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

《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於2022年正式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
  • 印發時間:2022年
全文,發展歷史,社會影響,

全文

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
冷鏈物流是利用溫控、保鮮等技術工藝和冷庫、冷藏車、冷藏箱等設施設備,確保冷鏈產品在初加工、儲存、運輸、流通加工、銷售、配送等全過程始終處於規定溫度環境下的專業物流。推動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對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擴大高品質市場供給,推進消費擴容升級,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根據《“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江蘇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結合江蘇省實際,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與面臨形勢
(一)發展基礎。
冷鏈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江蘇是冷鏈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大省,“十三五”以來,冷鏈物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年均增長20%以上。2021年,全省冷鏈物流市場規模超500億元。生鮮農產品、低溫速凍食品、醫藥等冷鏈物流市場迅速增長,其中,生鮮農產品冷鏈流通規模約2200萬噸。冷鏈流通效率不斷提升,果蔬、肉類(熱鮮肉除外)、水產品(鮮活水產品除外)的產地低溫處理率分別達到15%、80%、55%。
冷鏈設施水平持續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省冷庫總庫容超過1900萬立方米,人均冷庫庫容達0.22立方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穩步推進,2021年新增產地冷庫達61萬立方米。在江蘇註冊的冷藏運輸車保有量達1.23萬輛。進口肉類、冰鮮水產品、藥品等口岸冷鏈功能逐步完善。蘇州、南京等5個城市列入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蘇州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入選首批建設名單。8家農產品物流園成功創建江蘇省省級示範物流園區。
市場主體實力逐步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湧現出一批技術裝備先進、服務功能完善、全國網路布局的綜合型冷鏈物流企業。2021年,全省6家企業躋身中國冷鏈物流百強名單。冷鏈專業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在冷鏈運輸、倉配、醫藥冷鏈、冷鏈裝備製造等細分領域形成了一批專業型服務企業。農產品流通主體不斷壯大,年成交額超百億元的大型農批市場12家,在冷鏈功能集成、管理模式輸出、行業指數影響力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產業綜合競爭優勢顯現。冷鏈物流與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等融合步伐加快,農產品冷鏈流通和加工規模居全國前列,冷鏈物流對農業的支撐和牽引作用不斷增強。冷鏈裝備製造產業規模全國領先,形成了涵蓋冷藏運輸車、製冷裝備、速凍裝備、冷藏貨櫃、冷庫保溫板材等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常州冷庫保溫板材、鎮江冷藏車等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形成了一批全國知名的冷鏈裝備製造品牌。冷鏈物流在服務新零售、提升消費品質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創新發展能力加速釋放。5G、物聯網、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標識等賦能冷鏈物流升級發展,冷庫智慧型監控、車載溫濕度監測等技術廣泛套用,形成了一批物流可視化、質量可追溯的冷鏈溫控信息平台。綠色低碳步伐加快,節能降耗設施、新型保鮮製冷、綠色包裝等套用範圍不斷擴大。“冷鏈物流+”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湧現,“直播電商+產地倉+冷鏈共配”“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模式日益普及,冷鏈物流跨界融合、集成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支撐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十三五”以來,圍繞農產品流通、食品安全、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等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政策檔案。冷鏈物流標準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圍繞水產品、畜禽肉、醫藥產品等冷鏈物流服務規範,我省主導和參與制定了國家標準4項,發布了地方標準2項。進口冷鏈食品追溯、跨區域監管等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江蘇冷鏈”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系統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在疫情防控中,冷鏈物流對保障醫藥產品運輸安全、農產品保供穩價和應急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以來,全省冷鏈物流發展基礎日益鞏固,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但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也逐步顯現,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存在結構性短板,區域分布、城鄉發展、供給結構不夠平衡。冷鏈物流服務對產業升級、食品安全保障和民生需求的適配性還需進一步提升。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果蔬等冷鏈流通率仍然較低,最先一公里“缺鏈”和最後一公里“斷鏈”問題較為突出,冷鏈全程溫控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要素瓶頸制約依然存在,冷鏈物流行業標準、監管體系、人才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面臨形勢。
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是江蘇冷鏈物流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冷鏈物流面臨新挑戰和新要求。
