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屯鎮

江屯鎮

江屯鎮位於廣寧縣東北部偏東,東北與清遠市清新區南沖鎮相鄰,東南與四會市威整鎮交界,西鄰江屯鎮,南連潭布鎮,北靠北市鎮,圩鎮距縣城28千米。地勢四周高中部低,北江一級支流漫水河貫穿全境。轄區面積247.5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93萬公頃,耕地面積2250.96公頃,轄居委會1個,村委會18個,村民小組564個,總人口6.55萬人,總戶數1.99萬戶;其中城鎮人口9217人,鄉村人口5.63萬人。

榮獲“廣東省宜居示範城鎮”、“肇慶市計生工作先進單位”、“肇慶市關愛工程送醫送藥活動先進單位”、“廣寧縣計生示範鎮”、“廣寧縣平安鎮” 。2010年被列為廣東省中心鎮。2014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城鎮。省級衛生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屯鎮
  • 外文名稱:Jiangtun Town
  • 別名:岡屯
  • 行政區類別:建制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下轄地區:18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
  • 政府駐地:江屯中華東路20號 
  • 電話區號:0758
  • 郵政區碼:526334
  • 地理位置:廣寧縣縣境東部偏北
  • 面積:247.55平方公里
  • 人口:6.55萬(2017年)
  • 方言粵語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積善里古村、會真堂生態公園
  • 車牌代碼:粵H
歷史沿革,名稱由來,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質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礦產,生物,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文化體育,教育,醫療衛生,社保,名優特產,龍鬚菜,金鐘花,腐竹,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江屯鎮位於縣東部,古稱岡屯。清乾隆四十四年(1799年)設立岡屯圩,是廣東西部的重鎮。“岡屯”一名的由來有多種不同的說法,主要有兩種:其一,該地附近散布很多小山,低矮平坦,而當地人往往把這些小山頭稱為“岡”。最初有一些人家陸續在這些小山頭上建造房屋後定居下來。久而久之,到這裡定居的人越來越多,人氣越來越旺,不少山頭建成了一座座小村莊,於是就把這個地方稱之為“岡屯”,意思是“在岡上聚集著很多住戶、村莊”。其二,相傳古時候,這裡因地處廣寧、四會、清遠3地交界的要衝,為咽喉之地,形勢險要,官府派兵駐守在小山崗上,設為邊防駐地,以保衛一方之安寧,遂起名為“岡屯”,意為“駐紮官兵的小山丘”。後來,又以該地的居民多數為“江氏”一族,而且“岡”與“江”2字讀音相同,於是“岡屯”又被改稱為“江屯”,成了“江屯姓人家聚居的小山岡”了。
江屯江屯

建制沿革

清道光年間,江屯屬拆石鋪一堡地域。民國26年(1937年)屬“五揚”地域。建國後先後屬二區、江屯區、紅十月公社管轄。1961年獨設江屯公社。1983年改江屯區。1987年4月撤區建鎮為江屯鎮。2012年1日,江屯、聯和兩鎮合併,組建新的江屯鎮,鎮政府駐地江屯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

江屯鎮位於東經1122º34′''-112º42′'',北緯23º38′''-23º48′''東西寬17公里,南北長約18公里,廣東省中部偏西地區,廣寧縣東部偏北。東、東南、南、西、北分別與清遠太平、四會威整、潭布、螺崗、北市鎮接壤。總面積242平方公里,約占廣寧縣2455.46平方公里的11.86%,城區距縣城28公里,至四會市中心60公里,至肇慶市中心120公里,距廣州市中心101公里。

地質地貌

江屯鎮地質構造屬粵桂隆起帶,處於吳川——四會深斷裂變帶與廣寧——羅定斷裂帶斜接複合部位,構造複雜,岩漿活動強烈。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一般海拔100-200米,最高點十排山主峰海拔902米。

