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采萍

江采萍

江采萍(710年—756年),號梅妃,閩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寵妃之一。在今莆田亦稱江東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

江采萍自幼陪穎,父親極賞識,自小就教她讀書識字、吟誦詩文。九歲時,就能背誦《詩經》中記載周文王后妃事跡的《周南》和《召南》兩部分詩。十四歲,善吟詩作賦,自比晉朝才女謝道韞,不僅長於詩賦,還精通樂器,善歌舞,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開元中,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閩越,江采萍被選入宮。唐玄宗愛如至寶,大加寵幸賜東宮正一品皇妃,號梅妃。

梅妃喜梅,氣節若梅。後被楊貴妃貶入冷宮上陽東宮。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唐玄宗落逃沒帶冷宮中的梅妃,梅妃白綾裹身,投井自盡。

(概述內圖片來源:中國神話人物百圖)

基本介紹

  • 本名:江采萍 
  • 別稱:采萍、江妃、江東妃、梅精(唐玄宗專享)
  • 字號:梅妃
  • 所處時代:中國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今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江東村
  • 出生時間:公元710年
  • 去世時間:公元756年
  • 主要作品:《謝賜珍珠》《樓東賦》《驚鴻舞
  • 才藝:詩賦、舞蹈、琴棋書畫
  • 職業:詩人、嬪妃、舞蹈家
人物生平,身世背景,選美入宮,進宮得寵,被困冷宮,盛筵難再,寫賦寄情,謝絕賜珠,死於叛亂,人物評價,軼事典故,鬥茶作詩,嫻淑識體,親屬成員,個人作品,梅采絕艷,梅舞驚鴻,人物爭議,認為虛構,認為真實,認為暗指,結局爭議,名字出處,選美日期,後世紀念,梅妃故里,東湖梅園,大明遺址,梅花花神,詞牌悼念,史書記載,藝術形象,提筆書梅,詩語品梅,憶景繪梅,煙幕映梅,粉墨妝梅,

人物生平

身世背景

梅妃,人如其名,飄逸俊秀,清麗可人。她本姓為江,祖籍福建,生長在懸壺濟世的醫道世家。父親江仲遜是秀才出身的儒醫,弟弟叫江采芹5。江仲遜三十多歲的時候才有了這個寶貝女,所以對她疼愛有加,梅妃9歲的時候就能吟誦《詩經》中的《周南篇》和《召南篇》,還對父親說:“吾雖女子,當以此為志。”父親見女兒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的志向,便為女兒取名“采萍”。
梅妃自幼陪穎,她父親極賞識,自小就教她讀書識字、吟誦詩文。十四歲善吟詩作賦,自比晉朝才女謝道韞,也精通琴棋書畫。年將及笄,好淡妝雅服,姿態明秀,筆不可描畫有也。
梅妃愛梅如狂,江仲遜不惜重金,尋各種梅樹,種滿房前屋後。在梅花薰陶下,梅妃烙下了梅的氣節,高雅嫻靜。因此,遠近的年輕人都感嘆道:“不知誰家兒郎有此福氣,能夠娶得梅妃為妻,真是三生有幸啊!”

選美入宮

最終這朵惹人愛慕的梅花落到誰家園中了呢?這有福氣的兒郎不是別人,正是風流豪邁一世的當朝皇帝唐玄宗。唐玄宗元中,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死後,太監高力士自湖廣歷兩粵為玄宗選美。高力士到了閩地後,探聽到江家有女清麗絕世。於是以重禮相聘,攜梅妃回長安。

進宮得寵

當時宮中嬪妃幾近四萬,個個濃妝艷抹、盛裝俗飾,采萍的到來,仿佛為宮中送來一縷清風,她溫柔婉約,淡妝素裹,清爽宜人。最難得的是,采萍不僅容貌秀麗,而且才高八斗,擅樂器、曉歌舞,還尤其喜愛梅花,她的住所周圍,梅樹隨處可見,花開時節,便徘徊其間,賞花作賦,悠然忘我。玄宗憐惜她這份對花的痴愛,大加寵幸賜東宮正一品皇妃,稱她為“梅妃”。命人給其宮中種滿各式梅樹,並親筆題寫院中樓台為“梅閣”、花間小亭為“梅亭”。梅妃的愛梅之情,惹得皇帝戲稱她為“梅精”。

