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附子,四川省江油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附子是中國40種名貴中藥材之一,是唯一一種列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的道地藥材。在東漢名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以附子為主配方的驗方達23個,居首位。江油附子按炮製工藝不同分為白附片、黑順片、炮附片、淡附片,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之功效。
2006年03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江油附子”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油附子
- 產地名稱:四川江油市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 品質特點:回陽救逆,補火助陽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6年第41號
- 批准時間:2006年03月23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江油附子是川產道地藥材,除具有一般附子的成分外,還獨有江油烏頭鹼、新江油烏頭鹼等成分。按炮製工藝不同分為白附片、黑順片、炮附片、淡附片。江油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之功效。主治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寒濕痹痛等。江油附子還有獨特的保健作用,煲湯可以補陽、驅寒、除濕,具有“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功效。
產地環境
江油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邊緣的涪江中上游地帶。東與劍閣縣、梓潼縣接壤,南抵綿陽市涪城區、遊仙區和安州區,西與北川羌族自治縣毗鄰,北與平武縣、青川縣連界,介於北緯31°32′26″—32°19′18″、東經104°31′35″—105°17′30″之間,總面積2719平方千米。按地貌主要類型分,平壩占22.2%,丘陵占26.5%,山地占51.2%,台地占0.1%。涪江在江油市境內全長62.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3立方米/秒,是江油市境內最大的河流。
江油市境氣候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夏熱冬暖,暑期長,降水豐沛,雨熱同步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5.9℃,降水量1113.21毫米,蒸發量926.7毫米,相對濕度81%,日照時數1277.1小時,年平均氣壓為95.35千帕,極端最高氣溫37.5°C,極端最低氣溫-6.8°C,無霜期為238天。因為雨熱同步,能保障對農作物的生長,在市境大部分地區可以滿足農作物兩熟的熱量要求,非常適合附子的生長。
歷史淵源
四川江油種植附子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尤以彰明鎮的附子最優。
文獻記載宋代就已廣泛種植,自古被譽為“附子之鄉”。
清乾隆年間,彰明附子被定為朝廷貢品。
1969年,江油種植附子5933畝,達到歷史最高峰,其產品黑、白附片和炮附子、鹽附子銷往全國和朝鮮、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2003年,“江油附子”通過國家科技部首批中藥產業現代化 “GAP成果”驗收。
2006年,獲得國家首批中藥材“國家地理標識”保護。
2009年,附子產品市場總需求量約為1500噸,“江油附子”的產銷量卻不足200噸。由於市場占有率大幅降低,“江油附子”的種植面積也由3000—4000畝逐漸下滑,2009年僅種植了1200餘畝。
2017年,江油市把附子產業列入全市“135”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體系。
生產情況
2006年,江油附子獲保護後,相關企業每年新增產值1000萬元,新增稅收100萬元。
2012年,江油附子基地發展到3000畝,產量約1500噸/年。
2017年,江油附子種植面積4700畝,種植20—200畝的大戶50餘戶,附子產量564萬斤,收益6768萬元,與2016年同期收益增長2868萬元。
產品榮譽
2010年,江油附子獲得“全國中藥飲片誠信品牌”的稱號。
2006年03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江油附子”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江油附子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政府《關於確定江油附子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請示》(江府發[2005]89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四川省江油市太平鎮、青蓮鎮、九嶺鎮、三合鎮、彰明鎮、西屏鄉等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栽培品種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烏頭的南瓜葉品種。
(二)立地條件
海拔450米至600米,耕作土層20厘米,土壤耕作層有機質含量≥1.3%,pH值6至8。
(三)種苗培育
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山區培育,適宜砂壤土,透氣性好,近水源,濕度80%左右,日照充足,施腐肥,採收時按照塊根大小選種。
(四)栽培措施
忌連作,每年11月中旬(冬至前)栽種。次年雨水節後補苗、除草、追肥。4月上旬(清明節前後)進行第1次修根,除去劣勢子根,保留健壯子根1至2個。4月中旬,第2次修根和追肥,當植株生長到12片至13片葉片時,及時摘除頂芽。1周后,及時摘除莖節的腋芽。
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適時灌水。
(五)採收
附子在土壤中生長期約9個月,夏至節後大暑節前採收。鮮附子表面棕褐色,頂端有凹陷的芽痕。長5厘米至8厘米,直徑4厘米至6厘米,≥24個/千克。用專用工具,挖出泥附子,去掉母根和鬚根及泥土。
(六)加工
1.以附子為原料,採用炮製加工的傳統獨特工藝製成片型,分為白附片、黑順片、炮附片、淡附片。
2.附片生產工藝:
(1)白附片生產工藝: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浸入食用膽巴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厘米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烘乾,檢驗包裝入庫。
(2)黑順片生產工藝:取泥附子,浸入食用膽巴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厘米的片,再用水浸漂,取出蒸至出現油麵,光澤後烘乾,檢驗包裝入庫。
(3)炮附片生產工藝:取片厚0.3厘米至0.5厘米附片,用沙燙至鼓起並微變色,檢驗包裝入庫。
(4)淡附片生產工藝: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至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0.3厘米至0.5厘米烘乾,檢驗包裝入庫。
(七)質量特色
1.感官要求:白附片,無外皮,切面呈黃白色。黑順片外皮黑褐色,切面呈暗紅色。白附片、黑順片表面具有光澤,呈半透明狀。炮附片,外皮黑褐色,切面呈淡黃色,呈半透明狀。淡附片為黑褐色,斷面呈角質化裂口。
2.理化指標:白附片、淡附片總生物鹼限量0.07%至0.15%;黑順片總生物鹼限量0.09%至0.15%;炮附片總生物鹼限量0.08%至0.15%;附片水分≤17%。
專用標誌使用
江油附子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油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