“雙循環”和“雙升級”拓展冷鏈物流發展新空間。江蘇主動服務和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冷鏈物流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進行網路布局重構、運作方式最佳化和服務能力提升,更好助力經濟循環。加快構建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各展所長的開放新格局,必將推進冷鏈物流適應國際供應鏈環境,加強與國內外冷鏈市場的高效對接。產業結構和居民消費“雙升級”趨勢,將加快推動冷鏈物流服務品質化、精細化、個性化發展。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勢必為冷鏈物流與產業融合、適配新型消費、暢通產業循環奠定堅實基礎,為冷鏈物流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科技創新和“數字江蘇”建設激活冷鏈物流升級新動能。江蘇作為科技大省,著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冷鏈物流的創新套用注入持久動力和活力。應充分發揮江蘇數據資源豐富、物聯網發展先行和套用場景多元優勢,加速推進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加快實現冷鏈物流全鏈條、全過程的溫度可控、過程可視、源頭可溯,提升冷鏈作業和行業管理的智慧型化水平。適應新零售、冷鏈宅配、同城冷鏈快速增長需求,冷鏈物流與農業、製造業、商貿流通的跨界融合將不斷加深,要求加快冷鏈物流數位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促進冷鏈物流業態模式創新和行業治理能力現代化。
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釋放冷鏈物流新潛力。冷鏈物流貫通一二三產業,是減少農產品產後損失、增強農產品供需調節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重要基礎。江蘇努力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亟需解決農產品損耗大、成本高、附加值低等突出問題。需要加快補齊產地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加速推進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和冷鏈集配中心建設,完善農村冷鏈物流服務網路。農產品電商、農產品加工等鄉村經濟業態不斷豐富,農村生活品質和農民消費能力持續提高,將加速釋放農產品城鄉雙向流通需求,進一步促進城鄉冷鏈均衡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足、潛力大,縣鄉村冷鏈物流發展大有可為。
築牢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防線強化冷鏈物流監管新任務。冷鏈物流是冷鏈產品安全的“提供者”和“守護者”,關係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國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疫情反覆衝擊,我省冷鏈物流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與考驗。要求強化冷鏈物流全流程監管,創新行業監管手段,加強食品藥品質量安全追溯,規範市場運行秩序,消除“卡鏈”“斷鏈”隱患,提升冷鏈物流專業服務和應急處置能力,增強冷鏈物流運行韌性,為切實築牢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防線提供重要保障。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美麗江蘇”建設創造冷鏈物流綠色轉型新機遇。冷鏈物流倉儲、運輸和配送等環節能耗水平較高,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面臨規模擴張和碳排放控制的突出矛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美麗江蘇”建設,為冷鏈物流發展帶來更大的挑戰和機遇,要求冷鏈物流以最低能源消耗、最低排放標準、最高運作效率為目標,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冷鏈物流亟需最佳化用能結構,推進冷鏈設施設備節能降耗,強化綠色低碳技術工藝創新,加快減排降耗和低碳轉型步伐,以綠色低碳冷鏈助力“美麗江蘇”建設邁向新境界。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江蘇省情和冷鏈物流發展實際,著力構建冷鏈物流設施網路、著力完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著力提升冷鏈物流數位化綠色化國際化水平、著力強化冷鏈物流全程監管與安全保障,全面提升冷鏈物流產業競爭力,擴大高品質市場供給,保障食品和醫藥產品安全,全面構建暢通高效、智慧便捷、安全綠色、保障有力的現代冷鏈物流體系,為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增強冷鏈物流發展活力。更好發揮政府在規範行業運行秩序、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等方面的作用,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更多向冷鏈物流基礎薄弱環節配置,夯實行業發展基礎。
統籌推進,區域協同。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銜接長三角消費市場、全國農產品優勢產區和國際市場,深入推進冷鏈物流市場聯接、通道銜接、標準對接,提升冷鏈物流跨區域協同水平。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兼顧不同地區、不同品類冷鏈物流運作特點,最佳化冷鏈物流設施布局與運行網路結構,加快城鄉冷鏈物流一體化建設。
創新引領,民生優先。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加快冷鏈物流數位化轉型和智慧化改造,推進冷鏈物流技術工藝、業態模式、經營管理和監管方式創新,培育冷鏈物流新生態新場景,提升冷鏈物流創新能力。推進冷鏈物流與現代農業、綠色食品、商貿流通、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穩步提升城鄉冷鏈物流均等化水平,強化社會民生物流保障。
綠色低碳,安全可控。把綠色理念貫穿到冷鏈物流全鏈條、各領域,加強綠色環保設施設備技術套用,促進冷鏈物流節能降耗,加快冷鏈物流綠色低碳轉型。堅守安全底線、壓實各方責任,強化冷鏈全程追溯監管,加強冷鏈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提高冷鏈物流安全保障水平。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銜接產地銷地、覆蓋城市鄉村、聯通國內國際的冷鏈物流網路,冷鏈物流設施能級、服務能力、監管水平顯著提升,規模化組織效率大幅提高,成本水平顯著降低,冷鏈物流調節農產品跨季節供需、冷鏈產品跨區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顯著提高,構建起與我省產業結構發展相匹配、居民消費需求相適應的冷鏈物流體系,冷鏈物流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顯著增強。
到2030年,全面建成現代冷鏈物流體系,冷鏈物流數位化綠色化國際化水平實現躍升,設施網路、服務質量、技術裝備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行業監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力支撐。
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
61-表1.png
(四)發展重點。
構建一體互聯“骨幹網”。做大做強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加強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建設,補齊兩端冷鏈物流設施短板,支撐構建國家“三級節點、兩大系統、一體化網路”的“32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全力推進冷鏈物流數位化轉型,加快建設冷鏈物流全程溫控、資源交易和大數據平台,實現冷鏈物流“數字織網”。加強線上線下融合,聚力打造乾支倉配一體、平台共享互聯、運作組織高效的冷鏈物流骨幹網路。