被困冷宮

梅妃得寵數年後,已到花甲之年的唐玄宗,未免喜新厭舊,招兒媳楊氏為貴妃,不務朝政。梅妃知情後覲見皇帝,贈詩諷刺。楊妃聽聞不悅,多番撒潑陷害,設法將梅妃打入冷宮。

盛筵難再

梅花綻放之季,趁楊妃不在,唐玄宗密遣貼身小太監,用梨園戲馬到上陽東宮安請梅妃到翠華西閣。不料被楊妃知曉,不宣自闖,玄宗嚇得抱起梅妃藏到屋內夾牆中。對於楊妃的咄咄逼人姿勢,玄宗把楊妃趕回了娘家。皇帝回頭再去找梅妃,卻得知梅妃已被小太監送走,就將小太監賜死。叫人把梅妃留下的鞋子和頭上插的釵飾封起來送去給梅妃。梅妃問使者說:“皇上是堅決不要我了?”使者回答說:“皇上並不是拋棄妃子,實在是怕太真撒野”,梅妃苦笑說:“怕因為愛我會惹胖丫頭不高興,這不是等於拋棄我嗎?”。

寫賦寄情

梅妃得寵時,各地爭相進獻梅花;可當她失寵之時,她聽到外面有驛馬快跑的聲音,一問方知是忙著給楊貴妃送荔枝的,而不是給她送梅花的此時的梅妃不禁淚流滿面,想起了漢代長門宮陳阿嬌的故事,陳阿嬌千金買司馬相如一賦。梅妃為打動皇帝,贈高力士千金,請他找文人寫賦。高力士介於楊妃,藉故推辭。梅妃便親自寫篇《樓東賦》,隨附白玉笛派人送給唐玄宗。楊妃探知,請皇帝賜梅妃死,皇帝沉默不語。

謝絕賜珠

後來,唐玄宗對梅妃心有愧意,命人把外國使節進貢的一斛珍珠送給梅妃。梅妃回詩《謝賜珍珠》,不受。皇帝看完詩,指示樂府為這首詩譜一個新曲子,取名《一斛珠》。

死於叛亂

至德元年六月十三日,黎明,玄宗只與楊貴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近宦官、宮人從延秋門出走。妃、主、墾孫在外者,包括困於冷宮的梅妃,皆棄之不顧。這一天,百官皆不知皇帝已出逃。
等唐玄宗回京,派人找梅妃,下詔,只要有人找到她,官升兩級,賞錢百萬。有一宦官獻了一幅梅妃畫像,皇帝說:“挺像,只恨不是活的啊”,再在上面題了一首詩懷念梅妃
某天梅妃託夢給皇帝,梅妃說:“當年陛下逃難時,我死在亂兵的手上,有可憐我的人,把我埋在池子東邊的梅樹下”。最終在溫泉池邊梅樹底下,找到了梅妃屍體,外面用錦褥裹著,上面堆著差不多三尺厚的土。察看梅妃身上肋下有刀痕。唐玄宗放聲大哭,以妃禮改葬。又命人在她的墓地四周種滿各種梅樹,並親手為她寫下祭文。

人物評價

梅妃即便得寵時也沒有依仗唐玄宗排擠其她妃嬪,沒有結黨營私、禍國殃民,而是自律、明理和大義。有次玄宗曾問“梅妃”、為何鬱鬱寡歡,梅妃道:“昔太宗有貞觀之治,百姓安樂。願陛下也有開元之治”。玄宗聽了,怔了一怔,然後拈鬚笑道:“朕早有此志,愛妃不言,朕幾乎忘了。”次日,玄宗即罷了游宴,親理萬機,勵精圖治。梅妃受玄宗專寵達十年之久,這期間,梅妃以自己的品性和賢德影響著唐玄宗,使玄宗以德治國,整個國家繼續保持著開元盛世的強盛。
池華瓊:“梅妃是一個善於詩文、歌舞,氣度高雅、美中有善,才貌雙全的奇女子。也是個痴情女子,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仍能為負心的玄宗保住清白之身,不讓叛賊污辱,自己投井自殺了,足見她是個性情至真直烈的女人。”

