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壽昌

汪壽昌元朝鞏昌府鹽川鎮(今甘肅省漳縣)人,汪世顯曾孫,汪德臣之孫,汪惟正的次子。

元成宗時擔任鞏昌府等處便宜都總帥。泰定帝陝西御史台御史中丞元文宗時,為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至順元年(1330年),從征雲南伯忽之亂,奉命調配馬匹兵器,糧草和軍官薪俸。最後官至江南行省御史中丞

基本介紹

  • 本名:汪壽昌
  • 所處時代:鞏昌鹽川鎮(今甘肅漳縣)人
  • 主要成就:元朝重臣
  • 身份汪惟正次子
生平事跡
汪壽昌鞏昌鹽川鎮(今甘肅漳縣)人。汪惟正次子。成宗時,任鞏昌等處便宜都總帥。泰定帝時,任陝西行御史台御史中丞。文宗時,任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後將汪壽昌召回大都,復任同知宣政院事,並詢問陝省近況。壽昌道:“近幾年陝西大旱,饑民甚多,請朝廷開倉賑災。”文宗聽了,“啊”了一聲,略一沉吟便道:“朕知道了。回頭命人辦理吧。”月余,又改任汪壽昌為中正院使。天曆二年(1329年),因汪壽昌曾數次在陝省任職,為政清廉,聲望素著,必不負朝廷厚望。”乃以汪壽昌為陝西平章,晉榮祿大夫,全權負責陝西賑災事宜。向朝廷請求暫時施行輸粟補官法。即凡獻糧者,視其多寡,授予一定品級的官職。如捐谷一千石以上,與從七品;六百六十石以上,與正八品;二百石以上,與正九品,等等。又奏請革除原有鈔法凝滯之弊端,使貨幣暢通,利於民間貿易,互通有無。向朝廷請求暫時施行輸粟補官法。即凡獻糧者,視其多寡,授予一定品級的官職。如捐谷一千石以上,與從七品;六百六十石以上,與正八品;二百石以上,與正九品,等等。又奏請革除原有鈔法凝滯之弊端,使貨幣暢通,利於民間貿易,互通有無。
話說文宗至順元年(1330年)冬,雲南諸王禿堅及萬戶伯忽、阿禾、怯朝等興兵作亂,攻陷中慶路(昆明),殺死行省官員,禿堅自稱雲南王,封伯忽為丞相,阿樂、忽剌忽等為平章。
文宗得報又驚又怒,於次年元月,任乞住為雲南行省平章,升原西安王阿剌太納失里為豫王,督軍入滇平叛。祿余受敵蠱惑,乃決計反叛 。文宗得到反了祿余、雲南軍情大變的牒報,大為吃驚。乃從眾臣之言,增調江浙之兵,由諸王雲都思貼木兒率領西向,與湖廣行省平章脫歡率兩湖兵同入雲南,共聚十萬大軍平叛。任汪壽昌為四川行省平章併兼參豫王府軍機要務,負責十萬大軍的軍需籌集與轉輸。持續了年余的雲南叛得以平息。
大軍撤後不久,當地部族又起騷亂。烏撒羅羅蠻殺戍軍,掠良民。祿余又趁機復出,與之合兵,攻州破府,聲勢浩大,全省鼎沸。文宗接得急報,很是憂慮。時汪壽昌正好奉旨入京述職。文宗大喜,立即召見,問道:“雲南之亂才平不過數月,今祿余又糾集餘黨復叛。朕與眾大臣商議應對之策,眾人七嘴八舌,或剿或撫,莫衷一是。愛卿久在雲南,必有良策以教寡人。”壽昌奏道:“祿余復亂,實與宗王反叛不同。川滇邊地,漢夷雜居。漢人常以大族而欺負蠻夷,蠻夷之人性慓悍好鬥,一言不合,則拔刀相向。加之官府處理不當,無賴之徒便趁機興風作浪,騷擾地方,而實無與朝廷作對之意。故若專以大軍征剿,實費時費力。師出則彼沒,師回則彼出。山高路遠,水深林惡,終難收全功。微臣愚意,應取諸葛孔明平蠻之法,誠之以信,惠之以利,攻心為上,恩威並施,使其心服口服,方能永久太平。”於是汪壽昌再赴雲南,首先撤回大軍,停止進剿,然後出榜安民,慰撫百姓,並撤辦一些貪官污吏、奸滑豪強。同時數次遣人往見祿余等山寨首領,宣講朝廷威德,勸其保境安民。待地方稍稍安靜後,又發府庫,賑濟夷人,修橋築路,重設驛站,開通貿易。不過數月,人心漸定。
祿余等蠻夷首領,見汪壽昌確有招撫誠意,遂紛紛表示願意歸附朝廷,不再生事。但要求居地改屬汪壽昌主管的四川行省,道:“若得明公蔭庇,我蠻夷之人才得自安。”壽昌乃將實情上奏朝廷,請赦免祿余等罪過。朝廷見不費張弓支箭,使得蠻夷誠心歸服,自然依從壽昌所請,並將蠻夷之地改為永寧路,劃歸四川行省管轄。至此,持續了數年之久的雲南戰亂,方告平息。數月後,汪壽昌被召往京城。文宗謂之道:“雲南屢亂,幸愛卿前往安撫,始得安寧,功莫大焉!卿系元勛之後,國家重臣,勤政廉潔,任勞任怨,屢建奇功。特升銀青榮祿大夫、大司徒,改任南台中丞,晉級一品。”壽昌連忙叩頭謝恩,道:“微臣愚鈍,蒙聖上眷顧,委臣重任。只是微臣年老體衰,難有作為,恐有負聖恩。請皇上恩準微臣回歸故里,以盡天年。”文宗道:“愛卿雖年過六旬,氣色尚好,如何便要退歸田裡?江南行台事關數省監察重任,非卿不能任其責。況且那裡氣候溫和,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正可怡養身心,也可解除朕的江南隱憂,是為兩便,愛卿不得推辭。”壽昌聞言,乃再次謝恩,辭駕南行。
至順四年六月十日明宗長子妥歡貼睦兒正式登基,是為順帝,改元元統。遠在江南的汪壽昌,在數月之間,連續接到兩次皇帝晏駕訃聞及兩封登基的詔書,未免驚疑。又聯想到前幾年的兩帝之爭,汪家險些遭到滅頂之災,實在是心驚肉跳。想想自己早已年過花甲,何必戀位涉險?於是上疏朝廷,言明年老多病,難當重任,懇請解職還鄉,怡養天年。順帝經大臣們諫言,對汪氏恩典:追封汪德臣為隴右王,汪惟正為南安王;同時還追封早逝的汪翰臣、汪清臣為隴西公,汪惟孝為平陽公。另外,又任命汪安昌之子汪有成接替汪延昌為鞏昌便宜都總帥,汪壽昌長子長生奴署理鞏昌府事務,汪惟弼三子汪道昌由福建行省左丞升任浙江行省右丞,七子厚昌以翰林學士授忠順大夫、臨洮府尹,汪惟孝子汪高昌任工部侍郎,汪惟勤子汪興昌升任刑部尚書。而對汪壽昌特加慰留。
數年之後汪壽昌見朝政日非,深感宦海浮沉,為官不易,且自己又早已過了致仕年齡,精力不濟,正當急流勇退。乃再次上疏,懇請告老還鄉。順帝見其言詞懇切,又離家數千里,遂準其以銀青榮祿大夫、大司徒的正一品銜致仕還鄉,同時晉其堂弟汪晉昌為金紫光祿大夫,替代其南台中丞之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