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侯

江陵侯

江陵侯是封於江陵侯國侯爵,歷史上有以下兩位擔任:

陸遜字伯言,本名議,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卒:183 — 245(63歲) ,官至:上大將軍、右都護丞相荊州牧,謚昭侯。

陸抗字幼節,陸遜次子,遜亡後襲爵。生卒:226-274年(49歲),官至:都護、大司馬、荊州牧,謚武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陵侯
陸遜,個人資料,歷史簡介,人物評價,陸抗,

陸遜

個人資料

生卒:183 — 245(63歲)
籍貫: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
官至:上大將軍 右都護 丞相
爵位:江陵侯
諡號:昭侯
家族:父親:陸駿 母親:未知
配偶:孫策之女孫夫人
子女:陸延陸抗
兄弟姐妹:陸瑁

歷史簡介

陸遜字伯言,本名議,吳郡吳人也。世江東大族。少孤,為從祖康綱紀門戶。年二十一,歷東西曹令史,海昌屯田都尉,領縣事。年旱,開倉濟民,督農桑。討會稽山越賊帥潘臨、鄱陽尤突,所向皆服,拜定威校尉。權配遜策女,數訪世務,遜議以 “平山寇叛,取精銳。”權納其策。由虛勢伏兵,破丹楊費棧,安內患,得精卒數萬。建安二十四年,蒙稱疾瞞關羽,遜代獻驕兵計,軍暗渡取荊州,除撫邊華亭侯。敗詹晏、屈陳鳳。破房陵鄧輔、南鄉郭睦,誘降文布。遷鎮西將軍,封婁侯。陸遜論治荊州“拔人才、未親疏。”權納之。黃武元年,拜大都督、假節。督軍五萬西陵拒劉,伐謀分兵相機而動。火攻,備軍盡歿;伏兵,遜逸待勞。加拜輔國將軍,領荊州牧,改封江陵侯。吳蜀合,捆以外遜主之,權留璽於遜自裁度。皖縣破曹休,繳獲從輜重。黃龍元年,拜上大將軍、右都護。輔太子。京外上疏:“寬刑罰、忘過記功,以成王業。阻權偏師取夷州。”公孫淵背盟,權欲征,遜陳弊利“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輟;圖四海,匪懷細害大。乞息六師,定中夏。”權納焉。嘉禾五年,遜協諸葛瑾攻襄陽。信韓扁為敵虜。遜佯攻暗退兵,襲江夏附者眾。陷魏江夏太守逯式解邊害。嘉禾六年,平吳遽亂,定三郡。遜憂呂壹弄權,陳曲直於權。年少豐,開倉濟民。遜善賭人,昔言以諸葛恪、暨艷、楊竺終敗喪,果應。赤烏七年,代顧雍為丞相。陳 “太子正統,藩正有別,當彼此得所,上下獲安。”叩頭流血。權不納,又累遣使責遜,憤恚,年六十三。孫休時,謚昭侯。
漢吳雙子漢吳雙子