氣候

江屯鎮年均氣溫19℃~19.50℃,年降水量在1750~2280毫米之間,為廣寧縣多雨區域之一。

水文

境內江屯水(也稱會真水)由水月水、江合水匯合而成,經聯和匯入四會市的威整河。北江的一級支流漫水河東西貫穿全鎮,流長58.5公里。

自然資源

礦產

全鎮屬粵西偏北花崗偉晶成礦帶,有鉀長石、瓷土、鉭鈮、花崗岩,其中瓷土儲量最大。

生物

植物資源主要有竹子、馬尾松、杉木、黎蒴、赤黎、荷木、鴨勺木、苦楝樹、尾葉桉等。主要林產品有木材、松脂、竹筍、冬菇等。中草藥有砂仁、巴戟、淮山、土茯苓、淡竹葉、金銀花、杞子等。
動物資源主要有家養的三鳥、豬、牛、羊,野生的穿山甲、山豬、蛇類、筍蟲、白鷳、畫眉、山鳩、鵪鶉、華南虎 畢裂仔等以及水生的四大家魚、金錢龜、黿、黃膳、白膳、石蛤等。

人口民族

2012年,全鎮人口出生974人,出生率15.62‰,人口自然增長率-2.85‰。2013年,江屯鎮總人口6.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戶數17181戶、6.3萬人,非農業人口戶數2438戶、0.5萬人。全鎮人口出生74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23‰,人口出生率11.2‰。全鎮民族主要為漢族。

經濟

綜述

2013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6.76億元,比2012年增長8.5%,農業總產值3.47億元、比2012年增長8.5%。2013年,國稅入縣庫165.25萬元,地稅入縣庫302.15萬元。
2014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95億元,比2013年增長13.83%。實現工業總產值11.9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7億萬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1元,比2013年增長11.2%。國稅入縣庫80萬元,地稅入縣庫277萬元。
201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51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萬元,增長14%。

第一產業

2013年,種植業以種植水稻、薯類、蔬菜、水果為主。2013年糧食播種面積5.42畝,總產量1.78萬噸,增長8.5%,其中水稻播種面積4.14萬畝,總產量1.49萬噸,比2012年增長8%;木薯、番薯、馬鈴薯播種面積共1.5萬畝,總產量6006噸;蔬菜種植面積1.5萬畝,總產量1.54萬噸;水果種植面積共3.29萬畝,總產量1.5萬噸,其中沙糖桔種植面積1.8萬畝,產量6590噸。林業生產,完成造林面積3000畝,更新造林2100畝,中幼林撫育1600畝,採伐雜竹、息竹等800噸,木材採伐5000立方米。畜牧漁業生產,生豬出欄2.32萬頭、家畜(雞、鴨、鵝)出欄共102.41萬隻,水產養殖面積500畝,總產量330噸。特色農業,建立龍鬚菜基地1.3萬畝,沙糖桔基地1.8萬畝,金鐘花基地1000畝,白花油茶基地4500畝。投入資金960萬元完成農業綜合開發項目2個,其中義和至大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入480萬元,大連至江聯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入480萬元,惠及江聯、大連、義和等村6000人口。投入490萬元建設水月和聯星村高標準農田。2013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47億元,比2012年增長8.5%,其中種植業產值1.76億元,林業產值9894萬元,牧業產值6606萬元,漁業產值567萬元。
2014年,全鎮水田面積6108.4公頃。種植業以種植水稻、薯類、蔬菜、水果為主。2014年糧食播種面積3646.67公頃,總產量1.81萬噸,比2013年增長1.6%,其中水稻播種面積2780公頃,總產量1.55萬噸,比2013年增長3.8%;木薯、番薯、馬鈴薯播種面積共776.67公頃,總產量3980噸;蔬菜種植面積1193.33公頃,總產量4.16萬噸;水果種植面積1506.67公頃,總產量1.03萬噸,其中沙糖桔種植面積853.33公頃,產量4600噸。林業生產,更新造林410畝,幼林撫育740公頃,採伐雜竹、息竹等2.23萬噸,木材採伐2.11萬立方米。畜牧漁業生產,生豬出欄1.22萬頭、家畜(雞、鴨、鵝)出欄共12萬隻,其中豬肉產量1675噸,家禽產量1498噸;水產養殖面積520畝,總產量332噸。發展特色農業,建立龍鬚菜基地886.67公頃,金鐘花基地1200畝,白花油茶基地3000畝,大肉山楂0.45萬畝。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95億元,比2013年增長13.83%。