打造便捷高效“服務圈”。最佳化供給、適配需求,增強冷鏈物流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全面提升冷鏈物流全品類、全流程、全鏈條服務能力。打通城鄉冷鏈物流雙向通道,推進區域冷鏈物流協同發展,強化口岸跨境冷鏈服務功能,聚焦冷鏈物流提質降本增效,加快建成銜接產銷、覆蓋城鄉、國內國際雙向輻射的冷鏈物流服務圈。
壯大創新發展“主力軍”。圍繞產地運營、城鄉配送、技術裝備、供應鏈管理等,培育壯大一批具有品牌影響力、創新引領力和市場帶動力的冷鏈物流重點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網路化布局、一體化運營,形成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提升冷鏈物流國際化水平,推動龍頭企業協同“出海”,深度參與全球冷鏈產品生產和貿易組織。
培育優勢集成“產業帶”。聚焦供應鏈協同、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推進冷鏈物流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農產品、低溫速凍食品、生物醫藥、冷鏈裝備製造等產業集群,進一步提升冷鏈物流價值創造能力和產業競爭力。放大長江通道、沿海通道等綜合交通和產業集聚優勢,推動冷鏈上下游產業和創新要素集聚發展,加快打造資源要素集成、產業跨界融合、集群高端發展的冷鏈產業發展高地。
築牢安全保障“防護線”。突出民生福祉和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冷鏈物流監管體制機制。加強地方法規制度建設,創新行業監管方式。加快構建冷鏈全程可視可控、可溯源、可追查的追溯監管體系,提高冷鏈物流運行安全和應急韌性水平,築牢冷鏈物流質量追溯、疫情防控、運行安全和應急保供的重要“防護線”。
三、空間布局
按照“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兩端冷鏈物流設施”三級冷鏈物流節點布局的總體要求,依託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路,結合我省冷鏈產業布局、商品流通和進出口方向,著力構建“兩橫三縱”冷鏈物流通道,重點打造“5+8+N”的冷鏈物流樞紐節點體系,推動形成產銷有效對接、城鄉全面覆蓋、國內國際暢通的冷鏈物流網路。
(一)冷鏈物流通道布局。
1.“兩橫”冷鏈物流通道。
長江通道。依託滬武高速、滬陝高速、沿江高速及長江黃金水道、沿江機場等,發揮綜合立體交通網路優勢、口岸優勢和冷鏈產業集聚優勢,對內串聯長三角、聯通中西部,對外連結國際冷鏈市場,強化蘇州、南京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輻射帶動作用,提升港口冷鏈、航空冷鏈、冷鏈區域分撥等功能,打造國際冷鏈物流門戶樞紐,構建起陸水空協同冷鏈物流通道。
陸橋通道。依託連霍高速、隴海鐵路等,發揮陸海統籌、聯動亞歐的區位優勢,強化徐州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冷鏈海鐵聯運、公鐵聯運、冷鏈班列以及蘇北主產區中轉集散、產地預冷等功能,推進連雲港國際樞紐海港建設冷鏈物流集散分撥基地,增強冷鏈東西雙向開放集聚輻射能力,構建串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冷鏈物流通道。
2.“三縱”冷鏈物流通道。
京滬通道。依託京滬鐵路、滬蓉高速、京台高速、寧洛高速等,發揮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集聚輻射優勢,加強蘇南主銷區、蘇北主產區與上海、京津冀等主銷區以及國內農產品主產區的聯動,強化生鮮農產品交易、冷鏈多式聯運、高鐵冷鏈、冷鏈溫控供應鏈組織等功能,構建起南北融合聯動、產銷有效對接的冷鏈物流通道。
沿海通道。依託沿海高速、沿海鐵路等,發揮連南接北、通江達海優勢和特色農產品產地優勢,對接環渤海、東南沿海以及日韓、東協、歐美等冷鏈物流市場,強化鹽城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輻射帶動作用,推進連雲港港、鹽城港、南通港、蘇州港等港口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提升冷鏈多式聯運、近遠洋冷鏈運輸等功能,構建串聯沿海港口、聯通國際、接駁內陸的冷鏈物流通道。
南北中軸通道。依託京滬高速、長深高速以及錫泰、常泰過江通道等,發揮跨江融合、南北聯動優勢,對接華北、華南冷鏈市場,強化常州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輻射帶動作用,提升農產品中轉集散、冷鏈分撥配送、醫藥冷鏈、低溫速凍食品冷鏈等功能,構建起南接長三角、北連京津冀的中軸冷鏈物流通道。
(二)物流樞紐布局。
1.“5+8”冷鏈物流樞紐。
發揮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集聚輻射作用,強化資源整合,形成一批集聚集約程度高、設施裝備水平先進、區域帶動作用強的冷鏈物流設施群,打造五大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
南京。發揮南京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五種類型國家物流樞紐疊加優勢,強化農產品交易集散、區域分撥配送、國際冷鏈、民生保供等功能,打造立足南京都市圈、服務長三角、對接中西部、連結國際的冷鏈物流樞紐。
蘇州。發揮長江通道、沿海通道交匯疊加優勢和資源要素集聚優勢,強化冷鏈乾支倉配一體化、冷鏈多式聯運、溫控供應鏈、跨境交易集散等功能,打造全國知名、全球有影響力的國際冷鏈供應鏈組織樞紐。
常州。發揮地處長三角農產品主銷區和冷鏈裝備、速凍食品加工等冷鏈產業集聚優勢,強化冷鏈交易集散、區域分撥、低溫加工配送等功能,打造服務蘇浙皖、輻射長三角中軸、對接國內國際的冷鏈物流樞紐。
徐州。發揮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果蔬、肉類等農產品主產區優勢,強化產地冷鏈集配、果蔬和肉類冷鏈物流、鐵路冷鏈班列等功能,打造服務淮海經濟區、聯動蘇魯豫皖、輻射中西部的冷鏈物流樞紐。
鹽城。發揮鹽城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新門戶和長三角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優勢,強化產地冷鏈、低溫加工、港口冷鏈、水產品冷鏈物流、冷鏈出口基地等功能,打造服務長三角、輻射全國和日韓等國際市場的冷鏈物流樞紐。
依託無錫、南通、連雲港、淮安、揚州、鎮江、泰州、宿遷等城市,圍繞特色冷鏈產品生產、中轉集散和消費流通,加快推動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完善冷鏈物流服務功能,集聚一批特色冷鏈產業集群,加強與冷鏈物流樞紐城市聯動合作,有效銜接農產品產區與銷區,打造特色優勢明顯、服務水平較高、核心競爭力強的八大區域性冷鏈物流節點。
2.N個冷鏈集配中心。
銷地冷鏈集配中心。圍繞冷鏈產品消費集中區和重要集散地,重點在人口規模大、消費水平高、冷鏈需求旺盛的重點縣(市、區),布局建設30個左右省級銷地冷鏈集配中心,完善低溫倉儲、分揀、包裝、配送、半成品加工、中央廚房等服務功能,有效銜接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與末端冷鏈配送設施,構建銷地城市冷鏈物流系統,提高冷鏈區域分撥配送效率。
產地冷鏈集配中心。依託重點果蔬種植基地、肉類主產區、水產品養殖基地等,在冷鏈物流需求規模較大的重點縣(市、區),布局建設30個左右省級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完善集貨、分選、預冷、檢測、分揀、包裝、冷藏、發貨、收儲、加工等服務功能,提高農產品產後集散和商品化處理水平,有效銜接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與田間地頭冷鏈設施,構建網路化經營、專業化服務的產地冷鏈物流服務體系。
四、主要任務
(一)夯實基礎設施,構建骨幹冷鏈物流網路。