軼事典故

鬥茶作詩

又一個霜冷梅開的日子,一同踏雪嘗梅的唐玄宗對梅妃說:“久聞愛妃才高,入宮前所作八賦,翰林諸臣無不讚嘆稱絕,卿既然酷愛梅花,何不即景作一梅花詩?”梅妃謙和地答道:“妾鄉野陋質,怎能有大雅之作,謹以詠梅花小詩一首,聊為陛下佐酒。”隨即信口吟出:
一枝疏影素,獨抗嚴霜冷;
早晚散幽香,香飄十里長。
吟完,玄宗正要誇讚,忽然內臣報嶺南刺史韋應物、蘇州刺史劉禹錫求見(這兩人的生平與梅妃生平有不符之處、待考證),這兩位都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儒官,因聽說梅妃愛梅,又能吟詩作賦,心生敬慕,特挑選了當地的奇梅百品。星夜兼程,送到長安晉獻。梅妃和玄宗都十分高興,命人植在梅妃院中,重賞了韋應物和劉禹錫,並把梅妃所寫詠梅詩賜予二人品嘗,兩位大家讀後贊道:“果然詩如其人,是仙中女子呀!” 這天雪霽初晴,玄宗與梅妃在梅閣臨窗賞梅弈棋。梅妃自小精於棋道,兩人對弈,玄宗屢屢敗北,因而頗有些不悅。善解人意的梅妃起身笑道:“此為雕蟲小技,誤勝陛下,請不要放在心上;陛下心繫四海,力在治國,妾哪裡能與陛下爭勝負呢!”一番話說得入情入理,玄宗也就為之心中釋然了,暗暗為梅妃的賢淑達理而欣慰。
(小說《隋唐演義》第79回 “江采苹恃愛追歡 楊玉環承恩奪寵”提及,作者褚人獲·清)

嫻淑識體

唐玄宗是個重感情的人,對兄弟十分友愛,宋王成器,申王成義,是玄宗之兄;歧王范、薛王叢是玄宗之弟(此處人物生平與梅妃生平有不符之處、待考證)。玄宗即位之初,時常長枕大被與兄弟同寢,不時設宴與兄弟同樂,還曾在殿中設五幃,與各王分處其中,談詩論賦,彈奏絲竹,議謀國事,相處得十分融洽。唐玄宗獲得梅妃後,迫不及待地想介紹給他的兄弟,於是特設一宴招待諸王,席間唐玄宗向諸王稱讚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 基讚賞推崇。
梅妃先是吹奏白玉笛一曲,笛音曲折婉轉,引人神馳。宋王成器也善吹笛,歧王范善彈琵琶,玄宗更是妙解音律,五位兄弟都十分領會梅妃笛聲的神韻。笛聲剛落,梅妃又翩翩起舞,漫舞輕廻,如驚鴻般輕盈,如落梅般飄逸,五人又看得如痴如醉。舞罷,唐玄宗命人取出珍藏的美酒“瑞露珍”,讓梅妃用金盞遍斟諸王,當時薛王已醉,恍惚中被梅妃的儀態迷住,一時神魂顛倒,竟然伸出腳來,在桌下勾住梅妃的纖足糾纏不放。梅妃竭力保持鎮靜,不動聲色使力爭脫,轉身躲入梅閣不肯再出來。玄宗發覺後問道:“梅妃為何不辭而去?”左右答稱:“娘娘珠鞋脫綴,綴好就來!”等了一會,不見出來,玄宗再次宣召,梅妃派人出來答覆說:“娘娘突然胸腹作痛,不能起身應召。”沒有梅妃助興,這一夜的兄弟宴樂也就到此結束了。嫻淑識體的梅妃並沒有把薛王調戲她的事張揚出來。
但是薛王第二日早晨酒醒,想起昨夜宴席上的荒唐行為,不禁大為驚懼,於是袒肉跪行來到宮中,向玄宗請罪,羞愧地說:“蒙皇上賜宴,不勝酒力,誤觸皇嫂珠履,臣本無心,罪該萬死!”唐玄宗寬容道:“汝既無心,朕也就不予追究。”事後,玄宗回後宮問起梅妃,梅妃情知薛王是酒後失態,所以不願意讓玄宗知道,擔心影響兄弟之情,玄宗問她時,她還竭力否認。見她如此顧慮皇家骨肉之情,大度地息事寧人,唐玄宗對她不由得又產生了一種既愛且敬的心意。