人物評價

孫權:此誠長者之事,顧人不能為耳。 《三國志·吳書十三》
呂蒙: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 《三國志·吳書十三》
劉備: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 《三國志·吳書十三》
孫桓:前實怨不見救,定至今日,乃知調度自有方耳。 《三國志·吳書十三》
諸葛瑾:伯言多智略,其當有以。 《三國志·吳書十三》
曹丕:彼有人焉,未可圖也。 《三國志·吳書二》
孫權:孤與君分義特異,榮戚實同,來表雲不敢隨眾容身苟免,此實甘心所望於君也。 《三國志·吳書二》
步騭:丞相顧雍、上大將軍陸遜、太常潘濬,憂深責重,志在謁誠,夙夜兢兢,寢食不寧,念欲安國利民,建久長之計,可謂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三國志·吳書七》
孫權:伯言常長於計校,恐此一事小短也。 《三國志·吳書七》
孫權: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 《三國志·吳書九》
陳壽: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陸遜春秋方壯,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遜之謀略,又嘆權之識才,所以濟大事也。及遜忠誠懇至,憂國亡身,庶幾社稷之臣矣。 《三國志·吳書十三》
陳壽:遜雖身在外,乃心於國。 《三國志·吳書十三》
陳壽:邵字孝則,博覽書傳,好樂人倫。少與舅陸績齊名,而陸遜、張敦、卜靜等皆亞焉。 《三國志·吳書七》
傅子:孫策為人明果獨斷,勇蓋天下,以父堅戰死,少而合其兵將以報讎,轉鬥千里,盡有江南之地,誅其名豪,威行鄰國。及權繼其業,有張子布以為腹心,有陸議、諸葛瑾、步騭以為股肱,有呂范、朱然以為爪牙,分任授職,乘間伺隙,兵不妄動,故戰少敗而江南安。 《傅子》
吳書:權嘉遜功德,欲殊顯之,雖為上將軍列侯,猶欲令曆本州舉命,乃使揚州牧呂范就辟別駕從事,舉茂才。 《吳書》
徐眾評:雍不以呂壹見毀之故,而和顏悅色,誠長者矣。然開引其意,問所欲道,此非也。壹奸險亂法,毀傷忠賢,吳國寒心,自太子登、陸遜已下,切諫不能得,是以潘濬欲因會手劍之,以除國患,疾惡忠主,義形於色,而今乃發起令言。若壹稱枉邪,不申理,則非錄獄本旨;若承辭而奏之,吳主儻以敬丞相所言,而復原宥,伯言、承明不當悲慨哉! 《三國志·吳書七》
陸機:我大皇帝,以奇蹤襲於逸軌,叡心發乎令圖,從政咨於故實,播憲稽乎遺風,而加之以篤固,申之以節儉,疇咨俊茂,好謀善斷,東帛旅於丘園,旌命交於塗巷。故豪彥尋聲而響臻,志士希光而影騖,異人輻輳,猛士如林。於是張昭為師傅,周瑜、陸公、魯肅、呂蒙之疇入為腹心,出作股肱。 《辨亡論》
陸機:漢王亦馮帝王之號,率巴、漢之民,乘危騁變,結壘千里,志報關羽之敗,圖收湘西之地。而我陸公亦挫之西陵,覆師敗績,困而後濟,絕命永安。續以灞須之寇,臨川摧銳,蓬籠之戰,孑輪不反。由是二邦之將,喪氣摧鋒,勢衄財匱,而吳藐然坐乘其弊,故魏人請好,漢氏乞盟,遂躋天號,鼎峙而立。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漢之涘,東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蠻之表。於是講八代之禮,蒐三王之樂,告類上帝,拱揖群後。虎臣毅卒,循江而守,長戟勁鎩,望飆而奮。庶尹盡規於上,四民展業於下,化協殊裔,風衍遐圻。乃俾一介行人,撫巡外域,臣象逸駿,擾於外閒,明珠瑋寶,輝於內府,珍瑰重跡而至,奇玩應響而赴,輶軒騁於南荒,沖輣息於朔野,齊民免干戈之患,戎馬無晨服之虞,而帝業固矣。 《辨亡論》
陸機:吳、蜀脣齒之國,蜀滅則吳亡,理則然矣,夫蜀蓋籓援之與國,而非吳人之存亡也。何則?其郊境之接,重山積險,陸無長轂之徑;川?厄流迅,水有驚波之艱。雖有銳師百萬,啟行不過千夫;軸艫千里,前驅不過百艦。故劉氏之伐,陸公喻之長?,其勢然也。 《辨亡論》
裴松之:遜慮孫權以退,魏得專力於己,既能張拓形勢,使敵不敢犯,方舟順流,無復怵惕矣,何為復潛遣諸將,奄襲小縣,致令市人駭奔,自相傷害?俘馘千人,未足損魏,徒使無辜之民橫罹荼酷,與諸葛渭濱之師,何其殊哉!用兵之道既違,失律之凶宜應,其祚無三世,及孫而滅,豈此之餘殃哉! 《三國志·吳書十三》

陸抗

陸抗(226年-274年),字幼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丞相陸遜次子。
陸抗襲父爵為江陵侯,為建武校尉,領其父眾五千人。後遷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孫皓為帝,任鎮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鳳凰元年(272年),擊退晉將羊祜進攻,並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後拜大司馬荊州牧,卒於官,終年49歲。與陸遜皆是吳國的中流砥柱,並稱“遜抗”,被譽為吳國最後的名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