1.推進骨幹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圍繞生鮮農產品優勢產區、主銷區和中轉集散地,加快布局建設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鮮明、高效便捷的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加強存量設施整合,補齊功能性設施短板,提高冷鏈物流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網路化水平。推動新建大型中轉冷庫、冷鏈分撥配送中心等設施向骨幹冷鏈物流基地集中布局,建設一批規模適度的立體化、智慧型化冷庫,支撐構建骨幹冷鏈物流網路。依託大型農批市場、農產品物流園,推進公共型冷庫、多溫區冷庫等冷鏈物流設施改擴建,強化冷鏈幹線運輸組織、區域分撥配送、低溫加工、金融服務、價格指數等功能。依託大型冷鏈物流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等,集中建設一批面向城市消費的現代化冷庫和低溫加工配送中心,為商超零售、連鎖餐飲、生鮮電商等提供冷凍冷藏、中央廚房、淨菜加工、生鮮食材共儲共配等專業化冷鏈物流服務。依託主要口岸城市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加強進出口冷鏈設施建設,打造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市場輻射力的跨境冷鏈物流基地。
2.完善產銷冷鏈集配設施體系。對接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打造產地上行、銷地下行、乾支銜接的產銷冷鏈集配中心。依託綠色果蔬、規模畜禽、水產品等生鮮農產品優勢產區和特色產業集群,結合“一縣一業”布局,在重點縣、鎮布局建設一批產地冷鏈集配中心,推進公共預冷、產地冷藏、商品化處理等設施建設,強化產後預冷、倉儲保鮮、分級揀選、商品化包裝、冷鏈運輸、信息發布等服務功能,提高農產品產地低溫處理率。鼓勵大型生鮮電商企業、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在農產品產區布局建設低溫直銷配送中心,提高農產品產銷一體化運作水平。在消費規模和農產品中轉集散規模較大的城市,新建和改擴建一批銷地冷鏈集配中心,推進低溫加工、保鮮庫、中轉冷庫、多溫層冷庫等設施建設,強化流通加工、區域分撥、城鄉配送、質量安全控制等功能,提升城鄉消費冷鏈物流服務水平。推進城市冷鏈設施布局最佳化,研究利用繞城高速公路沿線可開發地塊等建設“近城而不進城”的銷地冷鏈集配中心,引導冷庫等設施向銷地冷鏈集配中心集中布局。
3.提升運輸效能促進互聯成網。推進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設施互聯成網,創新冷鏈物流乾支線銜接模式,構建一體化運作的冷鏈物流設施網路,暢通冷鏈物流“大動脈”。提升冷鏈幹線運輸規模化水平,推動骨幹冷鏈物流基地間、基地與冷鏈集配中心間開展規模化、通道化、網路化冷鏈物流運輸業務,提高冷鏈物流去程回程均衡發展水平。鼓勵具備條件的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和物流樞紐發展公路冷鏈專線、鐵路冷鏈班列等幹線運輸模式,提高鐵路、水運、航空在中長距離冷鏈幹線運輸中的比重。強化冷鏈乾支有機銜接,推進產銷冷鏈集配中心高效銜接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推動冷鏈幹線運輸與區域分撥配送業務高效協同,構建乾支配一體化運作的區域冷鏈物流服務網路。依託主要港口、鐵路場站、航空樞紐,加強自動化、專業化、智慧化冷鏈多式聯運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冷鏈貨櫃公鐵聯運、海鐵聯運、空陸聯運,加強冷鏈卡車航班、專線網路建設,提高冷鏈多式聯運一體化組織能力。
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
61-1.png
(二)暢通雙向通道,完善城鄉冷鏈配送體系。
1.提升田頭冷鏈物流服務能力。依託蔬菜、水果、水產品等主產區和源頭交易市場,引導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在重點鎮和中心村,分區分片集中建設田頭冷藏保鮮設施。改擴建和新建一批田頭預冷設施,探索發展共享式“田頭小站”等移動冷庫。推廣共享預冷、倉儲保鮮、蓄冷式貨櫃等設施設備,合理設定田頭停車、換裝場地等設施,提高產地源頭冷鏈設施綜合利用效率,完善“最先一公里”冷鏈配套設施。適應農產品產地多點布局和小批量、多批次運輸需求特點,引導專業冷鏈物流企業開展從田間地頭到冷鏈集配中心、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的乾支銜接運輸組織,推動形成統一規劃、集中布局、高效組織、倉配一體的田頭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培育一批產地移動冷庫、共享冷庫和冷藏車服務主體,發展設施巡迴租賃、“移動冷庫+集配中心(物流園區)”等模式,縮短農產品采後進入冷鏈物流環節的時間。依託農批市場、連鎖超市、食品流通加工企業,創新產地冷鏈物流組織模式,大力提升農產品產地直供能力,發展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企對接、農社對接等模式,促進農產品產地直供發展。
2.加強城市冷鏈配送體系建設。提升商貿冷鏈服務水平。鼓勵大型連鎖超市、生鮮連鎖店、農貿市場等零售網點升級改造,建設規模適度的冷凍冷藏庫及低溫收發貨冷鏈設施設備。引導城市商業街區、商圈、農貿市場共建共享小型公共冷庫,推廣共享冷櫃、智慧型冷藏櫃、冷藏箱等便利化、標準化冷鏈設備。完善城市末端冷鏈設施。加快城市冷鏈前置倉、移動冷櫃、智慧型冷鏈自動售賣機等設施建設與套用。推動末端冷鏈配送服務站點建設改造,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住宅小區加強生鮮投遞櫃、社區配送站等建設,擴大城市冷鏈網路覆蓋範圍。提升末端冷鏈配送效能。推進銷地冷鏈集配中心、中央廚房、農批市場等整合冷鏈運力資源,搭建城市冷鏈公共配送平台,面向商超、生鮮連鎖店、酒店、學校、機關團體等開展農產品集中採購、流通加工、多溫共配等服務。鼓勵物流企業規模化集並城市冷鏈和常溫貨物配送,加大多溫區配送車、新能源冷藏車、蓄冷保溫箱和保溫櫃等推廣套用力度,開展多溫區共同配送和定時冷鏈配送服務。適應生鮮新零售物流需求,加強城市冷鏈即時配送體系建設,大力推行“分時段配送”“無接觸配送”“夜間配送”“共同配送”,發展與新消費方式融合的冷鏈配送模式。
3.暢通生鮮消費品冷鏈雙向通道。推進電商、郵政快遞企業整合產地冷鏈物流資源,建設或改造一批縣域冷鏈物流節點,加強“產地集采+幹線運輸+銷地配送”冷鏈物流一體化上行組織,促進生鮮農產品保質減損。暢通優質農產品銷售渠道,積極發展“平台企業+農業基地”“生鮮電商+產地直發”,促進冷鏈惠農、品牌強農、行銷富民,構建穩定、高效、低成本運行的農產品出村進城冷鏈物流通道。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路向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下沉,釋放農村冷鏈食品消費潛力。依託“快遞進村”工程,鼓勵供銷、郵政快遞、交通運輸、大型流通企業等共建共用冷鏈物流設施。鼓勵大型生鮮電商、連鎖商超等企業統籌建設城鄉一體冷鏈物流網路,加強城鄉冷鏈設施對接和網路協同,打造多溫共配“上下雙向一張網”,構建便捷、快速、共享的高品質生鮮消費品下鄉進村冷鏈物流通道。
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
61-2.png
(三)聚焦重點領域,提升專業冷鏈服務水平。
1.果蔬冷鏈物流。完善果蔬源頭商品化冷鏈設施設備體系。推進蔬菜、水果優勢產區因地制宜建設經濟適用、節能環保、綠色高效的倉儲保鮮設施,推廣移動冷庫、共享預冷等設施套用,合理配套布局插電裝置。新建或改造產地預冷設施,配備果蔬清洗、分級、分揀、切割、包裝等設施設備。支持適合果蔬特點的可循環利用包裝、載器具以及零售末端保鮮櫃等設備使用,積極推廣使用標準周轉箱裝箱發運,推進建立從田頭到銷售終端的果蔬全程冷鏈快速調運體系。完善脫水乾制、稱量包裝、檢驗檢測、低損輸送、質量管控等配套功能,提高果蔬產地商品化處理能力,減少流通損耗。圍繞陽山水蜜桃、東台西瓜、興化香蔥、邳州白蒜、響水花椰菜等特色果蔬品牌,推進郵政、快遞、供銷系統和生鮮電商企業建立從產地到銷地的果蔬冷鏈全程溫控體系,擴大品牌農產品輻射範圍和消費規模。完善大中城市果蔬保鮮庫、淨菜加工、末端保鮮等設施,提升城市果蔬消費冷鏈物流服務水平。
