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洐廟

汾洐廟

汾洐廟位於安溪縣城之南的厚垵黃龍山麓的藍溪之畔,始建於北宋徽宗年間(1101—1125)。

清乾隆《安溪縣誌》載:“汾洐廟,在黃龍山下,崇祀武德尊侯,祈禱有應。”後又增奉法主聖君、五穀真仙。因瀕臨藍溪,南宋嘉定間陳宓任安溪縣令時,曾據此作消除不祥之祭的修禊之事。後由於溪岸向南崩潰,廟宇倒塌,廟地被沖刷得只剩下一塊巨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汾洐廟
  • 地理位置:福建省安溪縣城廂磚文村
  • 供奉神明:法主聖君、五穀真仙、武德舍人。
  • 始建時間:北宋徽宗年間
地址,建築,風俗,楹聯,地圖信息,

地址

汾洐廟始建於北宋徽宗年間(1101-1125年),坐落於在龍津橋頭,內,建安大道旁邊,朱牆紅瓦、斗拱飛檐,歷經千年的歷史滄桑,在高樓林立間,顯得金碧輝煌,古韻盎然。
曾為古代雅聚之所
清乾隆《安溪縣誌》載:“汾洐廟,在黃龍山下,崇祀武德尊侯,祈禱有應。”據悉,汾洐廟初建於龍津橋下雷打石外的陸地上。由於連年洪水沖刷,溪岸向南崩潰,廟宇倒塌,廟地被沖刷得只剩下一塊巨石。慶元五年(1199年),知縣趙師戩建石址木樑龍津橋,汾洐廟就遷建於黃龍山麓,始奉武德舍人,後增奉法主聖君、五穀真仙。重建後的汾洐廟面寬三間,進深兩間,中間一方形藻井。 
縣誌(嘉靖版)載:“黃龍山在永安里,又名登高山。上有石如帽、如床幾狀。重九之日,人多登眺,下有黃龍津,又名龍津山。”黃龍山與藍溪交匯處,古稱黃龍渡,後稱龍津渡。朱熹題“清溪八景”,其中“龍津夜月”一景即在此。歷史上,龍津橋及其上游的鳳池橋(現為安溪大橋),關係著藍溪兩岸的盛衰。縣令趙彥侯記曰:“自建二橋,邑人物始盛”。
因汾洐廟瀕臨藍溪,鄉人在此祈福消災,以保平安。民間流傳著法主公降蟹精、監雷神、送瘟神等救民傳說。南宋嘉定間陳宓任安溪縣令時,曾據此作“修禊”(古代雅聚的經典範式)之會。史載:“(縣令陳宓)邀佳友偕子侄,東出龍津橋,步登黃龍山,下瞰宛轉的藍溪水,西行鳳池橋,舟抵流惠亭。只見平湖偃日,紫荷刺水,白鷺窺人,草木芳蔚。遊人不絕,有錢塘西湖之勝。以觴盛酒,酒半假筆旁舍,即景成詠。”縣令乘興題作《流惠亭修禊序》,文采燦爛,雋妙雅迪,為後人留下了一篇千古美文。

建築

昔日的黃龍山已成平地,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一派繁榮生機。汾洐廟前瞻鳳山,後靠午峰山,臨藍溪,傍筆架山,見草木森森,溪水如玉,遠山如黛。廟宇是座二進重檐歇山式建築,四合院,正廳面闊,進深各三間。那厚重紅木大門,浮雕鬥神給寺廟增添幾分威嚴和神聖。
汾洐廟
汾洐廟
廟內現存清代手工木刻哪吒、石雕門戶臼、以及南安葉信士叩答的頭前旗等,整座廟宇雕樑畫棟,飛金走彩,薈萃木、石雕刻、彩畫之大成,工藝極其精湛。脊樑上雙龍寶塔、鳳凰展翅,屋架吊筒嫦娥奔月、吹簫引鳳,壁屏福壽老人、文官武將,門楣雙龍戲球、喜鵲臨門,窗戶透雕八仙,殿中龍柱、廂房前花瓶柱,主殿牆壁上二十八宿彩畫,及木刻神龕,鬼斧神工,美輪美奐,更讓人嘆為觀止。

風俗

2006年,大城區擴容建設,興建建安大道,要降低黃龍山,汾洐廟及其它建築均被拆遷。後來,四方善男信女慷慨捐資,按原坐向、原規制及設施,進行擴建。有著近千年的歷史汾洐廟,也經歷破四舊立四新的年代,幾經興廢,多次遷建。2007年重建落成,擇吉日攜轄下四大館門(安宅館良師館,大宅館,源和堂)巡境入廟,並擇日祝燈慶成,熱鬧非凡。
汾洐廟
汾洐廟
地處城中村改造建築中心地帶,汾洐廟歷經興廢香火興盛。每年正月十五進香,十六迎燈巡境,農曆七月二十三日慶誕儀式,是汾洐廟最熱鬧的日子。每年執掌佛事的首人有五位,規定每位成年男子一輩子只能做一次,由法師擲聖杯產生,競爭異常激烈。有的人因一生都沒有抽中而無機緣做上一回首人,視為憾事。汾洐廟自建廟以來,長年香火不斷,每到進香日及佛誕日,豐盛的果品牲禮,大戲連連,火鼎醜婆隊、水車閣、拍胸舞、舞龍獅,還有各種鼓隊樂團,熱鬧非凡,共慶繁榮盛世。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三日為法主聖君聖誕,三月十五為五穀真仙聖誕,九月十五為武德舍人聖誕,境內信眾均舉行熱烈的慶誕儀式。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春巡進香活動,十六白天巡境,晚上迎燈鬧元宵,還會製作竹筒火沿途照明,熱鬧非凡,隨香信士眾多。

楹聯

廟距汾洐稱古地,人欽法主為聖君。
汾洐廟中騰紫氣,聖君殿前映丹霞。
紅燈高照慶聖誕,鞭炮連聲祝千秋。
捕蛇不避跣足苦,披髪憂存救濟心。
環碧水朝藍水還看綠水長流,距科山接南山共祝青山不老。
持三尺寳劍駆除魑魅魍魎,存一點丹心保護仕農工商。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好美國際酒店(大同路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