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設於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置司杭州,監治杭州、湖州、嘉興、平江、常州、鎮江等路,隸江南行御史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
- 性質:官署名
- 朝代:元朝
- 職能:監治杭州、湖州、常州、鎮江等路
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設於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置司杭州,監治杭州、湖州、嘉興、平江、常州、鎮江等路,隸江南行御史台。
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設於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置司杭州,監治杭州、湖州、嘉興、平江、常州、鎮江等路,隸江南行御史台。沿革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設於世祖至元十四年...
江南八道提刑按察司 江南八道提刑按察司,元朝地方監察官署合稱。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沿革 江南八道提刑按察司,元朝地方監察官署合稱。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設江南行御史台,下設江北淮東、淮西江北、山南湖北、浙東海右、江南浙西、江東建康、江西湖東、嶺北湖南八道提刑按察司。職責 監察地方。
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 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古代官制名。沿革 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由提刑按察司改立,置司於杭州 (至元二十九年由平江路遷至杭州),為江南十道監司之一。職責 監察地方。
元初立提刑按察使,後被撤銷。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重新設定按察司,又增設浙東、海右、江南、浙西等道按察使。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改稱肅政廉訪使。明初復稱按察使,為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長官,掌一省的司法。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行省之下各道設定按察分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又在府州縣...
江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設於世祖至元十五年(1277),置司武昌路(今湖北武漢),監治武昌、岳州等路。沿革 江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設於世祖至元十五年(1277),置司武昌路(今湖北武漢),二十五年,併入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職責 監治武昌、岳州等路。
提刑按察司是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後改“肅政廉訪司”)、明朝、清朝(改稱”按察使司”)三代設立在路一級(元代)或省一級的司法機構,主管一省的刑名、訴訟事務,同時也是中央監察機關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機構,對地方官員行使監察權。簡稱“按察司“。提刑按察司的長官為提刑按察使(或稱為按察使)。在明代...
十三道提刑按察司,官署名,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沿革 洪武 (1368—1398)初,曾置北平道提刑按察司,永樂初革。永樂五年(1407)置交阯道,十二年始置貴州道,宣德五年 (1430) 革交阯道,遂定為十三道之制。職能 明朝浙江、四川、山東、河南、陝西、山西、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湖廣、貴州、雲南道提刑按...
四道提刑按察司 四道提刑按察司,元朝地方監察機構合稱。簡稱四道按察司。沿革 元朝地方監察機構合稱。簡稱四道按察司。世祖至元五年 (1268) 立御史台; 六年,設山東東西、河東陝西、山北東西、河北河南四道提刑按察司,為御史台直轄機構。職責 掌管各地監察事宜。
江南湖北道肅政廉訪司 江南湖北道肅政廉訪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由提刑按察司改立,置司於杭州 (至元二十九年由平江路遷至杭州)。沿革 江南湖北道肅政廉訪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由提刑按察司改立,置司於杭州 (至元二十九年由平江路遷至杭州),為江南十道監司之一。職責 監察地方。
浙東海右道提刑按察司 浙東海右道提刑按察司,官署名。元朝置。掌地方監察。沿革 浙東海右道提刑按察司,官署名。元朝置。設於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置司紹興府,監治婺州、紹興、慶元、建德、衢州等路。二十六年,移司於婺州路(今浙江金華)。二十八年,改肅政廉訪司。職責 掌地方監察。
按察司街北起大明湖路,南至泉城路,長790米。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提刑按察使司設在此街南段以東,原址今為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街名即因提刑按察使司而得名。1994年,按察司街北起大明湖路,南止泉城路,東鄰黑虎泉北路、後灣街、馬園子街,西鄰縣學東廡街、泮宮街、拉馬巷、南北倉巷和東箭道街。202...
南宋滅亡以後,趙孟頫隱於故里,苦研學問,詩文書畫名聲漸漸遠播,擔任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事夾谷之奇已聞其聲,結識後成為好朋友。 夾谷之奇便以摯友的身份極力推薦趙孟頫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但趙孟頫婉拒了夾谷之奇的好意。1282年擔任浙西道提刑按察司事的夾谷之奇被召入京升任吏部郎中。 趙孟頫於吳興作《贈別夾...
江南浙西道 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至元十四年(1277)置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駐杭州路;二十八年(1291)改置肅政廉訪司。杭州路:上。宋臨安府為兩浙西路治。至元十三年(1276)內附,設兩浙大都督府,又改設安撫司,十五年(1278)升杭州路。至正二十六年末(1367)朱元璋改置杭州府。左錄事司:右錄事司:宋設...
元至元十四年(1277),設立諸道提刑按察司,調張礎任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副使,佩戴金符,輔佐正使負責道內刑獄、司法、監察、治安及農桑諸事。蒙族官員宣慰使失里貪暴,掠搶良民為其家奴,張礎上奏朝廷進行彈劾,使受罷免。後張礎晉升嶺南廣西道提刑按察使。該道宣慰使蒙族人也里脫強奪民財,張礎依法論罪嚴...
江浙行省分設江南浙西道(治杭州路,今浙江杭州市)、浙東海右道(治婺州路,今浙江金華市)、江東建康道(治寧國路,今安徽宣城)、福建閩海道(治福州路,今福建福州市)四道。江西行省設江西湖東道(治龍興路,今江西南昌市)。湖廣行省分設江南湖北道(治武昌路,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嶺北湖南道(治天臨路...