2.肉類冷鏈物流。順應畜禽屠宰加工向養殖集中區域轉移需要,推進肉類優勢產區建設標準化預冷和低溫加工車間、配套冷庫等設施,完善規模屠宰、預冷排酸、低溫分割、冷鏈儲運等設施體系。鼓勵肉類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完善規模化、智慧型化、標準化產地肉類冷鏈設施,推動設施共建共享,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圍繞海門山羊、淮安黑豬等特色肉類生產基地,大力推廣冷鮮肉品牌化經營,構建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的冷鮮肉供應鏈體系,提升優質特色肉類產品市場競爭能力。依託重點進口肉類口岸,完善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設施建設,延伸進口肉類加工、分割、包裝等服務鏈條,發展進口、轉口肉類冷鏈物流。引導冷鮮肉生產、流通企業對接農貿市場、連鎖超市、生鮮電商等流通渠道,發展“養殖基地+肉製品精深加工+超市”等新模式。推廣套用掛肉冷藏車等專用設施設備,積極發展肉類冷凍、低溫、多溫層單元化運輸,減少畜禽活體跨區域運輸。
3.水產品冷鏈物流。充分發揮江蘇江河湖海資源稟賦優勢,依託呂四港、黃沙港、燕尾港等沿海重點漁港,以及淡水湖等水產品產區,完善水產品速凍、低溫加工、冷鏈倉儲等冷鏈設施,提高優勢特色水產品產地分級包裝和保鮮儲運設施水平。推動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聚區企業共享冷鏈物流資源,建設一批集冷藏、加工和貿易於一體的冷鏈集配中心,打造水產品供應鏈物流基地。圍繞陽澄湖大閘蟹、盱眙龍蝦、固城湖螃蟹、興化大閘蟹等特色水產品,推進養殖、捕撈加工龍頭企業與冷鏈物流、電商快遞和連鎖餐飲等企業共建從產地到消費終端的保鮮冷鏈物流體系,構建輻射全國的冷鏈物流服務網路,增強品牌水產品市場競爭能力。依託主銷區大型水產品交易市場,推進速凍庫、冷藏庫、加工車間、封閉月台、郵政快遞冷鏈物流等設施建設,提升水產品冷鏈分撥配送能力。適應和滿足持續擴大的高品質水產品消費需求,擴大大洋洲、歐洲、北美洲等地的高端水產品進口,完善水產品進口相關冷鏈配套設施,提高進口水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能力。推廣冰鮮、冷凍海產品多溫層、單元化冷鏈運輸和鮮活海產品、淡水產品保活保鮮運輸,加強運輸車輛溫度監控。
4.低溫速凍食品冷鏈物流。面向乳製品、速凍食品、冷藏食品等低溫速凍食品生產和消費需求,推進低溫加工和多溫區倉儲共享設施建設,加強冷鏈物流與食品加工產業設施聯動。完善低溫液態奶冷鏈配送網路,發揮龍頭乳品企業以及電商、連鎖超市等流通渠道作用,加強社區宅配倉、鄉村冷鏈網點建設,提高格線化、高頻率、“門到門”配送服務水平。引導乳製品生產企業與商貿流通企業開展物流標準化、供應鏈一體化合作,強化溫度質量管控,提高乳製品供應鏈一體化運作效率。推進連雲港、常州、淮安、揚州、泰州等速凍及低溫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對接產銷冷鏈集配中心,打通原材料採購、產品銷售的全流程冷鏈服務鏈條,促進速凍食品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順應城市快節奏生活方式和城鄉居民對速凍食品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加強冷鏈物流服務保障,提升末端配送服務品質,支撐速凍食品流通渠道由線下為主向線上線下多渠道拓展。適應連鎖餐飲、快餐、預製菜等標準化、流程化經營要求,發展速凍類標準食材、脫水蔬菜、食材半成品供應鏈,推廣“原料基地供應+中央廚房加工+冷鏈配送”等模式,打造產銷對接、安全暢通、品質可靠的速凍食品冷鏈物流體系。
5.醫藥產品冷鏈物流。依託南京、無錫、蘇州、常州、泰州、連雲港等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推進大型醫藥流通企業、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企業建設醫藥物流中心,完善醫藥冷庫網路化布局及配套冷鏈設施設備功能。依託南京、無錫等航空口岸,完善醫藥航空冷鏈物流設施,提升醫藥跨境冷鏈物流服務能力。支持醫院、藥店和基層醫療網點合理配置專用冷鏈設備,促進醫藥物流中心與末端冷鏈無縫銜接,發展多溫共配、接力配送、“冷藏保溫箱+冷藏車運輸”、超低溫配送等模式,構建廣覆蓋、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的醫藥冷鏈物流網路。推動醫藥流通企業、冷鏈物流企業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要求配備冷藏冷凍設施設備,提升醫藥冷鏈物流服務規範化水平。加快智慧型醫藥溫控箱、車載GPS、溫控記錄儀等在醫藥物流中的普及套用,建立醫藥產品冷鏈全程可視化追溯平台,提升醫藥冷鏈信息化、自動化、智慧型化水平。健全醫藥物流應急聯動服務及統一調度機制,提高疫苗及其他醫藥產品冷鏈物流應急保障能力。
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
61-3.png
(四)加快數字轉型,推動冷鏈物流創新發展。
1.推進冷鏈物流數位化套用。圍繞“數字江蘇”“智慧江蘇”建設,推進5G、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標識等新技術在冷鏈物流領域套用,加快冷鏈物流全鏈條追溯、運輸全程溫控、供應鏈協同、社區冷鏈智慧型配送等數位化套用場景落地。依託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大型農批市場、農產品物流園等,加快推進冷鏈場站設施、載運裝備設施等冷鏈設施設備數位化改造,推動冷鏈要素數據化、信息化、可視化。鼓勵冷鏈物流企業加大溫度感測器、溫度記錄儀、車載智慧型溫控、無線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籤及自動識別終端、監控設備、電子圍欄等設備的安裝與套用力度,加快運輸裝備更新換代,提高冷鏈數位技術和智慧型裝備套用水平。在新建冷庫中推廣自動導引車(AGV)、自動碼垛機、感應貨架、溫度監控、冷庫等技術裝備,打造一批數位化、自動化冷鏈倉庫,構建全省多層級數字冷鏈倉庫網路。推進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等基礎設施智慧化升級,加快停車、調度、裝卸、保鮮催熟、質量管控等設施設備智慧化改造,推動建立冷鏈物流智慧管理平台,集成區域冷鏈貨源、運力、庫存、公共服務等信息,加快實現基地和集配中心的智慧管理。推動冷鏈物流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加強冷鏈智慧倉儲管理、運輸調度管理等信息系統開發和套用。
2.加快冷鏈綠色低碳發展。嚴格落實國家冷庫、冷藏車等能耗環保標準,執行綠色冷鏈物流技術裝備認證及標識體系,逐步淘汰老舊高能耗冷庫和製冷設備、高排放冷藏車。推進建設節能型綠色倉儲設施,鼓勵企業對在用冷庫、中央廚房以及凍結間、速凍裝備、冷卻裝備等低溫加工裝備設施開展節能改造,推動冷鏈設施設備節能降耗。推廣套用新能源清潔能源運輸車輛及綠色安全配套裝備設施,鼓勵短距離運輸車輛全電化發展,中長距離幹線運輸優先採用插電式混合動力、LNG動力車輛,完善公共充電樁、加氣站、光伏發電、電池集中更換和養護管理等設施。推廣套用蓄冷周轉箱、保溫包裝、保溫罩等設備,強化冷鏈包裝物、果蔬垃圾等回收管理技術和模式創新,加強冷鏈物流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鼓勵利用自然冷能、太陽能、風電等清潔能源,推進濱海港、洋口港等利用LNG冷能資源建設冷鏈基礎設施,實現節能降耗。加快綠色高效製冷劑、新型保溫材料等套用,提高冷庫、冷藏車等設施設備保溫材料的保溫和阻燃性能。鼓勵園區和企業採用冷鏈低碳技術模式。推動中長距離貨物運輸由公路有序轉移至鐵路、水路等運輸方式,推廣配送路徑最佳化、溫濕度自動調控、智慧型照明、契約能源管理、節能診斷等技術。鼓勵企業建立“冷藏掛車池”“移動冷庫池”,大力發展冷鏈甩掛運輸、移動式冷庫、蓄冷式冷藏箱共享租賃等模式。
3.加快冷鏈關鍵技術創新。聚焦冷鏈物流相關領域關鍵和共性技術問題,開展采後保鮮技術、高品質低溫加工、延緩產品品質劣變和減少腐損的核心技術工藝以及高效節能與可再生能源、環保製冷劑、冷鏈安全消殺等基礎研究。結合市場需求,加強新型保鮮減震包裝材料、節能環保多溫層運輸工具、多溫區陳列銷售設備等研發與產業化套用。加大低碳技術的研發與套用,推進制冷工藝和新型保溫耗材研發,加強制冷劑、保溫耗材等回收和無害化處理。加大冷鏈運輸車輛在輕量化材料、車廂結構及工藝、製冷技術、智慧型網聯技術等方面核心技術攻關,在實時監控車輛運行、貨物溫度、運行軌跡等方面形成一批創新成果。加快冷鏈標準技術和認證技術研發,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柔性供應鏈、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技術,提升冷鏈物流全程信息溯源能力。完善冷鏈技術創新套用機制,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共建冷鏈技術研發創新與套用平台,打造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冷鏈物流技術裝備創新套用體系。