親屬成員

父親:江仲遜
弟弟:江采芹
配偶:唐玄宗李隆基

個人作品

梅采絕艷

梅妃個人作品
《在花萼樓》
《詠梅》
(回唐玄宗《梅亭》的詩)
謝賜珍珠》(又名《一斛珠》)
(《全唐詩》所載詩,名不詳)
(形容楊貴妃的詩)
樓東賦
《梅花》(一說《梅亭》,失傳)
《梨園》(失傳)
《絢窗》(一說《綺窗》,失傳)
《鳳笛》(失傳)
《玻杯》(一說《玻璃杯》,失傳)
《蕭蘭》
(一說《肖蘭》或《蕭》、《蘭》,失傳)
《叢桂》(失傳)
《剪刀》(失傳)

梅舞驚鴻

驚鴻舞》乃唐玄宗梅妃的成名舞蹈,已失傳,在當時廣為流傳。唐玄宗曾當著諸王面稱讚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
動作上可能有描繪鴻雁飛翔的姿態,這種模擬飛禽的舞蹈,在中國有深遠的傳統,相傳原始社會時期的“鳳凰來儀,百獸率舞”中的“鳳凰來儀”,當是人模擬鳥類動作的舞蹈;戰國青銅器上有人扮鳥形的舞蹈圖像;漢代百戲中有扮大雀而舞的記載;漢畫像石中也有人扮鳥形舞蹈的畫面,這些舞蹈大都穿著笨重的鳥形服飾道具,舞蹈起來很不方便。而梅妃的《驚鴻舞》可能著重於用寫意手法,通過舞蹈動作表現鴻雁空中翱翔的優美形象。

人物爭議

認為虛構

  1. 魯迅認為,從《梅妃傳》跋文分析的話,是南北宋人偽作,梅妃是虛構人物。
  2. 有關梅妃事跡《舊唐書》、《新唐書》、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均不載。
  3. 新舊唐書,沒有高力士使閩的記載。
  4. 從地理演變看,唐明皇在位的時候江東村這個地方可能還不曾存在。
  5. 據當地“民間”傳說,江采萍是個放鴨女,與能詩善賦的梅妃相去甚遠。
  6. 其他雜疑:
  1. 據《梅妃傳》記載推測,宋代仕女畫中的梅妃,人們對她的身世卻不大了解。
  2. 上陽東宮在東都洛陽,與長安相距數百里,而洛陽上陽東宮又無翠華殿西閣。
  3. 《梅妃傳》玄宗夜召梅妃被楊妃撞破一節,寫得活靈活現,若非虛假怎么有別於《楊太真外傳》。

認為真實

  1. 《梅妃傳》創作時間與跋文,與梅妃有無其人沒有因果關係。且梅妃事跡記載最早在宋朝的《莆陽比事》。
  2. 舊唐書》、《新唐書》所能傳載的人物極少,唐明皇時代,嬪妃宮女近四萬人,但能立傳的只有直接參與一些重大事件的4人。
  3. 跟據《江氏族譜》載,梅妃家世顯赫能歌善舞多才多藝,即使高力士沒有使閩,梅妃也同樣可以被選入宮為妃。
  4. 這一推論沒有對唐時的江東是否存在進行認真考證。其二,這一推論也曲解了莆田舊縣誌。
  5. 至於民間流傳梅妃原為牧鴨女的故事,不足為據,非但不能證明她無才、更不能說明史無梅妃。而《江氏族譜》載,梅妃有良好的教育氛圍。
  6. 答其他雜疑:
  1. 梅妃是唐朝人,宋人不了解詳情情理之中。
  2. 宮名隨時可以更改,何況《梅妃傳》是經過修飾冶煉的。不管上陽東宮距長安多遠,據《梅妃傳》記載“密以戲馬召妃至翠華西閣”,是用馬接梅妃過來的。
  3. 每個著作都有自己的特點,寫作手法不應相提並論。並且《梅妃傳》是小說題材,而非正史,難免要添首加尾秀潤一番。

