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中國實際發生的交通事故中,十字路口容易出現兩輛車的側面碰撞。腳踏車事故側滑而撞擊大樹、電線桿、指示牌立桿等物體,則屬於側面柱碰撞,這些障礙物的剛度巨大但接觸面較小,對車輛側面局部侵入量要遠大於側面碰撞,因此對車內乘員造成的傷害非常嚴重。據統計,在中國由於側面碰撞事故而導致死亡的案例中有38%是因為乘員的頭部撞到樹或桿上而造成的。為此,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單位開展了《汽車側面柱碰撞的乘員保護》標準起草工作。
編制進程
2009年5月,工作組召開了第一次工作會議,主要討論了制定側面柱碰撞標準的提案;2010年7月,工作組就“碰撞速度”、“碰撞形態”等關鍵參數設定展開討論;在此期間,碰撞試驗標準工作組密切關注GTR的制定過程,並對關鍵參數的設定進行了技術跟蹤;2011年7月,“汽車側面柱碰撞的乘員保護”草案首稿完成。
2011年12月14日,國家標準計畫《汽車側面柱碰撞的乘員保護》(20110723-T-339)下達,項目周期24個月,由TC114(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TC114SC33(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汽車碰撞試驗及碰撞防護分技術委員會)執行 ,主管部門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顯示,該計畫已完成網上公示、起草、徵求意見、審查、批准、發布工作。
2012年6月及2013年7月工作組就草案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2014年6月進行了徵求意見稿發布之前的最後一次會議,圍繞車輛測試範圍及測試假人等議題展開了討論。
2019年10月1日,國家標準《汽車側面柱碰撞的乘員保護》(GB/T 37337-2019)實施。
制定依據
國家標準《汽車側面柱碰撞的乘員保護》(GB/T 37337-2019)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人:孫振東、朱海濤、白鵬、李向榮、盧放、禹慧麗、張金換、沈海東、曲艷平、於峰、趙曉華、譚春申、王海、彭凱、周澄靖、趙萬千、楊笠、艾子良、婁磊、李維菁、劉衛國、林智桂、李強紅、陳鵬、王大勇、吳慶、吳斌、楊建萍、顧蔚新、吳征、李承輝、孫浩、錢寧、劉鋼。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範圍 | |
---|
2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術語和定義 | |
---|
4技術要求 | |
---|
5實驗方法 | |
---|
附錄A(規範性附錄)Wordsin50假人技術規定及安放程式 | |
---|
附錄B(規範性附錄)ES2-re假人技術規定及安放程式 | |
---|
8鑄鋼件磁粉檢測 | |
---|
附錄A(規範性附錄)補焊區的檢測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汽車側面柱碰撞的乘員保護》(GB/T 37337-2019)規定了汽車側面柱碰撞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該標準適用於M1類汽車。
引用檔案
GB 14166 機動車乘員用安全帶、約束系統、兒童約束系統和ISOFIX兒童約束系統 | GB 14167 汽車安全帶安裝固定點、 ISOFIX固定點系統及上拉帶固定點 |
ISO 6487 道路車輛碰撞試驗測量技術儀器設備(Road vehicles- Measurement techniques inimpact tests-instrumentation) |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面柱碰撞是側面碰撞中的一種特例,是車輛與信號交通標誌桿、燈桿、電話桿、電信桿、大樹、防火栓和橋墩等發生的側面碰撞。它的碰撞形態較為複雜,不僅包括側向的平移運動,還有圍繞碰撞界面和自身重心旋轉運動。車體圍繞自身重心旋轉將導致碰撞路徑發生偏置現象,側面柱碰撞對乘員的傷害程度要高於一般的側面碰撞,對乘員頭部和胸部造成很大的威脅,對車體的局部考核也要嚴於一般的側面碰撞。因此,《汽車側面柱碰撞的乘員保護》(GB/T 37337-2019)的制定,對於提高車輛的安全性和降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人員傷亡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