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
61-4.png
(五)深化產業融合,增強冷鏈產業綜合競爭力。
1.加快構建冷鏈溫控供應鏈體系。發揮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的核心組織作用,吸引商貿流通、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企業集聚發展,深化產業鏈上下游聯動整合,建設集產地預冷、冷鏈幹線運輸、冷凍冷藏、低溫配送、冷藏銷售於一體的溫控供應鏈服務體系。推動大型冷鏈物流企業、生鮮電商企業、商貿流通企業加強戰略合作,建立溫控供應鏈協同平台,推動業務領域相互滲透,對接上游生產和終端消費,實現訂單農業、集中採購、公共倉儲、多溫共配、產品溯源、溫度監控、金融結算等功能集成,增強冷鏈供應鏈一體化組織能力。加強供應鏈模式創新。適應連鎖餐飲、團餐定製等發展需求,大力發展“生鮮基地+中央廚房+冷鏈共配”模式,推進食材採購、流通加工、倉儲運輸、預製品配送等環節標準化運作,提高食材冷鏈供應鏈標準化規範化水平。依託大型生鮮電商平台,發展“生鮮電商+冷鏈宅配”,推進構建產地直采、全程冷鏈、共同配送、智慧型冷櫃自提於一體的生鮮供應鏈服務體系。推動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企業加強與醫藥生產、流通、醫院、零售藥店等主體深度協作,建立冷鏈物流全程追溯信息平台,實現醫藥冷鏈物流信息共享與全程溫控。
2.推進冷鏈裝備產業鏈拓展延伸。充分發揮我省裝備製造產業優勢,依託南京、蘇州、常州、鎮江等冷鏈裝備產業基地,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冷鏈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圍繞冷鏈物流產業鏈上下游需求,提升冷藏車、冷庫保溫板材、製冷壓縮機、速凍設備、冷藏櫃、冷藏貨櫃、冷藏展示櫃等產品競爭力,加快形成冷鏈全鏈條產品體系。研究制定標準化冷藏車配置方案,加大標準化車型推廣力度,統一車輛等級標識和配置要求,推動在車輛出廠前安裝符合標準要求的溫度監測設備等。加快輕型、微型新能源冷藏車和冷藏箱研發製造,加快形成適應幹線運輸、支線轉運、城市配送等不同需求的冷藏車車型和規格體系。加大移動冷庫、預冷箱、速凍箱、末端智慧型冷櫃等產品研發製造,滿足“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冷鏈設備需求。大力發展智慧型冷鏈裝備製造,推動自動立體貨架、智慧型分揀、物流機器人、溫度監控等智慧型冷鏈設備的研發製造。推進冷庫保溫板材、冷藏車、末端冷藏櫃等製造企業向產業鏈兩端延伸拓展,加大與冷鏈儲運企業、商超等下遊客戶協作,推動企業總集成總承包、定製化生產、智慧型溫控等“產品+服務”模式發展。發揮冷鏈市場規模優勢,吸引國內外冷鏈裝備製造、技術研發、解決方案等核心配套環節在江蘇集聚發展,增強冷鏈裝備製造產業競爭力和創新力。
3.提升冷鏈相關產業價值鏈水平。深化冷鏈物流與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以“冷鏈物流+”推進相關產業價值鏈最佳化升級。加快發展“冷鏈物流+種養殖”,加強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提高產地預冷、分級揀選等商品化處理水平,有效降低農產品流通損耗,實現錯峰銷售、錯時銷售和跨季銷售,提高農產品銷售品質和附加值。大力發展“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推進脫水蔬菜、果乾加工、淨菜加工、預製菜、速凍食品加工等業態發展,助力農產品加工業提質增效。創新發展“冷鏈物流+新零售”模式,依託“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品牌,強化電商快遞冷鏈全程溫控和質量管控,擴大品牌農產品影響力和銷售範圍。推動企業利用大數據發掘消費潛力、賦能上游生產,開展精準行銷和個性化供應鏈服務,輔助生鮮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農產品生產主體合理安排計畫、精準組織生產,推動生產、流通和冷鏈物流企業在融合發展中同步升級、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
61-5.png
(六)拓展國際市場,強化跨境冷鏈服務能力。
1.暢通國際冷鏈物流通道網路。圍繞東協、日韓以及“一帶一路”等國際冷鏈市場,進一步暢通國際冷鏈物流通道。推進連雲港港、蘇州港、南京龍潭港、鹽城港等最佳化國際冷鏈海運網路,以日韓高密度、東南亞廣覆蓋為方向,加快推進近洋冷鏈物流航線建設,積極開闢至澳洲、紐西蘭、美西等遠洋冷鏈航線,提升內貿樞紐、近洋直達中心和外貿遠洋中轉基地的冷鏈服務功能。推進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等大力發展面向高品質生鮮食品、醫藥產品的航空跨境冷鏈物流,適時新開至日韓及港台地區的冷鏈貨運航線,加快建設京東網路全球航空貨運樞紐,積極發展國際生鮮包機,探索“腹艙+全貨機”協同發展的國際航空冷鏈服務,提高貨運航線時效性和穩定性。推進南京、蘇州、徐州、連雲港等中歐班列積極拓展冷鏈物流功能,提升中歐班列冷鏈物流運輸能力。推廣“中歐卡航”模式,做強與中歐及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冷鏈卡航專線,暢通冷鏈陸路通道。
2.培育壯大國際冷鏈集散樞紐。強化重點口岸冷鏈物流功能,支持具有口岸功能的港口、鐵路、機場等,補齊多溫區保稅冷庫、冷藏船專用碼頭、冷鏈監管查驗場地、冷藏箱插電等專用設施,完善出入境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和安全防控等配套設施,建設一批集交易集散、冷凍冷藏、保稅查驗、分撥配送等於一體的冷鏈物流樞紐口岸,打造一批國際冷鏈物流門戶樞紐。緊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新機遇,依託南京、連雲港、蘇州等自貿試驗區平台,加強與澳大利亞、紐西蘭、越南和馬來西亞等農產品優勢產區合作,進一步擴大生鮮食品進口規模,打造生鮮農產品國際採購交易平台。大力引進貿易類、流通加工類、電商類及物流服務類企業,發展肉類加工、食品分裝、生鮮食品分級揀選等配套加工產業,加快建設一批進口水產品、水果、肉類、葡萄酒等區域集散分撥中心。推進沿江、沿海口岸樞紐加強與上海港、寧波港、青島港、霍爾果斯、憑祥等口岸在冷鏈進出口方面的聯動合作,加快發展“口岸+海鐵聯運+冷鏈物流中心”“國際海運+冷鏈班列+公路短駁”等冷鏈多式聯運新模式,提高跨境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效率。
3.提升國際冷鏈綜合服務水平。支持龍頭冷鏈物流企業通過合資合作、自建網路、兼併收購等方式,搭建覆蓋全球的冷鏈物流服務網路,提升跨境冷鏈物流全程組織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冷鏈物流企業。推進有條件的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大型農批市場、大型貿易商等深度參與全球冷鏈產品生產和貿易組織,強化境內外冷鏈物流、採購分銷等網路協同,延伸跨境電商、交易結算等服務,提升國際供應鏈管理能力。鼓勵冷鏈物流企業與貿易企業等協同“出海”,積極布局建設冷鏈海外倉,提供海外直采、國際冷鏈運輸、交易集散、金融結算等為一體的全鏈條國際冷鏈物流服務。鼓勵跨境電商主體有效整合物流資源,積極拓展專業化、國際化、高附加值的冷鏈物流服務。依託國家級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和省級出口農產品示範基地,加強龍頭企業與口岸冷鏈物流合作,搭建一體化冷鏈出口物流服務平台,提升出口產品質量和國際競爭力水平。針對生鮮食品、醫藥產品冷鏈運輸等時效要求,完善快速通關機制,最佳化提升口岸通關、屬地檢查、檢疫處理、實驗室檢驗等流程,依託國際貿易“單一視窗”服務功能,推進檢疫處理、檢測結果無紙化傳遞。
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