十八年,轉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副使,以母老辭。二十年,遷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廣、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二十二年,丁母憂,去官。明年,起復,授中議大夫、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時蘇、湖多雨傷稼,百姓艱食,雷膺請於朝,發廩米二十萬石賑之。江淮行省以發米太多,議存...
次年,桑哥為相,選為右司都事,次年改派江淮行省,考核簿書,施政號稱“平恕”。還都後,授為兵部郎中。不久,桑哥被處死,朝議稱高克恭為端介練達之士,選為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在任期間,定儒籍,罷弊政,薦才望。當時浙西公田多隱漏失實,行省命高克恭檢括。克恭認為,江南每歲輸糧四百萬石,浙西地區...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罷宣撫司,升建康府為建康路,設總管府,下轄上元、江寧、句容、溧水、溧陽等五縣。建康路隸屬江淮行省江東道。又外置了江南行御史台(又稱行台、南台),監臨東南諸省,統領東南各道提刑按察司,治所建康。江南諸道行御史台,掌管江浙、江西、湖廣三行省十道的監察事務,其治所設在...
元建國初,曾立提刑按察司四道(即山東東西道,河東陝西道,山北東西道,河北河南道),分隸於御史台、行御史台,掌管監督糾劾地方官吏之不法行為,兼勸農事。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二月改稱肅政廉訪司,後來增至二十二道:內道八,隸御史台;江南十道,隸江南行台;陝西四道,隸陝西行台。官職名人 秩...
至元間,又任浙江行省都事,大德五年為浙東師府都曹,屢遭謫貶,當他在三十二歲赴任浙西道提刑按察司任職不到一年又被罷免,自此以後他已無意於險惡官場,乃寄情於翰墨,浪跡于山水,宦場的失意反而促使他在藝事上的成功。 二一九九年他的兒子鮮于必強病故,這對他的刺激很大,過分的悲痛促使他英年早逝,終年...
兩京為明朝首都北京與南京的正式稱呼順天府與應天府,其與其周邊州府分別合稱北直隸與南直隸,不設布政司,十四布政司為陝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南、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明朝行政區劃設定大體符合山川形便之處,但仍有一些不合理之處。如南直隸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個...
典飾 典飾,古代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由提刑按察司改立,為江南十道監司之一,隸江南行台。參見“肅政廉訪司”。
元朝曾設定過“遼東海西道提刑按察司”、“海西、遼東鷹坊萬戶府”等。明人因居地故名。海西女真的族源,有“挹婁夷種”、“黑水裔”、“金遼遺種”等不同說法,表明了一個一脈相承的源淵關係,即漢魏號挹婁,唐稱黑水靺鞨,遼金曰女真。今松花江(時亦稱混同江)中下游流域為元代水達達女真的主要分布區...
至元十四年(1277),於御史台外又置江南行御史台於揚州,後徒建康,監臨東南諸省,統領東南各道提刑按察司。大德元年(1297),定為江南諸道行御史台,設官品秩同內台,掌監察江浙、江西、湖廣三省,統管江東、廣西、福建、海南十道刑按察司。至元二十七年(1290),又始置雲南諸路行御史台。大德元年(1297...
別稱推府、豸史、司李,與知縣並列則省稱推知。歷史上曾經有過一些非常著名能幹的推官,如明萬曆十九年就曾發生過應天巡撫李淶迫害蘇州知府石昆玉的冤案,後李淶被蘇州府推官袁可立彈劾丟官的故事,案件震動江南朝野。對於李淶和石昆玉之間的孰是孰非,袁可立早就辨得一清二楚。在“同列為縮項”的情況下,他...
總府街因明代“總府”得名,茶館與美食,令其獨得風物繁雄之名。總府街東起福興街,西至暑襪街。與後來新建的蜀都大道“總府路”既有交融又有區別。本文所談“總府街”,是未有蜀都大道前的老街。明朝時,在此設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揮使司”,統稱“三司”。“都指揮使司”(簡稱...
當然,熟悉地方事務並不代表就能夠盡職,關鍵還是“提刑官”自身的態度和對他們的監督,宋王朝是通過中央的監察官以及同級的其它監司官,對“提刑官”加以監督。與南宋對峙的金朝,在“路”一級置有提刑按察司,類似宋代的提刑司,設按察使。元代沿襲金代提刑按察司,在“道”一級置肅政廉訪司,設廉訪使。...
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司 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司,古代官署名,元朝置。掌地方監察。沿革 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司,古代官署名,元朝置。由提刑按察司改立,為江南十道監司之一。參見“肅政廉訪司”。職責 掌地方監察。
這首“金字經”是寫他夜宿邯鄲驛舍的感觸。邯鄲在今河北省南部。根據作者的生平經歷,人們可以推定這是他第二次就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時的作品,那時他已經六十多歲了。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夢中邯鄲道,又來走這遭”,一個“又”字點出盧摯故地重遊,再次走上邯鄲官道的事實。此處引用唐代傳奇沈既濟《枕中記...
龍鳳二年(1356年)七月一日,韓宋設立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孔克仁為都事。龍鳳八年(1362年)八月,朱元璋召宋濂以及孔克仁講《春秋左氏傳》龍鳳九年(1363年),始設立浙東提刑按察司,陞孔克仁為浙東按察使。後來河內道按察司宋思顏,浙東按察使孔克仁、按察僉事王璹等人因為失職被捕。龍鳳十年(1364年)正月五日,...