認為暗指

  1. 也許作者形勢所迫,原型不一定叫“梅妃”:
    ⑴.就像很多故事,也可能是暗指她人。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后妃中的柳婕妤被記載著有才,而其他嬪妃基本沒這種記載,只是婕妤是後宮等級,柳氏非妃。
    ⑵.另有白居易的詩《上陽白髮人》也能推測出,有人被楊貴妃逼進上陽東宮。
  2. 也許原型不一定是“妃”:
    ⑴.唐玄宗寫給梅妃的詩《梅亭》中說“亭名梅矣雪霏霏,傲骨清香百卉稀。 卓卓不群如玉狀,從今呼爾為梅妃”,梅妃回詩道“天恩浩蕩布霏霏,梅潔冰清舉世稀。 秀實和羹花結子,蘭香王者愧稱妃”。從中不難看出梅妃沒有接受妃的冊封。既然梅妃傲骨清香,沒接受冊封也不難理解,不接受也不代表唐玄宗不會稱呼她為梅妃,因為他認為她就像梅,“從今呼爾為梅妃”。
    ⑵.開元年間,玄宗將皇后之下的四妃改為三妃。這個很有蹊蹺,綜上所述、也可能是因某人不肯受妃的冊封,所以把一個妃位特意空出。
    ⑶.柳婕妤生下延王李玢後便消失在史書中。開元十四年初唐玄宗對後宮改制時也把婕妤的封號去除了,如果柳婕妤活到了那個時候,她的新封號是個迷。
    ⑷.柳婕妤的兩個子女歲數應該相差不少。據《梅妃傳》記載,梅妃被困冷宮後,趁楊妃不在,唐玄宗把梅妃偷偷接回寢宮重溫舊夢。如果柳婕妤是梅妃的話,說不定這時才懷上兒子李玢的。
  3. 不一定只指“一人”:經過演變代代相傳,不免存在失誤,也許《梅妃傳》其中不只包含一人故事,而是參雜了多人故事。

結局爭議

  • 版本二
等唐玄宗回京,派人找梅妃,終於在上陽東宮井中找到她的遺體。梅妃為了守住清白,讓人用白綾緊裹全身投井。
  • 版本三
梅妃遇難的訊息傳回莆田,鄉親們深情地懷念她,興建浦口宮供奉她,以為永久紀念她。
相傳梅妃之父(或兄弟)曾要求朝廷以妃骨歸葬故里,明皇準許。葬地就在江家祖墳。“墓下種梅數十株,鷺鳥宿焉”。
  • 版本四
安祿山叛亂,唐玄宗來不及帶上冷宮中的梅妃就出逃。後長安陷落,城中一片兵荒馬亂,梅妃孤苦無依決定自盡之時,被一白衣女子所救,用白驢把她載到了白雲山中的小蓬瀛修真觀。
眾叛親離的唐玄宗飽嘗失意,才切身體會當初梅妃冷落在上陽東宮的十餘年。後來有人探來訊息,說動亂之中梅妃曾被人救走。唐玄宗隨即下詔全國:有知梅妃下落者,立即奏報,必予重賞;有護送來京的,獎予六品官,賜錢百萬。幾經周折,最後廣平王探得了梅妃的訊息。廣平王奉詔派遣香車寶馬、內監宮女,隆重地迎接梅妃入宮。玄宗攬住梅妃說:“向來疏遠了梅卿,心中殊感不忍,故有珍珠投贈,並非無情;今當重敘舊好,怎么能離開我呢?”梅妃於是留在興慶宮中,與玄宗重溫鴛夢。當時京城中流傳著這樣的民諺;“楊花已逐東風散,梅萼偏能留晚香。”說的就是楊貴妃紅極一時之後,終在馬嵬坡香消玉隕;梅妃則在受盡冷落後,在興慶宮又重新伴君得寵。

名字出處

至於“采萍”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父親以《詩經·召南》里《采苹》一詩的題目為女兒名字,對她期望甚高。 另外則說父親根據《古詩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一詩給女兒起名。

選美日期

梅妃出處《梅妃傳》里的內容記載著“唐玄宗元中,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死後梅妃選美入宮”、“梅妃出生時間大約是公元710年”、“梅妃早於楊玉環10年入宮”——這些與正史記載的“武惠妃去世時間為公元737年”、“楊玉環入宮時間與武惠妃去世同年”有明顯出入!