61-6.png
(七)加強區域協同,促進冷鏈物流高效銜接。
1.深化都市圈冷鏈物流一體化運作。圍繞設施共建共享、網路互通互聯、產銷有效對接,最佳化整合都市圈冷鏈物流資源,統籌布局都市圈冷鏈物流設施,提升都市圈冷鏈物流一體化運作水平。發揮南京冷鏈物流樞紐和農產品集散地的聚合輻射作用,強化南京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引領帶動效應,推動南京主銷區和淮安、揚州等特色農產品產地加強產銷對接、同城共配、應急保供等方面的合作,串聯南京都市圈內的農產品產區、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合力暢通農產品上行和下行雙向通道,形成1小時冷鏈物流配送圈,打造都市圈冷鏈物流一體化示範標桿。發揮蘇錫常都市圈冷鏈物流產業集聚優勢,加快蘇州、常州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提升無錫冷鏈物流設施水平,加強產地直采、跨境生鮮貿易分銷、農產品價格指數、品牌建設和管理模式輸出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冷鏈物流大數據平台,合力推進建設全國有影響力的冷鏈物流產業集聚區。依託徐州都市圈主產區優勢,強化徐州、鹽城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和連雲港國際樞紐海港的集聚輻射作用,推動淮海經濟區內冷鏈物流設施互通互聯,加強產地冷鏈集配中心、田頭冷庫、產地預冷、商品化處理等設施的合作共建與聯合運營,集聚整合貨源、運力、倉儲等冷鏈資源,共同推進冷鏈幹線運輸規模化開行方案,提升農產品從產地到銷地的冷鏈物流服務水平。
2.推動長三角冷鏈物流協同發展。立足長三角城市群超大規模冷鏈物流市場,發揮江蘇冷鏈物流產業集聚優勢,強化設施聯通、資源共享、標準互認、創新協同,推進建立長三角地區冷鏈物流一體化協同機制。推進區域內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冷鏈集配中心共建共營和設施聯通,加強功能對接、分工協作、高效聯動,構建高效冷鏈分撥服務圈。放大江蘇鄰近上海優勢,推進蘇州、泰州、南通建立長三角高端生鮮食品、藥品冷鏈分銷分撥中心,推動鹽城、徐州、連雲港等蘇北主產區協同打造長三角農產品冷鏈供應基地,形成產銷聯動協作機制。推進長三角口岸冷鏈物流通關一體化,提高冷鏈物流通關效率。加強長三角區域在冷鏈物流標準制定方面的合作,推進冷鏈運輸車輛設備、作業規範等標準對接。加強冷藏車城市通行政策協同,推動建立統一平台、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的同城化冷鏈配送體系。完善長三角食品安全監管追溯合作機制,依託長三角城市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打通平台間數據交換渠道,推進跨地區檢測證明和標準互認,提高食品安全追溯和冷鏈物流信息共享與對接效率。建立長三角農產品應急保供聯動合作機制,提高長三角區域內協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暢通突發事件下冷鏈配送通道,建立生鮮農產品、藥品、糧油等物資及冷鏈運輸車輛便捷通行機制。
3.推進跨區域冷鏈物流聯動協作。立足全國統一大市場,圍繞全國優勢產區分布以及南菜北運、西果東輸、果蔬進出口等流向特徵,發揮我省冷鏈產業規模優勢和特色農產品產地優勢,推進建立跨區域冷鏈物流協作機制。加強與京津冀、粵港澳等主銷區冷鏈物流協作,推進我省特色農產品產區與全國主要農產品集散樞紐建立合作,提高跨區域冷鏈運輸效率。推進與黑龍江、山東、內蒙古、新疆、海南等全國主產區協作,在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合作共建產地集配中心、低溫直銷配送中心,形成從產區到江蘇的高效冷鏈物流服務網路。積極參與全國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互聯成網的市場化機制建設,探索開行至昆明、蘭州、海口、廣州等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的甩掛運輸線路、冷鏈專線,合作共建“冷藏掛車池”,建立完善冷藏車和冷鏈設施設備共用共享機制,提高基地間冷鏈物流業務規模化、網路化運行水平。加強與香港、大連等冷鏈物流樞紐在冷鏈航空貨運、國際航運、跨境冷鏈貿易等方面協作,推進冷鏈物流標準對接,推進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間交流,提升跨區域冷鏈物流合作層次和水平。
(八)強化安全保障,提升冷鏈全鏈條監管水平。
1.完善監管體制機制。健全政府監管機制,推動建立全省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分級管理的冷鏈物流監管機制。嚴格執行國家冷鏈物流監管相關法律法規,細化冷鏈物流監管相關配套規章和規範性檔案。發揮政府監管主體作用,依法規範冷鏈物流各類市場主體經營活動。強化跨部門溝通協調,按照各有關部門監管職責,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冷鏈物流各項監管制度嚴格執行到位。完善主管部門行政監管制度,分品類建立完善日常巡查、專項檢查、飛行檢查、重點檢查、專家審查等相結合的檢查制度,加強對冷鏈各環節溫控記錄和產品品質的監督和不定期抽查,落實冷鏈物流全鏈條保溫、冷藏或冷凍設施設備使用和運行要求。嚴格執行入市查驗溯源憑證制度,不得收儲無合法來源的農產品、食品。加強冷藏車生產、改造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改裝。推進冷鏈產品檢驗檢測檢疫在生產、運輸、倉儲、銷售等各環節及跨區域信息互通、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動市場監管、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海關等跨部門數據融合,積極對接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監管平台,提升冷鏈監管效能。
2.創新行業監管方式。開展冷鏈物流智慧監管。加快完善冷鏈追溯、運輸監管、冷庫監管等重要領域信息資源體系,在冷藏車、冷庫、冷藏貨櫃等設施設備中安裝溫濕度感測器、記錄儀等監測設備。依託第三方冷鏈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冷鏈物流智慧監管平台和監測追溯系統,基於區塊鏈技術支持,強化冷鏈物聯網研發套用,實現冷鏈物流各環節數據實時監控和動態更新。創新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發揮行業協會、第三方徵信機構和各類信息平台作用,完善冷鏈物流企業服務評價體系,研究將冷鏈產品追溯、全程溫控等技術性指標納入信用評價體系。推進以信用風險為導向的分級分類監管,依託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強冷鏈物流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套用,通過“信用江蘇”網站依法向社會公開“無斷鏈”企業白名單,對嚴重違法失信冷鏈物流企業依法依規實施懲戒。強化冷鏈物流社會監督。發揮社會媒體輿論監督作用,支持行業協會建立行業自律規範,引導企業共同打造和維護誠信合規的市場環境,鼓勵民眾參與冷鏈物流監督,營造社會共治氛圍。
3.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適應不同冷鏈產品檢驗檢測檢疫要求,完善覆蓋從生產、加工、運輸到銷售終端全鏈條以及冷鏈包裝、運載工具、作業環境等全要素的檢驗檢測檢疫體系。加強檢驗檢測檢疫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最佳化檢驗檢測檢疫站點布局,提高裝備配備水平。推動各地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專業技術機構加強冷鏈檢驗檢測檢疫能力建設。支持農批市場、冷鏈物流企業、屠宰加工企業等建設快檢實驗室,提升就近快速檢測水平。完善應急檢驗檢測檢疫預案,實行閉環式疫情防控管理,防範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禽流感等疫情擴散風險,提高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等應急處置能力。建立機場、港口等口岸多點觸發的監測預警機制,嚴格執行高風險崗位人員核酸檢測等規定,完善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設施,強化進口冷鏈食品檢測檢疫,做到批批檢測、件件消殺,全程可追溯、全鏈條監管,堵住疫情防控漏洞。增強冷鏈物流應急保障能力,引導推進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農批市場、醫藥流通企業等開展多元儲備,完善應急冷鏈物流保供企業名單。強化冷鏈物流企業和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嚴格遵守冷鏈物流相關法律法規和設施設備操作規範,提高冷鏈物流安全運作水平。
