔡家溝、火把灣、歐家河、君岩頭、劉家田、楊家灣、花廳頭等地建起十餘處風格各異的園林式民居。其中,以沙灘壩規模最為宏大,現保存的廳房頭,祠堂兩處建築為其代表,皆為磚木結構硬山式穿斗架構,脊飾雲紋寶頂,柱坊構件刻花卉圖案,門窗著清式花格,廳房頭為二進四合院布局,前後廳次於中軸線上,坐北向南,中軸線東西側各是前、後二個四合院,建築總面積3280平方米。謝家民居保存基本完整,具有清代後期四川民居建築風格,對研究民宅建築史和藝術,皆有一定價值。
著名人物
趙錫正(1921—1950)高縣沙河鎮人,曾任沙河區委書記,1950年在沙河剿匪中犧牲,年僅29歲。
周曉東(1903-1930),高縣沙河鎮人,1926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擔任班團支部書記,後轉為中共黨員,歷任撫捐軍總指揮部總指揮,四川第二路紅軍游擊隊前委委員兼宣傳部長,1930年9月犧牲,年僅27歲。
陳昌華(1956~1986),高縣沙河鎮人。1984年1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五十七師一七一團第九偵查大隊一連炮排任一炮手。1986年,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奉命押送越俘,不幸被炮彈擊中犧牲,時年30歲。
郭洪發(1897~1930),高縣沙河鎮人。1928年8月,參加了王澤嘉領導的川南工農革命軍獨立團(後改稱四川省第四路紅軍游擊隊),任營長。同年冬,郭洪發喬裝商人,機智繳獲國民政府稅銀4擔、生絲3擔。1929年初,在王澤嘉指揮下,郭洪發率隊襲擊了珙縣恆豐鄉公所,懲辦了惡霸地主,並將繳獲財物分給困難民眾。1930年6月7日,郭洪發在凌宵山被團防隊包圍被俘,15日在珙縣南門外鞏台英勇就義,時年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