後世紀念

梅妃故里

梅妃故里,位於木蘭溪畔,游寧海橋畔的莆田縣黃石鎮江東村。占地300多平方米,宮殿式建築,供奉著儀容端莊的梅妃塑像的浦口宮。宮殿中央的神龕上,奉祀著“祖姑皇妃”神像,雕刻著一對楹聯,明朝太守王光業的手跡:“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上面懸掛著“精神萬古”、“德配昊天”巨匾。汀州知府伊秉綬題上“貞烈垂芳”;國民黨元老張群題寫“正氣浩然”;當代八閩書法大家沈覲壽書寫“人民德心”。

東湖梅園

東湖梅園武漢東湖磨山梅園),為全國四大梅園之首,既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中國梅文化館所在地,又是全國著名的賞梅勝地,設有“梅妃亭”。
梅妃·東湖梅園“梅妃亭”梅妃·東湖梅園“梅妃亭”

大明遺址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安市太華南路,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毀於唐末。麟德殿乃大明宮內庭宴舞之地,設立有“梅妃亭”與梅妃雕塑。

梅花花神

梅妃被民間視為“女十二花神之一月梅花花神”。
梅妃·女十二月花神·一月梅花花神梅妃·女十二月花神·一月梅花花神

詞牌悼念

梅妃所寫的詩《謝賜珍珠》被唐玄宗指示樂府譜成曲,取名《一斛珠》。後《一斛珠》成為詞牌名。

史書記載

朝代作品名作者
五代
宋朝
《莆陽志》
趙彥勵
《莆陽比事》
明朝
閩書
《興化府志》、《莆田縣誌》、《福建通志
清朝
《莆田縣誌·風俗志》
不詳
《福建名人詞典》
福建

藝術形象

提筆書梅

國家朝代作品名作者
中國
不詳
梅妃傳
(作者不詳)
明朝
說郛
《唐玄宗梅妃傳》
驚鴻記
清朝
長生殿
現代
《大唐梅妃》
《興化攬勝》
《大唐梅妃傳》
黛蘭天
梅妃
納蘭馨雪
《梅妃瑟舞:貴妃不好惹》
丹青賦
國外
日本
《楊貴妃傳》

詩語品梅

國家朝代作者
中國
唐朝
梅亭
為梅妃寫的祭文
憶梅妃
(又名《題梅妃畫真》)
明朝
《梅妃嗅香》
清朝
全唐詩
《過江妃村》詩有五首
現代
《途次莆田》62
《梅妃怨》
網友
《惜分飛·梅怨》
《梅妃》
網友詩梅妃網友詩梅妃
國外
英國
《Chinese Courtship》
(對梅妃詩《謝賜珍珠》的英文翻譯)
德國
《chinesisches》
(原名《最可愛的(女士)》,對梅妃詩《謝賜珍珠》的德語翻譯;翻譯自英國人湯姆斯對《謝賜珍珠》的翻譯。)

憶景繪梅

時間畫作名畫家
明朝
《梅妃嗅香》
清朝
《梅妃宿香》
現代
梅妃
《梅妃嗅香》
《梅妃嗅香》
《梅妃嗅香》

煙幕映梅

影視種類時間劇名飾演者
電視
1976年
楊貴妃
1986年
楊貴妃
1990年
曾伊玲
1995年
2000年
楊貴妃
2003年
2010年
電影
1927年
楊貴妃
1941年
梅妃
1955年
楊貴妃
1962年
楊貴妃
2014年
歌仔戲
2000年

粉墨妝梅

京劇程派《梅妃》,1928年9月20日(民國十七年)首演於鳴和社夜戲華樂園。程硯秋飾梅妃江采萍,郭仲衡演唐玄宗,芙蓉草扮楊玉環。程、郭均有唱片傳世。該劇與《紅拂傳》、《文姬歸漢》為程硯秋早期三大名劇。與梅蘭芳的《楊貴妃》(《太真外傳》)、尚小雲的《漢明妃》和荀慧生的《斬戚姬》(《魚藻宮》)合稱為京劇四大名旦的“四妃”。
京劇程派·程硯秋的《梅妃》與其他飾演者

莆仙戲·《梅妃怨》

京劇·《鳳戲游龍(梅妃)》劉昕然(男)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