五、實施保障
(一)加強協調和組織實施。
建立健全省級冷鏈物流發展協調推進工作機制,省發展改革委會同農業農村、商務、交通運輸、供銷合作、郵政管理等部門,加強工作統籌協調和重大問題研究,完善支撐政策,強化評估督導,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確保規劃落地見效。各地按照本規劃要求,結合發展實際,加強調研和政策銜接,進一步強化促進冷鏈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重點項目建設,統籌推進本地冷鏈物流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橋樑紐帶作用,加強冷鏈物流發展調查研究和行業自律建設,強化冷鏈物流理念宣傳和冷鏈知識科普教育,提高公眾對全程冷鏈的認知度、認可度,共同推動冷鏈物流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夯實行業發展基礎。
加強行業統計監測。開展冷鏈物流行業調查,全面掌握市場規模、行業結構、從業人員、設施設備等情況。研究建立冷鏈物流行業統計體系,科學制定統計分類標準和指標體系,加強對行業運行情況的周期性統計監測。依託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重點農批市場、龍頭冷鏈物流企業、冷鏈國際貿易企業、行業協會等,加強行業日常運行監測和分析研判。探索研究編制江蘇冷鏈物流發展指數,科學、及時、全面反映行業發展趨勢,為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提供依據。
健全行業標準體系。嚴格落實冷鏈物流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標準,依託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圍繞冷鏈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流程、信息追溯等重點環節以及冷鏈物流綠色化、智慧化等重點領域,高起點制定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及時修訂或廢止不適應發展需要和技術進步趨勢的標準,推動解決標準不統一、不銜接等問題。加強冷鏈物流標準宣傳貫徹,開展冷鏈物流標準監督檢查和實施效果評價。
加快冷鏈物流人才培育。支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開設冷鏈物流相關專業,加快培養服務冷鏈物流發展的套用型人才。鼓勵職業院校與企業開展合作,校企共建實訓實習基地和產業學院,開展學徒制、訂單式培養,完善企業冷鏈物流人才的梯隊建設,形成多層次的教育、培訓體系。開展多層次、寬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培養引進國際高層次冷鏈物流人才。依託行業協會搭建冷鏈物流人才供需對接平台,引導人才有序對接。
(三)加大政策支持。
加強用地供應保障。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安排倉儲用地,支持冷鏈物流項目合理建設用地需求。永久性農產品產地預冷設施用地按建設用地管理,探索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產地型冷庫。
加大財稅扶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政府專項債券,統籌運用省級現有財政資金,加大對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冷鏈設施智慧型化綠色化改造、冷鏈物流領軍企業培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繼續嚴格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全國統一的《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內產品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落實農村建設的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價格支持政策。物流企業冷庫倉儲用地符合條件的,按規定享受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落實冷鏈物流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相關政策。
加強金融支持保障。拓展冷鏈物流企業投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探索適合冷鏈物流業發展特點的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開展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試點,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利用資本市場上市、發行債券融資。加強對符合綠色低碳發展要求的高能效冷庫、新能源冷藏車、冷鏈數位化系統開發等項目的金融支持。針對制約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的突出短板,鼓勵社會資本通過設立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參與投資建設。引導保險機構探索開辦冷鏈貨運險,為冷鏈產品運輸過程提供保障。
(四)最佳化營商環境。
各設區市和省有關部門要按照“放管服”要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簡化涉企事項審批流程,簡併資質證照,全面推廣資質證照電子化,完善便利服務,探索推行“一照多址”,支持冷鏈物流企業網路化發展。保障城市冷鏈配送車輛停靠裝卸,補齊停靠接卸設施短板,加強城市間通行政策協同管理,便利冷藏車裝卸通行。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支持城市配送冷藏車便利通行政策。
附屬檔案:江蘇省冷鏈物流通道和樞紐布局圖
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
61-附圖.png

發展歷史

2022年,《江蘇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22-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

社會影響

《規劃》立足江蘇省情和冷鏈物流發展實際,著力構建冷鏈物流設施網路、著力完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著力提升冷鏈物流數位化綠色化國際化水平、著力強化冷鏈物流全程監管與安全保障,全面提升冷鏈物流產業競爭力,擴大高品質市場供給,保障食品和醫藥產品安全,是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江蘇省全面構建暢通高效、智慧便捷、安全綠色、保障有力的現代冷鏈物流體系的系統性指引。
《規劃》共五個章節構成,其中明確規劃了總體要求,提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與發展重點,提出到2030年實現冷鏈物流市場規模1800億元、農產品冷鏈流通規模6000萬噸、冷庫總庫容3400萬立方米;全面建成現代冷鏈物流體系,冷鏈物流數位化綠色化國際化水平實現躍升,設施網路、服務質量、技術裝備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