第二產業

2013年,江屯鎮新引進工業企業3家,投資總額5000萬元。其中小湘加油站江屯分站企業投資額1250萬元,百姓坊食品有限公司企業投資額3083萬元。2013年,全鎮有工業企業28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6.76億元,比2012年增長38.9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77億元。
2014年,江屯鎮新引進工業企業2家,投資總額2300萬元。其中廣順石料責任有限公司投資額1600萬元,聯星村瓷土開採場投資額700萬元。全鎮共有工業企業27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1.9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7億萬元。

第三產業

2013年,圩鎮有農貿市場3個,建築面積6160平方米,大型專業商場4家,綜合商場3家,大小商鋪680間,主要經營茶葉、農產品、日常生活用品、家電產品等,全年批發零售營業額1.54億元,住宿餐飲業收入2000萬元,外貿出口總額60萬美元。鎮內有金融機構廣寧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江屯分社2家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江屯營業所2家,各項存款餘額5億元,其中居民儲蓄4.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6500萬元。
2014年,圩鎮有農貿市場3個,建築面積6160平方米,大型專業商場5家,綜合商場3家,大小商鋪703間,主要經營農產品、日常生活用品、家電產品等,每月逢公曆3、6、9日為圩期,全年批發零售營業額1.69億元,住宿餐飲業收入2600萬元,外貿出口總額65萬美元。鎮內有廣寧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江屯分社2家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江屯營業所2家,各項存款餘額5.6億元,其中居民儲蓄5億元;各項貸款8300萬元。

交通

江屯鎮有廣寧縣北部地區交通樞紐之稱,省道“珠木線”和“大地線”若干縣道貫穿境內,並實現了等級改造,跨市的車有36多班,每天往縣城的班車50班次,直達廣州的班車30多班次,占地10000平方米的客貨運站正在規劃建設中。經珠木線可通清遠和縣城南街,也可在潭布中華接春中線到春水接省道連大線;經嶺蓮線北可通陽山,經聯和可通四會市。1992年開通江屯錦波至螺崗6公里鄉村公路。各村均可通汽車。全鎮有大中客車12輛、貨車31輛。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2013年,江屯鎮投資6238萬元建設漫水河小流域治理工程。2013年,投入700萬元,建設硬底化村道30公里,受益人口1萬多人。籌集78萬元重建聯和中學大橋;新建原聯和河口圩鎮垃圾中轉站1座,完成19個村級垃圾收集點建設。建設社區、江合、義和等村(居)渠道20公里,灌排水渠道7.05公里,改造水陂6座,修建陂頭3宗。投資1200萬元的省道260線和投資1700萬元的省道350線正在建設中。
2014年,江屯鎮漫水河小流域治理工程第一期完成工程量90%以上;全鎮投入135萬元完成村道建設4.5千米;聯和中學大橋開通;省道260、350線江屯鎮路段完成升級改造;投入15萬元維修塘角移民村道路基礎設施和石坳雙馬渡槽建設。投入30萬元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投入50萬元進行綠化改造過境公路、升級垃圾中轉站並裝備移動式垃圾壓縮箱;投入90萬元升級圩鎮環保設施、修補破損街道、重新建設肉菜市場周圍排水渠等。

文化體育

2013年,江屯鎮投入20萬元升級改造文化設施建設和江屯文體廣場,江屯文體廣場被評為肇慶市廣場文化體育活動示範點。投入10萬元建立村文化室19個和電子閱覽室,參與和配合做好文化三下鄉活動,全鎮完成送戲下鄉19場,送影下鄉190場。全年投入9萬元新建村級籃球場3個,投入8萬元開展廣場舞、太極劍(扇)、籃球賽、醒獅表演等。
2014年,江屯鎮籌集資金100萬元按照省級標準完善鎮文化中心設施建設、圩鎮文體廣場以及完成營崗、石坑、黃馬坳等15個鄉村籃球場建設;參與和配合做好“文化三下鄉”活動,全鎮完成送影下鄉38場;春節期間投入5萬元舉辦賀歲杯籃球賽、醒獅表演等活動。

教育

2013年,江屯鎮投入379萬元對聯和中學、國小進行省規範化學校建設。全鎮幼稚園、中國小在校生4589人,教師369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率100%、圓滿完成普高送招任務。
2014年,江屯鎮投入379萬元用於聯和中學、聯和中心國小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功能室等設施建設。全鎮幼稚園、中國小在校生4620人,教師37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率100%。

醫療衛生

2013年,全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衛生院1所,住院部床位65個,衛生技術人員81人,年門診量9.6萬人次,住院1750人次。共有村級衛生站19個,村醫生25人。全鎮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參保率100%,享受領取住院報銷補償2萬人次。
2014年,全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衛生院1所,住院部床位65個,衛生技術人員83人,年門診量10.3萬人次,住院1826人次。村級衛生站35個,村醫生人數39人。全鎮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覆蓋率100%,享受領取住院報銷補償2.1萬人次。

社保

2013年,全鎮有農村低保戶494戶907人,城鎮低保戶6戶7人,發放低保金136.86萬元;五保戶295戶295人,發放金額127.19萬元,敬老院床位36張,入住五保老人36人;優撫對象463人,支持撫恤補助金205.2萬元。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率100%。

名優特產

龍鬚菜

龍鬚菜,是佛手瓜植株的嫩梢,由於形似龍鬚,故名為“龍鬚菜”。龍鬚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B1、B2和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其纖維幼嫩,香脆可口,是席中珍品。該鎮龍鬚菜種植始於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推廣於上世紀90年代,發展於本世紀。龍鬚菜在每年3月份起上市,到當年霜凍後結束,全年採摘期達210天以上。經過20多年的推廣種植,已為民眾發展“三高”農業之首選,並以江屯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潭布、北市、威井、龍頸等鄉鎮推廣種植。截至2012年,江屯鎮種植龍鬚菜13300畝,帶動周邊鄉鎮種植3000多畝,區域種植面積達16300多畝,成為全國種植龍鬚菜最早、面積最大、產量最多,集產、供、銷於一體的產業化特色龍頭農業。
龍鬚菜龍鬚菜

金鐘花

江屯鎮氣候溫潤宜人,土地疏鬆肥沃,十分適宜金鐘花生長,鎮內很多高山峻岭均有發現野生金鐘花。本地農民民眾種植金鐘花歷史悠久,早在清末民初,就有人遠渡重洋到港澳等地經營金鐘花生意。截止到2013年,江屯鎮金鐘花種植進入了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階段,全鎮種植面積1000多畝,成為廣東省種植金鐘花最早、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產地之一。
金鐘花金鐘花

腐竹

廣寧縣江屯鎮腐竹,淡黃色,有光澤,具有豆腐特有之香味,味正、塊形完整,軟硬適宜,質地細嫩,支條均勻,空心,有彈性,無雜質。年產量20萬公斤。

風景名勝

福隆里客家大屋
福隆里的客家大屋位於江屯鎮大崗村,主人江明。建於道光十七年(1837)。大屋經過一百多年滄桑,除了磚木顯得陳舊一些,部分壁畫和鏤雕顏色變淡,個別廂房瓦面桁桷腐朽之外,基本保持原貌,不失為廣寧縣近代建築奇葩。占地2090平方米,有前中後三進廳,廳兩側有小廳、廂房、套房、碉樓、望樓,建築對稱,布局合理,歷史價值較高。依山就勢而建,大屋外兩邊門樓酷似更樓,進入門樓,門前是一塊長方形廣場,面積800平方米,廣場外有一半月形池塘,塘基外邊是花崗石砌成。遠看整座大屋形似花籃,後山猶如張開翅膀的蝙蝠(蝠鼠,諧音為福鼠)。山及屋被譽為“福鼠吊花籃”風水寶地。
福隆里客家大屋福隆里客家大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